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聖道分相應 (2/2)]

《雜阿含經》「聖道分相應」的內容為卷二十八和本卷第797~800經,是解說八正道的相關經文。

(七九七)[0205b2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沙門法沙門果。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沙門法?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何等為沙門果?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四果的條件何等為須陀洹果?謂三結斷。何等為斯陀含果?謂三結斷,貪、恚、癡薄。何等為阿那含果?謂五下分結盡。何等為阿羅漢果?謂貪、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提到證得四果的條件,整理如下表:

果位 條件
須陀洹果 斷身見(執著於有「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
斯陀含果 斷身見、戒取、疑,貪瞋癡薄
阿那含果 斷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欲貪、瞋恚)
阿羅漢果 斷五上分結(色愛、無色愛、掉舉、慢、無明);貪瞋癡永盡、煩惱永盡


至於證得四果的方法,就是八正道。

(七九八)[0205c0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沙門法、沙門、沙門義。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沙門法?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何等為沙門?謂成就此法者。何等為沙門義?謂貪欲永斷,瞋恚、癡永斷,一切煩惱永斷。」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對應經典]

 

(七九九)[0205c1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有沙門果。何等為沙門果?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對應經典]

 

(八〇〇)[0205c20]

如是婆羅門法婆羅門婆羅門義婆羅門果

梵行法梵行者梵行義梵行果亦如上說。

 

[註解]

婆羅門法:修行的方法,即八正道。「婆羅門」原為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佛陀則表示婆羅門不應以出生來界定,而要以行為來界定,因此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婆羅門果:修行的成果。

梵行法:清淨修行的方法,即八正道。

梵行者:清淨的修行人。

梵行義:清淨修行的目標。

梵行果:清淨修行的成果。

[對應經典]

 

[導讀:安那般那念相應]

「安那般那」是音譯,義譯是「入出息」,即呼吸。

「安那般那念」近代也有人譯為「觀呼吸」,將心念專注在呼吸上而不散亂。呼吸是身體的狀態之一,因此安那般那念屬於以身念處入手的方法,也可說是佛教中自古以來最受廣泛採用的打坐方法。

在修安那般那念時,要專注在目前是吸氣或呼氣,每一次吸氣與呼氣都了了分明。然後覺知目前的吸氣和呼氣是長的還是短的,每一次吸氣與呼氣都了了分明。穩定後,更廣泛地覺知呼吸及全身,之後可覺知呼吸平靜輕鬆。

安那般那念作為身念處純熟後,則如同四念處的修行次第,可以一步步提升覺知的層次到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的層次,如卷二十四所介紹的四念處修法。

《雜阿含經》「安那般那念相應」的內容為本卷第801~815經,是解說安那般那念的相關經文,也是《阿含經》中最詳細教授安那般那念的經文。

(八〇一)[0205c2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益於修安那般那念的五法有五法,多所饒益安那般那念。何等為五?住於淨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於微細罪能生怖畏,受持學戒 ,是名第一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務,是名二法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飲食知量,多少得中,不為飲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初夜後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復次,比丘!空閑林中,離諸憒閙,是名五法多種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多所饒益:很有幫助。

波羅提木叉律儀:佛陀所制戒條中規定的儀軌法則。「波羅提木叉」為音譯,指佛陀制定的戒條,持守之可逐漸解脫煩惱,義譯為「從解脫」、「別解脫」。

威儀行處具足:行為舉止合宜,並且不出入不適當的場所。「行處」可指行為舉止,也可指出入的場所。又譯為「往返出入,具諸威儀」。

受持學戒:學習領受並努力持守戒律。

多少得中:量的多少要適中。「得中」是適宜、適當的意思。

初夜:夜晚的前四分之一,約晚間六點至九點。古印度將一天分為八時,即晝四時、夜四時。夜四時為初夜、中夜、中夜後、後夜。(案:古印度有兩種計時系統,一種是一天八時,一種是一天六時,在此採用一天八時的系統。)

後夜:夜晚的最後四分之一,約凌晨三點至六點。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佛陀解說有益於修入出息念的五法,表列如下:

方法 原理
持戒 心易安定、沒有悔恨
少欲、少事、少務 心習慣於不向外攀緣
飲食知量 較不易昏沉、減少貪欲
初夜、後夜不著睡眠 較多時間修行
離諸憒鬧 減少外緣干擾


其中「初夜、後夜不著睡眠」並不是不睡覺,而是早睡早起、不賴床;中夜、中後夜(約晚間九點至凌晨三點)仍應該要睡眠,讓身體休息。

各道場常見依《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又稱「小止觀」)教導修習止觀的「具緣」:調飲食、調睡眠、調身、調息、調心,也和本經內容有部分相近。

[進階辨正]

(八〇二)[0206a0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止息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身止息:身體輕鬆安穩。又譯為「止息身」、「身猗息」、「身輕安」。

心止息:心理輕鬆安穩。又譯為「止息心」、「心猗息」。

有覺有觀寂滅:「覺」與「觀」都寂滅。「覺」又譯為「尋」,是投向的注意力;「觀」又譯為「伺」,是持續的注意力。例如打坐時將心念投向呼吸,就是「尋」;接著將心念持續地省察呼吸,就是「伺」。初禪時有覺有觀,二禪起則覺與觀寂滅。

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無瑕地圓滿修習覺悟的思惟。參見卷三十七第1034經:「修習六明分想。何等為六?謂一切行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CBETA, T02, no. 99, p. 270, a29-b2)其中「明」是智慧,「無明」的對稱;「分」指要素、部分。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介紹修入出息念的效用,其中「身止息」對應到以下第803經的「身念處」階段的成果,「心止息」對應到「受念處」階段的成果,「有覺有觀寂滅」對應到「心念處」階段的成果,「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對應到「法念處」階段的成果,也就是說修入出息念能夠圓滿四念處、止觀雙運、證得解脫的智慧。

[進階辨正]

(八〇三)[0206a1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如何修安那般那念滿足四念處「何等為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乞食已,還住處,衣鉢,洗足已,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掉悔、疑斷,度諸疑惑於諸善法心得決定。遠離五蓋煩惱於心,令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

身念處「念於內息繫念善學,念於外息,繫念善學。息長、息短……,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

受念處「覺知喜……,覺知樂……,覺知心……,覺知心行息入息,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覺知心行息出息,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

心念處覺知心……,覺知心悅……,覺知心定……,覺知心解脫入息,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

法念處觀察無常……,觀察斷……,觀察無欲……,觀察滅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

「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聖本無「想」字。

「安那般那念」,巴利本作 Ānāpānasati。

「聚」,大正藏原為「娶」,今依據前後文改作「聚」。

「慧」,明本作「恚」。

「切」,大正藏原為「心」,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切」。

「喜」,宋、元二本作「善」。

「心」,大正藏原為「身」,今依據高麗藏改作「心」。

[註解]

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好好地修習念身,守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好好地將心穩定地繫著。

空露地:室外空曠的地方。

繫念面前:心念專注於當前;心念連續不斷地繫於當前。

度諸疑惑:超越種種疑惑。

於諸善法心得決定:對於種種善法,心中十分確定,不會猶豫遲疑。

內息:吸氣。又譯為「入息」。

繫念善學:心念專注(於吸氣),好好地修學。

外息:呼氣。又譯為「出息」。

覺知一切身:覺知全身,例如呼吸對全身的影響。「覺知」是覺察知道,也就是體驗的意思。「一切身」是全身,可解為整個身體,也有解為呼吸的整個過程。

覺知一切身行息:覺知全身的活動平息,例如全身或呼吸達到平靜、輕鬆。「身行」是身體的活動,包含呼吸。

覺知心行:覺知心的活動,例如各種妄念,或是由樂受可能引生的貪心或患得患失。其中「心行」即「心所有法」,指五陰中的受、想、行陰。

覺知心行息:覺知心的活動平息。

覺知心:覺知心的知道的功能。按:前面「心行」指的受、想、行陰較活躍,這裡「心」所指的識陰則是單純的識知、知道。先前較活躍的心的活動已停止了,顯露出「心」本身。

覺知心悅:覺知心的悅樂。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令心悅」。

覺知心定:覺知心的安定。「定」是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令心定」。

覺知心解脫:覺知心的解脫,例如捨離五蓋而解脫於欲界,達到初禪;捨離覺、觀(尋、伺)而解脫於初禪,達到第二禪;捨離三結而解脫於世俗,證得初果。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令心解脫」。

觀察無常:觀察五陰遷流變化,例如色是身體的呼與吸,受是對呼吸苦樂的感受,想是對呼吸長短的認知,行是意志專注於呼吸不散亂,識是對呼吸的覺知,都是生滅無常的。

觀察斷:觀察(無常所以無我,也沒有煩惱是我所擁有的,而)捨斷煩惱。

觀察無欲:觀察(因為無常、捨斷煩惱,而)離貪,無欲愛、色愛、無色愛。

觀察滅:觀察(因為無常、捨斷煩惱、無欲,而)滅苦。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入出息念的十六個步驟與四念處

經藏中對於入出息念的教學,以本經所列的步驟最為詳細,先由覺知吸氣與呼氣、呼吸的長短、呼吸與全身、全身平靜輕鬆的「身念處」,次修覺知喜、樂、心的活動、心的活動平息的「受念處」,再修覺知心、心悅、心定、心解脫的「心念處」,最後達成觀察無常、斷、無欲、滅的「法念處」。

第810經也提到這十六個步驟和四念處的關係,如下圖所示:

後世的論師們將本經的文字區分為十六個步驟,以方便記憶,由於經文本身並沒有一一標示十六個步驟,不同論師所區分出的步驟都不太相同,上圖也只是其中一種編號法。大原則都是由較粗顯的目標漸進地導向較細緻的目標,如同四念處的身、受、心、法,也是從較粗顯的層次漸進地導向較細緻的層次。

初學者可以將十六個步驟的關鍵字,例如:「進出、長短、全身、平息身行」,「喜、樂、心行、平息心行」,「心,心悅、心定、心解脫」,「無常、斷、無欲、滅」背起來,以方便打坐時依序練習。

