雜阿含經卷第四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世間正見]

佛法中的「正見」有「世間正見」,及「出世間正見」。

出世間正見就如前三卷所解說的像是「四聖諦」等聖人所見,能讓人徹底解脫、沒有煩惱執著、離苦得樂,解脫輪迴。

世間正見則是處世要用的,雖然不能讓人完全沒有煩惱執著,但也能讓人離苦得樂,往生善處。

《中阿含經》有整理世間正見的內容,如下表所列:

正見 解說
有施 布施是善的
有齋 供養是善的
有咒說 咒願(祝福)是善的
有善惡行 有善行、有惡行
有善惡業報 有善業報、有惡業報
有此世彼世 有輪迴
有父有母 有父母(要孝順)
有眾生受生世間 有眾生輪迴受生(非斷滅見)
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 有辦法證得涅槃


有世間正見,才能夠少犯惡業,業障減輕,而作為出世間正見修習的基礎。

在解脫之前,我們仍無法出離善業惡業,因此必須去惡向善,縱使還不能解脫,也要往生善處,而不要招致惡報。

《雜阿含經》「婆羅門相應」的內容依次為現今版本的第四十二卷第1151~1163經、第四卷全卷、和第四十四卷第1178~1187經,當中記錄佛陀和婆羅門(貴族或知識分子)的互動和說法,本卷即記載了佛陀和婆羅門們關於世間正見的討論。

(八八)[0022b20]

如是我聞:

一時,舍衛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年少婆羅門欝多羅,來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常如法行乞,持用供養父母,令得樂離苦。世尊!我作如是,為多福?」

佛告欝多羅:「實有多福。所以者何?若有如法乞求,供養父母,令其安樂,除苦惱者,實有大福。」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如法於父母,  恭敬修供養,
 現世名稱流,  命終生天上。」

佛說此經已,年少欝多羅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樂」,宋、元、明三本作「安樂」。

「法」,大正藏原為「汝」,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法」。

[註解]

如法:依照正法。

現世名稱流:在今生有好的名聲流傳。

[對應經典]

 

(八九)[0022c0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年少婆羅門名優波迦,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諸婆羅門常稱歎邪盛大會,沙門瞿曇亦復稱歎邪盛大會不?」

佛告優波迦:「我不一向稱歎,或有邪盛大會可稱歎,或有邪盛大會不可稱歎。」

優波迦白佛:「何等邪盛大會可稱歎?何等邪盛大會不可稱歎?」

佛告優波迦:「若邪盛大會繫群少特牛、水、水,及諸羊、小小眾生,悉皆傷殺,逼迫苦切僕使作人,鞭笞恐怛,悲泣號呼;不喜不樂,眾苦作役。如是等邪盛大會,我不稱歎,以造大難故。若復大會不繫縛群牛,乃至不令眾生辛苦作役者,如是邪盛大會,我所稱歎,以不造大難故。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馬祀等大會,  造諸大難事,
 如是等邪盛,  大仙不稱歎。
 繫縛諸眾生,  殺害微細蟲,
 是非為正會,  大仙不隨順
 若不害眾生,  造作眾難者,
 是等名正會,  大仙隨稱歎。
 惠施修供養,  為應法邪盛,
 施者清淨心,  梵行福田
 如是大會者,  是則羅漢會,
 是會得大果,  諸天皆歡喜。
 自行恭敬請,  自手而施與,
 彼我悉清淨,  是施得大果。
 慧者如是施,  信心應解脫,
 無罪樂世間,  智者往生彼。」

佛說此經已,優波迦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馬」,元、明二本作「祠」。

「等名」,宋、元、明三本作「名等」。

[註解]

邪盛:祭祀。

繫群少特牛:繋縛成群年幼的公牛。

特:公牛。

牸:母牛。

犢:小牛。

苦切:殘害。

僕使作人:僕人、工人。「作人」指作勞動工作的人。

恐怛:驚恐畏懼。「怛」指畏懼。

眾苦作役:做種種辛苦的差事。

大仙:此處指佛陀,譬喻佛陀是超凡的仙人中最尊貴的。

應法:與法相應。也就是「如法」。

梵行:清淨的修行。此處指清淨的修行人。

福田:能生福德的田地,譬喻供養應當供養的修行人能獲得福報,如同農夫在田中播種,往後則能收成。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九〇)[0023a0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廣說如上。差別者,謂隨說異偈言:

無為無諸難,  邪盛時清淨,
 如法隨順行,  攝護諸梵行。
 馨香歸世界,  超過諸凡鄙
 佛於邪盛善,  稱歎此邪盛。
 惠施修供養,  邪盛隨所應,
 淨信平等施,  梵行良福田。
 彼作如是施,  是施羅漢田
 如是廣大施,  諸天所稱歎。
 自行恭敬請,  自手而供養,
 等攝自他故,  邪盛得大果。
 慧者如是施,  淨信心解脫
 於無罪世界,  智者往生彼。」

佛說此經已,優波迦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作禮而去。

[註解]

無為無諸難:無各種使眾生受苦難的行為。

凡鄙:平庸、鄙陋(的人或事)。

羅漢田:即福田。因為阿羅漢是眾生應當供養的修行人,也就是福田。

[對應經典]

 

(九一)[0023a2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年少婆羅門名欝闍迦,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俗人在家當行幾法,得現法安及現法樂?」

在家四法得現法安樂佛告婆羅門:「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現法安、現法樂。何等為四?謂方便具足、守護具足、善知識具足、正命具足。

方便具足何等為方便具足?謂善男子種種工巧業處以自營生,謂種田、商賈,或以王事,或以書疏算畫。於彼彼工巧業處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

守護具足何等為守護具足?謂善男子所有錢穀,方便所得自手執作,如法而得,能極守護,不令王、賊、水、火奪漂沒令失,不善守護者亡失,不愛念者輒取,及諸災患所壞,是名善男子善守護。

善知識具足何等為善知識具足?若有善男子不落度不放逸、不虛妄、不凶險;如是知識能善安慰,未生憂苦能令不生,已生憂苦能令開覺,未生喜樂能令速生,已生喜樂護令不失,是名善男子善知識具足。

正命具足云何為正命具足?謂善男子所有錢財出內稱量,周圓掌護,不令多入少出也、多出少入也。如執秤者,少則增之,多則減之,知平而捨。如是,善男子稱量財物,等入等出,莫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若善男子無有錢財而廣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為優曇鉢果,無有種子,愚癡貪欲,不顧其後。或有善男子財物豐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癡人如餓死狗。是故,善男子所有錢財能自稱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如是,婆羅門!四法成就,現法安、現法樂。

婆羅門白佛言:「世尊!在家之人有幾法,能令後世安、後世樂?」

在家四法得後世安樂佛告婆羅門:「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後世安、後世樂。何等為四?謂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

信具足何等為信具足?謂善男子於如來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諸天、及餘世人同法所壞,是名善男子信具足。

