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卷第五十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大愛道般涅槃品第五十二

導讀

(一)[0821b26]

聞如是:

一時,佛在毘舍離普會講堂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大愛道遊於毘舍離城高臺寺中,與大比丘尼眾五百人俱,皆是羅漢,諸漏已盡。爾時,大愛道聞諸比丘說:「如來不久當取滅度,不過三月,當在拘夷那竭娑羅雙樹間。」爾時,大愛道便作是念:「我不堪任見如來取滅度,亦復不堪任見阿難取滅度,我今宜可先取滅度。」

爾時,大愛道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大愛道前白佛言:「我聞世尊不久當取滅度,卻後不過三月,在拘夷那竭娑羅雙樹間;我今不堪見世尊及阿難取滅度也,唯願世尊聽我先取滅度。」爾時,世尊默然可之。

爾時,大愛道重白佛言:「自今已後,唯願世尊與諸比丘尼說戒。」

佛告之曰:「我今聽比丘尼,還與比丘尼[禁>說]禁戒,如我本所施行禁戒,無令差錯。」

爾時,大愛道前禮佛足,在佛前立。爾時,大愛道復白佛言:「我今更不見如來顏色,亦不見將來諸佛,不受胞胎,永處無為,今日違離聖顏,永更不睹。」

時大愛道繞佛七匝,亦復繞阿難七匝,盡繞諸比丘眾,卻退而去。還諸比丘尼眾中,告諸比丘尼曰:「我今欲入無為涅槃界。所以然者,如來不久當取滅度,汝等各宜隨所行。」

爾時,差摩比丘尼、優鉢色比丘尼、基利施比丘尼、舍仇梨比丘尼、奢摩比丘尼、鉢陀柘比丘尼、婆羅[*]柘羅比丘尼、迦旃延比丘尼、闍耶比丘尼及五百比丘尼,往至世尊所,在一面立。爾時,五百比丘尼,差摩比丘尼最為上首,而白佛言:「我等諸人聞如來不久當取滅度,我等不忍見世尊及阿難先取滅度。唯願世尊聽我等先取滅度,我等今取涅槃,正是其宜。」爾時,世尊默然可之。時差摩比丘尼及五百比丘尼見世尊默然可之,前禮佛足,繞三匝便退而去。還詣本房。

時,大愛道閉講堂門,擊椎,於露地敷坐具,騰在虛空,於虛空中坐臥經行,或出火焰,身下出煙,身上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煙;舉身放焰,舉身放煙;左脅出水,右脅出火;右脅出水,左脅出煙;前出火,後出水;前出水,後出火;舉身出火,舉身出水。

爾時,大愛道作若干變化,還在本座,結跏趺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而入初禪;從初禪起而入二禪;從第二禪起而入第三禪;從三禪起入第四禪;從第四禪起入空處;從空處起入識處;從識處起入不用處;從不用處起入有想無想處;從有想無想處起入想知滅;從想知滅起還入有想無想處;從有想無想起入不用處;從不用處起還入識處;從識處起還入空處;從空處起還入第四禪;從第四禪起還入三禪;從三禪起入二禪中;從二禪起還入初禪;從初禪起[*]入二禪;從二禪起還入三禪;從三禪起還入四禪;已入四禪便取滅度。

爾時,天地大動,東踊西沒,西[*]踊東沒,四邊都[*]踊中央沒,又四面涼風起,諸天在空作倡伎樂,欲界諸天涕零悲泣,猶如春月天降甘雨,神妙之天雜碎優鉢華香,又雜碎栴檀而散其上。

爾時,差摩比丘尼、優鉢色比丘尼、基梨施瞿曇彌比丘尼、舍瞿離比丘尼、奢摩比丘尼、波陀蘭遮羅比丘尼、迦旃延比丘尼、闍耶比丘尼,如此上首五百比丘尼等,各各於露地敷坐,飛在虛空,於虛空之中坐臥經行,作十八變,乃至入想知滅,各取滅度。

爾時,毘舍離城內有大將名曰耶輸提,將五百童子集普會講堂有所講說。時,耶輸提及五百童子遙見五百比丘尼作十八變,見已,歡喜踊躍無量,各共叉手而向彼所。爾時,世尊而告阿難曰:「汝往至耶輸提大將所,而告之曰:『速辦五百床具,五百坐具,五百瓶酥,五百瓶油,五百輿花,五百裹香,五百車薪。』」

爾時,阿難前白佛言:「不審世尊欲何施為?」

佛告之曰:「大愛道已取滅度,及五百比丘尼泥洹,我等欲供養舍利。」

爾時,阿難悲泣交集,不能自勝:「大愛道取滅度何其速哉。」

爾時,阿難以手揮淚,便往至耶輸提大將所。

爾時,耶輸提遙見阿難來,皆起前迎,並作是說:「善來,阿難!欲何告敕,又行非常。」

爾時,阿難報曰:「我是佛使,欲有所告敕。」

時,大將咸共問曰:「欲何所告敕?」

阿難報曰:「世尊告大將曰:『當辦五百床,五百坐具,五百瓶[*]酥,五百瓶油,五百輿花,五百裹香,五百車薪,大愛道及五百比丘尼皆取滅度,我等往供養舍利。』」

爾時,大將悲泣交集,而作是說:「大愛道取滅度何其速哉!及五百比丘尼取滅度甚為速哉!誰當教授我等,教化分檀布施?」

爾時,耶輸提大將即辦五百[*]床,五百坐具,五百瓶油、[*]酥、薪,及諸耶維之具,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耶輸提大將白世尊言:「如來所約敕供養之具,今日已辦。」