  • 入出息念的入門方法

入出息念的十六個步驟,一個步驟比一個步驟微細,可在每一個步驟熟悉後,練習下一個步驟。熟悉後才進入下一個步驟,可避免心念太粗而不易覺察較微細的目標;在熟悉後進入更微細的步驟,也可避免永遠停留在同一步驟所可能造成的無聊感。

本經微言大義,十六個步驟對於不同修行階段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應用,因此各宗派、傳承就發展出不同的實修法。以下僅依經文介紹一種適合初學者的方法:

準備階段

「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

平日要持戒及守護根門,保持健康規律的作息,打坐才能有所進展。

日常生活中可以「念身」,隨時覺知行、住、坐、臥時身體的姿勢或動作,以收攝心念。例如走路時,覺知正在走路;站著時,覺知正在站著;改變姿勢時,覺知正在改變姿勢;這樣能不被各種思緒或外境牽著走,將心定錨在身體,而守護根門。「念身」的修法,詳見卷二十四的「導讀」及「讀經拾得」。

打坐前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禮佛三拜,有助於收攝心念,這也是以六念中的「念佛」來收攝身心。

「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

在不易有噪音干擾、不會有人打擾的地方打坐。

「端身正坐」

初學打坐的坐姿,只要背打直、身體放鬆即可。可以席地盤腿坐,也可以坐椅子上。腳掌和膝蓋要保持溫暖,所以一般會用毯子蓋著。

盤腿坐時,臀部要坐上適當高度的蒲團,讓臀部高於膝蓋(髖關節高於膝關節)。腿盤起來,腰提起來、不要彎腰駝背,能確保呼吸順暢。雙手掌心向上,一手放在另一手上地交疊,放在肚臍下方,手背自然擱在大腿或腳上。

坐椅子上的人,則將兩手自然平放在大腿上,手心向下。所坐的椅子,椅面要和地面平行,以四支椅腳穩穩地支持椅面。椅面的高度要使得坐著時大腿和小腿呈直角,並且腳掌平貼在地面上。為了維持清醒及呼吸順暢,坐時腰要挺起來,背部直立不要靠著椅背。

然後在不彎腰駝背的前提下,全身從上到下依次放鬆各處的肌肉,尤其要留意放鬆眼睛、肩膀、小腹這三處打坐時容易緊張的地方。保持放鬆很重要,也是許多人常忽略的重點。

「繫念面前,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掉悔、疑斷,度諸疑惑,於諸善法心得決定。遠離五蓋煩惱於心」

心念專注於當前,遠離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

對於已根據卷二十四所載修習四念處,而體驗過「正念」或「念住」的人,可先回味正念的體驗,進而提起正念,心念專注於當前。

根據本經所載,五蓋淡薄後修入出息念較容易進步。如何去除五蓋?前面卷二十六第704經的「讀經拾得」有觀察五蓋的例子,卷二十四第608經第611經第616經的「導讀」或「讀經拾得」有修四念處以對治五蓋的方法,卷二十七第715經提到削弱五蓋的法門,例如以不淨觀對治貪欲,以慈心觀對治瞋恚。

五蓋是打坐進展的重要指標,萬一在打坐時有神奇的境界出現,但五蓋卻愈來愈強,那是修行偏差的警訊,請務必親赴教授禪坐的寺院詢問,以調整修行的心態及方法。

身念處階段

1. 覺知呼吸進出:「念於內息,繫念善學,念於外息,繫念善學。」

覺知吸氣,知道吸進了空氣,覺知呼氣,知道呼出了空氣。

練習吸氣時覺知吸氣,呼氣時覺知呼氣,了了分明。

2. 覺知呼吸長短:「息長息短」

覺知吸氣與呼氣的長短。

開始練習時,通常先進行一次深長的呼吸,在吸滿空氣後才將空氣吐出。這是長的呼吸,好好觀察長呼吸的過程,以及長呼吸帶給身體什麼影響,以能分辨長呼吸的狀態。

深長的呼吸後,讓身體自然呼吸,不要控制呼吸,觀察呼吸自然變成較短、較輕柔的呼吸。

呼吸的長短並沒有絕對的標準,只要知道相對的長短即可。在這過程中要帶著好奇心觀察,有助於減少分心,也是在培養擇法覺支。

覺知呼吸的長短。吸氣長時覺知吸氣長,呼氣長時覺知呼氣長,吸氣短時覺知吸氣短,呼氣短時覺知呼氣短,每一次吸氣及呼氣都清楚知道長短,了了分明。

這前兩個步驟是單純修定的階段,自下個步驟開始則不只一個所緣(專注的對象),而是念住在呼吸以及另一個所緣境,因此不單是修定的方法了,而是可以修止也可以修觀的方法,端看修行者著重在止或觀。

3. 呼吸時覺知全身:「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

覺知全身的狀態,包含呼吸對全身的影響。此時覺知的範圍較寬闊,主要放在全身,同時也延伸到呼吸上。

這也是卷二十四的導讀及讀經拾得中提到的「念身」在坐姿的應用。平日如果有在行、住、坐、臥練習「念身」的人,日常生活中心念雖然主要放在做事上,也可時時將對身體的覺知擺在背景,將心淡淡地定錨在身體,打坐在進入較深定境前也可以將對身體的覺知擺在背景;在這個步驟時,則心念主要放在對身體的覺知,呼吸則擺在背景,也可說將呼吸及覺知全身的優先順序對調。不論是對身體的覺知或對呼吸的覺知,自然都是較寬闊的覺知的一部分。

十六個步驟都要有對呼吸的覺知:在前兩個步驟,心念專注於呼吸上,在這個步驟則心念主要放在覺知全身,對呼吸的覺知則自這個步驟開始逐漸退居輔助的角色,但後續各步驟仍然要隱隱地覺知呼吸的變化。

4. 呼吸時平息身行:「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

覺知全身後將任何的緊張、僵硬、痠疼等等都放鬆、放下,深度放鬆,而可達到身體的平靜、輕鬆。

初學時只需要能放鬆即可,在五蓋愈來愈少、身心愈來愈安定後,自然能愈來愈平靜、輕鬆。

呼吸時覺知全身平靜、輕鬆,了了分明。

受念處階段

5. 呼吸時覺知喜

五蓋淡薄,身體平靜、輕鬆後,心中自然會漸漸感受到歡喜。

初學時只須要試著靜心感受到絲毫的、隱約的歡喜即可,例如活在當下的喜。如果心中還無法在修入出息念時自然生起歡喜,可以用邀請歡喜、迎來歡喜的柔軟心態來生起歡喜,或是憶念曾作的善行來生起歡喜,或是憶念這十六個步驟正是佛陀本人常修行的方法(參見本卷第807經)而歡喜。只要所生起的歡喜是非世俗的、不是從五欲引起的即可,只要能激起一絲歡喜就可以。

從四念處的層次來看,這時已提升到覺知感受的層次,也就是受念處的層次。受念處的這四個步驟,讓修行者覺知當下的感受,以及這些感受如何影響心的活動。受念處包含了覺知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為何這幾個步驟只提到覺知樂受?可能是因為在這步驟前,經由修行而減輕了五蓋、身體平靜、輕鬆了,因此相對之下樂受較明顯。

呼吸時覺知歡喜的感受,了了分明。

6. 呼吸時覺知樂

感受歡喜後,不執著在歡喜上,能生起更輕柔的快樂。

一個技巧是知足自然能生起輕柔的快樂(即「知足常樂」),而且縱使在前一步驟無法生起歡喜時,也不必灰心,只要知足於現況,自然有知足之樂。

呼吸時覺知快樂的感受,了了分明。

7. 呼吸時覺知心行

先前第三步驟時已將呼吸放至背景,此時將上個步驟的樂受也放至背景,猶如在心中騰出一片空間,然後看著這心中的活動。

像旁觀者般輕鬆地看著這些心的活動或妄念,不參與其中、也不需因為有妄念而生氣,就像一位母親看著小孩玩沙堆,堆了又拆、拆了又堆,就只是旁觀著,不跟著一起玩沙堆。

我們不須要和妄念作戰,只要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追著妄念跑、不將妄念視為「我的」妄念而執著不放,就能在呼吸以及快樂的隱隱陪伴下,用放鬆的態度看著心中的活動終究有如船過水無痕。

對於順利掌握這個步驟的修行者,在背景的樂受也是一個有用的工具:每當我們參與到妄念中、追著妄念跑,就不再如放鬆的旁觀者,就不再活在當下了,樂受也會消失,因此提醒我們回到旁觀者輕鬆客觀的立場。另一方面,在妄念較嚴重的狀態下,可以先觀察心在活動時的感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因為感受比較單純,可避免直接覺知所有心的活動但妄念太多時,念頭跟著妄念跑不停。

呼吸時覺知心的活動,了了分明。

8. 呼吸時平息心行

客觀地看著心中的活動後,妄念或念頭會自然漸漸沉澱,內心達到輕安(平靜、輕鬆)。

步驟4是讓身體平靜、輕鬆,這步驟則是讓內心平靜、輕鬆。

《中阿含經》卷二十五〈因品 4〉第102經念經講述在穀物收成前,牧牛人要小心不要讓牛跑進田地內亂吃、亂撞,就像我們要斷除貪、瞋、癡等不善的心念,以免禍患。但在穀物收成後,田地一片乾淨,牧牛人就可以在樹下輕鬆坐著,這就像沒有不善的心念又具有正念時的狀態,是很開闊的、現前的心,是放鬆的、放下的。

呼吸時覺知心的活動平息,了了分明。

入出息念的十六個步驟中有喜、樂、輕安產生,讓人愈修愈快樂,因此就會多加修習,這也是一種以獎勵為基礎的學習過程(reward-based learning)。因此對修行過程中的快樂,只要不是世俗的快樂或五欲,不必急著立刻放下,可以適當地享受修行的過程,雖然最終這快樂也要放下。