戒具足何等戒具足?謂善男子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是名戒具足。

施具足云何施具足?謂善男子離慳垢心,在於居家,行解脫施,常自手與樂修行捨等心行施,是名善男子施具足。

慧具足云何為慧具足?謂善男子苦聖諦如實知,集、滅、道聖諦如實知,是名善男子慧具足。若善男子在家行此四法者,能得後世安、後世樂。

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方便建諸業,  積集能守護,
 知識善男子,  正命以自活。
 淨信戒具足,  惠施離慳垢[*],
 淨除於迷道,  得後世安樂。
 若處於居家,  成就於八法,
 審諦尊所說,  等正覺所知。
 現法得安隱,  現法喜樂住,
 後世喜樂住。」

佛說此經已,欝闍迦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守」,宋本作「謂守」。

「令」,宋、元、明三本作「不令」。

「亡」,明本作「忘」。

「善」,宋、元、明三本作「不善」。

「秤」,宋、元、明三本作「稱」。

「果」,宋、元、明三本作「華」。

「貪」,宋、元、明三本作「食」。

「能」,明本作「皆」。

「垢」,宋、元、明三本作「妬」。[*]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迷」,大正藏原為「速」,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迷」。

[註解]

俗人:在家人。

現法:這一生。

方便:努力;可達成目標的方法。

善知識:字面的意思是「好的朋友」,在佛教中特指能幫助眾生捨惡修善的人。

工巧業處:技能、行業。

書疏算畫:書寫、注疏、算術、繪畫。

彼彼:那些。

方便所得:努力而得到的(錢財穀物等)。

自手執作:親自動手執掌作事。

劫:災難。

不愛念者輒取:不喜歡的人總是拿走。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不生惡子」,南傳經文作「惹人厭的繼承人」。

落度:墮落不節制;行為狂放,不受拘束。

凶險:凶狠奸險。

周圓掌護:掌握得很周到。

人皆名為優曇鉢果,無有種子,愚癡貪欲,不顧其後:人們都說這像是聚果榕的果子,種子被挖掉而無後了;(亂花錢的人)在愚痴和貪欲下,不管以後如何。「優曇鉢」即聚果榕,為桑科榕屬落葉大喬木,果實如同無花果般為隱花果,因此人們認為它不開花而結果,印度古代以優曇鉢開出花朵(基因突變)引申為極為稀有的意思。聚果榕由榕小蜂授粉,果實內常有許多榕小蜂,因此採收時通常先剖開,刮乾淨種子(以及其中的榕小蜂)後曝曬製作成乾。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則有說者言:『此善男子食財如優曇鉢果之食。』」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不殺人畜、不偷竊、沒有不正當的性關係、不說謊、不喝酒,合稱為「五戒」,是在家人修學佛法要受持的基本戒律。

慳垢:「慳」是吝嗇,「垢」是污穢。吝嗇是一種心中的污穢,因此稱作慳垢。

解脫施:沒有執著的施捨;自在地施捨。

自手與:親手施與。

樂修行捨:樂於修行施捨;以布施鍛鍊自己能歡喜地捨離、放下。

等心行施:以平等的心而施捨。例如不計較誰施捨較多而嫉妒、誰施捨較少而鄙視、施捨誰較有功德而大小眼。

審諦尊:明白道理的尊者,指佛陀。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中佛陀教導在家眾,如何在現世、未來世,都能安樂:

  • 在家四法得現法安樂:
    1. 方便具足:努力工作。
    2. 守護具足:保護財產。
    3. 善知識具足:親近善友。
    4. 正命具足:量入為出。
  • 在家四法得後世安樂:
    1. 信具足:淨信三寶。
    2. 戒具足:持守五戒。
    3. 施具足:清淨布施。
    4. 慧具足:解脫智慧。

關於「正命具足」一段所說的「等入等出」,有的同學會質疑那是不是就不儲蓄了?其實不是的,這段是指量入為出、量力而為,避免花的錢比賺的多(出多入少),或是吝嗇、捨不得花錢(入多出少)。佛陀在其餘經中有更詳細的說明,例如在《雜阿含經》卷四十八第1283經、《中阿含經》〈善生經〉、《長阿含經》〈善生經〉中,都有列舉在家人可將收入做飲食維生、置產營生、投資求利、儲蓄備用的配置。

[進階辨正]

(九二)[0023c18]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薩羅人間遊行,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舍衛國有憍慢婆羅門止住,父母種姓俱淨,無瑕點能說者,七世相承悉皆清淨;為婆羅門師,言論通達,諸論記典悉了萬名,解法優劣,分別諸字,悉知萬事久遠本末因緣,句句記說,容貌端正。或生志高、族姓志高、容色志高、聰明志高、財富志高,不敬父母、諸尊、師長。聞沙門瞿曇在拘薩羅國人間遊行,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聞已,作是念:「我當往彼沙門瞿曇所,若有所說,我當共論;無所說者,默然而還。」

時,憍慢婆羅門乘白馬車,諸年少婆羅門前後導從,持金柄傘蓋,手執金瓶,往見世尊。至於園門,下車步進。

爾時,世尊與諸大眾圍遶說法,不時顧念憍慢婆羅門。

時,憍慢婆羅門作是念:「沙門瞿曇不顧念我,且當還去。」

爾時,世尊知憍慢婆羅門心念,而說偈言:

「憍慢既來此,  不善更增
 向以義故來,  應轉增其義。」

時,憍慢婆羅門作是念:「沙門瞿曇已知我心。」欲修敬禮。

爾時,世尊告憍慢婆羅門:「止!止!不須作禮,心淨已足。」

時,諸大眾咸各高聲唱言:「奇哉!世尊!大德大力。今此憍慢婆羅門恃生憍慢、族姓憍慢、容色憍慢、聰明憍慢、財富憍慢,不敬父母、諸尊、師長,今於沙門瞿曇所謙卑下下,欲接足禮。」

時,憍慢婆羅門於大眾前唱令靜默,而說偈言:

「云何不起慢?  云何起恭敬?
 云何善慰喻?  云何善供養?」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父母及長兄,  和尚諸師長,
 及諸尊重者,  所不應生慢。
 應當善恭敬,  謙下而問訊,
 盡心而奉事,  兼設諸供養。
 離貪恚癡心,  漏盡阿羅漢
 正智善解脫,  伏諸憍慢心。
 於此賢聖等,  合掌稽首禮。」

爾時,世尊為憍慢婆羅門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如佛世尊次第說法,說布施、持戒、生天功德,愛欲味患、煩惱清淨、出要、遠離,諸清淨分……如是廣說,如白淨衣無諸黑惡,速受染色。憍慢婆羅門即於座上解四聖諦——苦、集[*]、滅、道,得無間等

時,憍慢婆羅門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疑惑,不由他度,於正法中得無所畏。即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合掌白佛:「我今可得於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不?」

佛告憍慢婆羅門:「汝今可得於正法中出家、受具足。」

彼即出家,獨靜思惟;所以善男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得阿羅漢,心善解脫

[校勘]

「瑕點」,宋、元、明三本作「偷盜」。

「別」,大正藏原為「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別」。

大正藏無「字悉知萬事久遠本末因緣」十一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喻」,大正藏原為「諭」,宋版則為「豫」,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喻」。