告曰:「汝今各取大愛道身及五百比丘尼身,出毘舍離到曠野之處,吾欲於彼供養舍利。」

耶輸提大將白佛言:「唯然,世尊!」

是時,長者即往至大愛道等所,告一人曰:「汝今施梯,登牆入內,徐開門,無令有聲。」

是時,彼人如彼教敕,即入開門,復敕五百人各舉舍利著于床上。爾時,有二沙彌尼在,一名難陀,二名優般難陀。是時,二沙彌尼語大將曰:「止!止!大將!勿觸擾諸師。」

耶輸提大將報曰:「汝師不為睡眠,皆取滅度。」

爾時,二沙彌聞諸師皆取滅度,心懷恐怖,即自思惟,觀有習之法皆是盡法,即於坐處得三明六通。爾時,二沙彌尼即飛在虛空中,先至曠野之中作十八變,坐臥經行,身出水火,變化無量,即於無餘涅槃界而取般涅槃。

爾時,世尊將諸比丘僧,前後圍遶,往至大愛道比丘尼寺中。爾時,世尊告阿難、難陀、羅云:「汝等輿大愛道身,我當躬自供養。」

是時,釋提桓因知世尊心中所念,即從三十三天上,譬如力士屈伸臂頃來至毘舍離,到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其中漏盡比丘皆見釋提[*]桓因及三十三天,其不漏盡有欲比丘,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未漏盡者,亦不見釋提[*]桓因及三十三天。

爾時,梵天王遙知如來心中所念,將諸梵天從梵天上沒,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爾時,毘沙門天王知世尊心中所念,將諸閱叉、鬼神,到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爾時,提地賴吒天王將諸乾沓和,從東方來至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毘婁勒叉天王將諸無數拘槃荼,從南方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毘婁波叉天王將諸龍神來至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及欲界色界無色界諸天,各各知如來心中所念,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爾時,釋提[*]桓因、毘沙門天王前白佛言:「唯願世尊勿自勞神,我等自當供養舍利。」

佛告諸天:「止!止!天王!如來自當知時。此是如來所應修行,非是天、龍、鬼神所及也。所以然者,父母生子多有所益,長養恩重,乳哺懷抱,要當報恩,不得不報恩。然諸天當知,過去諸佛世尊所生母先取滅度,然後諸佛世尊皆自供養耶維舍利。正使將來諸佛世尊所生之母先取滅度,然後諸佛皆自供養。以此方便,知如來應自供養,非天、龍、鬼神所及也。」

爾時,毘沙門天王告五百鬼曰:「汝等往至栴檀林中,取香薪來,當供養耶維[*]。」時,五百鬼聞天王語已,即往至栴檀林中,取栴檀薪來至曠野之間。

是時,世尊躬自舉床一腳,難陀舉一腳,羅云舉一腳,阿難舉一腳,飛在虛空,往至彼塚間;其中[>四]部之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舉五百比丘尼舍利至於塚間。爾時,世尊告耶輸提大將曰:「汝今更辦二床,二坐具,二車薪、香花供養二沙彌尼身。」

耶輸提大將白佛言:「唯然,世尊!」尋時,即辦供養之具。

爾時,世尊以栴檀木各傳與諸天。是時,世尊復告大將曰:「汝今各取五百舍利,各分別而供養之,二沙彌亦復使然。」

時,大將受佛教已,各各分別而取供養,即取耶維[*]。爾時,世尊復以[旃>栴]檀木著大愛道身上。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一切行無常,  生者必有盡,
 不生則不死,  此滅為最樂。」

爾時,諸天、人民皆悉雲集在於塚間;天、人大眾十億姟那術時大將火滅已,復取舍利而起偷婆

佛告大將曰:「汝今取五百比丘尼舍利與起偷婆,長夜之中受福無量!所以然者,世間有四人起於偷婆。云何為四?若有人與如來.至真.等正覺起於偷婆,轉輪聖王,與聲聞、辟支佛起偷婆者,受福無量。」爾時,世尊與諸天、人民說微妙之法,勸令歡喜。爾時,天與人有一億,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爾時,諸天、人民、乾沓和、阿須輪、四部之眾,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五十=四十九【宋】【元】【明】【聖】

  「五十」,宋、元、明、聖四本作「四十九」。
  「四十九」,大正藏原為「五十」,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四十九」。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聖】

  ????

五十二=五十【麗】,=五十二之一【明】,=五十一【聖】

  ????

[Nos. 144. 145]

  ???

娑=摩【宋】

  「娑」,宋本作「摩」。
  「摩」,大正藏原為「娑」,今依據宋本改作「摩」。

娑=摩【宋】【聖】

  「娑」,宋、聖二本作「摩」。
  「摩」,大正藏原為「娑」,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摩」。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亦+(復)【宋】【元】【明】【聖】

  「亦」,宋、元、明、聖四本作「亦復」。
  大正藏無「復」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卻=便【宋】【元】【明】,=各【聖】

  ????

諸=詣【宋】*【元】*【明】*

  「諸」,宋、元、明三本作「詣」。
  「詣」,大正藏原為「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詣」。

隨+(時)【宋】【元】【明】

  「隨」,宋、元、明三本作「隨時」。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闌=蘭【宋】【元】【明】【聖】

  「闌」,宋、元、明、聖四本作「蘭」。
  「蘭」,大正藏原為「闌」,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蘭」。

柘=遮【元】【明】*

  「柘」,元、明二本作「遮」。
  「遮」,大正藏原為「柘」,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遮」。

乾=揵【宋】【元】【明】【聖】

  「乾」,宋、元、明、聖四本作「揵」。
  「揵」,大正藏原為「乾」,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揵」。

椎=稚【聖】

  「椎」,聖本作「稚」。
  「稚」,大正藏原為「椎」,今依據聖本改作「稚」。

煙=火【宋】【元】【明】

  「煙」,宋、元、明三本作「火」。
  「火」,大正藏原為「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火」。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跏」。*

(第)+二【宋】【元】【明】

  「二」,宋、元、明三本作「第二」。
  大正藏無「第」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三=二【元】

  「三」,元本作「二」。
  「二」,大正藏原為「三」,今依據元本改作「二」。

(第)+三【宋】【元】【明】

  「三」,宋、元、明三本作「第三」。
  大正藏無「第」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想+(處)【宋】【元】【明】

  「想」,宋、元、明三本作「想處」。
  大正藏無「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還)+入【宋】*【元】*【明】*

  「入」,宋、元、明三本作「還入」。
  大正藏無「還」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第〕-【宋】【元】

  宋、元二本無「第」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第」字,今依據宋、元二本刪去。

(還)+入【宋】*【元】*【明】*【聖】

  「入」,宋、元、明、聖四本作「還入」。
  大正藏無「還」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中〕-【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踊=涌【明】*

  「踊」,明本作「涌」。
  「涌」,大正藏原為「踊」,今依據明本改作「涌」。

伎=妓【宋】【元】【明】

  「伎」,宋、元、明三本作「妓」。
  「妓」,大正藏原為「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妓」。

波=鉢【宋】【元】【明】

  「波」,宋、元、明三本作「鉢」。
  「鉢」,大正藏原為「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鉢」。

〔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婆羅遮羅比丘尼)七字+迦【宋】【元】【明】

  ???

