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八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導讀(二一〇)晡利多品法樂比丘尼經第九(第五後誦)ⓐ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毘舍佉①優婆夷ⓑ往詣法樂②比丘尼ⓒ所,稽首禮足,卻坐一面,白法樂比丘尼曰:「賢聖!欲有所問,聽我問耶?」 法樂比丘尼答曰:「毘舍佉!欲問便問,我聞已當思。」 身見來自於五盛陰 毗舍佉優婆夷便問曰:「賢聖!自身,說自身。云何為自身耶?」 法樂比丘尼答曰:「世尊說五盛陰③,自身色盛陰,覺、想、行、識盛陰,是謂世尊說五盛陰。」 毗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毗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聖!云何為自身見④耶?」 法樂比丘尼答曰:「不多聞愚癡凡夫不見善知識,不知聖法,不御聖法,彼ⓓ見色是神,見神有色,見神中有色,見色中有神⑤也。見覺、想、行、識是神,見神有識,見神中有識,見識中有神也。是謂自身見也。」 毗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毗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聖!云何無身見耶?」 法樂比丘尼答曰:「多聞聖弟子見善知識,知聖法,善御聖法,彼不見色是神,不見神有色,不見神中有色,不見色中有神也。不見覺、想、行、識是神,不見神有識,不見神中有識,不見識中有神也。是謂無身見也。」 毗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毘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聖!云何滅自身耶?」 法樂比丘尼答曰:「色盛陰斷無餘⑥,捨、吐、盡、不染、滅、息、沒也。覺、想、行、識盛陰斷無餘,捨、吐、盡、不染、滅、息、沒也。是謂自身滅。」 毗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毗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聖!陰說陰,盛陰說盛陰,陰即是盛陰,盛陰即是陰耶?為陰異、盛陰異耶⑦?」 法樂比丘尼答曰:「或陰即是盛陰,或陰非盛陰⑧。云何陰即是盛陰?若色有漏有受⑨,覺、想、行、識有漏有受,是謂陰即是盛陰。云何陰非盛陰?色無漏無受,覺、想、行、識無漏無受,是謂陰非盛陰。」 毗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毗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三學含括八聖道 復問曰:「賢聖!云何八支ⓔ聖道耶?」 法樂比丘尼答曰:「八支[*]聖道者,正見乃至正定,是謂為八,是謂八支[*]聖道。」 毗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毗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聖!八支[*]聖道有為⑩耶?」 法樂比丘尼答曰:「如是八支[*]聖道有為也。」 毗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毗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聖!有幾聚耶?」 法樂比丘尼答曰:「有三聚⑪。戒聚、定聚、慧聚。」 毗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毗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聖!八支[*]聖道攝⑫三聚,為三聚攝八支[*]聖道耶?」 法樂比丘尼答曰:「非八支[*]聖道攝三聚。三聚攝八支[*]聖道。戒定慧三學含括八聖道正語、正業、正命,此三道支[*]聖戒聚所攝。正念、正定,此二道支[*]聖定聚所攝。正見、正志、正方便,此三道支[*]聖慧聚所攝。是謂非八支[*]聖道攝三聚,三聚攝八支[*]聖道。」 毗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毗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聖!滅有對耶⑬?」 法樂比丘尼答曰:「滅無對也。」 毗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毗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禪定 復問曰:「賢聖!初禪有幾支[*]耶?」 法樂比丘尼答曰:「初禪有五支⑭[*],初禪五支覺、觀、喜、樂、一心,是謂初禪有五支[*]。」 毗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毗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聖!云何定ⓕ?云何定相⑮?云何定力⑯?云何定功⑰?云何修定耶?」 法樂比丘尼答曰:「若善心得一⑱者,是謂定也。四念處,是謂定相也。四正斷,是謂定力也。四如意足,是謂定功也。若習此諸善法ⓖ,數數專修精勤者,是謂修定ⓗ也。」 