「尚」,宋、元二本作「上」。

「即」,大正藏原為「則」,今依據高麗藏改作「即」。

「靜」,大正藏原為「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靜」。

[註解]

拘薩羅: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北部,其首都為舍衛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國。另譯為「憍薩羅」。

人間遊行:遊歷各個地方,隨緣度化。也稱作「遊行人間」、「遊行」、「行腳」。

憍慢:婆羅門名。憍慢即驕傲、傲慢。

止住:居住。

種姓:家世;血統;階級。

記說:記憶不忘而解說。

族姓志高:自恃血統高貴。「志高」即趾高氣揚。

圍遶:圍繞。

慢:傲慢。

向以義故來,應轉增其義:你是因為義理(或利益)而來的,應該要進而增大它。

慰喻:慰勞開導。

和尚:弟子對師父的尊稱,為音譯,又譯為「和上」,義譯為「親教師」。

示、教、照、喜:佛陀教化眾生的四種方式,又稱為「示、教、利、喜」,即開示(示)、教導(教)、鼓勵(利)、使歡喜(喜)。

次第:照次序的。

愛欲味患、煩惱:愛欲讓人起貪著的禍患和煩惱。

清淨、出要、遠離,諸清淨分:清淨、出離、遠離等等清淨的說法。其中「清淨」、「出要」、「遠離」並列是以同義字重複以使語意更加充實的用法,「諸清淨分」指「各種清淨的部分(說法)」。

四聖諦:四項聖者所證的真理,即「苦、集、滅、道」。「苦」是說明生命是苦迫的,「集」是說明苦的起因,「滅」是說明苦的止息,「道」是說明可以滅苦的解脫之道。

無間等:洞察。沒有任何間隔、差距地以智慧觀察。又譯作「現觀」。

見法、得法、知法、入法:看見(理解)了正法、證得了正法、了知了正法、悟入了正法。形容證初果者對正法體悟的情境。

受具足:受具足戒(完整出家戒律)。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九三)[0024b13]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薩羅人間遊行,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長身婆羅門,作如是邪盛大會——以七百特牛行列繫柱,特、牸、水牛及諸羊犢、種種小蟲悉皆繫縛,辦諸飲食、廣行布施,種種外道從諸國國皆悉來集邪盛會所。

時,長身婆羅門聞沙門瞿曇從拘薩羅人間遊行,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作是念:「我今辦邪盛大會,所以七百特牛行列繫柱,乃至小小諸虫皆悉繫縛。為邪盛大會故,種種異道從諸國國來至會所。我今當往沙門瞿曇所問邪盛法,莫令我作邪盛大會,分數中有所短少。」作是念已,乘白馬車,諸年少婆羅門前後導從,持金柄傘蓋,執金澡瓶,出舍衛城,詣世尊所,恭敬承事。至精舍門,下車步進,至於佛前,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我今欲作邪盛大會,以七百特牛行列繫柱,乃至小小諸蟲皆悉繫縛。為邪盛大會故,種種異道從諸國國皆悉來至邪盛會所。又聞瞿曇從拘薩羅人間遊行,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我今故來請問瞿曇邪盛大會法諸物分數,莫令我所作邪盛大會諸分數之中有所短少。」

佛告婆羅門:「或有一邪盛大會主行施作福而生於罪,為三刀劍之所刻削,得不善果報。何等三?謂身刀劍、口刀劍、意刀劍。

「何等為意刀劍生諸苦報?如一會主造作大會,作是思惟:『我作邪盛大會,當殺爾所少壯特牛,爾所水特、水牸,爾所羊犢及種種諸蟲。』是名意刀劍生諸苦報。如是施主雖念作種種布施、種種供養,實生於罪。

「云何為口刀劍生諸苦報?有一會主造作大會,作如是教:『我今作邪盛大會,汝等當殺爾所少壯特牛,乃至殺害爾所微細蟲。』是名口刀劍生諸苦報,大會主雖作是布施、供養,實生於罪。

「云何為身刀劍生諸苦報?謂有一大會主造作大會,自手傷殺爾所特牛,乃至殺害種種細蟲,是名身刀劍生諸苦報。彼大會主雖作是念種種布施、種種供養,實生於罪。

「然婆羅門當勤供養三火,隨時恭敬,禮拜奉事,施其安樂。何等為三?一者根本,二者居家,三者福田。

「何者為根本火?隨時恭敬,奉事供養,施其安樂?謂善男子方便得財,手足勤苦,如法所得,供養父母,令得安樂,是名根本火。何故名為根本?若善男子從彼而生,所謂父母,故名根本。善男子以崇本故,隨時恭敬,奉事供養,施以安樂。

「何等為居家火?善男子隨時育養,施以安樂?謂善男子方便得財,手足勤苦,如法所得,供給妻子、宗親、眷屬、僕使、傭客,隨時給與,恭敬施安,是名家火。何故名家?其善男子處於居家,樂則同樂,苦則同苦,在所為作皆相順從,故名為家。是故善男子隨時供給,施與安樂。

「何等名田火?善男子隨時恭敬,尊重供養,施其安樂?謂善男子方便得財,手足勤勞,如法所得,奉事供養諸沙門、婆羅門,善能調伏貪、恚、癡者,如是等沙門、婆羅門,建立福田,崇向增進,樂分樂報,未來生天,是名田火。何故名田?為世福田,謂為應供,是故名田。是善男子隨時恭敬,奉事供養,施其安樂。」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根本及居家,  應供福田火,
 是火增供養,  充足安隱樂。
 無罪樂世間,  慧者往生彼,
 如法財復會,  供養所應養。
 供養應養故,  生天得名稱。

「然,婆羅門!今善男子先所供養三火應斷令滅。何等為三?謂貪欲火、瞋恚火、愚癡火。所以者何?若貪火不斷不滅者,自害害他,自他俱害,現法得罪,後世得罪,現法後世得罪,緣彼而生心法憂苦,恚火、癡火亦復如是。婆羅門!若善男子事積火,隨時辛苦,隨時然,隨時滅火因緣受苦。」

爾時,長身婆羅門默然而住

時,有婆羅門子名欝多羅,於會中坐。

長身婆羅門須臾默然,思惟已,告欝多羅:「汝能往至邪盛會所,放彼繫柱特牛及諸眾生受繫縛者,悉皆?而告之言:『長身婆羅門語汝:「隨意自在,山澤曠野,食不斷草,飲淨流水,四方風中受諸快樂。」』」

欝多羅白言:「隨大師教。」即往彼邪盛會所放諸眾生,而告之言:「長身婆羅門語汝:『隨其所樂,山澤曠野,飲水食草,四風自適。』」

爾時,世尊知欝多羅。知已,為長身婆羅門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如律,世尊說法先後,說戒、說施及生天功德,愛欲味患,出要、清淨、煩惱清淨,開示顯現。譬如鮮淨白易受染色,長身婆羅門亦復如是。即於座上見四真諦,得無間等。

