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佛說長阿含經第三分三明經第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俱薩羅人間遊行,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伊車能伽羅俱薩羅婆羅門村,止宿伊車林中。

時,有婆羅門名沸伽羅娑羅、婆羅門名多梨車,以小緣詣伊車能伽羅村。此沸伽羅娑羅婆羅門,七世以來父母真正,不為他人之所輕毀,異典三部諷誦通利,種種經書善能分別。又能善於大人相法、觀察吉凶、祭祀儀禮,有五百弟子,教授不廢。其一弟子名婆悉咤,七世以來父母真正,不為他人之所輕毀,異學三部諷誦通利,種種經書盡能分別,亦能善於大人相法,觀察吉凶,祭祀儀禮,亦有五百弟子,教授不廢。

多梨車婆羅門,亦七世以來父母真正,不為他人之所輕毀,異學三部諷誦通利,種種經書善能分別,亦能善於大人相法、觀察吉凶、祭祀儀禮,亦有五百弟子,教授不廢。其一弟子名頗羅墮,七世以來父母真正,不為他人之所輕毀,異學三部諷誦通利,種種經書盡能分別,亦能善於大人相法、觀察吉凶、祭祀儀禮,亦有五百弟子,教授不廢。

時,婆悉咤、頗羅墮二人於清旦至園中,遂共論義,更相是非。時,婆悉咤語頗羅墮:「我道真正,能得出要,至於梵天,此是大師沸伽羅娑羅婆羅門所說。」

頗羅墮又言:「我道真正,能得出要,至於梵天,此是大師多梨車婆羅門所說。」如是,婆悉咤再三自稱己道真正,頗羅墮亦再三自稱己道真正,二人共論,各不能決。

時,婆悉咤語頗羅墮曰:「我聞沙門瞿曇釋種子出家成道,於拘薩羅國遊行人間,今在伊車能伽羅林中,有大名稱,流聞天下,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於諸天、世人、魔、若魔天、沙門、婆羅門中,自身作證,為他說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義味具足梵行清淨。如是真人,宜往覲現。我聞彼瞿曇知梵天道,能為人說,常與梵天往返言語,我等當共詣彼瞿曇,共決此義。若沙門瞿曇有所言說,當共奉持。」爾時,婆悉咤、頗羅墮二人相隨到伊車林中,詣世尊所,問訊已,一面坐。

爾時,世尊知彼二人心中所念,即告婆悉咤曰:「汝等二人清旦至園中,作如是論,共相是非。汝一人言:『我法真正,能得出要,至於梵天,此是大師沸伽羅娑羅婆羅門所說。』彼一人言:『我法真正,能得出要,至於梵天,此是大師多梨車所說。』如是再三,更相是非,有如此事耶?」

時,婆悉咤、頗羅墮聞佛此言,皆悉驚愕衣毛為竪,心自念言:「沙門瞿曇有大神德,先知人心,我等所欲論者,沙門瞿曇已先說。」時,婆悉咤白佛言:「此道、彼道皆稱真正,皆得出要,至於梵天,為沸伽羅娑羅婆羅門所說為是?為多梨車婆羅門所說為是耶?」

佛言:「正使,婆悉咤!此道、彼道真正出要,得至梵天,汝等何為清旦園中共相是非,乃至再三耶?」

時,婆悉咤白佛言:「諸有三明婆羅門說種種道,自在欲道、自作道、梵天道,此三道者盡向梵天。瞿曇!譬如村營,所有諸道皆向於城,諸婆羅門雖說種種諸道,皆向梵天。」

佛告婆悉咤:「彼諸道為盡梵天不?」

答曰:「盡趣。」

佛復再三重問:「種種諸道盡趣梵天不?」

答曰:「盡趣。」

爾時,世尊定其語已,告婆悉咤曰:「云何三明婆羅門中,頗有一人得見梵天者不?」

答曰:「無有見者。」

「云何?婆悉咤!三明婆羅門先師,頗有得見梵天者不?」

答曰:「無有見者。」

「云何?婆悉咤!乃往三明仙人舊婆羅門,諷誦通利,能為人說舊諸讚誦,歌詠詩書,其名阿咤摩婆羅門、婆摩婆羅門、婆摩提婆婆羅門、毘婆審婆羅門、伊尼羅斯婆羅門、蛇婆提伽婆羅門、婆婆悉婆羅門、迦葉婆羅門、阿樓那婆羅門、瞿曇摩婆羅門、首脂婆羅門、婆羅損陀婆羅門,彼亦得見梵天不耶?」