〔各〕-【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各」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各」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地〕-【聖】

  聖本無「地」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地」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遙=逢【宋】【元】【明】

  「遙」,宋、元、明三本作「逢」。
  「逢」,大正藏原為「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逢」。

酥=蘇【聖】*

  「酥」,聖本作「蘇」。
  「蘇」,大正藏原為「酥」,今依據聖本改作「蘇」。

何+(所)【宋】【元】【明】

  「何」,宋、元、明三本作「何所」。
  大正藏無「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床+(具)【宋】*【元】*【明】*

  「床」,宋、元、明三本作「床具」。
  大正藏無「具」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欲)+往【宋】【元】【明】

  「往」,宋、元、明三本作「欲往」。
  大正藏無「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授=將【聖】

  「授」,聖本作「將」。
  「將」,大正藏原為「授」,今依據聖本改作「將」。

告+(之)【宋】【元】【明】

  「告」,宋、元、明三本作「告之」。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等=寺【宋】【元】【明】

  「等」,宋、元、明三本作「寺」。
  「寺」,大正藏原為「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寺」。

登=撜【聖】

  「登」,聖本作「撜」。
  「撜」,大正藏原為「登」,今依據聖本改作「撜」。

徐+(徐)【宋】【元】【明】

  「徐」,宋、元、明三本作「徐徐」。
  大正藏無「徐」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舉+(輿)【宋】【元】【明】

  「舉」,宋、元、明三本作「舉輿」。
  大正藏無「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二〕-【聖】

  聖本無「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尼)+聞【宋】*【元】*【明】*【聖】

  「聞」,宋、元、明、聖四本作「尼聞」。
  大正藏無「尼」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習=集【聖】

  「習」,聖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聖本改作「集」。

〔中〕-【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輿」,大正藏原為「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輿」。

桓=洹【聖】*

  「桓」,聖本作「洹」。
  「洹」,大正藏原為「桓」,今依據聖本改作「洹」。

「士」,宋、元、明、聖四本作「人」。

〔比丘〕-【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比丘」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比丘」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地=頭【聖】

  「地」,聖本作「頭」。
  「頭」,大正藏原為「地」,今依據聖本改作「頭」。

〔叉〕-【聖】

  聖本無「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叉」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荼=茶【宋】【元】【明】

  「荼」,宋、元、明三本作「茶」。
  「茶」,大正藏原為「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茶」。

波=博【聖】

  「波」,聖本作「博」。
  「博」,大正藏原為「波」,今依據聖本改作「博」。

(大)+天【聖】

  「天」,聖本作「大天」。
  大正藏無「大」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佛=弗【明】

  「佛」,明本作「弗」。
  「弗」,大正藏原為「佛」,今依據明本改作「弗」。

當知=知斯【宋】

  「當知」,宋本作「知斯」。
  「知斯」,大正藏原為「當知」,今依據宋本改作「知斯」。

哺=餔【聖】

  「哺」,聖本作「餔」。
  「餔」,大正藏原為「哺」,今依據聖本改作「餔」。

佛+(又諸佛)【宋】

  「佛」,宋本作「佛又諸佛」。
  大正藏無「又諸佛」三字,今依據宋本補上。

「耶維」,大正藏原為「蛇旬」,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耶維」。*

〔皆自供養〕-【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皆自供養」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皆自供養」四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香=栴檀【宋】【元】【明】

  「香」,宋、元、明三本作「栴檀」。
  「栴檀」,大正藏原為「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栴檀」。

於=大【宋】【元】【明】

  「於」,宋、元、明三本作「大」。
  「大」,大正藏原為「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大」。

床+(具)【宋】【元】【明】

  「床」,宋、元、明三本作「床具」。
  大正藏無「具」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各〕-【聖】

  聖本無「各」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各」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彌+(尼)【宋】【元】【明】【聖】

  「彌」,宋、元、明、聖四本作「彌尼」。
  大正藏無「尼」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他)+時【元】【明】

  「時」,元、明二本作「他時」。
  大正藏無「他」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火滅…婆)十一字=復取火滅【宋】

  「(火滅…婆)十一字」,宋本作「復取火滅」。
  「復取火滅」,大正藏原為「(火滅…婆)十一字」,今依據宋本改作「復取火滅」。

(與)+轉【宋】【元】【明】

  「轉」,宋、元、明三本作「與轉」。
  大正藏無「與」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聲聞〕-【宋】【元】【明】,聲聞=辟【聖】

  ????