毗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毘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滅盡定 復問曰:「賢聖!有幾法生身死已,身棄塚間,如木無情⑲?」 法樂比丘尼答曰:「有三法生身死已,身棄塚間,如木無情。云何為三?一者壽,二者暖,三者識⑳,是謂三法生身死已,身棄塚間,如木無情。」 毘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毘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聖!若死及入滅盡定㉑者,有何差別?」 法樂比丘尼答曰:「死者壽命滅訖,溫暖已去,諸根敗壞。比丘入滅盡定者,壽不滅訖,暖亦不去,諸根不敗壞,若死及入滅盡定者,是謂差別。」 毘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毘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聖!若入滅盡定及入無想定㉒者,有何差別?」 法樂比丘尼答曰:「比丘入滅盡定者,想及知滅。入無想定者,想知不滅。若入滅盡定及入無想定者,是謂差別。」 毘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毘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聖!若從滅盡定起及從無想定起者,有何差別?」 法樂比丘尼答曰:「比丘從滅盡定起時,不作是念:『我從滅盡定起。』比丘從無想定起時,作如是念:『我為有想,我為無想?』若從滅盡定起及從無想定起者,是謂差別。」 毘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毘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聖!比丘入滅盡定時,作如是念:『我入滅盡定耶?』」 法樂比丘尼答曰:「比丘入滅盡定時,不作是念:『我入滅盡定。』然本如是修習心,以是故如是趣向。」 毘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毘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聖!比丘從滅盡定起,作如是念:『我從滅盡定起耶?』」 法樂比丘尼答曰:「比丘從滅盡定起時,不作是念:『我從滅盡定起。』然因此身及六處緣命根㉓,是故從定起。」 毘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毘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聖!比丘從滅盡定起已,心何所樂,何所趣,何所順耶?」 法樂比丘尼答曰:「比丘從滅盡定起已,心樂離、趣離、順離㉔。」 毘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毘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受 復問曰:「賢聖!有ⓘ幾覺耶?」 法樂比丘尼答曰:「有三覺: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此何緣有耶ⓙ?緣更樂有。」 毘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毘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聖!云何樂覺?云何苦覺?云何不苦不樂覺耶?」 法樂比丘尼答曰:「若樂更樂所觸生,身心樂善覺,是覺謂樂覺也。若苦更樂所觸生,身心苦不善覺,是覺謂苦覺也。若不苦不樂更樂所觸ⓚ生,身心不苦不樂,非善非不善覺,是覺謂不苦不樂覺。」 毘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毘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聖!樂覺者,云何樂?云何苦?云何無常?云何災患?云何使耶?苦覺者,云何樂?云何苦?云何無常?云何災患?云何使耶?不苦不樂覺者,云何樂?云何苦?云何無常?云何災ⓛ患?云何使耶?」 法樂比丘尼答曰:「樂覺者,生樂住樂,變易苦,無常者即是災患,欲使㉕也。苦覺者,生苦住苦,變易樂,無常者即是災患,恚使也。不苦不樂覺者,不知苦、不知樂,無常者即是變易,無明使也。」 毘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毘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聖,一切樂覺欲使耶?一切苦覺恚使耶?一切不苦不樂覺無明使耶?」 法樂比丘尼答曰:「非一切樂覺欲使也,非一切苦覺恚使也,非一切不苦不樂覺無明使也。可減輕三毒的出世間三受云何樂覺非欲使耶?若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是謂樂覺非欲使也。所以者何?此斷欲故。云何苦覺非恚使耶?若求上解脫樂,求願悒悒ⓜ㉖生憂苦,是謂苦覺非恚使也。所以者何?此斷恚故。云何不苦不樂覺非無明使耶?樂滅、苦滅,憂、喜ⓝ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謂不苦不樂覺非無明使也。所以者何?此斷無明故。」 毗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毗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對 復問曰:「賢聖!