答曰:「無有見者。」

佛言:「若使三明婆羅門無有一見梵天者,若三明婆羅門先無有見梵天者,又諸舊大仙三明婆羅門阿咤摩等亦不見梵天者,當知三明婆羅門所說非實。」

又告婆悉咤:「如有婬人言:『我與彼端正女人交通,稱歎婬法。』餘人語言:『汝識彼女不?為在何處?東方、西方、南方、北方耶?』答曰:『不知。』又問:『汝知彼女所土地城邑村落不?』答曰:『不知。』又問:『汝識彼女父母及其姓字不?』答曰:『不知。』又問:『汝知彼女為是剎利女,為是婆羅門居士首陀羅女耶?』答曰:『不知。』又問:『汝知彼女為長短、細、黑白、好醜耶?』答曰:『不知。』云何?婆悉咤!彼人讚嘆為是實不?」

答曰:「不實。」

「如是。婆悉咤!三明婆羅門所說亦爾,無有實也。云何?婆悉咤!汝三明婆羅門見日月遊行出沒處所,叉手供養,能作是說:『此道真正,當得出要,至日月所。』不?」

報曰:「如是。三明婆羅門見日月遊行出沒處所,叉手供養,而不能言:『此道真正,當得出要,至日月所。』也。」

「如是。婆悉咤!三明婆羅門見日月遊行出沒之處,叉手供養,而不能說:『此道真正,當得出要,至日月所。』而常叉手供養恭敬,豈非虛妄耶?」

答曰:「如是。瞿曇!彼實虛妄。」

佛言:「譬如有人立梯空地,餘人問言:『立梯用為。』答曰:『我欲上。』又問:『堂何所在?東、南、西、北耶?』答云:『不知。』云何?婆悉咤!此人立梯欲上堂者,豈非虛妄耶?」

答曰:「如是,彼實虛妄。」

佛言:「三明婆羅門亦復如是,虛誑無實。婆悉咤!五欲潔淨,甚可愛樂。云何為五?眼見色,甚可愛樂;耳聲、鼻香、舌味、身觸,甚可愛樂。於我賢聖法中,為、為縛,為是拘鎖。彼三明婆羅門為五欲所染,愛著堅固,不見過失,不知出要,彼為五欲之所繫縛。正使奉事日月水火,唱言:『扶接我去生梵天者。』無有是處。譬如阿夷羅河,其水平岸,烏鳥得飲,有人在此岸身被重繫,空喚彼岸言:『來度我去。』彼岸寧來度[*]此人不?」

答曰:「不也。」

「婆悉咤!五欲潔淨,甚可愛樂,於賢聖法中猶如拘鎖。彼三明婆羅門為五欲所染,愛著堅固,不見過失,不知出要。彼為五欲之所繫縛,正使奉事日月水火,唱言:『扶接我去生梵天上。』亦復如是,終無是處。婆悉咤!譬如阿夷羅河,其水平岸,烏鳥得飲,有人欲度[*],不以手足身力,不因船,能得度[*]不?」

答曰:「不能。」

「婆悉咤!三明婆羅門亦復如是,不修沙門清淨梵行,更修餘道不清淨行,欲求生梵天者,無有是處。婆悉咤!猶如山水暴起,多漂人民,亦無船栰,又無橋梁,有行人來,欲度[*]彼岸,見山水暴起,多漂人民,亦無船[*]栰,又無橋梁,彼人自念:『我今寧可多集草木,堅牢縛栰,自以身力度[*]彼岸耶?』即尋縛栰,自以身力安隱得渡。婆悉咤!此亦如是,若比丘捨非沙門不清淨行,於沙門清淨行,欲生梵天者,則有是處。云何?婆悉咤!梵天有心耶?無恚心耶?」

答曰:「無恚心也。」

又問:「三明婆羅門有恚心耶、無恚心耶?」

答曰:「有恚心。」

「婆悉咤!梵天無恚心,三明婆羅門有恚心,有恚心、無恚心不共同,不俱解脫,不相趣向,是故梵天、婆羅門不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有瞋心、無瞋心耶?」