佛+(及如來弟子漏盡阿羅漢與)十一字【宋】【元】【明】

  「」,本作「」。
  大正藏無「」字,今依據本補上。

輪=倫【宋】【元】【明】

  「輪」,宋、元、明三本作「倫」。
  「倫」,大正藏原為「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倫」。

[註解]

高臺寺:佛陀的道場之一,在毘舍離城北邊一大片天然林中的大講堂。又譯為「高樓臺觀」、「重閣講堂」、「大林精舍」。

拘夷那竭:古代印度末羅國的城名,在中印度的東北方,佛陀在這城的娑羅園雙樹間圓寂,詳見《雜阿含經》卷三十五第979經、卷四十四第1197經、《中阿含經》卷十四〈王相應品 1〉第68經大善見王經、《長阿含經》卷四第2經遊行經。又作拘尸那竭、拘尸城、鳩尸那竭、俱夷那竭、俱尸那竭。

露地:戶外沒有遮蔽物的地方。

栴檀:檀香,為檀香科檀香屬的常綠小喬木,有白檀、赤檀等種類。原產於印度,株高可達十二公尺,心材黃褐色,有強烈香味,可作香料、藥用、或雕刻材料。

分檀布施:分送物資而布施。

耶維:火化。又譯為闍維、蛇旬、荼毘。

姟那術:相當大的數目字。「姟」讀音同「該」。

[對應經典]

 

(二)[0823b1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舍衛城內有比丘尼名曰婆陀,將五百比丘尼於彼遊化。時,婆陀比丘尼在閑靜之處,而自思惟,結[*]加趺坐,繫念在前,自憶無數宿命之事,復自笑。有比丘尼遙見婆陀比丘尼笑,見已,便往至比丘尼所:「今婆陀比丘尼獨在樹下而笑,將有何緣?」

時,五百比丘尼即相將至婆陀比丘尼所,頭面禮足。爾時,五百比丘尼白婆陀曰:「有何因緣獨坐樹下而笑耶?」

爾時,婆陀比丘尼告五百比丘尼曰:「我向者在此樹下,自憶無數宿命之事,復見昔日所經歷身,死此生彼,皆悉觀見。」

時,五百比丘尼復白言:「唯願當說曩昔之緣。」

時,婆陀比丘尼告五百比丘尼曰:「過去久遠九十一劫有佛出世,名曰毘婆尸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出現於世。爾時,世界名槃頭摩,人民熾盛不可稱計。爾時,如來遊彼國界,將十六萬八千比丘眾,前後圍繞而為說法。時佛名號流布四遠:『毘婆尸佛者眾相具足,是一切人良祐福田。』

「爾時,彼國界中有童子名曰梵天,顏貌端正,世之希有。時,彼童子手執寶蓋而行[*]諸街巷中。時有居士婦亦復端[*]正,亦從此道行,眾人皆共觀看。時童子便作是念:『我今亦復端[*]正,手執寶蓋,眾人皆不觀視我身,此諸人民皆共觀此女人。我今要當作方便,使人觀視我。』時彼童子即出彼城,往至毘婆尸佛所,手執寶華,供養七日七夜,亦作誓願:『設當毘婆尸佛有此神足,有此神力,是世間、天上福田,持此功德,使我將來之世作女人身,人民見之莫不喜踊。』

「爾時,彼童子七日七夜供養彼佛已,隨命長短,後便生三十三天,於彼作女人身,極為端[*]正,玉女中第一,以五事功德勝彼天女。云何為五?所謂天壽、天色、天樂、天威福、天自在。時三十三天見已,各自說曰:『此天女者,極為殊妙,無與等者。』其中或有天子作是說:『此天女我應得以為天后。』各相競爭。時大天王說曰:『汝等勿共鬥訟,其中能說極妙法者,便以此天女與之作婦。』

「爾時,有一天子便說斯偈:

「『若起若復坐,  寤寐無有歡,
  設我眠睡時,  然後乃無欲。』

「爾時,復有天子而說斯偈:

「『汝今故為樂,  於眠無念想,
  我今興欲念,  如似打戰鼓。』

「爾時,復有天子而說斯偈:

「『設復打戰鼓,  猶有休息時,
  我欲馳速疾,  如水流不停。』

「爾時,復有天子而說斯偈:

「『如水漂大木,  猶有休息時,
  我恒思想欲,  如殺象不眴。』

「爾時,諸天中最尊天子與諸天人而說斯偈:

「『汝等猶閑暇,  各能說斯偈,
  我今不自知,  為存為亡乎?』

「爾時,諸天人白彼天子曰:『善哉!天子!所說偈者極為清妙。今日此天女奉貢天王。』爾時,天女即入天王宮。汝等諸妹勿有猶豫。所以然者,爾時童子供養佛上寶蓋者,豈異人乎?莫作是觀。爾時童子身者,即我身是也。

「過去三十一劫有式詰如來,出現於世,遊化於野馬世界,與大比丘眾十六萬人俱。爾時,彼天女後便命終而生人中,受女人身,極為端[*]正,世之希有。時式詰如來到時,著衣持鉢,入野馬城乞食。時彼天女人復為長者婦,以好飲食,奉上式詰如來,普作誓願:『持此功德之業,所生之處莫墮三惡趣,顏貌端[*]正,與人殊異。』

「爾時,彼女人後便命終生三十三天,於彼復作女人身,極為端[*]正,有五事功德勝彼諸天。爾時天女,豈異人乎?莫作是觀。所以然者,彼女人者,則我身是。

「即於彼劫毘舍羅婆如來出現於世,爾時天女隨壽長短,命終之後來生人中,受女人身,顏貌端[*]正,世之希有。復與長者居士作婦。爾時,長者婦復以妙衣好服奉上如來,發此誓願:『使我將來之世得作女身。』時彼婦女命終之後生三十三天,顏貌端[*]正,勝彼天女。爾時彼女人者,豈異人乎?莫作斯觀。所以然者,爾時女人者,則我身是。

「時彼女人隨壽長短,命終之後,來生人中,在波羅㮈大城,與月光長者作婢,顏貌麤醜,人所惡見。自毘舍羅婆去世,更無佛。爾時,辟支佛遊化。時月光長者婦告其婢曰:『汝在外遊行,求覓沙門!顏貌端[*]正,入吾意者,將來在家,吾欲供養。』爾時,彼婢即出家中,在外求覓沙門!遇見辟支[*]佛城內遊乞,然顏貌麤惡,姿色醜弊。時彼婢使語辟支[*]佛曰:『大家欲見,願屈至家。』即入白主:『沙門已至,可往相見。』

「時長者婦見沙門已,心不歡樂,即語其婢:『此還發遣,吾不布施。所以然者,由其顏貌麤弊故。』爾時,其婢語夫人曰:『設夫人不惠施沙門者,我今日所應食分,盡用惠施。』時彼夫人即出食分,細麨一升。時彼婢便授與沙門,辟支[*]佛受此食已,飛在虛空作十八變。時長者婢復作誓願:『持此功德,所生之處莫墮三惡趣,使我將來之世,得作女人,極為端[*]正。』