樂覺者有何對耶?」 法樂比丘尼答曰:「樂覺者以苦覺為對。」 毗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毗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聖!苦覺者有何對耶?」 法樂比丘尼答曰:「苦覺者以樂覺為對。」 毘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毘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聖!樂覺苦覺者有何對耶?」 法樂比丘尼答曰:「樂覺苦覺者以不苦不樂為對。」 毘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毘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聖!不苦不樂覺者有何對耶?」 法樂比丘尼答曰:「不苦不樂覺者以無明為對。」 毘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毘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聖!無明者有何對耶?」 法樂比丘尼答曰:「無明者以明為對。」 毘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毘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聖!明者有何對耶?」 法樂比丘尼答曰:「明者以涅槃為對。」 毘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毘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聖ⓞ!涅槃者有何對耶?」 法樂比丘尼告曰:「君欲問無窮事,然君問事不能得窮我邊也。涅槃者,無對也。涅槃者,以無罥ⓟ過、罥[*]罥[*]滅訖㉗。以此義故,從世尊行梵行。」 於是,毘舍佉優婆夷聞法樂比丘尼所說,善受善持,善誦習已,即從座ⓠ起,稽首禮法樂比丘尼足,繞三匝而去。 於是,法樂比丘尼見毘舍佉優婆夷去後不久,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坐ⓡ一面,與毘舍佉優婆夷所共論者,盡向佛說,叉手向佛,白曰:「世尊!我如是說、如是答,非為誣謗世尊耶?說真實、說如法、說法次法耶?於如法中,非有相違、有諍、有咎耶?」 世尊答曰:「比丘尼!汝如是說、如是答,不誣謗我,汝說真實,說如法、說法次法,於如法中而不相違,無諍無ⓢ咎也。比丘尼!若毘舍佉優婆夷以此句、以此文來問我者,我為毘舍佉優婆夷亦以此義、以此句、以此文而答彼也。比丘尼!此義如汝所說,汝當如是持。所以者何?此說即是義故。」 佛說如是。法樂比丘尼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法樂比丘尼經第九竟ⓣ(三千四十九字)ⓤ [校勘]ⓐ 明本無「第五後誦」四字。 ⓑ 「毘舍佉優婆夷」,巴利本作 Visākha upāsikā。 ⓒ 「法樂比丘尼」,巴利本作 Dhammadinnā bhikkhunī。 ⓓ 「彼」,宋、聖二本作「彼彼」。 ⓔ 「支」,宋、聖二本作「枝」。[*] ⓕ 「定」,大正藏原為「斷」,今依據高麗藏改作「定」。 ⓖ 大正藏在「法」字之後有一「服」字,今依據元、明二本刪去。 ⓗ 「修定」,大正藏原為「定修」,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修定」。 ⓘ 聖本無「有」字。 ⓙ 「耶」,聖本作「也」。 ⓚ 「觸」,聖本作「獨」。 ⓛ 「災」,聖本作「不」。 ⓜ 「悒悒」,宋、聖二本作「邑邑」。 ⓝ 「憂喜」,大正藏原為「喜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憂喜」。 ⓞ 「賢聖」,大正藏原為「聖賢」,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賢聖」。 ⓟ 「罥」,宋、聖二本作「緭」,元、明二本作「緯」。[*] ⓠ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坐」,宋、元二本作「住」。 ⓢ 大正藏無「無」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明本無「法樂比丘尼經第九竟」九字。 ⓤ 宋、元、明、聖四本無「三千四十九字」六字。 [註解]① 毘舍佉:優婆夷名,是東園鹿母講堂的捐贈者,也是知名的佛教女大施主。又譯為「鹿母」、「鹿子母」。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毘舍佉優婆塞」,則為另一人,相傳是法樂比丘尼出家前的丈夫。 ② 法樂:比丘尼名,以「分別義趣,廣說分部」聞名,常向女信眾深入的講述法義,也曾渡化波斯匿王的戰將修習慈心三昧、不戰而勝。是義譯,又譯為「法樂」、「法與」、「施法」,又音譯為「曇摩提那」、「達摩提那」。 ③ 五盛陰:色、受、想、行、識合稱「五陰」,有執著的五陰,又稱為「五盛陰」。「盛」讀音同「成」。參見《雜阿含經》卷二第55、58經。又譯為「五受陰」、「五取蘊」。 ④ 自身見:即「身見」,執著於五陰有「我」的見解。 ⑤ 見色是神,見神有色,見神中有色,見色中有神:認為色陰是「我」,或認為色陰是「我」所擁有的,或認為色陰是「我」的一部分,或認為「我」是色陰的一部分。又譯為「見色是我、色異我、我中色、色中我」。 ⑥ 色盛陰斷無餘:有執著的色陰已斷除而沒有剩餘。 ⑦ 為陰異、盛陰異耶:「陰」和「盛陰」是相異的嗎? ⑧ 或陰即是盛陰,或陰非盛陰:在某些狀況下「陰」即是「盛陰」,在某些狀況下「陰」並不是「盛陰」。 ⑨ 若色有漏有受:如果對於色陰有煩惱、有執著。「受」指執著。 ⑩ 有為:有造作的;因緣而生的。「為」是「造作」的意思。 ⑪ 三聚:三種類聚,即「三學」,戒學、定學、慧學。 ⑫ 攝:含括。 ⑬ 滅有對耶:寂滅(涅槃)有相對的事物嗎?其中「有對」指有相對、對比,例如有相反的事物、或有互補的事物。 ⑭ 初禪有五支:初禪有五個要素、部分。 ⑮ 定相:定的前兆,即四念住,因為正念(四念住)可生正定。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定的前兆」。 ⑯ 定力:盡力地修定,即四正勤。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定的資助」。 ⑰ 定功:定的功能、作用,即四如意足,為依定而發起應用。 ⑱ 善心得一:心良善而得到統一;心專住於一境而不散亂。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心一境性」。 ⑲ 有幾法生身死已,身棄塚間,如木無情:有幾個條件支持生命,喪失它們身體即死亡,屍身只能拋棄於墓地間,如果木頭般沒有情識活動? ⑳ 一者壽,二者暖,三者識:壽命(業力造成的生命持續期間)、體溫(肉體)、心識(精神)。這三個須互相依持,生命才得以持續。 ㉑ 滅盡定:滅了想陰、受陰的禪定境界,是解脫的聖者才能證得的定。又譯為「滅受想定」、「想受滅正受」。 ㉒ 無想定:厭棄「想」而追求「沒有想」,滅一切心想的禪定。是外道所修的定,不能解脫。 ??or 即「無相三昧」,觀色、聲、香、味、觸、法相斷,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詳見《雜阿含經》卷三第80經、卷十八第502經。按:經中記載「無想定」是外道的定,「無相心定」或「無相三昧」是佛教修行的定,但古代「想」、「相」兩字常混用,在不同時代的翻譯中容易混淆,本經中的「無想定」特指佛教修行的「無相心定(無相三昧)」,而不是外道的「無想定」。又譯為「無相心定」、「無相三昧」、「無相心正受」。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無相定」。 ㉓ 因此身及六處緣命根:留意由於生命而運作的這個身體、身體的六入處(眼、耳、鼻、舌、身、意)所傳來的刺激(而引導出定)。「命根」為生命的持續力、壽命。 ㉔ 心樂離、趣離、順離:心喜好出離、趣向出離、順從出離。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心是傾向遠離的、斜向遠離的、坡斜向遠離的」。 ㉕ 欲使:貪欲為背後潛在的煩惱。 ㉖ 悒悒:憂愁鬱悶的樣子。「悒」讀音同「亦」。 ㉗ 以無罥過、罥罥滅訖:沒有互相牽絆、附著的因緣,所有因緣生滅都滅盡。罥是捕取鳥獸的器具。??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本經的「云何陰即是盛陰?若色有漏有受,覺、想、行、識有漏有受,是謂陰即是盛陰。云何陰非盛陰?色無漏無受,覺、想、行、識無漏無受,是謂陰非盛陰。」一段,在《雜阿含經》中也有一則內涵相似的問答,此經的「盛陰」在《雜阿含經》譯為「受陰」: 《雜阿含經》卷二:「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CBETA, T02, no. 99, p. 14, b25-26) 五陰並不就是執著,也不是五陰之外有執著,而是哪裡有欲貪,哪裡就有五受陰或五盛陰(執著的五陰)。
一般人的樂受導致貪心,苦受導致瞋心,不苦不樂受時有癡心,如本經說:「樂覺者,生樂住樂,變易苦,無常者即是災患,欲使也。苦覺者,生苦住苦,變易樂,無常者即是災患,恚使也。不苦不樂覺者,不知苦、不知樂,無常者即是變易,無明使也。」 修行時的出世間樂受卻能減輕欲貪,因為禪定的樂比五欲的樂還細緻;修行時的出世間苦受,則是為了斷瞋恚的目標;出世間的不苦不樂受,也就是第四禪的受,最終有助於斷無明。本經「非一切樂覺欲使也,非一切苦覺恚使也,非一切不苦不樂覺無明使也」這一段即有加以說明。 待整合: 「樂覺者生樂住樂,變易苦,無常者即是災患,欲使也。苦覺者生苦住苦,變易樂,無常者即是災患,恚使也。不苦不樂覺者不知苦、不知樂,無常者即是變易,無明使也。」 毘舍佉優婆夷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聖!」毘舍佉優婆夷歎已,歡喜奉行。復問曰:「賢聖!一切樂覺欲使耶?一切苦覺恚使耶?一切不苦不樂覺無明使耶?」法樂比丘尼答曰: 「非一切樂覺欲使也,非一切苦覺恚使也,非一切不苦不樂覺無明使也。云何樂覺非欲使耶?若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是謂:樂覺非欲使也,所以者何?此斷欲故。云何苦覺非恚使耶?若求上解脫樂,求願悒悒生憂苦,是謂:苦覺非恚使也,所以者何?此斷恚故。云何不苦不樂覺非無明使耶?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謂:不苦不樂覺非無明使也,所以者何?此斷無明故。」 這部經是先說樂受有欲使(貪隨眠)、苦受有恚使(瞋隨眠)、不苦不樂受有無明使(無明隨眠),先說明三受是「無常者即是災患」、「無常者即是變易」的緣起正觀。 然後說修止得初禪,這時候得定心解脫是伏住不起貪煩惱,進而能有止、有觀的如實知見:「樂覺者生樂住樂,變易苦,無常者即是災患」,觀樂受無常緣起而捨斷貪煩惱,是基於初禪的止觀力而成就「樂覺非欲使也,所以者何?此斷欲故。」 