入出息念的十六個步驟中都要有對呼吸的覺知。前兩個步驟覺知完全專注在呼吸上,之後的各個步驟還是要有對呼吸的覺知,但愈接近入定時,心的專注會愈來愈單一,相對之下呼吸持續變換的韻律則逐漸淡化為背景。雖然淡化為背景,但對呼吸變換的覺知持續提示無常的特性,有助於培養我們對無常的體會。

心念處階段

9. 呼吸時覺知心

前一個步驟「平息心行」中,妄念已自然漸漸沉澱,心不隨境轉後,主要剩下純粹的知道的功能,如同南傳《中部尼柯耶》〈根本法門品1〉 第10經念住經所說的:「純粹的知和持續的念」。

純粹的知是一般人未曾有的體驗,能讓人驚奇於其澄靜。初學者雖然達不到這樣的狀態,仍然可以試著體驗妄念漸漸沉澱後,較為純粹的覺知,而任何的念頭也都是心所變現的一部分。

呼吸時覺知心,了了分明。

10. 呼吸時覺知心悅

在純粹覺知的心中自然有悅樂,此時只要留意悅樂的這個面向,即可覺知心的悅樂,甚至增進悅樂。

步驟5的「喜」、步驟6的「樂」,以及本步驟的「悅」,都屬於樂受,差別在於步驟5的「喜」較活躍、步驟6的「樂」較輕柔,本步驟的「悅」則更深層、靜止。

呼吸時覺知心的悅樂,了了分明。

11. 呼吸時覺知心定

純粹覺知而有悅樂的心,自然能安定,此時只要留意定的這個面向,即可覺知心的安定、統一,甚至增進心的安定、統一。

呼吸時覺知心的安定,了了分明。

12. 呼吸時覺知心解脫

放下執著,覺知心解脫於執著。

這裡的「解脫」可以有兩種方向,一種是解脫於「我」,放下對自我的執著,「有呼吸但沒有一個自我在呼吸」。另一種是進入更深的定,例如初禪時心解脫了五蓋,二禪時心解脫了尋與伺,三禪時心解脫了喜,四禪時心解脫了樂。

兩種方向皆可,平日可以「解脫於我」來練習,而如果要入定,則以進入更深的定來練習。

呼吸時練習放下,覺知心解脫於執著,了了分明。

前面「受念處階段」步驟4至8中已經覺知過喜、樂、心的活動、心的活動平息,而在「心念處階段」步驟9至12的覺知心、心悅、心定、心解脫。兩個階段在體會的性質上有相似處,差別在於「受念處階段」只看感受或感受直接引生的心的活動,即五陰中的受、想、行陰;而「心念處階段」時內心已更澄靜,覺知的的層次也更細緻,即五陰中的識陰,因此是由較粗顯的層次漸進地導向較細緻的層次的過程。

法念處階段

13. 呼吸時觀察無常

觀察事物的無常、遷流變化。

觀察的對象可以是呼吸,也可以是五陰或一切事物。

以五陰作觀察的對象為例,可一一觀察五陰的無常,例如色陰是身體的呼與吸,包含了第1至4步驟的對象;受陰是對呼吸苦樂的感受,乃至第5、6步驟的喜、樂等感受;想陰是對呼吸的認知,行陰是意志專注於呼吸,想陰、行陰包含了第7、8步驟心的活動;識陰是對呼吸的覺知,包含了第9至12步驟的對象。

這些都遷流變化,也都是因緣而生、有條件才能成立,條件改變就會變化乃至消滅,因此觀察並覺悟無常。

呼吸時觀察無常,了了分明。

14. 呼吸時觀察斷

既然無常,也就沒有恆常不變的自我,自然也沒有煩惱是我所擁有的,而捨斷煩惱,放下身見、戒禁取見、疑結等煩惱。

呼吸時觀察斷煩惱,了了分明。

15. 呼吸時觀察無欲

既然無常、捨斷煩惱,即可厭離,體悟到沒有什麼好執著的,而能離貪,無欲愛、色愛、無色愛。

前面步驟對於無常的體悟愈深、對於捨斷的實踐愈紮實,這一步驟的無欲愈徹底。

呼吸時觀察無欲,了了分明。

16. 呼吸時觀察滅

所有當前的感官經歷都會滅去,所有事物也都會滅去、終止。

以呼吸為例,呼吸很快就滅去,一下就沒有了,而且如果呼吸停止,沒多久生命也會終結。

因為無常、捨斷煩惱、無欲,而滅苦,涅槃寂滅。

呼吸時觀察寂滅,了了分明。

第14至16步驟可以對應到其他經中所提的「四法本末」: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行苦,涅槃寂滅。相當於「三法印」加上「一切行苦」,也有人稱為「四法印」。如此契合真理地修觀能解脫煩惱、證得涅槃。

南傳的對應經文在第14至16步驟的次序和《雜阿含經》不同,而是「隨觀無常,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棄捨」,可對應到其他經中所提「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也可以成為一種修行的次第,能讓人知苦、斷集、證滅、修道,證知四聖諦。法念處的這四個步驟依南傳次第的修法,可參見線上版的「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八〇四)[0206b1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安那般那念修習多修習者,斷諸覺想云何安那般那念修習多修習斷諸覺想?若比丘依止聚落、城邑住……」如上廣說,乃至「於出息滅善學。是名安那般那念修習多修習,斷諸覺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斷覺想,如是不動搖,得大果大福利,如是得甘露、究竟甘露,得二果、四果、七果,一一經亦如上說。

 

[註解]

覺想:思想。

七果:指當生證得阿羅漢果、命終時證得阿羅漢果、或證五種阿那含果(中般涅槃、生般涅槃、無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般涅槃)。參見卷二十七第740經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說「安那般那念修習多修習者,斷諸覺想」,入出息念特別能對治散亂的思緒,這可能也是因為呼吸沒有顏色或外形,是一種較平淡的所緣,相對之下比較不會激發心裡的幻想。再者,入出息念的修習過程有喜、樂、輕安產生,愈修愈快樂,有利於讓心專注在修行上而不亂跑。

[進階辨正]

(八〇五)[0206b2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我所說安那般那念,汝等修習不?」

時,有比丘名阿梨瑟吒,於眾中坐,即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世尊所說安那般那念,我已修習。」

佛告阿梨瑟吒比丘:「汝云何修習我所說安那般那念?」

比丘白佛:「世尊!我於過去諸行不顧念,未來諸行不生欣樂,於現在諸行不生染著,於內外對礙想善正除滅。我已如是修世尊所說安那般那念。」

佛告阿梨瑟吒比丘:「汝實修我所說安那般那念,非不修,然其比丘於汝所修安那般那念所,更有勝妙過其上者。何等是勝妙過阿梨瑟吒所修安那般那念者?是比丘依止城邑、聚落……」如前廣說,乃至「於滅出息觀察善學。是名,阿梨瑟吒比丘!勝妙過汝所修安那般那念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諸行:所有由因緣而生的事物(即「有為法」)。

內外對礙想: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識法等內六根對外六境所引起的認知。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對於自身內、外諸法的有對想」。按:這裡的「對礙想」可解為六根對六境引起的認知,也可解為瞋恚。

善正除滅:好好地、正確地消除。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阿梨瑟吒比丘自己修行入出息念,已「於內外對礙想善正除滅」,一種解讀是達成內心與外境的統一,有不錯的定力。另一種解讀為捨離了瞋恚。相當的南傳經文接下來還有一句,表示他修入出息念的方法為「只具念地吸氣、只具念地呼氣」。

佛陀則進一步教他「勝妙過汝所修安那般那念者」,即第803經所解說以入出息念修習四念處的十六個步驟,既能修止也能修觀,進而由法念處覺悟解脫智慧。

[進階辨正]

(八〇六)[0206c1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於晨朝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持尼師壇入安陀林,坐一樹下,晝日禪思。

時,尊者罽賓那亦晨朝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還,舉衣鉢,洗足已,持尼師壇[*]入安陀林,於樹下坐禪,去佛不遠,正身不動,身心正直,勝妙思惟。

爾時,眾多比丘晡時禪覺,往詣佛所,稽首禮佛足,退坐一面。

佛語諸比丘:「汝等見尊者罽賓那不?去我不遠,正身端坐,身心不動,住勝妙住。」

諸比丘白佛:「世尊!我等數見彼尊者正身端坐,善攝其身,不傾不動,專心勝妙。」

佛告諸比丘:「若比丘修習三昧,身心安住,不傾不動,住勝妙住者,此比丘得此三昧,不勤方便,隨欲即得。」

諸比丘白佛:「何等三昧,比丘得此三昧,身心不動,住勝妙住?」

佛告諸比丘:「若比丘依止聚落,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入林中,若閑房、露坐,思惟繫念……」乃至「息滅觀察善學。是名三昧,若比丘端坐思惟,身心不動,住勝妙住。」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壇」,大正藏原為「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壇」。[*]

「罽賓那」,巴利本作 Kappina。

[註解]

尼師壇:坐時或臥時墊在身下,以保持衣服乾淨的長方形布。又譯為坐具、敷具。

罽賓那:比丘名,以「言直無隱,警誡諸苾芻」聞名。又譯為「劫賓那」、「摩訶迦匹那」。

住勝妙住:保持在殊勝奧妙的定境中。

[對應經典]

 

(八〇七)[0207a0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一奢能伽羅林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欲二月坐禪,諸比丘勿復往來,唯除送食比丘及布薩時。」爾時,世尊作是語已,即二月坐禪,無一比丘敢往來者,唯除送食及布薩時。

爾時,世尊坐禪二月過已,從禪覺,於比丘僧前坐,告諸比丘:「若諸外道出家來問汝等:『沙門瞿曇於二月中云何坐禪?』汝應答言:『如來二月以安那般那念坐禪思惟住。』所以者何?我於此二月念安那般那,多住思惟,入息時念入息如實知,出息時念出息如實知。若長若短,一切身覺入息念如實知,一切身覺出息念如實知。身行休息入息念如實知……」乃至「滅出息念如實知。我悉知已,我時作是念:『此則麁思惟住,我今於此思惟止息已,當更修餘微細修住而住。』