時,長身婆羅門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疑惑,不由他度,於正法中得無所畏。即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已度,世尊!我從今日盡其壽命,歸佛、歸法、歸比丘僧,為優婆塞,證知我。唯願世尊與諸大眾受我飯食。」爾時,世尊默然而許。

時,長身婆羅門知佛受請已,為佛作禮,右繞三而去。長身婆羅門還邪盛處,作諸供辦淨美好者,布置床座,遣使請佛,白言:「時到,惟聖知時。」

爾時,世尊著衣持鉢,大眾圍繞,往到長身婆羅門會所,大眾前坐。

時,長身婆羅門知世尊坐定已,手自供養種種飲食。食已,澡漱洗鉢畢,別敷卑床,於大眾前端坐聽法。

爾時,世尊為長身婆羅門說種種法,示、教、照、喜已,從座起而去。

[校勘]

「長身」,巴利本作 Uggatasarīra。

「火」,宋本作「內」。

「養」,宋、元、明三本作「善」。

「家」,宋、元、明三本作「家火」。

「家」,宋、元、明三本作「我」。

「先」,宋、元、明三本作「善」。

「皆」,宋、元、明三本作「開」。

「顯現」,大正藏原為「現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顯現」。

「整」,宋本作「正」。

「唯」,宋、元、明三本作「惟」。

「作」,大正藏原為「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作」。

[註解]

分數:部分、數量。

承事:聽從、侍奉。

應供:應該接受供養。

薪:柴草。

默然而住:不發一語,保持沈默。

須臾:片刻;短時間。

㲲:細緻的棉布。讀音同「疊」。

四真諦:即「四聖諦」,苦、集、滅、道。

匝:環繞一圈稱為一匝。

澡漱:洗手、漱口。

卑床:矮的座位。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長生婆羅門準備殺生進行祭祀大會,佛陀告訴他殺生這些身、口、意的惡業反而會有惡報。婆羅門教有事火(投供物入火中祭天)的修法,佛陀也因勢利導以「火」為喻,告訴長生婆羅門應該要供養父母、家庭、修行人這三把火。同時還要滅了貪、瞋、癡三把火。

長身婆羅門領悟到殺生是錯的,而放生時,希望他們:「隨意自在,山澤曠野,食不斷草,飲淨流水,四方風中,受諸快樂。」不是為了自己而放生,而是為了讓他們解脫繫縛、生活快樂而放生。

[進階辨正]

(九四)[0025c0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年少婆羅門名僧迦羅,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不善男子云何可知?」

佛告婆羅門:「譬猶如月。」

婆羅門復問:「善男子云何可知?」

佛告婆羅門:「譬猶如月。」

婆羅門白佛:「云何不善男子如月?」

佛告婆羅門:「如月黑分,光明亦失,色亦失,所係亦失,日夜消減,乃至不現。如是,有人於如來所,得信寂心,受持淨戒,善學多聞,損己布施,正見真實。於如來所淨信、持戒、惠施、多聞、正見真實已,然後退失,於戒、聞、施、正見悉皆忘失,日夜消減[*],乃至須臾,一切忘失。

「復次,婆羅門!若善男子不習近善知識,不數聞法,不正思惟,身行惡行,口行惡行,意行惡行。行惡因緣故,身壞命終,墮惡趣泥梨中。如是,婆羅門!不善男子其譬如月。」

婆羅門白佛:「云何善男子其譬如月?」

佛告婆羅門:「譬如明月淨分光明,色澤日夜增明,乃至月滿,一切圓淨。如是,善男子於如來法、律得淨信心,乃至正見真淨增明,戒增、施增、聞增、慧增,日夜增長;復於餘時親近善知識,聞說正法,內正思惟,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故,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化生天上。婆羅門!是故善男子譬如月。」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譬如月無垢,  周行於虛空,
 一切諸星中,  其光最盛明。
 淨信亦如是,  戒聞離慳施,
 於諸慳世間,  其施特明顯。」

佛說此經已,僧迦羅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而去。

[校勘]

「減」,大正藏原為「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減」。[*]

「寂」,大正藏原為「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寂」。

「實」,大正藏原為「直」,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實」。

「梨」,宋、元、明三本作「犁」。

「諸」,大正藏原為「小」,宋版則為「示」,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諸」。

[註解]

習近:親近。

不數聞法:不常聽聞佛法。

惡趣:壞的往生處,即地獄、餓鬼、畜牲三惡道。

泥梨:「地獄」的音譯。

法、律:佛法、戒律。

[對應經典]

 

(九五)[0026a0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生聞婆羅門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我聞瞿曇說言:『唯應施我,不應施餘人;施我得大果,非施餘人而得大果。應施我弟子,不應施餘弟子;施我弟子得大果報,非施餘弟子得大果報。』云何,瞿曇!作是語者,為實說耶?非為謗毀瞿曇乎?為如說說如法說法次法說,不為餘人以同法來訶責耶?」

佛告婆羅門:「彼如是說者,謗毀我耳。非如說說、如法說、法次法說,不致他人來以同法呵責。所以者何?我不如是說:『應施於我,不應施餘;施我得大果報,非施餘人得大果報。應施我弟子,施我弟子得大果報,非施餘弟子得大果報。』然,婆羅門!我作如是說者,作二種障:障施者施、障受者利。婆羅門乃至士夫,以洗器餘食著於淨地,令彼處眾生即得利樂,我說斯等亦入福門,況復施人?婆羅門!然我復說:『施持戒者得果報,不同犯戒。』」

生聞婆羅門白佛言:「如是,瞿曇!我亦如是說,施持戒者得大果報,非施犯戒。」

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若黑若有白,  若赤若有色,
 及金色,  純黃及鴿色,
 如是等牸牛,  生犢姝好者,
 丁壯力具足,  調善行捷疾,
 但使堪運重,  不問本生色,
 人亦復如是,  各隨彼彼生,
 剎利婆羅門,  毘舍首陀羅
 旃陀羅下賤,  所生悉不同,
 但使持淨戒,  離重擔煩惱,
 純一修梵行,  漏盡阿羅漢,
 於世間善逝,  施彼得大果,
 愚者無智慧,  未甞聞正法,
 施彼無大果,  不近善友故,
 若習善知識,  如來及聲聞
 清淨信善逝,  根生堅固力,
 所往善趣,  及生大姓家,
 究竟般涅槃,  大仙如是說。」

佛說此經已,生聞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耶」,宋、元、明三本作「非」。

「說」,宋、元、明三本作「語」。

「梨」,大正藏原為「犁」,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梨」。

「生」,大正藏原為「牛」,今依據高麗藏改作「生」。

「於」,宋本作「施」。

「往」,大正藏原為「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往」。

「槃」,大正藏原為「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槃」。

[註解]

生聞:不曾聽過的,即「某人」。「生」指「不熟悉」,「聞」指聽過。

如說說:如實際上所說的而說。

如法說:契合正法而說。

法次法說:依著一個法、下一個法(次法)合於順序的說;指所說是正確的。

障施者施、障受者利:障礙施主的布施,障礙受施者的利益。

梨雜:斑駁雜色。

剎利: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王族及武士階級,掌管政治及軍事。又譯為「剎帝利」。