然而成就禪定後,若以止觀之力未能斷貪煩惱,那就還是凡夫一個,或是以止觀之力未能究竟斷煩惱,這時候「求上解脫樂,求願悒悒生憂苦」,洞察「苦覺者生苦住苦,變易樂,無常者即是災患」,進而基於止觀之力,如實了知諸受無常因緣生,定慧成就斷瞋煩惱,也就是「苦覺非恚使也,所以者何?此斷恚故」。 成就四禪後,洞察不苦不樂受「無常者即是變易」,如實諦觀不苦不樂受緣生緣滅,基於四禪的止觀斷無明煩惱,即是「不苦不樂覺非無明使也,所以者何?此斷無明故。」這時得無上解脫。 南傳版本的經文有細微的不同:相當的南傳經文中,初禪後「以那個捨斷貪」,也就是說證得初禪 + 捨斷貪,這個「捨斷貪」不是用來描述證得初禪,而是證得初禪後再多捨斷貪。因此是沒有貪的。證得四禪後,「以那個捨斷無明」。這是說四禪 + 斷無明,而「捨斷無明」不是描述四禪。四禪時只剩不苦不樂受,因此在四禪時捨斷無明,就是背後沒有無明的不苦不樂受。
(二一一)中阿含[*]ⓐ晡利多品大拘絺羅經第十(第五後誦)ⓑ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迦ⓒ蘭哆ⓓ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詣尊者大拘絺羅ⓖ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 尊者舍利弗[*]ⓗ語曰:「賢者拘絺羅!欲有所問,聽我問耶?」 尊者大拘絺羅白曰:「尊者舍利弗[*]!欲問便問,我聞已當思。」 善與不善 尊者舍利弗[*]問曰:「賢者拘絺羅!不善者說不善,不善根者說不善根。何者不善,何者不善根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身惡行,口、意惡行,是不善也。貪、恚、癡,是不善根也。是謂不善,是謂不善根。」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善者說善,善根者說善根。何者為善,何者為ⓘ善根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身妙行,口、意妙行,是善也。不貪、不恚、不癡,是善根也。是謂為善,是謂善根。」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智慧與識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智慧者說智慧,何者智慧?」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知知ⓙ①是故說智慧。知何等耶?知此苦如真,知此苦集ⓚ、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知知[*]是故說智慧。」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識者說識,何者識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識識②是ⓛ故說識。識何等耶?識色,識聲、香、味、觸、法,識識是故說識。」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智慧及識,此二法為合為別,此二法可得別施設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此二法合不別,此二法不可別施設。所以者何?智慧所知,即是識所識③。是故此二法合不別,此二法不可別施設。」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知者汝以何等知?」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知者我以智慧知。」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智慧有何義,有何勝,有何功德?」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智慧者有厭ⓜ義、無欲義、見如真義④。」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正見和其因緣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云何正見?」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知苦如真,知苦ⓝ集[*]、滅、道如真者,是謂正見。」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幾因幾緣生正見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二因二緣而生正見。云何為二?一者從他聞,二者內自思惟。是謂二因二緣而生正見。」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有幾支ⓞ攝正見,得心解脫果、慧解脫果,得心解脫功德⑤、慧解脫功德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有五支[*]攝正見,得心解脫果、慧解脫果,得心解脫功德、慧解脫功德。云何為五?一者真諦所攝,二者戒所攝,三者博聞所攝,四者止所攝,五者觀所攝。是謂有五支[*]攝正見,得心解脫果、慧解脫果,得心解脫功德、慧解脫功德。」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云何生當來有?」