「時彼辟支[*]佛手擎鉢飯,遶城三匝,月光長者將五百商人集普會講堂。時彼城中男女大小,見辟支[*]佛擎鉢飯,飛在虛空,見已,相謂言:『斯是何人功德乃爾乎?遇此辟支[*]佛飯食惠施?』

「時長者婢語夫人曰:『出觀向沙門神德,飛在虛空作十八變,神德無量。』時長者婦告其婢曰:『今所惠施沙門之食,設獲福者,盡持與我,我當與汝二日食直。』其婢報曰:『不堪任以福相與。』夫人告曰:『與汝四日食直,乃至十日食直。』其婢報曰:『我不堪任以福相與。』夫人告曰:『我今與汝百枚金錢。』其婢報曰:『我不須。』夫人復告:『與汝二百,乃至千枚金錢。』其婢報曰:『我亦不須。』夫人告曰:『我免汝身,使不作婢。』婢報曰:『我亦不須求為良人。』夫人復告:『汝作夫人,我為婢使。』其婢報曰:『我亦不須求為夫人。』夫人告曰:『我今當取汝撾打,毀兀耳鼻,截汝手足,當斷汝頭。』其婢報曰:『如斯之痛,盡堪任受,終不以福而相惠施;身屬大家,心善各異。』爾時,長者婦即撾其婢。

「時五百商人各作斯論:『此神人者今來乞食,必當是我家施與。』時月光長者發遣諸人,還來入家,見夫人取婢鞭打,即問之曰:『以何因緣而鞭此婢。』時婢便以斯因緣具白。時月光長者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攝夫人以為婢使,使其婢代夫人處。

「爾時,波羅捺城有王治化,名梵摩達。時彼大王聞月光長者飯辟支佛,甚懷喜悅,乃遇真人,隨時惠施。梵摩達王即遣人召月光長者,而告之曰:『汝實飯神仙真人乎?』長者白王:『實遇真人,以食惠施。』時梵摩達王尋時賞賜,更增職位。時長者婢隨壽長短,命終之後生三十三天,顏貌殊妙,世之希有,五事功德勝彼諸天。諸妹莫作是觀,爾時長者婢者,即我身是也。

「於此賢劫中有佛出世,名拘樓孫如來。時彼天女隨壽長短,命終之後生於人中。爾時,與耶若達梵志作女。時此女人復飯如來,發誓願,求作女人身。後命終生三十三天,顏貌端[*]正,勝諸天女。復從彼命終,生於人中。

「爾時,拘那[*]含牟尼佛出現於世。時彼天女為長者女,復以金華供養拘那[*]含牟尼佛:『持此功德,所生之處,莫墮三惡趣,使我後身得作女人身。』時此女人隨壽長短,命終之後生三十三天,於彼端[*]正,出眾天女上,有五事功德而不可及。爾時長者女供養拘那[*]含牟尼佛,豈異人乎?莫作斯觀,爾時長者女人,則我身是。

「時彼天女隨壽長短,來生人中,復與長者作婦,顏貌殊特,世間希有。

「爾時,迦葉如來出現於世。時長者婦七日七夜,供養迦葉佛,[*]發誓願言:『使我將來世得作女[*]人身。』時長者婦隨壽長短,命終之後生三十三天,有五事功德勝彼天女。爾時長者婦供養迦葉佛者,豈異人乎?莫作斯觀,爾時長者婦,則我身是。

「於此賢劫釋迦文出現於世,時彼天女命終之後生羅閱城中,與劫毘羅婆羅門作女,顏貌端正,出諸女[*]人表。劫毘婆羅門女正以紫磨金像,至彼女人所,黮如似墨,意不貪五欲。諸妹莫作斯觀,此女人身豈異人乎?爾時婆羅門女者,則我身是也。諸妹當知,緣昔日功報,與比鉢羅摩納作婦,所謂摩訶迦葉是。尊大迦葉先自出家,後日我方出家,自憶昔日所經歷女人之身,是以今故自笑耳。我以無智自蔽,供養六如來,求作女人身,以此因緣,故笑昔日所經歷。」

爾時,眾多比丘聞婆陀比丘尼自憶宿命無數世時事,即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如來。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頗見聲聞之中比丘尼,自憶無數世事如斯人乎?」

比丘白佛:「不見。世尊!」

佛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弟子自憶宿命無數世事,劫毘羅比丘尼是。」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正=政【聖】

  「正」,聖本作「政」。
  「政」,大正藏原為「正」,今依據聖本改作「政」。

婆=波【聖】

  「婆」,聖本作「波」。
  「波」,大正藏原為「婆」,今依據聖本改作「波」。

天=無【宋】【元】【明】

  「天」,宋、元、明三本作「無」。
  「無」,大正藏原為「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無」。

彼+(復)【宋】【元】【明】

  「彼」,宋、元、明三本作「彼復」。
  大正藏無「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天后=夫婦【聖】

  「天后」,聖本作「夫婦」。
  「夫婦」,大正藏原為「天后」,今依據聖本改作「夫婦」。

爭=諍【聖】

  「爭」,聖本作「諍」。
  「諍」,大正藏原為「爭」,今依據聖本改作「諍」。

鬥=聞【元】

  「鬥」,元本作「聞」。
  「聞」,大正藏原為「鬥」,今依據元本改作「聞」。

法=偈【宋】【元】【明】

  「法」,宋、元、明三本作「偈」。
  「偈」,大正藏原為「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偈」。

復=有【聖】

  「復」,聖本作「有」。
  「有」,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聖本改作「有」。

漂=漂【聖】

  「漂」,聖本作「漂」。
  「漂」,大正藏原為「漂」,今依據聖本改作「漂」。

象=鳥【宋】【聖】

  「象」,宋、聖二本作「鳥」。
  「鳥」,大正藏原為「象」,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鳥」。