毘舍: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中產階級,從事農牧工商。又譯為「鞞舍」、「居士種」。

首陀羅: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奴隸階級,為工人、農奴。又譯為「工師種」。

旃陀羅:古代印度種姓制度四姓之下的賤民階級,最被輕視,以屠殺為業。

善趣:好的往生處,即天、人等善道。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佛陀並沒有說施佛教才能得福,但有說施持戒的人得福較多。

在《中阿含經》卷四十七〈心品3〉第180經瞿曇彌經 (CBETA, T01, no. 26, p. 722, a19-c21),佛陀則有進一步說明「七施眾」(供養聖眾得大福)、「十四私施」(供養聖人得大福,尤其是解脫者)、及「三淨施」(施者或受者是清淨的,因此布施清淨),有興趣深究的同學可參照該經。

(九六)[0026b1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時,有異婆羅門年耆根熟,執杖持鉢,家家乞食。

爾時,世尊告婆羅門:「汝今云何年耆根熟,拄杖持鉢,家家乞食?」婆羅門白佛:「瞿曇!我家中所有財物悉付其子,為子娶妻,然後捨家,是故拄[*]杖持鉢,家家乞食。」

佛告婆羅門:「汝能於我所受誦一偈,還歸於眾中,為兒說耶?」

婆羅門白佛:「能受,瞿曇!」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生子心歡喜,  為子聚財物,
 亦為娉其妻,  而自捨出家。
 邊鄙田舍兒,  違負於其父
 人形羅剎心,  棄捨於尊老,
 老馬無復用,  則奪其麥,
 兒少而父老,  家家行乞食,
 曲杖為最勝,  非子為恩愛,
 為我防惡牛,  危險地得安,
 能却兇暴狗,  扶我闇處行,
 避深坑空井,  草木棘刺林,
 憑杖威力故,  峙立不墮落。」

時,婆羅門從世尊受斯偈已,還歸婆羅門大眾中為子而說。先白大眾:「聽我所說。」然後誦偈……如上廣說。其子愧怖,即抱其父,還將入家,摩身洗浴,覆以青衣被,立為家主。

時,婆羅門作是念:「我今得勝族姓,是沙門瞿曇恩。我經所說:『為師者如師供養,為和尚者如和尚[*]供養。』我今所得,皆沙門瞿曇力,即是我師,我今當以上妙好衣以奉瞿曇。」

時,婆羅門持上妙衣,至世尊所,面前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我今居家成就,是瞿曇力。我經記說:『為師者以師供養,為和尚[*]者以和尚[*]供養。』今日瞿曇即為我師,願受此衣,哀愍故。」

世尊即受,為哀愍故。

爾時,世尊為婆羅門說種種法,示、教、照、喜。

時,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拄」,大正藏原為「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拄」。[*]

「其父」,宋、元、明三本作「父母」。

「䵃」,宋、元、明三本作「𪍿」。

「杖」,宋本作「秘」。

「為」,宋、元、明三本作「離」。

「危」,大正藏原為「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危」。

「扶」,宋本作「抉」。

「刺」,大正藏原為「剌」,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刺」。

「父」,大正藏原為「文」,今依據宋、元、明、麗四本改作「父」。

「尚」,宋、元二本作「上」。[*]

[註解]

異婆羅門:某位大家較不熟悉的婆羅門。

年耆根熟:年老、感官老化。

羅剎:惡鬼的總名。

䵃:大麥。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中的婆羅門溺愛兒子,給他所有的財物、娶妻成家後,自己離家靠乞食維生,兒子卻沒想到要照顧年事已高的父親。經中「曲杖為最勝……峙立不墮落」一段,是描述這位老婆羅門可以依賴拐杖,暗指他的兒子連拐杖都不如。兒子聽了,趕快把父親接回家了。

本經的對應經典中,則都描述是兒子娶妻時把財物拿走、趕走父親,較本經所述更為不孝。偈誦的意義則與本經相同,結局也一樣。

在印度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下,婆羅門五十歲後要將家業交給兒子,自己離家修行苦行,乞食維生。這個家庭也算是照著習俗做,但這位老婆羅門卻不見得適合修行,只是受苦,他兒子也不關心父親。佛陀則不受限於婆羅門教習俗,將他們導向「應孝順父母」的世間正見上,點醒了老婆羅門的兒子。

(九七)[0026c2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

時,有異婆羅門年耆根熟,杖持鉢,家家乞食。彼婆羅門遙見世尊而作是念:「沙門瞿曇攝杖持鉢,家家乞食,我亦攝杖持鉢,家家乞食,我與瞿曇俱是比丘。」

爾時,世尊說偈答曰

「所謂比丘者,  非但以乞食,
 受持在家法,  是何名比丘。
 於功德過惡,  俱離修正行,
 其心無所畏,  是則名比丘。」

佛說是經已,彼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曰」,宋、元、明三本作「言」。

[註解]

攝:提起;牽提。

[對應經典]

 

(九八)[0027a10]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薩羅人間遊行,至一那羅聚落,住一那羅林中。

爾時,世尊著衣持鉢,入一那羅聚落乞食,而作是念:「今日太早,今且可過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作飲食處。」

爾時,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五百具耕田,為作飲食。時,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遙見世尊,白言:「瞿曇!我今耕田下種,以供飲食,沙門瞿曇亦應耕田下種,以供飲食。」

佛告婆羅門:「我亦耕田下種,以供飲食。」

婆羅門白佛:「我都不見沙門瞿曇若犁、若、若、若、若、若,而今瞿曇說言:『我亦耕田下種,以供飲食。』」

爾時,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即說偈言:

「自說耕田者,  而不見其耕,
 為我說耕田,  令我知耕法。」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信心為種子,  苦行為時雨,
 智慧為犁軛,  慚愧心為
 正念自守護,  是則善御者。
 包藏身口業,  如食處內藏,
 真實為真乘,  樂住無懈怠
 精進無荒,  安隱而速進。
 直往不轉還,  得到無憂處。
 如是耕田者,  逮得甘露果;
 如是耕田者,  不還受諸有。」

佛陀不因說法而受食時,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白佛言:「善耕田!瞿曇!極善耕田!瞿曇!」於是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聞世尊說偈,心轉增信,以滿鉢香美飲食以奉世尊。世尊不受,以因說偈得故。即說偈言:

不因說法故,  受彼食而食

如是廣說,如前為火與婆羅門廣說

時,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白佛言:「瞿曇!今以此食安著何處?」

佛告婆羅門:「我不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神、世人堪食此食而得安身。婆羅門!汝持此食著無虫水中,及少生草地。」

時,婆羅門即持此食著無虫水中,水即煙起涌沸,啾啾作聲。如熱鐵丸投於冷水,啾啾作聲。如是彼食投著無虫水中,煙起涌沸,啾啾作聲。

,婆羅門作是念:「沙門瞿曇實為奇特!大德大力,乃令飲食神變如是。」

時,彼婆羅門見食瑞應,信心轉增,白佛言:「瞿曇!我今可得於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不?」