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愚癡凡夫無知、不多聞,無明所覆,愛結所繫,不見善知識,不知聖法,不御聖法,是謂生當來有。」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云何不生當來有?」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若無明已盡,明已生者,必盡苦也。是謂不生於當來有。」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受、想、思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有幾覺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有三覺: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此緣何有耶?緣更樂有。」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覺、想、思,此三法為合為別?此三法可別施設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覺、想、思,此三法合不別,此三法不可別施設⑥。所以者何?覺所覺者,即是想所想,思所思。是故此三法合不別,此三法不可別施設。」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涅槃無有對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滅者有何對?」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滅者無有對。」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五根與意根的因緣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有五根⑦異行、異境界ⓟ,各各受自境界,眼根,耳、鼻、舌、身根,此五根異行、異境界,各各受自境界⑧,誰為彼盡受境界,誰為彼依耶⑨?」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五根異行、異境界,各各自受境界,眼根,耳、鼻、舌、身根,此五根異行、異境界,各各受自境界,意為彼盡受境界,意為彼依⑩。」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意者依何住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意者依壽,依壽住。」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壽者依何住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壽者依暖,依暖住。」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壽及暖,此二法為合為別?此二法可得別施設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壽及暖,此二法合不別,此二法不可別施設。所以者何?因壽故有暖,因暖故有壽,若無壽者則無暖,無暖者則無壽。猶如因油因炷,故得燃燈,彼中因焰ⓠ故有光,因光故有焰[*],若無焰[*]者則無光,無光者則無焰[*]。如是因壽故有暖,因暖故有壽,若無壽者則無暖,無暖者則無壽。是故此二法合不別,此二法不可別施設。」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有幾法生身死已,身棄塚間,如木無情?」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有三法生身死已,身棄塚間,如木無情。云何為三?一者壽,二者暖,三者識。此三法生身死已,身棄塚間,如木無情。」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若死及入滅盡定者,有何差別?」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死者壽命滅訖,溫暖已去,諸根敗壞。比丘入滅盡定者,壽不滅訖,暖亦不去,諸根不敗壞。死及入滅盡定者,是謂差別。」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滅盡定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若入滅盡定及入無想定者,有何差別?」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比丘入滅盡定者,想及知滅。比丘入無想定者,想知不滅。若入滅盡定及入無想定者,是謂差別。」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若從滅盡定起及從無想定起者,有何差別?」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比丘從滅盡定起時,不如是念:『我從滅盡定起。』比丘從無想定起時,作如是念:『我為有想,我為無想?』從滅盡定起及從無想定起者,是謂差別。」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比丘入滅盡定時先滅何法?為身行,為口、意行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比丘入滅盡定時,先滅身行,次滅口行,後滅意行⑪。」