「爾時,我息止麁思惟已,即更入微細思惟,多住而住。時,有三天子,極上妙色,過夜來至我所。一天子作是言:『沙門瞿曇時到。』復有一天子言:『此非時到,是時向至。』第三天子言:『非為時到,亦非時向至,此則修住,是阿羅訶寂滅耳。』」

佛告諸比丘:「若有正說,聖住、天住、梵住、學住、無學住、如來住學人所不得當得,不到當到,不證當證,無學現法樂住者,謂安那般那念,此則正說。所以者何?安那般那念者,是聖住、天住、梵住……」乃至「無學現法樂住。」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復」,聖本作「得」。

「聖住」,巴利本作 Ariyavihāra。

「梵住」,巴利本作 Brahmavihāra。

「如來住」,巴利本作 Tathāgatavihāra。

聖本無「法」字。

[註解]

一奢能伽羅:地名,是位於憍薩羅國的婆羅門村落。又譯為「伊車能伽羅」、「那楞伽羅」。

麁思惟住:保持在粗的專注中。

微細修住而住:修習保持在精細的專注狀態;修習保持在深定中。例如第四禪乃至滅盡定。

多住而住:持續保持專注。

時到:時間到了,指死亡了。

時向至:即將死亡。

修住:修習禪定。

阿羅訶寂滅:阿羅漢的身心都止息了。

聖住、天住、梵住、學住、無學住、如來住:賢聖的安住、天的安住、清淨的安住、有學聖者的安住、無學聖者的安住、佛的安住。

無學:阿羅漢已無惑可斷、畢業了,因此稱為「無學」。

現法樂住:當生保持著安樂、幸福。另譯作「見法樂住」。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記載佛陀曾連續兩個月閉關修習入出息念的十六個步驟,進入一個比一個深的定境,並且在出關後稱讚這個法門,特別推薦給大家。

(八〇八)[0207b0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迦毘羅越尼拘律樹園中。

爾時,釋氏摩訶男詣尊者迦磨比丘所,禮迦磨比丘足已,退坐一面,語迦磨比丘言:「云何?尊者迦磨!學住者為即是如來住耶?為學住異、如來住異?」

迦磨比丘答言:「摩訶男!學住異、如來住異。摩訶男!學住者,斷五蓋多住。如來住者,於五蓋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頭,更不生長,於未來世成不生法

「一時,世尊住一奢能伽羅林中。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欲於此一奢能伽羅林中二月坐禪,汝諸比丘勿使往來,唯除送食比丘及布薩時……』」廣說如前,乃至「『無學現法樂住。』以是故知,摩訶男!學住異、如來住異。」

釋氏摩訶男聞迦磨比丘所說歡喜,從座起去。

[校勘]

「迦毘羅越尼拘律樹園」,巴利本作 Kapilavatthusmiṃ. Nigrodha-ārāme。

「摩訶男」,巴利本作 Mahānāma。

「學住」,巴利本作 Sekhavihāra。

「多羅」,巴利本作 Tālā。

「於未來世成不生法」,巴利本作 Āyatiṃ anuppādadhammā。

[註解]

迦毘羅越:古代中印度國名、城名,位於當今尼泊爾境內,是佛陀出生的地方。又譯為「迦毘羅衛」、「迦維羅衛」。

尼拘律樹園:佛陀的道場之一,是佛陀成道後回故國為父王說法的地方。又譯為「尼拘律園」、「尼拘留園」。「尼拘律」是孟加拉榕,為桑科榕屬的常綠大喬木,原產於印度,株高可達十八公尺以上,枝葉繁茂,向四方蔓生,氣根常自側枝發生,深入地下,致成支柱,用以支持樹體,因此一樹可以成林,被稱為獨木林。

釋氏摩訶男:優婆塞名,常布施湯藥、衣食等予僧眾,佛陀稱讚他「心恒悲念一切之類」第一。又譯為「釋摩訶男」、「釋摩男」、「摩呵男釋」、「摩訶納釋種」。

學住異、如來住異:有學聖者的安住(多保持斷五蓋)和佛的安住(斷除五蓋的根本──無明及所有的煩惱)不同。

斷五蓋多住:多保持斷五蓋。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斷五蓋有助於入定及培養七覺支,但五蓋不包含「無明」等深層的煩惱,在因緣具足時仍會新生五蓋。因此本經說有學聖者的安住是多保持斷五蓋,佛陀則不但斷盡五蓋,更斷了五蓋的根本──無明及所有的煩惱。

(八〇九)[0207b2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金剛聚落跋求摩河薩羅梨林中。

爾時,世尊為諸比丘說不淨觀,讚歎不淨觀言:「諸比丘修不淨觀,多修習者,得大果大福利。」

時,諸比丘修不淨觀已,極厭患身,或以刀自殺,或服毒藥,或繩自絞、投巖自殺,或令餘比丘殺。

異比丘極生厭患惡露不淨,至鹿林梵志子所,語鹿林梵志子言:「賢首!汝能殺我者,衣鉢屬汝。」

時,鹿林梵志子即殺彼比丘,持刀至跋求摩河邊,洗刀時,有魔天住於空中,讚鹿林梵志子言:「善哉,善哉,賢首!汝得無量功德,能令諸沙門釋子持戒有德,未度者度,未脫者脫,未者令得穌[*]息,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諸長利衣鉢雜物悉皆屬汝。」

時,鹿林梵志子聞讚歎已,增惡邪見,作是念:「我今真實大作福德,令沙門釋子持戒功德者,未度者度,未脫者脫,未穌[*]息者令得穌[*]息,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衣鉢雜物悉皆屬我。」於是手執利刀,順諸房舍、諸經行處、別房、禪房,見諸比丘,作如是言:「何等沙門持戒有德,未度者我能令度,未脫者脫,未穌息者令得穌息,未涅槃令得涅槃?」

時,有諸比丘厭患身者,皆出房舍,語鹿林梵志子言:「我未得度,汝當度我;我未得脫,汝當脫我;我未得穌息,汝當令我得穌息;我未得涅槃,汝當令我得涅槃。」

時,鹿林梵志子即以利刀殺彼比丘,次第,乃至殺六十人。

爾時,世尊至十五日說戒時,於眾僧前坐,告尊者阿難:「何因何緣諸比丘轉少、轉減、轉盡?」

阿難白佛言:「世尊為諸比丘說修不淨觀,讚歎不淨觀。諸比丘修不淨觀已,極厭患身……」廣說乃至「殺六十比丘」。「世尊!以是因緣故,令諸比丘轉少、轉減、轉盡。唯願世尊更說餘法,令諸比丘聞已,勤修智慧,樂受正法,樂住正法。」

佛告阿難:「是故,我今次第說,微細住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速令休息,如天大雨,起、未起塵能令休息。如是,比丘!修微細住,諸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阿難!何等為微細住多修習,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謂安那般那念住。」

阿難白佛:「云何修習安那般那念住,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

佛告阿難:「若比丘依止聚落……」如前廣說,乃至「如滅出息念而學。」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不淨觀」,巴利本作 Asubhakathā。

「至」,明本作「觀」。

「穌」,聖本作「蘇」。[*]

「順」,大正藏原為「循」,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順」。

大正藏在「者」字之後有一「令」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住」,明本作「依」。

聖本無「已」字。

[註解]

金剛聚落: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摩揭陀國的北方,當今印度東北部,是由八個種族組成的聯邦共和國,首都是毘舍離。又譯為金剛國、跋耆國、拔耆國、跋祇、跋闍。

跋求摩河:恆河的上游之一,即當今尼泊爾的巴格馬提河,被印度教徒視為聖河。

薩羅梨:喜馬拉雅長葉松,為松科松屬的常綠針葉大喬木,株高可達四十至六十公尺,生長於約海拔二千公尺的山地,常形成較大面積的純林。

鹿林梵志子:鹿林婆羅門的兒子。「梵志」指有志修梵行(清淨的修行)的人,音譯為「婆羅門」,為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

穌息:休養、安息。其中「穌」同「甦」。

別房:單獨的房屋。

住微細住:保持在精細的專注狀態。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寂靜的、勝妙的、無混濁的、安樂的住處」。

隨順開覺:順著覺悟而心開意解。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每當惡不善法一生起,它即刻使之消失、平息」。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介紹佛陀開始教入出息念的因緣,是因為有弟子修不淨觀太過猛烈,修到厭世自殺,因此佛陀教導較溫和的入出息念。

[進階辨正]

(八一〇)[0208a0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金剛跋求摩河側薩羅梨林中。

爾時,尊者阿難獨一靜處,思惟禪思,作如是念:「頗有一法,修習多修習,令四法滿足;四法滿足已,七法滿足;七法滿足已,二法滿足?」

時,尊者阿難從禪覺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思惟禪思,作是念:『頗有一法,多修習已,令四法滿足,乃至二法滿足?我今問世尊,寧有一法,多修習已,能令,乃至二法滿足耶?』」

佛告阿難:「有一法,多修習已,乃至能令二法滿足。何等為一法?謂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能令四念處滿足;四念處滿足已,七覺分滿足;七覺分滿足已,、解脫滿足。

修安那般那念滿足四念處「云何修安那般那念,四念處滿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如滅出息念學。」

「阿難!身念處如是聖弟子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若長、若短、一切身行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身行休息入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學,身行休息出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學,聖弟子爾時身身觀念住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

受念處「若有時聖弟子喜覺知……,樂覺知……,心行覺知……,心行息覺知,入息念時如心行息入息念學,心行息出息念時如心行息出息念學,是聖弟子爾時受受觀念住若復異受者,彼亦隨受比思[*]惟

心念處「有時聖弟子心覺知……,心悅……,心定……,心解脫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心解脫出息念時如心解脫出息念學,是聖弟子爾時心心觀念住若有異心者,彼亦隨心比思[*]惟

法念處「若聖弟子有時觀無常、斷、無欲、滅,如無常、斷、無欲、滅觀住學,是聖弟子爾時法法觀念住異於法者,亦隨法比思[*]惟。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滿足四念處。」