日=以【宋】【元】【明】

  「日」,宋、元、明三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妹」,大正藏原為「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妹」。

劫+(中)【宋】【元】【明】

  「劫」,宋、元、明三本作「劫中」。
  大正藏無「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普=亦【宋】【元】【明】【聖】

  「普」,宋、元、明、聖四本作「亦」。
  「亦」,大正藏原為「普」,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亦」。

彼=時【宋】【元】【明】

  「彼」,宋、元、明三本作「時」。
  「時」,大正藏原為「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時」。

女+(人)【宋】【元】【明】

  「女」,宋、元、明三本作「女人」。
  大正藏無「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女=人【宋】【元】【明】

  「女」,宋、元、明三本作「人」。
  「人」,大正藏原為「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人」。

大正藏在「婢」字之前有一「婦」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佛+(出)【宋】【元】【明】

  「佛」,宋、元、明三本作「佛出」。
  大正藏無「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辟支」,大正藏原為「各」,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辟支」。*

然+(彼)【宋】【元】【明】

  「然」,宋、元、明三本作「然彼」。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主=王【聖】

  「主」,聖本作「王」。
  「王」,大正藏原為「主」,今依據聖本改作「王」。

〔曰設夫人〕-【宋】

  宋本無「曰設夫人」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曰設夫人」四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夫人〕-【元】【明】

  元、明二本無「夫人」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夫人」二字,今依據元、明二本刪去。

升=斗【宋】【元】【明】

  「升」,宋、元、明三本作「斗」。
  「斗」,大正藏原為「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斗」。

便=使【宋】【元】【明】

  「便」,宋、元、明三本作「使」。
  「使」,大正藏原為「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使」。

沙門+(時)【宋】【元】【明】

  「沙門」,宋、元、明三本作「沙門時」。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誓=是【明】

  「誓」,明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為「誓」,今依據明本改作「是」。

人=身【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身」。
  「身」,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身」。

(時)+月【宋】【元】【明】

  「月」,宋、元、明三本作「時月」。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集+(會)【宋】【元】【明】

  「集」,宋、元、明三本作「集會」。
  大正藏無「會」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坐)+見【聖】

  「見」,聖本作「坐見」。
  大正藏無「坐」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自)+相【宋】【元】【明】

  「相」,宋、元、明三本作「自相」。
  大正藏無「自」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乎=于【聖】

  「乎」,聖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為「乎」,今依據聖本改作「于」。

(誰)+遇【宋】【元】【明】

  「遇」,宋、元、明三本作「誰遇」。
  大正藏無「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飯=飲【宋】【元】【明】

  「飯」,宋、元、明三本作「飲」。
  「飲」,大正藏原為「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飲」。

語=白【宋】【元】【明】

  「語」,宋、元、明三本作「白」。
  「白」,大正藏原為「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白」。

(願)+出【宋】【元】【明】

  「出」,宋、元、明三本作「願出」。
  大正藏無「願」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向=看【宋】【元】【明】,向+(者)【聖】

  ????

(汝)+今【宋】【元】【明】

  「今」,宋、元、明三本作「汝今」。
  大正藏無「汝」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我)+不【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我不」。
  大正藏無「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我+(亦)【宋】【元】【明】

  「我」,宋、元、明三本作「我亦」。
  大正藏無「亦」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免=勉【聖】*

  「免」,聖本作「勉」。
  「勉」,大正藏原為「免」,今依據聖本改作「勉」。

(其)+婢【宋】【元】【明】

  「婢」,宋、元、明三本作「其婢」。
  大正藏無「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作=為【宋】【元】【明】

  「作」,宋、元、明三本作「為」。
  「為」,大正藏原為「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為」。

夫=良【宋】【元】【明】

  「夫」,宋、元、明三本作「良」。
  「良」,大正藏原為「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良」。

兀=[杌>杌]【宋】【元】【明】

  「兀」,宋、元、明三本作「[杌>杌]」。
  「[杌>杌]」,大正藏原為「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杌>杌]」。

以=已【聖】

  「以」,聖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聖本改作「已」。

撾+(打)【宋】【元】【明】

  「撾」,宋、元、明三本作「撾打」。
  大正藏無「打」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以〕-【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婢+(身)【宋】【元】【明】

  「婢」,宋、元、明三本作「婢身」。
  大正藏無「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有)+五【宋】【元】【明】【聖】

  「五」,宋、元、明、聖四本作「有五」。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樓=屢【聖】

  「樓」,聖本作「屢」。
  「屢」,大正藏原為「樓」,今依據聖本改作「屢」。

大正藏無「與」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發+(此)【宋】*【元】*【明】*

  「發」,宋、元、明三本作「發此」。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長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長者」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長者」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間=之【宋】【元】【明】

  「間」,宋、元、明三本作「之」。
  「之」,大正藏原為「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之」。

(彼)+長【宋】【元】【明】

  「長」,宋、元、明三本作「彼長」。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文+(佛)【宋】【元】【明】

  「文」,宋、元、明三本作「文佛」。
  大正藏無「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毘+(羅)【宋】【元】【明】

  「毘」,宋、元、明三本作「毘羅」。
  大正藏無「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以=似【元】【明】【聖】

  「以」,元、明、聖三本作「似」。
  「似」,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似」。

磨=摩【聖】

  「磨」,聖本作「摩」。
  「摩」,大正藏原為「磨」,今依據聖本改作「摩」。

(黤)+黮【宋】【元】【明】

  「黮」,宋、元、明三本作「黤黮」。
  大正藏無「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時〕-【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時」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諸)+比【宋】【元】【明】

  「比」,宋、元、明三本作「諸比」。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見+(也)【宋】【元】【明】

  「見」,宋、元、明三本作「見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婆陀:比丘尼名,出家前是大迦葉尊者出家前的妻子,兩人奉父母之命結婚但各自修梵行,後來兩人都出家得阿羅漢。佛陀稱讚他「自識宿命無數劫事」第一。又譯為「拔陀迦毘離」。