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比丘從滅盡定起時,先生何法?為身行,口、意行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比丘從滅盡定起時,先生意行,次生口行,後生身行。」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比丘從滅盡定起時觸幾觸?」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比丘從滅盡定起時觸三觸。云何為三?一者不移動觸,二者無所有觸,三者無相觸⑫。比丘從滅盡定起時觸此三觸。」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各種定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空、無願、無相,此三法異義、異文耶?為一義、異文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空、無願、無相,此三法異義、異文。」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有幾因幾緣生不移動定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有四因四緣生不移動定。云何為四?若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⑬,是謂四因四緣生不移動定。」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有幾因幾緣生無所有定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有三因三緣生無所有定。云何為三?若比丘度一切色想,至得無所有處成就遊⑭,是謂有三因三緣生無所有定。」 尊者舍利弗[*]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有幾因幾緣生無想定?」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有二因二緣生無想定。云何為二?一者不念一切想ⓡ,二者念無想界。是謂二因二緣生無想定。」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有幾因幾緣住無想定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有二因二ⓢ緣住無想定。云何為二?一者不念一切想[*],二者念無想界。是謂二因二緣住無想定。」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有幾因幾緣從無想定起?」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有三因三緣從無想定起。云何為三?一者念一切想[*],二者不念無想界,三者因此身因ⓣ六處緣命根⑮,是謂三因三緣,從無想定起。」 如是,彼二尊更相稱歎善哉善哉,更互所說,歡喜奉行。從座ⓤ起去。 尊者大拘絺羅經第十竟ⓥ(三千七十五字)ⓦ 中阿含ⓧ晡利多品第三ⓨ竟(三萬四百四十五字)ⓩ(第五後誦)ⒶⒷ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八(六千一百二十四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第五後誦」四字。 ⓒ 「迦」,宋、元、聖三本作「加」。 ⓓ 「哆」,宋本作「陀」。 ⓔ 「利弗」,大正藏原為「黎子」,宋、元、明三本作「利弗」,聖本作「梨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利弗」。[*] ⓕ 「宴」,大正藏原為「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宴」。 ⓖ 「大拘絺羅」,巴利本作 Mahākoṭṭhita。 ⓗ 「舍利弗」,巴利本作 Sāriputta。 ⓘ 大正藏無「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知」,大正藏原為「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知」。[*] ⓚ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 「識是」,聖本作「是識」。 ⓜ 「厭」,宋、元、明三本作「有厭」。 ⓝ 宋、元、明三本無「苦」字。 ⓞ 「支」,宋、聖二本作「枝」。[*] ⓟ 「五根異行異境界」,巴利本作 Pañc’ indriyāni nānāvisayāni nānāgocarāni。 ⓠ 「焰」,大正藏原為「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焰」。[*] ⓡ 「想」,聖本作「相」。[*] ⓢ 聖本無「二」字。 ⓣ 「因」,宋、元、明三本作「及」。 ⓤ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明本無「尊者大拘絺羅經第十竟」十字。 ⓦ 宋、元、明、聖四本無「三千七十五字」六字。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三」,明本作「十七」。 ⓩ 宋、元、明、聖四本無「三萬四百四十五字」八字。 Ⓐ 明本無「第五後誦」四字。 