修四念處滿足七覺支阿難白佛:「如是修習安那般那念,令四念處滿足。云何修四念處,令七覺分滿足?」

佛告阿難:「若比丘身身觀念住,念住已,繫念住不忘,爾時方便修念覺分,修念覺分已,念覺分滿足。念覺滿足已,於法選擇、思量,爾時方便修擇法覺分,修擇法覺分已,擇法覺分滿足。於法選擇、分別、思量已,得精勤方便,爾時方便修習精進覺分,修精進覺分已,精進覺分滿足。方便精進已,則心歡喜,爾時方便修喜覺分,修喜覺分已,喜覺分滿足。歡喜已,身心,爾時方便修猗[*]覺分,修猗[*]覺分已,猗覺分滿足。身心樂已,得三昧,爾時修定覺分,修定覺分已,定覺分[*]滿足。定覺分滿足已,貪憂則滅,得平等捨,爾時方便修捨覺分,修捨覺分已,捨覺分滿足。受……、心……、法法念處亦如是說。是名修四念處,滿足七覺分。」

阿難白佛:「是名修四念處,滿足七覺分。修七覺支滿足明、解脫云何修七覺分,滿足明、解脫?」

佛告阿難:「若比丘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修念覺分已,滿足明、解脫……」乃至「修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如是修捨覺分已,明、解脫滿足。阿難!是名法法相類、法法相潤。如是十三法,一法為增上,一法為門,次第增進,修習滿足。」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金」,宋本作「舍」。

「明、解脫」,巴利本作 Vijjāvimutti。

「學」,宋、元、明、聖四本作「學一切身行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其中「覺知」宋本作「休息」。

宋本無「休」字。

「思」,聖本作「丘思」。[*]

「隨受」,大正藏原為「受隨身」,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隨受」。

「猗」,聖本作「倚」。[*]

宋、元、明、聖四本無「分」字。*

[註解]

身身觀念住:即「身念住」,正念安住在身體上,覺知當下的身體狀態或本質。

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惟:於其他的身體現象,也比照這樣地思惟。這是說思惟從呼吸所觀察到的無常等道理,也適用於身體的其他部分。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這是身的一種,即:吸氣與呼氣」。

受受觀念住:即「受念住」,正念安住在感受上,覺知當下的感受是苦、樂、不苦不樂。

若復異受者,彼亦隨受比思惟:又如果有其他的感受,也比照這樣地思惟。

心心觀念住:即「心念住」,正念安住在心念上,覺知當下的心念是否有貪、瞋、癡等狀態。

若有異心者,彼亦隨心比思惟:如果有其他的心念,也比照這樣地思惟。

法法觀念住:即「法念住」,正念安住在諸法上,覺知五蓋、七覺支等法,進一步則可調伏五蓋、培養七覺支、證知四聖諦。

異於法者,亦隨法比思惟:其他的諸法,也比照這樣地思惟。

平等捨:心平等、寂靜,而能捨離。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他是善旁觀者」。

法法相類、法法相潤:法和法之間互相類似,法和法之間互相利益。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入出息念如何增進七覺支

綜合本經及第803經,可知入出息念的十六個步驟與四念處的關係(如在第803經的「讀經拾得」中所分析)。進一步地,這十六個步驟也能增進七覺支,整體上四念處的每一個念處都能增進七覺支,細部來看某些步驟較容易增進某些覺支,舉例如下:

  1. 念覺支:從準備階段或步驟1開始的所有步驟。
  2. 擇法覺支:步驟2(明辨、研究呼吸的長短)。
  3. 精進覺支:步驟3(努力讓覺知包括呼吸和全身)開始或是全部的步驟。
  4. 喜覺支:步驟5等。
  5. 猗覺支:步驟4(身猗息)及步驟8(心猗息)。
  6. 定覺支:步驟11。
  7. 捨覺支:步驟12開始。


  • 入出息念至解脫的次第

本經詳述修入出息念 → 四念處 → 七覺支 → 明、解脫的次第。也可參見卷二十四第615經「讀經拾得」所述修四念處、七覺分的次第。

  • 佛教的入出息念與外道的控制呼吸

《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三〈增上品 31〉第8經記載佛陀在成道前,苦行六年時,曾經嘗試各種外道的修法,其中包括控制呼吸的方法,類似外道的練氣法,例如:「我今以數出入息,覺知有氣從耳中出,是時風聲如似雷鳴。爾時,復作是念:『我今閉口塞耳,使息不出。』」(CBETA, T02, no. 125, p. 671, a13-16) 修到最後卻導致身體衰弱,甚至瀕臨死亡,最後佛陀徹底拋棄了這些無益解脫的苦行,才成正覺。

外道的練氣法控制呼吸,不但無益解脫,以佛陀的經驗來看甚至終究有危險性;佛教的入出息念則不控制呼吸,而是客觀地覺知呼吸,進而以四念處收攝心念並開啟智慧。「控制呼吸」與「入出息念」的對比,可見一斑。佛弟子在修入出息念時也可能有風大或氣脈的覺受,而從佛陀的經驗來看,風大或氣脈的覺受都無關緊要,應避免執著或操控氣脈。

[進階辨正]

(八一一~八一二)[0208c10]

如是異比丘所問,佛問諸比丘亦如上說。

 

 

[對應經典]

 

(八一三)[0208c1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金毘羅聚落金毘林中。

爾時,世尊告尊者金毘羅:「我今當說精勤修習四念處。諦聽,善思,當為汝說。」爾時,尊者金毘羅默然住,如是再三。

爾時,尊者阿難語尊者金毘羅:「今大師告汝。」如是三說。

尊者金毘羅語尊者阿難:「我已知。尊者阿難!我已知。尊者瞿曇!」

爾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是時。世尊!是時。善逝!唯願為諸比丘,說精勤修四念處,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阿難:「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身念處若比丘入息念時如入息學……」乃至「滅出息時如滅出息學。爾時聖弟子念入息時如念入息學……」乃至「身行止息出息時如身行止息出息學,爾時聖弟子身身觀念住。爾時聖弟子身身觀念住已,如是知善內思惟。」

佛告阿難:「譬如有人乘車輿從東方顛沛而來,當於爾時,踐蹈諸土堆壠不?」

阿難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阿難:「如是聖弟子念入息時如入息念學……」如是乃至「善內思惟」。

受念處「若爾時聖弟子覺知喜……」乃至「覺知意行息學,聖弟子受受觀念住。聖弟子受受觀念已,如是知善內思惟。譬如有人乘車輿從南方顛沛而來,云何?阿難!當踐蹈土堆壠不?」

阿難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阿難:「如是聖弟子受受觀念住,知善內思惟。」

心念處「若聖弟子覺知心……,欣悅心……,定心……,解脫心入息如解脫心入息學,解脫心出息如解脫心出息學,爾時聖弟子心心觀念住。如是聖弟子心心觀念住已,知善內思惟。譬如有人乘車輿從西方來,彼當踐蹈土堆壠不?」

阿難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阿難:「如是聖弟子覺知心……」乃至「心解脫出息如心解脫出息學,如是聖弟子,爾時心心觀念住,知善內思惟。」

法念處「善於身、受、心,貪憂滅捨……,爾時聖弟子法法觀念住。如是聖弟子法法觀念住已,知善內思惟。阿難!譬如四衢道有土堆壠,有人乘車輿從北方顛沛而來,當踐蹈土堆壠不?」

阿難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阿難:「如是,聖弟子法法觀念住,知善內思惟。阿難!是名比丘精勤方便修四念處。」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勤」,宋本作「進」。

「入」,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前後文及相當的南傳經文改作「入」。

「學」,宋、聖二本作「覺」。

[註解]

金毘羅:比丘名,佛陀稱讚他「獨處靜坐,專意念道」第一。

默然住:保持靜默不語。

善內思惟:內心正確地思惟;內心如理地思惟。例如因為有四念住守護身心,心中有貪時即能作意觀無常而遠離貪。

顛沛而來:顛簸搖蕩地過來。

土堆壠:小土丘。

意行息:即「心行息」,心的活動平息。

四衢道:十字路口。「衢」讀音同「渠」。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佛陀譬喻入出息念修行身、受、心、法四念處時,如同從東、南、西、北乘車經過道路中的土堆,自然將土堆輾壓而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至於惡、不善法自然也在四念處之下被輾壓而過了。

[導讀:四禪、八定、九次第定]

定的層次從低至高,可分為欲界定、色界定、無色界定。

欲界定為尚未離淫欲的人可達成的粗淺定力,打坐若能長時間沒有雜念,身體舒服不費力地就坐直,但沒有生起輕安快樂,通常在欲界定的範疇。在欲界定的層次有時會突然覺得一部分的身體不見了,或是身體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但這些境界都容易退失。

色界定有四種,即初禪至第四禪等「四禪」。四禪的說明,可見卷二十六第647經的導讀

無色界定也有四種,稱為「四無色定」:(無量)空入處定、(無量)識入處定、無所有入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四無色定的說明,可見卷十七第456經的「讀經拾得」。

四禪加上四無色定合稱為「八定」。

就證果而言,四禪的定力搭配佛法的觀慧已經足夠,四無色定不是必須的。

滅盡定(又譯為「滅受想定」、「想受滅正受」)為聖者才能證得的定,八定加上滅盡定合稱為「九次第定」。

(八一四)[0209a2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修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身不疲倦,眼亦不患樂隨順觀住樂覺知,不染著樂

「云何修安那般那念,身不疲倦[*],眼亦不患,樂隨觀住,樂覺知[*],不染著樂?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觀滅出息時如滅出息學。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不疲倦[*],眼亦不患,樂隨觀住,樂覺知,不染著樂。如是修安那般那念者,得大果、大福利。

「是比丘欲求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是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如是修安那般那念,得大果、大福利。

「是比丘欲求第二、第三、第四禪慈、悲、喜、捨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具足;三結盡,得須陀洹果;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果;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果;得無量種神通力,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者,如是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如是安那般那念,得大果、大福利。」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倦」,宋、元、明、聖四本作「極」。[*]