佛告婆羅門:「汝今可得於正法中出家、受具足,得比丘分。」彼即出家已,獨靜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乃至得阿羅漢,心善解脫。

[校勘]

「一那羅」,巴利本作 Ekanālā。

「那」,大正藏原為「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那」。

「太」,大正藏原為「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太」。

「耕田婆羅豆婆遮」,巴利本作 Kasibhāradvāja。

「今」,明本作「見」。

「縻」,宋、元、明三本作「繫」。

「犁」,大正藏原為「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犁」。

「包」,宋、元、明三本作「保」。

「如」,大正藏原為「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如」。

「真」,宋本作「直」,元、明二本作「其」。

「無懈怠」,大正藏原為「為懈息」,今依據宋本改作「無懈怠」。

「無」,大正藏原為「為」,今依據宋、明二本改作「無」。

「廢」,宋本作「癡」。

宋、元、明三本在「食」字後有「但為利益他,說法不受食。」十字。

「火」,宋本作「大」。

大正藏無「鐵」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宋、元、明三本無「時」字。

[註解]

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以耕田維生、種姓是豆婆遮的婆羅門。《別譯雜阿含經》譯為「耕作婆羅門名豆羅闍」。

犁:耕田時用牛拉的翻土器具。

軛:在車衡兩端扼住牛、馬等頸背上的曲木。

鞅:套在牛、馬頸上的皮帶。

縻:牽引牛的繩子。讀音同「迷」。

鑱:犁地掘土的一種鐵器。讀音同「禪」。

鞭:驅策牛、馬用的鞭子。

轅:車前用來套駕牲畜的兩根直木,左右各一。

轉還:輪迴。

如前為火與婆羅門廣說:如同《雜阿含經》卷四十二第1157經中佛陀為火與婆羅門所做的開示。

神變:神奇的變化。

瑞應:吉祥的應驗。

族姓子:原義為婆羅門大族的子弟,引申為信佛行善的男子。另譯為「善男子」。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雜阿含經》中有幾則記載,佛陀若因說偈而得到原本不信佛的人的供養,則不接受這個供養,以表示佛陀不是為了求取供養而說偈的。

而見到食瑞應相(食著無蟲水後煙起涌沸)的婆羅門們,各人反應不同:有些直接生起信心,要求出家;也有些嚇到,趕緊回去拜拜收驚。

從這一經中我們也可以瞭解佛陀接受供養的原則:不以說法來換取供養。

不過,這個原則並不是說法之後就不能接受供養;佛陀也曾在說法之後,默然接受食物供養。例如《雜阿含經》第1030經記載:有一次給孤獨長者生病,佛陀前去探病,並且為長者說三受及四不壞淨等法。說法後,長者請佛陀留下來接受食物供養,佛陀默然接受長者的邀請。

若細心去體會,會發現這兩者情況大不相同:在第1030經中,給孤獨長者平時就信仰佛法並供養三寶;而在本經中情況是,邀請者原本不信佛法,也不想供養三寶。但在佛陀說法之後,才相信佛法而發心供養。由這兩個情況的差異,可以體會在什麼情況下接受供養是「因偈得食」。

另外,在《別譯雜阿含經》卷五第99經中,則記載了佛陀「因偈得食,則不受」的原則:
「先無惠施情, 說法而後與,
 如斯之飲食, 不應為受取。
 常法封如是, 故我不應食,
 所以不受者, 為說法偈故。」(CBETA, T02, no. 100, p. 409, a25-28)

相關記載可參考本經、本卷第102經、卷四十二第1157經、卷四十四第1184經,以及《別譯雜阿含經》卷五第99經。

(九九)[0027b2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

時,有尊者名曰淨天,在鞞提訶國人間遊行,至彌絺羅城菴羅園中。時,尊者淨天晨朝著衣持鉢,入彌絺羅城乞食。次第乞食到自本家。時,淨天母年老,在中堂持食祀火,求生梵天,不覺尊者淨天在門外立。

時,毘沙門天王於尊者淨天所極生敬信。時,毘沙門天王,諸夜叉導從,乘虛而行,見尊者淨天在門外立。又見其母手擎飲食,在中堂上供養祀火,不見其子在外門立。見已,從空中下,至淨天母前,而說偈言:

「此婆羅門尼,  梵天極遼遠,
 為求彼生故,  於此祠祀火。
 此非梵天道,  何為徒祀此?
 汝婆羅門尼,  淨天住門外,
 垢穢永無餘,  是則天中天
 蕭然無所有,  獨一不兼資,
 為乞食入舍,  所應供養者,
 淨天善修身,  人天良福田。
 遠離一切惡,  不為染所染,
 德同於梵天,  形在人間住,
 不著一切法,  如彼淳熟龍
 比丘正念住,  其心善解脫,
 應奉以初揣,  是則上福田。
 應以正信心,  及時速施與,
 當預建立,  令未來安樂。
 汝觀此牟尼,  已渡苦海流,
 是故當信心,  及時速施與,
 當預建立洲,  令未來安樂,
 毘沙門天王,  開發彼令捨。」

時,尊者淨天即為其母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復道而去。

[校勘]

「淨天」,巴利本作 Brahmadeva。

「揣」,大正藏原為「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揣」。

「正」,宋、元、明三本作「淨」。

「渡」,宋、元、明三本作「度」。[*]

[註解]

鞞提訶:古代印度國名,位於當時的中印度北部,當今印度北部,與北方離車族等共八個國家同盟為十六大國之一的「跋祇」共和國。另譯為「鞞陀提」。

彌絺羅城:鞞提訶國的首都。又譯為「彌梯羅城」、「彌薩羅城」。

次第乞食:依著次序一家一家地托缽乞求食物。又譯為「次第行乞」、「次行乞食」。

到自本家:到了自己出家前的俗家。

祀火:投穀物、酥油等供物入火中祭祀供養,以圖升天,是印度古代外道修法之一。

梵天:婆羅門教認為的造物主。佛教中則認為梵天為初禪天之一,此天離欲界的淫欲,寂靜清淨。

毘沙門天王:佛教的護法天神,是四天王天中,北方毘沙門天的天王。此天率領夜叉、羅剎等二神眾守護道場、聽聞佛法,因此又稱為「多聞天王」。

夜叉:義譯為「疾行鬼」,是住在地上或空中,以威勢惱害人類或守護正法的鬼類,行動極為迅速。

婆羅門尼:婆羅門階級的女性。此處指在家的女性修行人。

天中天:人崇敬天,而天又崇敬聖人,因此尊稱佛或聖人為天中天。

淳熟龍:指受過調教,溫馴成熟的龍。

初揣:最先享用的食物。「揣」是握、抓的意思,而古印度用手抓食物吃,因此也稱為揣。

洲:水上的陸塊,引申為「依靠」的意思。

復道:照原先來的道路回去。

[對應經典]

 

(一〇〇)[0028a0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婆羅門來詣佛所,面前問訊,相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所謂佛者,云何為佛?為是父母制名?為是婆羅門制名?」時,婆羅門即說偈言:

「佛者是世間,  超渡[*]之勝名,
 為是父母制,  名之為佛耶?」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佛見過去世,  如是見未來,
 亦見現在世,  一切行起滅。
 明智所了知,  所應修已修,
 應斷悉已斷,  是故名為佛。
 歷求選擇,  純苦無暫樂,
 生者悉磨滅,  遠離息塵垢,
 拔諸使刺本,  等覺故名佛。」

佛說偈已,彼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註解]

為是父母制名?為是婆羅門制名?:是父母為你取名為佛?還是婆羅門為你取名為佛?