Ⓑ 聖本在「誦」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 宋、元、明三本無「六千一百二十四字」八字。 Ⓓ 大正藏原將「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八(六千一百二十四字)」置於「中阿含晡利多品第三竟(三萬四百四十五字)(第五後誦)」前行,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置於卷末。 [註解]① 知知:知道這些「知」,即知道「苦集滅道」?? ② 識識:識知這些「識」,即識知「色聲香味觸法」?? ③ 智慧所知,即是識所識:「智慧所知,即是識所識」,南傳作「凡了知者,則識知,凡識知者,則了知」(Yaṃ……pajānāti taṃ vijānāti, yaṃ vijānāti taṃ pajānā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一個人聰明地理解的,他認知,一個人認知的,他聰明地理解」(what one wisely understands, that one cognizes, and what one cognizes, that one wisely understands)。按:《破斥猶豫》說,凡行種類(saṅkhāragataṃ)以無常等理趣毘婆舍那識(vipassanāviññāṇaṃ)識知,而毘婆舍那慧(vipassanāpaññāpi)就在那裡了知。長老說,[識與慧]兩者同時生起與停止,共用單一感官處與對象(share a single sense base and object),然而兩者不是不可分割的連結,因為慧總是(always)需要識,沒有慧,識[也]能生起(consciousness can occur without wisdom)。@莊春江。阿建:智慧與識的分別,似乎是重要的? ④ 智慧者有厭義、無欲義、見如真義:智慧有放下執取(非一般理解的討「厭」)、離開欲望、如實知見的涵義??南傳作:慧的目的是證智、遍知、捨斷(「證知」(abhijān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直接的理解」(direct knowledge, directly knowing),或「記得」(recall),並說,只有解脫阿羅漢才適合說「遍知(parijānāti, 動詞)」,而只有初果以上的聖者(有學),才適合說「證知(abhijānāti, 動詞)」(SN.22.23),或「有證智的」(abhiñña, 形容詞)。@莊春江) ⑤ 心解脫功德:見心解脫、慧解脫 辭條?? 待連結雜阿含 ⑥ 施設:以言語分別、安立,使聽者可以知道某事物的存在。莊春江:「施設(SA)」,南傳作「安立;公告」(paññāpeti, paññapeti, paññatti, paññāpanāya,另譯為「施設;制定;宣說;告知;使知」),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描述;使之知道」(describe, make known)。 ⑦ 五根:此處特指眼、耳、鼻、舌、身等五個感官,即「六根」當中的前五個。 ⑧ 此五根異行、異境界,各各受自境界:這五根有各自不同的行處、各自不同的境界。其中「行處」指感官的所緣(對象),例如眼根緣色、耳根緣聲,「境界」指感官所應對的外境,例如眼根對應色境、耳根對應聲境。 ⑨ 誰為彼盡受境界,誰為彼依耶:誰最後替它們(五根)接受境界?誰是它們(五根)的依靠呢?第一個「為」是四聲,替的意思,第二個「為」是二聲,是的意思。 ⑩ 意為彼盡受境界,意為彼依:意根最後替眼、耳、鼻、舌、身五根接受境界,意根是五根的依靠。 ⑪ 先滅身行,次滅口行,後滅意行:參考相當的《中部尼柯耶》經文、《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8經及相當的《相應部尼柯耶》經文、《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等經論,疑為「先滅口行,次滅身行,後滅意行」的訛誤。其中「口行」以尋、伺為代表,「身行」以呼、吸為代表,「意行」以受、想為代表。這裡是說入滅盡定前,先在二禪時沒有了尋伺,然後才在四禪時沒有了呼吸,然後才沒有了受陰及想陰。 ⑫ 一者不移動觸,二者無所有觸,三者無相觸:不移動對應四禪,無所有觸對應無所有定,無相觸對應無相定,此處或許是說在出滅盡定時會經過上述三種定境?? ⑬ 有四因四緣生不移動定。云何為四?若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有四個因緣能生起不動搖的定境。哪四個因緣?修習色界定當中的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這四個階段。「不移動定」又稱「不動定」,通常指第四禪或第四禪以上的定境。相當的南傳經文為「為了不苦不樂心解脫的等至,有四緣。學友,這裡,比丘從樂的捨斷與從苦的捨斷,之前諸喜悅、憂的滅沒,進入後住於不苦不樂,由平靜而念遍淨的第四禪。」 ⑭ 有三因三緣生無所有定。云何為三?若比丘度一切色想,至得無所有處成就遊:有三個因緣能生起無所有處定。哪三個因緣?修習無色界定當中的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這三個階段。相當的南傳經文沒有這一句。 ⑮ 因此身因六處緣命根:留意由於生命而運作的這個身體、身體的六入處(眼、耳、鼻、舌、身、意)所傳來的刺激(而引導出定)。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