設我眠睡時,然後乃無欲:我只有在睡眠時才不會愛你;我除了睡覺外都在愛你。

如殺象不眴:有如殺大象的時候,眼睛一眨也不眨(以免被大象踐踏而死)。「眴」為眼動,讀音同「眩」。

我今不自知,為存為亡乎:我不知道自己現在是死是活;我愛你愛到死去活來。

大家:世家望族,此處指奴婢所事奉的主人家。

比鉢羅摩納:「比鉢羅」是大迦葉尊者出家前的名字。「摩納」是「青年」的音譯。

[對應經典]

 

(三)[0825b16]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一比丘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須臾退坐,前白佛言:「劫為長短、為有限乎?」

佛告比丘:「劫極長遠,我今與汝引譬,專意聽之,吾今當說。」爾時,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比丘當知,猶如鐵城縱廣一由旬,芥子滿其中,無空缺處,設有人來百歲取一芥子,其鐵城芥子猶有減盡,然後乃為一劫,不可稱計。所以然者,生死長遠無有邊際,眾生恩愛縛著,流轉生死,死此生彼,無有窮已,我於其中厭患生死。如是,比丘!當求巧便,免此愛著之想。」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五十

[校勘]

~S. 15. 6. Sāsapā.

  ???

劫~Kappa.

  ???

旬+(高一由旬)【宋】【元】【明】

  「旬」,宋、元、明三本作「旬高一由旬」。
  大正藏無「高一由旬」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正藏在「乃」字之後有一「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五十=四十九【宋】【元】【明】【聖】

  「五十」,宋、元、明、聖四本作「四十九」。
  「四十九」,大正藏原為「五十」,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四十九」。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芥子:芥菜的種子,體積微小,常用來比喻極小的東西。

[對應經典]

 

增壹阿含經卷第五十一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大愛道般涅槃分品第五十二

(四)[0825c07]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一比丘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彼比丘白佛言:「世尊!劫為長遠。」

佛告比丘:「劫極遠,不可以籌量。我今當與汝引譬喻,善思念之,吾今當為汝說。」爾時,彼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猶如大石山縱廣一由旬,高一由旬,設有人來手執天衣,百歲一拂,石猶磨滅,劫數難限。所以然者,劫數長遠,無有邊際。如此非一劫、百劫。所以然者,生死長遠,不可限量,無有邊際。眾生之類,無明所弊,流浪生死,無有出期,死此生彼,無有窮已,我於其中厭患生死。如是,比丘!當求巧便,免此愛著之想。」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五十一=五十【宋】【元】【明】【聖】

  「五十一」,宋、元、明、聖四本作「五十」。
  「五十」,大正藏原為「五十一」,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五十」。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聖】

  ????

〔分〕-【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分」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分」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五十二=五十【麗】,=五十二之二【明】,=五十二品分之餘【聖】

  ????

~S. 15. 5. Pabbata.

  ???

佛言世尊=世尊曰【宋】【元】【明】

  「佛言世尊」,宋、元、明三本作「世尊曰」。
  「世尊曰」,大正藏原為「佛言世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世尊曰」。

(長)+遠【宋】【元】【明】

  「遠」,宋、元、明三本作「長遠」。
  大正藏無「長」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猶=譬【宋】【元】【明】

  「猶」,宋、元、明三本作「譬」。
  「譬」,大正藏原為「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譬」。

由旬~Yojana.

  ???

磨=摩【宋】【元】【明】

  「磨」,宋、元、明三本作「摩」。
  「摩」,大正藏原為「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摩」。

弊=蔽【宋】【元】【明】

  「弊」,宋、元、明三本作「蔽」。
  「蔽」,大正藏原為「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蔽」。

期=其【聖】

  「期」,聖本作「其」。
  「其」,大正藏原為「期」,今依據聖本改作「其」。

[註解]

筭:古代用來計數的器具。讀音同「算」。

[對應經典]

 

(五)[0825c22]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隨時聞法有五功德,恒不失時。云何為五?未曾聞法便聞之,已聞便持,除去狐疑,亦無邪見,解甚深之法,是謂,比丘!隨時聞法有此五功德。是故,比丘!當念常聽甚深之法,此是我之教誡。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受)+持【宋】【元】【明】

  「持」,宋、元、明三本作「受持」。
  大正藏無「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當念常=常當念【宋】【元】【明】【聖】

  「當念常」,宋、元、明、聖四本作「常當念」。
  「常當念」,大正藏原為「當念常」,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常當念」。

誡=戒【聖】

  「誡」,聖本作「戒」。
  「戒」,大正藏原為「誡」,今依據聖本改作「戒」。

[註解]

恒不失時:都不會失去可以聽法的時間。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增一阿含經》第52品第5經 《增一阿含經》第36品第1經 南傳
未曾聞法便聞之 未曾聞者便得聞之 聽聞未聽聞的
已聞便[受]持 以得聞者重諷誦之 使已聽聞的遍純淨
除去狐疑 見不邪傾 度脫疑惑
亦無邪見 無有狐疑 導正見解
解甚深之法 即解甚深之義 心明淨

(六)[0826a01]

聞如是:

一時,佛在毘舍離摩訶婆那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師子大將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如來告大將曰:「施主檀越有五功德。云何為五?