劫:時間單位,代表極長的時間。

拔諸使刺本:拔除一切煩惱利刺的根本。「使」指結使、煩惱。

[對應經典]

 

[導讀: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是指人類以外的八種守護佛法的眾生: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略為介紹如下:

1. 天:受善報而生於天界的眾生。天界可分為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三大類。其中和人間一樣在欲界的欲界天有四天王天、忉利天(又稱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天。出自(日) 土佐秀信『增補諸宗佛像圖彙』第二冊,京都:文彫堂,明治19年(1886)出版。

2. 龍:形狀似蛇、能呼風喚雨的眾生,有福報但由於瞋或癡而墮龍身。其中最高級的為龍王,分為法行龍王(善龍)及非法行龍王(惡龍)兩類。法行龍王能讓天下風調雨順,非法行龍王則會造成疾疫及水災。

龍等。出自(日) 土佐秀信『增補諸宗佛像圖彙』第二冊,京都:文彫堂,明治19年(1886)出版。

3. 夜叉:義譯疾行鬼,是住在地上或空中,以威勢惱害人類或守護正法的鬼類,行動極為迅速,有地行(在地面奔馳)、虛空(在天空飛行)及宮觀飛行(有宮殿娛樂)等三種。《雜阿含經》卷四十九第1319經即有記載佛陀及弟子們經過夜叉住處,受其招待而夜宿。

4. 乾闥婆:義譯香神,很會彈琴,是音樂神。不食酒肉,以香氣為食,其身也有香氣。嗅覺敏感的修行者有時聞到一陣不知來處的檀香味,即可能是有乾闥婆經過。

5. 阿修羅:喜愛戰鬥的眾生,有福報但因為瞋、慢、疑而生為阿修羅。阿修羅有許多種,散布於天道、鬼道、畜道等各處,因此佛經中有時說眾生分為「五道」即是指將「六道」中的「阿修羅道」併入其餘各道中。阿修羅道愛喝酒卻沒有酒,男性三頭六臂,女性則極為豔麗,因此阿修羅常與天界戰鬥以搶酒,天界若戰勝則贏得美女。帝釋天的第一天后是舍脂阿修羅女,極為美豔,《雜阿含經》卷四十第1106經即記載帝釋天的名號之一叫舍脂鉢低(舍脂的老公)。

6. 迦樓羅:義譯金翅鳥,以吃龍維生。體型很大,展翅有三百多萬里,但是人類肉眼見不到,相傳因此有些外道將金翅鳥認為是有翅膀的天使。

7. 緊那羅:義譯歌神,是頭上長角的人形天眾,其男性馬頭人身,很會唱歌,女性則是很漂亮的人形,很會跳舞。緊那羅的音樂極為動聽,聽的人會情不禁的起舞、修行人也暫時沒有了神通。緊那羅與乾闥婆都常在諸天的法會奏樂,而也有許多緊那羅女嫁給乾闥婆。

8. 摩睺羅伽:義譯大蟒神,蛇頭人身。瞋心重、善諂媚。相傳一心想求神通的學者若得其加持,容易神通精進但瞋心變重,若無法容許異己,則離正道日遠。其禮佛方式如同蛇類的腹行。

八部眾定期在人間巡查,和人類接近的機會較多,其中守護佛法的則為護法神,否則可為惡鬼神。在佛寺常可見到四大天王塑像的腳下各踏著兩個鬼眾,也是被降伏而順從的部眾。

[進階辨正]

(一〇一)[0028a20]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薩羅人間遊行,有從迦帝聚落、墮鳩羅聚落二村中間,一樹下坐,入晝正受

時,有豆磨種姓婆羅門隨彼道行,尋佛後來,見佛脚跡千輻輪相印文顯現,齊輻圓輞,眾好滿足。見已,作是念:「我未曾見人間有如是足跡,今當隨跡以求其人。」即尋脚跡至於佛所,見世尊坐一樹下,入晝[*]正受,嚴容絕世,諸根澄靜,其心寂定,第一調伏成就,光相巍巍,猶若金山。見已,白言:「為是天耶?」

佛告婆羅門:「我非天也。」

「為、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

佛告婆羅門:「我非龍乃至人、非人也。」 

婆羅門白佛:「若言非天、非龍,乃至非人、非非人,為是何等?」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天龍乾闥婆,  緊那羅夜叉,
 無善阿修羅,  諸摩睺羅伽,
 人與非人等,  悉由煩惱生,
 如是煩惱漏,  一切我已捨,
 已破已磨滅,  如陀利生,
 雖生於水中,  而未曾著水,
 我雖生世間,  不為世間著,
 歷劫常選擇,  純苦無暫樂,
 一切有為行,  悉皆生滅故,
 離垢不傾動,  已拔諸劍刺,
 究竟生死際,  故名為佛陀。」

佛說此經已,豆摩種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路而去。

[校勘]

「從」,永樂北藏作「徙」。

「有從迦帝」,巴利本作 Ukkaṭṭha。

「墮鳩羅」,永樂北藏作「隨鳩羅」,大正藏校勘有「墮鳩羅=隨鳩羅」,但未註明版本。

「墮鳩羅」,巴利本作 Setavya。

「晝」,大正藏原為「盡」,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晝」。[*]

「豆磨」,巴利本作 Doṇa。

大正藏在「見」字之前有一「來」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止」,大正藏原為「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止」。

「芬」,宋、元、明三本作「分」。

「際」,大正藏原為「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際」。

[註解]

入晝正受:在白天入定。「正受」字面的意思是「正確地獲得」,指正確地到達定境。

豆磨種姓婆羅門:族姓是「豆磨」的一位婆羅門。

千輻輪相:腳掌有許多分明的紋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輻」是車輪中連接軸心和圓外框的直木。

印文:印紋,指千輻輪相的腳紋。

齊輻圓輞:腳掌紋路整齊而圓整。「輞」是車輪的圓外框。

第一調伏:具備最好的身口意的訓練。

止:心專注於一處(或一境)而不散亂。音譯為「奢摩他」、「三昧」、「三摩地」。

觀:洞察。音譯為「毘婆舍那」。

龍:形狀似蛇、能呼風喚雨的眾生,有福報但由於瞋或癡而墮龍身。

乾闥婆:義譯香神,很會彈琴,是音樂神。不食酒肉,以香氣為食,其身也有香氣。又譯為「乾沓和」、「揵沓和」。

阿修羅:喜愛戰鬥的眾生,有福報但因為瞋、慢、疑而生為阿修羅。又譯為「阿須倫」。

迦樓羅:義譯金翅鳥,以吃地龍(鱷魚之類)維生。體型很大,展翅有三百多萬里。又譯為「迦留羅」。

緊那羅:義譯歌神,是頭上長角的人形天眾。又譯為「甄陀羅」。

摩睺羅伽:義譯大蟒神,蛇頭人身。瞋心重、善諂媚。又譯為「摩休勒」。

無善阿修羅:即阿修羅,「無善」是因偈子的字數須要而擺入的形容詞。阿修羅偶爾也譯為「無善神」。

芬陀利:白蓮花。

[對應經典]