答曰:「無瞋心。」

又問:「三明婆羅門有瞋心、無瞋心耶?」

答曰:「有瞋心。」

佛言:「梵天無瞋心,三明婆羅門有瞋心,有瞋心、無瞋心不同,不同解脫,是故梵天、婆羅門不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有恨心、無恨心耶?」

答曰:「無恨心。」

又問:「三明婆羅門有恨心、無恨心耶?」

答曰:「有恨心。」

佛言:「梵天無恨心,三明婆羅門有恨心,有恨心、無恨心不同趣,不同解脫,是故梵天、婆羅門不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有家屬產業不?」

答曰:「無。」

又問:「三明婆羅門有家屬產業不?」

答曰:「有。」

佛言:「梵天無家屬產業,三明婆羅門有家屬產業,有家屬產業、無家屬產業不同趣,不同解脫,是故梵天、婆羅門不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得自在、不得自在耶?」

答曰:「得自在。」

又問:「三明婆羅門得自在、不得自在耶?」

答曰:「不得自在。」

佛言:「梵天得自在,三明婆羅門不得自在,不得自在、得自在不同趣,不同解脫,是故梵天、婆羅門不共同也。」

佛言:「彼三明婆羅門,設有人來問難深義,不能具答。實如是不?」

答曰:「如是。」

時,婆悉咤、頗羅墮二人俱白佛言:「且置餘論,我聞沙門瞿曇明識梵道,能為人說,又與梵天相見往來言語,唯願沙門瞿曇以慈愍故,說梵天道,開示演布。」

佛告婆悉咤:「我今問汝,隨意報我。云何?婆悉咤!彼心念國,去此近遠?」

答曰:「近。」

「若使有人生長彼國,有餘人問彼國道徑,云何?婆悉咤!彼人生長彼國答彼道徑,寧有疑不?」

答曰:「無疑。所以者何?彼國生長故。」

佛言:「正使彼人生長彼國,或可有疑;若有人來問我梵道,無疑也。所以者何?我常數數說彼梵道故。」

時,婆悉咤、頗羅墮俱白佛言:「且置此論,我聞沙門瞿曇明識梵道,能為人說,又與梵天相見往來言語,唯願沙門瞿曇以慈愍故,說於梵道,開示演布。」

佛言:「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答言:「唯然,願樂欲聞。」

佛言:「若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十號具足,乃至四禪,於現法中而自娛樂。所以者何?斯由精勤,專念不忘,樂獨閑靜,不放逸故。彼以慈心遍滿一方,餘方亦爾廣布無際,無二、無量,無恨、無害,遊戲此心而自娛樂:悲、喜、捨心遍滿一方,餘方亦爾,廣布無際,無二、無量,無有結恨,無惱害意,遊戲此心以自娛樂。云何?婆悉咤!梵天有恚心、無恚心耶?」

答曰:「無恚心也。」

又問:「行慈比丘有恚心、無恚心耶?」

答曰:「無恚心。」

佛言:「梵天無恚心,行慈比丘無恚心,無恚心、無恚心同趣,同解脫,是故梵天、比丘俱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有瞋心耶?無瞋心耶?」

答曰:「無也。」

又問:「行慈比丘有瞋心、無瞋心耶?」

答曰:「無。」

佛言:「梵天無瞋心,行慈比丘無瞋心,無瞋心、無瞋心同趣,同解脫,是故梵天、比丘俱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有恨心、無恨心耶?」

答曰:「無。」

又問:「行慈比丘有恨心、無恨心耶?」

答曰:「無。」

佛言:「梵天無恨心,行慈比丘無恨心,無恨心、無恨心同趣,同解脫,是故比丘、梵天俱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有家屬產業不?」

答曰:「無也。」

又問:「行慈比丘有家屬產業不?」

答曰:「無也。」

佛言:「梵天無家屬產業,行慈比丘亦無家屬產業,無家屬產業、無家屬產業同趣,同解脫,是故梵天、比丘俱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得自在不耶?」

答曰:「得自在。」

又問:「行慈比丘得自在耶?」

答曰:「得自在。」

佛言:「梵天得自在,行慈比丘得自在,得自在、得自在同趣,同解脫,是故梵天、比丘俱共同也。」

佛告婆悉咤:「當知行慈比丘身壞命終,如發箭之頃,生梵天上。」佛說是法時,婆悉咤、頗羅墮即於座上遠塵離諸法法眼生

爾時,婆悉咤、頗羅墮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六

[校勘]