「覺知」,宋、元、明、聖四本作「知覺」。[*]

「喜」,大正藏原為「善」,今依據前後文及相當的南傳經文改作「喜」。

[註解]

身不疲倦,眼亦不患:身體不會疲倦,眼睛也不會疲勞。

樂隨順觀住:「樂」生起時保持觀察。

樂覺知,不染著樂:覺知「樂」,且不貪著於「樂」。

初禪: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覺與觀兩者皆有,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具足住:進入(達成)並保持著。又譯為「成就遊」。

第二、第三、第四禪:第二禪是離於覺與觀,內心澄淨、專注,覺與觀兩者皆無,由定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第三禪是離於喜,安住在捨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體驗到樂,安住於這聖者所說的捨中,而達到的禪定境界。第四禪是離於苦、樂,先前憂、喜已斷了,不苦不樂,只有因捨而生的清淨之念,心專注純一,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慈、悲、喜、捨:在這裡指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所成就的定境。又稱為「四無量心三昧」、「無量三昧」。

空入處:超越色,以無邊的空間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一天的層次。又譯為「無量空入處」、「空處」、「空無邊處」。

識入處:超越空間,以無邊的識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二天的層次。又譯為「無量識入處」、「識處」、「識無邊處」。

無所有入處:超越「有」,以無所有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三天的層次。又譯為「無所有處」。

非想非非想入處:沒有一般粗重的想陰,但想陰仍未真正斷盡的定境。猶如油已經倒光的油筒,倒不出油來了,但表面還是黏著一些油;非想非非想入處已幾乎沒有想陰,但又不能說斷盡想陰。是無色界天的最高層次。

天耳:能聽到不論遠近的聲音的神通。又譯為「天耳通」、「天耳智通」、「天耳智」。

宿命智:能了知過去世的種種的神通。

生死智:能見到死者往生到哪裡的神通,即「天眼通」。

漏盡智:斷盡煩惱、解脫生死的智慧。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初禪有尋(覺)、伺(觀)、喜、樂、一心等五禪支,對比第803經所述的入出息念十六個步驟中,第1、2步驟著重尋,第3步驟開始著重伺,第5、6步驟等為喜、樂,第11步驟為一心。

入出息念十六個步驟只有前兩個步驟是單一所緣境,第3個步驟開始則不只一個所緣境,而是念住在呼吸以及另一個所緣境,因此不是單純修止的方法。另一方面,在後面的步驟中呼吸持續變換的韻律逐漸淡化為背景,因此想多修止的修行者還是能專注在單一所緣境而修定。

相對地,想多修觀的話則可多練習法念處的幾個步驟,也就是說入出息念十六個步驟可以用來修止也可以用來修觀,對於定及慧都能有幫助。

(八一五)[0209b1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夏安居。爾時,眾多上座聲聞於世尊左右樹下、窟中安居。時,有眾多年少比丘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佛為諸年少比丘種種說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默然住。

諸年少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作禮而去。

諸年少比丘往詣上座比丘所,禮諸上座足已,於一面坐。

時,諸上座比丘作是念:「我等當攝受此諸年少比丘,或一人受一人,或一人受二、三、多人。」作是念已,即便攝受,或一人受一人,或受二、三、多人,或有上座乃至受六十人。

爾時,世尊十五日布薩時,於大眾前敷座而坐。

爾時,世尊觀察諸比丘已,告比丘:「善哉,善哉,我今喜諸比丘行諸正事。是故,比丘!當勤精進。」

於此舍衛國,滿迦低月,諸處人間遊行比丘聞世尊於舍衛國安居,滿迦低月滿已,作衣竟,持衣鉢,於舍衛國人間遊行。漸至舍衛國,衣鉢,洗足已,詣世尊所,稽首禮足已,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為人間比丘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默然住。

爾時人間比丘聞佛說法,歡喜隨喜,從座起,作禮而去。往詣上座比丘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時,諸上座作是念:「我等當受此人間比丘,或一人受一人,或二、三,乃至多人。」即便受之,或一人受一人,或二、三,乃至有受六十人者。彼上座比丘受諸人間比丘,教誡、教授,善知先後次第

爾時,世尊月十五日布薩時,於大眾前敷座而坐,觀察諸比丘眾,告諸比丘:「善哉,善哉,諸比丘!我欣汝等所行正事,樂汝等所行正事。諸比丘!過去諸佛亦有比丘眾所行正事如今此眾,未來諸佛所有諸眾亦當如是所行正事如今此眾。所以者何?今此眾中諸長老比丘,有得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慈、悲、喜、捨,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具足住。有比丘三結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有比丘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有比丘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生般涅槃,不復還生此世。有比丘得無量神通境界,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有比丘修不淨觀,斷貪欲;修慈心,斷瞋恚;修無常想,斷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斷覺想云何?比丘!修安那般那念斷覺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觀滅出息如觀滅出息學,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斷覺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告」,宋、元、明三本作「告言」。

大正藏無「遊行」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滿」,宋、元、明三本作「限」。

大正藏無「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宋、元、明、聖四本無「正」字。

[註解]

夏安居:在印度夏季三個月的雨季中,出家眾禁止外出而聚居一處以致力修行。又譯為「結夏安居」、「結夏坐」、「夏坐」。

攝受:引領;以慈悲心收取和護持。

滿迦低月:印度曆八月三十滿月日,相當於農曆九月十五日,另譯為「憍牟尼」。「迦低月」是印度曆八月,相當於農曆八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為印度雨季(印度曆五月至七月)後一月。

舉:拿起。「舉衣鉢」在這裡指放置衣鉢。

教誡、教授,善知先後次第:訓練、教導,讓他們好好地知道修行的步驟。

決定正向三菩提:必定正確地趨向正覺,指初果聖者不會退轉,遲早會證得涅槃。三菩提為音譯,義譯為「正覺」,另譯作「三佛」,指真正的覺悟。

生般涅槃:往生天界並於天界證得涅槃。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貪欲重,可修不淨觀對治。
  • 瞋恚重,可修慈心觀對治。
  • 我慢重,可修無常想對治。
  • 雜念重,可修入出息念對治。

[進階辨正]

[導讀:三學;學相應 (1/2)]

「三學」是指戒、定、慧三種修學,又稱作「三增上學」。佛教的各種修行內容,都可說含括在三學之中:

  1. 戒學:受持戒律,斷惡修善。以持比丘戒為代表。
  2. 定學:入定而不散亂。以得到四禪為代表。
  3. 慧學:領悟真理,斷除煩惱。以如實知四聖諦為代表。

各個修行的階段都需要戒、定、慧,只是修行的重心隨著階段的不同會漸次提升:先要將戒修好,戒修好後定才能修好,定修好後慧才能修好,因此簡稱為「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雜阿含經》「學相應」的內容為本卷第816~829經和卷三十第830~832經,是解說戒、定、慧三學的相關經文。

(八一六)[0210a0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學。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上慧學。」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三學具足者,  是比丘正行,
 增上戒心慧,  三法勤精進,
 勇猛堅固城,  常守護諸根。
 如晝如其夜,  如夜亦如晝,
 如前如其後,  如後亦如前,
 如上如其下,  如下亦如上,
 無量諸三昧,  映一切諸方
 是說為覺跡,  第一清涼集
 捨離無明靜,  其心善解脫,
 我為世間覺,  明行悉具足
 正念不忘住,  其心得解脫,
 身壞而命終,  如燈盡火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增上戒學」,巴利本作 Adhisīlasikkhā。

「增上意學」,巴利本作 Adhicittasikkhā。

大正藏在「增」字之前有一「謂」字,註解為「麗本版缺今依忍澂師校正本補之」,今依據麗本刪去。

「增上慧學」,巴利本作 Adhipaññāsikkā。

「靜」,大正藏原為「諍」,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靜」。

[註解]

三學:戒、定、慧三種修學。又作「三增上學」。

增上戒學:加強戒的修學,指受持戒律,斷惡修善,以持比丘戒為代表。

增上意學:加強定的修學,指入定而不散亂,以得到四禪為代表。又譯為增上定學、增上心學。

增上慧學:加強慧的修學,指領悟真理,斷除煩惱,以如實知四聖諦為代表。

無量諸三昧,映一切諸方:無量的種種定,輝映所有的方向。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以無量三昧,能征服所有方向」。

覺跡:覺悟的道路。

第一清涼集:究竟清涼的起因。

明行悉具足:即如來十號中的「明行足」,指智慧(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等三明)與行為(戒、定等)皆圓滿具足。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八一七)[0210a2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亦復有三學。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何等為增上戒學?若比丘住於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見微細罪則生怖畏,受持學戒。何等為增上意學?若比丘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何等為增上慧學?是比丘此苦聖諦如實知,集、滅、道聖諦如實知,是名增上慧學。」

爾時,世尊即說偈,如上所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梵語及巴利語 citta 譯為「心」,也可譯為「意」,因此「增上意學」即「增上心學」;本經說「增上意學」是修四禪,也就是「增上定學」。

[進階辨正]

(八一八)[0210b0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比丘增上戒學,非增上意、增上慧學,有增上戒、增上意學,非增上慧學。聖弟子增上慧方便隨順成就住者,增上戒、增上意修習滿足。如是聖弟子增上慧方便隨順成就住者,無上慧壽而活。」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有比丘增上戒學,非增上意、增上慧學:有的出家人戒修得好(加強戒的修學),但定、慧還沒修好(沒加強定、慧的修學)。

增上慧方便隨順成就住者,增上戒、增上意修習滿足:慧修得好並且能努力保持這樣的人,戒、定一定修得好。

無上慧壽而活:以至高無上的智慧而活著。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原理上,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因此戒修得好的人,定、慧還不一定修好了;戒、定修得好的人,慧還不一定修好了;慧修得好的人,戒、定一定修好了。

[導讀:戒]