 

(一〇二)[0028b1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鉢,入王舍城乞食。次第乞食,至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舍。

時,婆羅門手執木杓,盛諸飲食,供養火具,住於門邊,遙見佛來。見已,白佛作是言:「住!住!領群特,慎勿近我門!」

佛告婆羅門:「汝知領群特、領群特法耶?」

婆羅門言:「我不知領群特,亦不知領群特法,沙門瞿曇知領群特及領群特法不?」

佛言:「我善知是領群特及領群特法。」

是時,婆羅門即放事火具,疾敷床座,請佛令坐,白言:「瞿曇!為我說領群特及領群特法。」

佛即就座為說偈言:

「瞋恚心懷恨,  隱覆諸過惡,
 犯戒起惡見,  虛偽不真實,
 如是等士夫,  當知領群特。
 憋暴貪悋惜,  惡欲慳諂偽,
 無慚無愧心,  當知領群特。
 一生二生者,  一切皆殺害,
 無有慈愍心,  是為領群特。
 若殺縛椎打,  聚落及城邑,
 無道以切責,  當知領群特。
 住止及行路,  為眾之導首,
 苦切諸群下,  恐怛迫愶
 取利以供己,  當知領群特。
 聚落及空地,  有主無主物,
 掠護為己有,  當知領群特。
 自棄薄其妻,  又不入婬舍,
 侵陵他所愛,  當知領群特。
 內外諸親屬,  同心善知識,
 侵掠彼所受,  當知領群特。
 妄語欺誑人,  詐取無證財,
 他索而不還,  當知領群特。
 為己亦為他,  舉責及財與
 或復順他語,  妄語為他證,
 如是妄語者,  當知領群特。
 作惡不善業,  無有人知者,
 隱諱覆藏惡,  當知領群特。
 若人問其義,  而答以非義,
 顛倒欺誑人,  當知領群特。
 實空無所有,  而輕毀智者,
 愚癡為利故,  當知領群特。
 高慢自稱舉,  毀壞於他人,
 是極卑鄙慢,  當知領群特。
 自造諸過惡,  移過誣他人,
 妄語謗清白,  當知領群特。
 前受他利養,  他若來詣己,
 無有敬報心,  當知領群特。
 沙門婆羅門,  如法來乞求,
 呵責而不與,  當知領群特。
 若父母年老,  少壯氣已謝,
 不勤加奉養,  當知領群特。
 父母諸尊長,  兄弟親眷屬
 實非阿羅漢,  自顯羅漢德,
 世間之大賊
,  當知領群特。
 初上種姓生,  習婆羅門典,
 而於其中間,  習行諸惡業,
 不以勝生故,  障呵責惡道
 現法受呵責,  後世墮惡道,
 生旃陀羅家,  世稱須陀夷
 名聞遍天下,  旃陀羅所無,
 婆羅門剎利,  大姓所供養,
 乘於淨天道,  平等正直住,
 不以生處障,  令不生梵天,
 現法善名譽,  後世生善趣,
 二生汝當知,  如我所顯示,
 不以所生故,  名為領群特。
 不以所生故,  名為婆羅門,
 業為領群特,  業為婆羅門。」

婆羅門白佛言:

「如是大精進,  如是大牟尼
 不以所生故,  名為領群特。
 不以所生故,  名為婆羅門,
 業故領群特,  業故婆羅門。」

時,事火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轉得信心,以滿鉢好食奉上世尊。世尊不受,以說偈得故,偈如上說。

時,事火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見食瑞應已,增其信心,白佛言:「世尊!我今可得於正法、律出家、受具足不?」

佛告婆羅門:「汝今可得於正法、律出家、受具足戒。」即得出家,獨靜思惟,如前說,乃至得阿羅漢,心善解脫。

時,婆羅豆婆遮婆羅門得阿羅漢,心善解脫,自覺喜樂,即說偈言:

「非道求清淨,  供養祠祀火,
 不識清淨道,  猶如生盲者。
 今已得安樂,  出家受具足,
 逮得於三明,  佛所教已作。
 先婆羅門難,  今為婆羅門,
 沐浴離塵垢,  度諸天彼岸。」

[校勘]

「領群特」,巴利本作 Vasalaka。

「憋」,宋、元、明三本作「弊」。

「椎」,宋、元二本作「搥」,明本作「槌」。

「怛」,宋、元、明三本作「恒」。

「護」,宋、元、明三本作「詆」。

「受」,元、明二本作「愛」。

「財與」,宋、元、明三本作「與責」。

「若」,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若」。

「初上」,宋、元二本作「和上」,明本作「和尚」。

「直」,宋、元、明三本作「真」。

「譽」,宋本作「舉」。

「事火婆羅豆婆遮」,巴利本作 Aggikabhāradvāja。

「於」,大正藏原為「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於」。

宋、元、明三本無「戒」字。

「即」,宋、元、明三本作「而」。

[註解]

火具:引火生火的器具。

領群特:領群的特牛(公牛)。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旃陀羅」(賤民),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賤民」。

一生二生者:胎生和卵生的眾生。

迫愶:脅迫;以威勢相逼迫。「愶」通「脅」。

父母諸尊長,兄弟親眷屬:這邊疑有闕漏,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為「父母兄弟及姊妹,罵詈惡口無遜弟」,指對親屬的惡口。

實非阿羅漢,自顯羅漢德,世間之大賊:其實不是解脫的聖人,卻大妄語自稱是解脫的聖人,這是欺世盜名的大賊。

須陀夷:比丘名,七歲時和佛問答流利,因此佛陀破例允許他未滿二十歲即受具足戒。出身旃陀羅(賤民)種姓。又譯為「須陀延」、「蘇陀夷」。

大牟尼:寂靜的聖者,指佛陀。「牟尼」是「寂靜」的意思。

三明:宿命明(宿命神通)、天眼明(天眼神通)、漏盡明(漏盡神通)。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雜阿含經卷第四

此經此卷,國、宋二本文義全同,皆有十九經,總二十五紙。丹本有十五經,若依宋藏式寫之,可成二十七紙。又其文義與國、宋二本全別,未知去取。今撿國、宋本經,則下流函中,此經第四十二卷耳。宋藏錯將彼卷重刊于此,為初四卷,國亦仍之者,錯也。故令去彼,取此丹本經焉

[校勘]

「式」,大正藏原為「或」,今依據高麗藏改作「式」。

宋、元、明三本無「此經……經焉」一百零六字。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txt · 上一次變更: 2022/12/30 15:24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936719417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