「佛說長阿含經」,大正藏原為「佛說長阿含」,宋、元二本作「佛說長阿含經」,明本無「佛說長阿含經」五字,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佛說長阿含經」。

「俱薩羅」,巴利本作 Kosala。

「沸伽羅娑羅」,巴利本作 Pokkharasāti。

「多梨車」,巴利本作 Tārukkha。

「婆悉咤」,巴利本作 Vāsettha。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善」,大正藏原為「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善」。

「頗羅墮」,巴利本作 Bhāradvāja。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明本改作「以」。

「出」,宋、元二本作「此」。

「等」,大正藏原為「第」,今依據磧砂藏、永樂北藏二本改作「等」。

大正藏無「婆羅門」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出」,宋本作「此」。

「阿咤摩」,巴利本作 Aṭṭhaka。

「婆摩」,巴利本作 Vāmaka。

大正藏無「婆摩婆羅門」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婆摩提婆」,巴利本作 Vāmadeva。

「毘婆審」,巴利本作 Vāseṭṭha。

「伊尼羅斯」,巴利本作 Aṅgiras。

「蛇婆提伽」,巴利本作 Yamaṭaggi。

「迦葉」,巴利本作 Kassapa。

「使」,大正藏原為「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使」。

大正藏在「先」字之後有一「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有」,大正藏原為「是」,今依據磧砂藏、永樂北藏二本改作「有」。

「又」,元、明二本作「為」。

「字」,宋本作「家」。

「南西」,大正藏原為「西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南西」。

「失」,宋本作「矣」。

「度」,大正藏原為「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度」。

「上」,明本作「者」。

「婆」,宋、元二本作「彼婆」。

「阿夷羅」,巴利本作 Aciravatī。

「船」,宋、元二本作「舡」。

「船」,宋本作「舡」。[*]

「堅牢」,大正藏原為「牢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堅牢」。

大正藏在「於」字之前有一「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大正藏在「淨」字之後有一「梵」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大正藏無「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心念」,巴利本作 Manasākata。

「近遠」,大正藏原為「遠近」,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近遠」。

大正藏無「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宋、元二本無「爾」字。

「恨」,宋、元二本作「限」。

宋、元二本無「餘方」二字。

「問」,大正藏原為「間」,今依據磧砂藏、永樂北藏二本改作「問」。

大正藏在「不」字之後有一「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塵離」,宋本作「離塵」。

「諸法」,明本作「於諸法中得」。

「生」,明本作「淨」。

[註解]

是非:爭論事理的對與錯。

驚愕:驚訝害怕。

正使:縱使。

三明婆羅門:通達三部吠陀的婆羅門。

歌詠:以詩文歌唱抒發情感。

城邑:城市;都邑。

堂:正房、大廳;專門用途的房屋。

虛誑:虛假欺騙。

著:染著。

奉事:服侍。

阿夷羅: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Rapti 河。又譯為「伊羅跋提」。

栰:同「筏」。以竹、木或塑膠筒等材料併排編成,用來渡河或航行的簡易交通工具。如:「木筏」、「膠筏」。也稱為「筏子」。

不共同,不俱解脫,不相趣向:(有恚心、無恚心)不是一樣的、不能都具備解脫、不能導向相同的去處。

產業:貨財、土地、屋宅等財產的總稱。

自在:舒暢、快樂而不受拘束。

問難:辯論詰問。

明識:明白了解。

開示演布:解說以讓義理明白。

彼心念國,去此近遠:那位三明婆羅門(即婆悉咤的老師,沸伽羅娑羅婆羅門)心繫的祖國,離這裡是近還是遠?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瑪那沙葛德在離這裡近處,瑪那沙葛德在離這裡不遠處?」

自娛樂:自得其樂,樂在其中。又譯為「具足住」、「成就遊」。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進入後住於」。

廣布無際,無二、無量:廣泛地傳播散布,沒有對象、邊界的限制。

遊戲:比喻純熟自在。

發箭之頃:如同箭射出的一瞬間,那麼短的時間。

諸法法眼生:得到看見一切事物本質的法眼,指清楚明白地見到真理(四聖諦),又譯為「得法眼淨」。初果聖者即有法眼淨。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agama3/長阿含經第二十六經.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09/01 13:11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576869487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