「戒」是佛教徒所遵守的規範,有防非止惡的功用,音譯為「尸羅」、「尸賴」。

依據持戒者在身分、程度上的差異,佛教的戒會有不同的規範,比如在家居士的「五戒」、沙彌的「十戒」、比丘的「二百五十戒(具足戒)」等等。

由於戒的規範與保護,持戒的人不會去造作惡行,避免了因惡行而招致的惡果;若是持戒的人犯了戒,則要立刻警覺、懺悔,避免未來再犯,以求離惡向善。

修行人在見到外境時,心不貪著、不向外馳騁,而可持戒清淨。心不馳騁、不做會讓自己後悔的事,而能保持心境的坦然與平穩,安定的心能夠保持專一,得以進一步修習禪定,進而開啟智慧。所以說「戒」是「定」與「慧」的基礎。

佛陀要求出家弟子每半個月聚集一次說戒,如果有弟子犯了戒,在說戒之後可以於僧眾前「發露懺悔」,表白自己所犯的過失。其他出家弟子也可以就事論事地「舉罪」,揭發不合宜的行為。這些不外乎是為了砥礪修行,也為了維持僧團的清淨。

(八一九)[0210b1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二百五十戒,隨次半月來說波羅提木叉修多羅,令彼自求學者而學,說三學能攝諸戒。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三學能攝諸戒:(戒、定、慧)三學能夠引領所有的戒條(讓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離於貪瞋癡)。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三學總攝此一切(戒條)」。

[對應經典]

 

(八二〇)[0210b1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何等為增上戒學?謂比丘重於戒,戒增上,不重於定,定不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於彼彼分細微戒,犯則隨悔。所以者何?我不說彼不堪能,若彼戒隨順梵行、饒益梵行、久住梵行,如是比丘戒堅固、戒師常住、戒常隨順生,受持而學。如是知、如是見,斷三結,謂身見、戒取、疑。斷此三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是名學增上戒。

「何等為增上意學?是比丘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於彼彼分細微戒……」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於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斷此五下分結,受生般涅槃,阿那含,不還此世,是名增上意學。

「何等為增上慧學?是比丘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重於慧,慧增上。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增上慧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重於戒,戒增上,不重於定,定不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於彼彼分細微戒,犯則隨悔:著重在戒,戒修得好,不著重在定,定還沒修好,不著重在慧,慧還沒修好;有時還是會犯那些微小不重要的戒,犯了就懺悔。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在戒上是已完成者,在定上是小量行者,在慧上是小量行者,凡那些小小戒條他也犯,他也出罪」。

我不說彼不堪能:我不說他沒有能力。

戒隨順梵行、饒益梵行、久住梵行:因持戒清淨而成就清靜的修行、幫助清淨的修行、並使得清淨的修行可以持之以恆。

戒堅固、戒師常住、戒常隨順生:持戒堅定不動搖、有如戒師常在身邊、時常能夠持戒清淨。

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解脫欲貪引起的煩惱、解脫想要生命存在而引起的煩惱、解脫無明煩惱;解脫欲界眾生的煩惱、解脫色界與無色界眾生的煩惱、解脫三界的無明煩惱。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原理上,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因此,要加強定,得先加強戒,然後加強定;要加強慧,得先加強戒、定,然後加強慧。

所以本經說「增上意(定)學」是「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要加強定自然著重在加強戒、定。而「增上慧學」是「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重於慧,慧增上」,要加強慧自然戒、定、慧都要加強了。

由此也可知,如果有人持戒不淨也不發露懺悔,卻自稱證得四禪甚至證果,那是不可能的事。

  • 本經中說「重於戒,戒增上,不重於定,定不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的人修行能證初果,不等於初果沒有定、慧,只是定、慧尚未圓滿。依據本經及相當的南傳經文,戒修好了,定、慧為輔,可證初果及二果;戒、定修好了,慧為輔,可證三果;戒、定、慧都圓滿,可證阿羅漢。
  • 有同學提問:「斷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欲貪、瞋恚)即為三果聖者(阿那含),為何本經中說三果聖者的戒、定都要修得好?」

三果聖者斷的五下分結中包含「欲貪」,超越了欲界,三果聖者不再生於欲界,自然最少要有初禪(色界定)以上的定力。

[進階辨正]

(八二一)[0210c1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二百五十戒,隨次半月來說波羅提木叉修多羅,若彼善男子自隨意所欲而學者,我為說三學。若學此三學,則攝受一切學戒。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何等為增上戒學?是比丘重於戒,戒增上,不重於定,定不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於彼彼分細微戒……」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三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恚、癡薄,成一種子道。彼地未等覺者,名斯陀含,彼地未等覺者,名家家,彼地未等覺者,名七有,彼地未等覺者,名隨法行,彼地未等覺者,名隨信行,是名增上戒學。

「何等為增上意學?是比丘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於彼彼分細微戒學……」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斷此五下分結,能得中般涅槃。彼地未等覺者,得生般涅槃,彼地未等覺者,得無行般涅槃,彼地未等覺者,得有行般涅槃,彼地未等覺者,得上流般涅槃,是名增上意學。

「何等為增上慧學?是比丘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重於慧,慧增上。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增上慧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在「是」字之後有一「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大正藏無「結」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自隨意所欲而學:自己想要修學。

一種子道:「斯陀含果」的聖人中,只須在欲界天中受生一次就能涅槃者,只剩出生一次的種子,因此名為「一種子」。又譯為「一種」。

家家:「須陀洹果」的聖人中,只須天界及人間總共不到七生(也就是須陀洹在天界與人間最多各出生七次的一半)就能涅槃者。因為從人間的「家」生於天界的「家」、又從天界的「家」生於人間的「家」沒幾次就能涅槃,所以名為「家家」。

七有:即「須陀洹」,斷身見(執著於五陰有「我」的見解)、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的聖人,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七次就能涅槃。

隨法行:隨著修證佛法而生的智慧修行,是「須陀洹向」的階段。又譯為「法行」。

隨信行:隨著對佛法的清淨信心而修行,是「須陀洹向」的階段。又譯為「信行」。

中般涅槃:「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從人間命終往生天界的中陰階段即證得涅槃者。因為在「中」陰階段「般涅槃」,所以名為「中般涅槃」。

無行般涅槃:「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往生天界後不經努力修行而證得涅槃者。因為「無」努力修「行」而「般涅槃」,所以名為「無行般涅槃」。

有行般涅槃:「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往生天界後努力修行而證得涅槃者。因為「有」努力修「行」而「般涅槃」,所以名為「有行般涅槃」。

上流般涅槃:「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先往生色界較低層次的天,命終後往生更高層次的天,甚至色界或無色界最高天而證得涅槃者。因為往更「上」層的天界「流」轉後「般涅槃」,所以名為「上流般涅槃」。又譯為「上流色究竟」。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從隨信行開始到阿羅漢,每個階段性成就都須要戒增上,因此成就隨信行以上的果位,皆不墮惡道。

本經提到的各種修行階位的意義,可參見卷二十六的導讀「四向四果」。

(八二二)[0211a1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具足戒住者,善攝持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見細微罪,能生怖畏。比丘具足戒住,善攝持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見細微罪,能生怖畏,等受學戒,令三學修習滿足。何等為三?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何等為增上戒學?是比丘戒為滿足,少定、少慧,於彼彼分細微戒……」乃至「受持戒學。彼如是知、如是見,斷三結,謂身見、戒取、疑。斷此三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決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何等為增上意學?是比丘定滿足,三昧滿足,少於慧,彼彼分細微戒,犯則隨悔……」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斷此五下分結,得生般涅槃,阿那含不復還生此世,是名增上意學。

「何等為增上慧學?是比丘學戒滿足、定滿足、慧滿足。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增上慧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決定正」,宋、元、明、聖四本作「法決定」。

「彼」,宋、元、明三本作「於彼」。

[註解]

等受:平等受持,即完全地修持。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將修行的重心區分為戒定慧三學,是大致的分類,其他經中也有更為細部的次第列舉,例如《雜阿含經》卷十四第346經:「以慚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為善知識,為善知識故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順語、精進,精進故不掉、住律儀、學戒,學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亂心,不亂心故正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著身見、不著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貪、恚、癡,離貪、恚、癡故堪能斷老、病、死。」其中也包含戒定慧三學。

(八二三)[0211b0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具足戒住,善攝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見微細罪,能生怖畏,受持學戒住,滿足三學。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增上意、增上慧。

「何等為增上戒?是比丘戒滿足,少定、少慧,於彼彼分細微戒……」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三結,貪、恚、癡薄,得一種子道。若彼地未等覺者,得斯陀含,彼地未等覺者,名家家,彼地未等覺者,得須陀洹,彼地未等覺者,得隨法行,彼地未等覺者,得隨信行,是名增上戒學。

「何等為增上意學?是比丘戒滿足、定滿足、少於慧,於彼彼分細微戒……」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斷此五下分結,得中般涅槃,於彼未等覺者,得生般涅槃,於彼未等覺者,得無行般涅槃,於彼未等覺者,得有行般涅槃,於彼未等覺者,得上流般涅槃,是名增上意學。

「何等為增上慧學?是比丘學戒滿足、定滿足、慧滿足。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增上慧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定」,聖本作「靜」。

「行」,聖本作「門」。

宋、元二本無「於」字。

「覺」,聖本作「學」。

「明有」,大正藏作「明」,聖本作「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明有」。

「已」,大正藏作「是」,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已」。

 

[對應經典]

 

(八二四)[0211c0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學。何等為三[*]?謂上戒覺、上威儀學、上波羅提木叉學。」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學者學戒時,  直道隨順行,
 專審勤方便,  善自護其心
 得初漏盡智,  次究竟無知
 得無知解脫,  知見悉已度。
 成不動解脫,  諸有結滅盡,
 彼諸根具足,  諸根寂靜樂,
 持此後邊身,  摧伏眾魔怨。」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三」,大正藏原為「二」,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三」。[*]

大正藏無「上戒覺」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心」,大正藏原為「身」,今依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心」。

[註解]

上戒覺、上威儀學、上波羅提木叉學:好的戒的修學,好的威儀的修學,好的別解脫的修學。其中「戒覺」疑為「戒學」的訛誤,「戒」音譯「尸羅」,又有「清涼」的意義,「戒學」在這裡可能較強調持戒而心(定)清淨的層面;「威儀學」為行住坐臥有儀態而不損威德,在這裡可能較強調持戒而身、口清淨的層面;「波羅提木叉學」指持戒可解脫煩惱,在這裡可能較強調持戒而智慧清淨、得到解脫的層面。《四分律》作「增上威儀、增上淨行、增上波羅提木叉」,《十誦律》作「增上威儀、增上毘尼、增上波羅提木叉」,也可對應到前面第823經的「具足戒住,善攝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

無知:這裡特指「無」學聖者的了「知」;沒有仍須知道的法。

不動解脫:指阿羅漢不會退失地解脫於貪愛等一切煩惱。

後邊身:生死輪迴中最後一生。

[對應經典]

 

(八二五)[0211c1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學戒多福利住,智慧為上,解脫堅固,念為增上。若比丘學戒福利,智慧為上,解脫堅固,念增上已,令三學滿足。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學戒隨福利,  專思三昧禪,
 智慧為最上,  現生之最後,
 牟尼持後邊,  降魔度彼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令」,宋、元、明三本作「今」。

[註解]

學戒多福利住,智慧為上,解脫堅固,念為增上:持戒穩定地帶來利益,其中智慧最重要,有堅固的解脫境界,都因念住而加強。這是說以念住守護身心,能從持戒開始,以智慧為前導,證得解脫。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八二六)[0211c2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諸比丘!何等為學戒隨福利?謂大師為諸聲聞制戒,所謂攝僧極攝僧,不信者信,信者增其信,調伏惡人,慙愧者得樂住,現法防護有漏未來得正對治,令梵行久住。如大師已為聲聞制戒,謂攝僧,乃至梵行久住。如是如是學戒者,行堅固戒、恒戒、常行戒、受持學戒,是名比丘戒福利。

「何等智慧為上?謂大師為聲聞說法,大悲哀愍,以義饒益,若安慰、若安樂、若安慰安樂。如是如是大師為諸聲聞說法,大悲哀愍,以義饒益,安慰安樂。如是如是於彼彼法、彼彼處,智慧觀察,是名比丘智慧為上。

「何等為解脫堅固?謂大師為諸聲聞說法,大悲哀愍,以義饒益,安慰安樂。如是如是說彼彼法。如是彼處如是彼處得解脫樂,是名比丘堅固解脫。

「何等為比丘念增上?未滿足戒身者,專心繫念安住,未觀察者,於彼彼處智慧繫念安住,已觀察者,於彼彼處重念安住,未觸法者,於彼彼處解脫念安住,已觸法者,於彼彼處解脫念安住,是名比丘正念增上。」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學戒隨福利,  專思三昧禪,
 智慧為最上,  現生最後邊,
 牟尼持後邊,  降魔度彼岸。」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尸婆迦修多羅,如後,佛當說。

如是阿難陀比丘及異比丘所問、佛問諸比丘三經,亦如上說。

[校勘]

「彼處如是」,宋本作「彼如是」,元、明、聖三本作「如是彼」。

[註解]

攝僧:引領、管理僧眾,讓僧眾和睦相處。

極攝僧:很能引領、管理僧眾,讓僧眾更和睦相處。

現法防護有漏:現世能夠守護身心不起煩惱。

未來得正對治:得以對治未來將起的煩惱,讓它不生起。

行堅固戒、恒戒、常行戒:持戒堅固不犯戒、永遠持戒不棄捨、持戒不漏失且萬一犯戒即懺悔。

如是彼處如是彼處得解脫樂:一一在那些地方獲得解脫的快樂。例如不作惡事而能解脫於作惡的惡報,離於貪欲而能解脫欲界,離於尋伺而能超越初禪,乃至斷除貪瞋癡而能解脫輪迴。

未觸法者:還沒有親身證得佛法的人。

尸婆迦修多羅:即卷三十五第976經,記載外道出家人尸婆迦請教佛陀如何修習,佛陀教他學戒定慧三學。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第一段提到受持學戒的利益,和律藏中說的「制戒十益」大同小異,「制戒十益」為:攝僧、極攝僧、令僧安樂、折伏無羞人、有慚愧人得安穩住、不信者令得信、已信者增益信、於現法中得漏盡、未生諸漏令不生、正法得久住。

(八二七)[0212a2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田夫有三種作田隨時善作。何等為三?謂彼田夫隨時耕磨,隨時溉灌,隨時下種。彼田夫隨時耕磨、溉灌、下種已,不作是念:『欲令今日生長,今日果實,今日成熟,若明日、後日也。』諸比丘!然彼長者耕田、溉灌、下種已,不作是念:『今日生長、果實、成熟,若明日、若復後日。』而彼種子已入地中,則自隨時生長,果實成熟。修戒定慧不要想何時能解脫如是,比丘於此三學隨時善學?謂善戒學、善意學、善慧學已,不作是念:『欲令我今日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若明日、若後日。』不作是念:『自然神力能令今日,若明日、後日,不起諸漏,心善解脫。』彼已隨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已,隨彼時節,自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譬如,比丘伏鷄生卵,若十乃至十二,隨時消息,冷暖愛護。彼伏鷄不作是念:『我今日,若明日、後日,當以口啄,若以爪刮,令其兒安隱得生。』然其伏鷄善伏其子,愛護隨時,其子自然安隱得生。如是,比丘善學三學,隨其時節,自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譬如,比丘」,明本作「比丘譬如」,聖本作「比丘譬如比丘」。

「暖」,明本作「䐘」。

「爪」,大正藏作「瓜」,聖本作「爾」,今依宋、元、明三本修正為「爪」。

[註解]

田夫:農夫。

作田:種田應做的工作。

隨時善作:隨著時節作適當的農務。

隨時耕磨,隨時溉灌,隨時下種:隨著合適的時節耕田、隨著合適的時節灌溉、隨著合適的時節播種。

自然神力能令今日,若明日、後日,不起諸漏:有神奇的威力,能自動讓我今天、明天、或後天就斷盡煩惱。

伏鷄:孵卵的母雞。

隨時消息,冷暖愛護:順應當時的情況給予照顧,讓卵保持在適宜的溫度下。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以農夫耕田不會想著當天收成,時間到了,自然能夠生成,譬喻修習戒定慧,不要想著立刻就能夠解脫煩惱,持續修習,時間到了,自然能夠成就。

(八二八)[0212b1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驢隨群牛而行,而作是念:『我作牛聲。』然其彼形亦不似牛,色亦不似牛,聲出不似,隨大群牛,謂己是牛,而作牛鳴,而去牛實遠。如是,有一愚癡男子違律犯戒,隨逐大眾,言:『我是比丘。我是比丘。』而不學習勝欲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隨逐大眾,自言:『我是比丘。我是比丘。』其實去比丘大遠。」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同蹄無角獸,  四足具聲口,
 隨逐大群牛,  常以為等侶。
 形亦非牛類,  不能作牛聲,
 如是愚癡人,  不隨繫心念。
 於善逝教誡,  無欲勤方便,
 懈怠心輕慢,  不獲無上道。
 如驢在牛群,  去牛常自遠,
 彼雖隨大眾,  內行常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牛」字。

「己」,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己」。

「大」,大正藏原為「太」,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大」。

「上」,聖本作「為」。

「牛群」,大正藏原為「群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牛群」。

[註解]

乖:違背。

[對應經典]

 

(八二九)[0212c0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跋耆聚落,尊者跋耆子侍佛左右。

爾時,尊者跋耆子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佛說過二百五十戒,令族姓子隨次半月來說波羅提木叉修多羅,令諸族姓子隨欲而學。然今,世尊!我不堪能隨學而學。」

佛告跋耆子:「汝堪能隨時學三學不?」

跋耆子白佛言:「堪能,世尊!」

佛告跋耆子:「汝當隨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隨時精勤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已,不久當得盡諸有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尊者跋耆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爾時,尊者跋耆子受佛教誡、教授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如上說,乃至「心善解脫,得阿羅漢。」

 

[註解]

跋耆: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摩揭陀國的北方,當今印度東北部,是由八個種族組成的聯邦共和國,又稱為「金剛國」,首都是毘舍離。也是中印度北部的種族名。又譯為拔耆、跋祇、跋闍。

隨欲而學:隨著自己想要修學的而修學,又譯為「隨學而學」。意義同於本卷其他經中的「自求學者而學」、「自隨意所欲而學」。

隨時學三學:時時刻刻學習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有同學提問:「跋耆子尊者誦戒有困難,卻表示可以隨時學三學。三學包含了增上戒學,增上戒學包含了誦戒,怎麼三學會比誦戒容易?」

從佛教律制經過時間的演進,或許可以瞭解其背景。

佛陀早期收的弟子根器非常好,對答幾句就悟道了,也不會做任何壞事,因此一開始僧團還沒有條列戒律,只須要把握住大方向,教導要善攝根門、守護身口意,自然就能斷惡修善。這就是最早的「增上戒學」。

後來僧團愈來愈大、弟子愈來愈多後,龍蛇混雜而有各種狀況。當弟子犯錯後,即會制定對應的戒律以避免再犯,這叫做「隨犯隨制」,累積一條一條的戒律,最後比丘戒累積約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戒累積超過三百條戒。後來甚至有了「律師」的角色,因為幾百條戒的開、遮、持、犯,各戒的緣起以及背後用意,都要背起來的話滿不容易的。當時沒有紙本書,全部要記在腦中,並不簡單。

比丘戒既然是保有比丘身分的基礎,就非得記得不可,但不是每個人的記性都這麼好,全部要記起來而且日常得注意是否犯哪一條戒,對於記性不好的人就成為沉重的負擔。

在本經中,佛陀對跋耆子尊者講述「三學」,即意指早期大方向的教導:要守護身心、斷惡修善,然後就能成就定、慧。先抓住大方向,提綱契領,之後再補上細節就容易了。

[進階辨正]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

[校勘]

聖本在「九」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05/12 01:11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7023129463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