「於是,施主名聞遠布,某甲村中有此好施之人,周窮濟乏,無有愛惜,是謂,師子大將,第一功德施主所致。

「復次,師子大將!施主檀越若至剎利眾、婆羅門眾、沙門眾中,皆無所畏,亦無疑難,是謂,師子!第二功德。

「復次,施主檀越多為人所愛念,普來宗仰,如子愛母,其心不相離,施主亦復如是,多為人所愛。

「復次,師子!施主檀越布施之時,發歡喜心,以有歡喜即有悅豫,意性堅固,是時便自覺有樂有苦,亦變悔,如實而自知。云何自知,知有苦諦、苦習、苦盡、出要諦,如實知之。」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施為眾福具,  而逮第一義,
 其能憶施者,  便發歡喜心。

「復次,師子長者!施主檀越布施之時,身壞命終,生三十三天,又有五事勝彼諸天。云何為五?一者顏貌豪貴,威神光明;二者所欲自在,無事不果;三者若檀越施主生人中者,值富貴家;四者饒財多寶;五者言從語用。是謂,師子!檀越有此五功德引入善道。」

爾時,師子大將聞佛所說,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前白佛言:「唯願世尊及比丘僧當受我請。」

爾時,世尊默然受請。時,師子大將以見世尊默然受請,即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還至家中,辦具種種飲食,敷好坐具,即白:「時至,今正是時,唯願大聖垂愍臨顧。」

爾時,世尊到時,著衣持鉢,將諸比丘眾,前後圍遶,至大將家,各次第坐。爾時,師子將軍見佛及比丘僧已次第坐,手自斟酌行種種飲食。爾時,大將行食之時,諸天在虛空中而告之曰:「此是阿羅漢,斯人向阿羅漢,施此得福多,施此得福少,此是阿那含,此人向阿那[*]含,此人是斯陀[*]含,斯人向斯陀[*]含道,此人是須陀洹,斯人向須陀洹道,是人七生往返,此人一生,是持信,此人奉法,此是利根,此是鈍根,此人下卑,此人精進持戒,此人犯戒,施此人得福多,施此人得福少。」

爾時,師子大將聞諸天語已,亦不經懷,見如來食已訖,除去鉢器,更取小座,如來前坐。爾時,師子大將白世尊言:「我向者有諸天來至我所,而告之曰:『從羅漢,至犯戒。』皆具白如來。雖聞斯言,亦不經懷,亦不生此念:『我當捨此施彼,捨彼施此。』然我復生斯念:『應施一切眾生,有形之類,由食而存,無食則喪,我躬自從如來聞說斯偈,恒在心懷而不忘失。云何名為偈:

「『「施當普平等,  終不有所逆,
   必當遇聖賢,  緣斯而得度。」

「『是謂,世尊!斯偈所說。』我躬從如來聞之,恒念奉行。」

佛告大將:「善哉!斯名菩薩之心,平等惠施。若菩薩布施之時,亦不生此念:『我當與此,置此。』恒有平等而惠施,亦復有此念:『一切眾生有食則存,無食則亡。』菩薩行施之時,亦復思惟此業。」便說斯偈:

「夫人修其行,  行惡及其善,
 彼彼自受報,  行終不衰耗。
 如人尋其行,  即受其果報,
 為善獲其善,  作惡受惡報。
 為惡及其善,  隨人之所習,
 如似種五穀,  各獲其果實。

「師子大將!當以此方便,知善惡各有其行。所以然者,從初發意至于成道,心無增減,選擇人,亦不觀其地。是故,師子!若欲惠施之時,恒念平等,勿興是非之心。如是,師子!當作是學。」

爾時,世尊復說嚫曰:

施歡人所愛,  眾人所稱歎,
 所至無疑難,  亦無嫉妒心。
 是故智者施,  除去諸惡想,
 長夜至善處,  諸天所嘉歎。」

爾時,世尊說斯語已,便從坐起而去。

爾時,師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A. V. 34. Sīha.

  ???

[毗>毘]舍離摩訶婆那園~Vesālī, Mahāvana.

  ???

師…將~Sīha senāpati.

  ???

有=所【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所」。
  「所」,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所」。

(由)+施【宋】【元】【明】

  「施」,宋、元、明三本作「由施」。
  大正藏無「由」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剎利眾~Khattiya-parisa.

  ???

〔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喜=心【宋】【元】【明】

  「喜」,宋、元、明三本作「心」。
  「心」,大正藏原為「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心」。

(不)+變【宋】【元】【明】,(無)+變【聖】

  ????

〔而〕-【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習=集【元】【明】【聖】

  「習」,元、明、聖三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集」。

(苦)+出【宋】【元】【明】

  「出」,宋、元、明三本作「苦出」。
  大正藏無「苦」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憶=億【聖】

  「憶」,聖本作「億」。
  「億」,大正藏原為「憶」,今依據聖本改作「億」。

喜=悅【宋】【元】【明】【聖】

  「喜」,宋、元、明、聖四本作「悅」。
  「悅」,大正藏原為「喜」,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悅」。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爾時…次第坐〕十六字-【宋】

  宋本無「爾時…次第坐」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爾時…次第坐」六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此)+是【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此是」。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爾〕-【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爾」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爾」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在)+如【宋】【元】【明】

  「如」,宋、元、明三本作「在如」。
  大正藏無「在」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之=我【宋】【元】【明】

  「之」,宋、元、明三本作「我」。
  「我」,大正藏原為「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我」。

亦+(復)【宋】*【元】*【明】*

  「亦」,宋、元、明三本作「亦復」。
  大正藏無「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名為=為一【宋】【元】【明】

  「名為」,宋、元、明三本作「為一」。
  「為一」,大正藏原為「名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為一」。

(一)+偈【聖】

  「偈」,聖本作「一偈」。
  大正藏無「一」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聖賢=賢聖【宋】【元】【明】

  「聖賢」,宋、元、明三本作「賢聖」。
  「賢聖」,大正藏原為「聖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賢聖」。

哉+(善哉)【宋】【元】【明】

  「哉」,宋、元、明三本作「哉善哉」。
  大正藏無「善哉」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亡=喪【宋】【元】【明】

  「亡」,宋、元、明三本作「喪」。
  「喪」,大正藏原為「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喪」。

其=不【明】

  「其」,明本作「不」。
  「不」,大正藏原為「其」,今依據明本改作「不」。

惡+(故)【宋】【元】【明】

  「惡」,宋、元、明三本作「惡故」。
  大正藏無「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選=撰【聖】

  「選」,聖本作「撰」。
  「撰」,大正藏原為「選」,今依據聖本改作「撰」。

[註解]

摩訶婆那園:佛陀的道場之一,在毘舍離城北邊一大片天然林中的大講堂。又譯為「重閣講堂」、「大林精舍」。「摩訶婆那」為「大林」的音譯。

悅豫:歡悅。

言從語用:能讓人言聽計從,說的話起作用;講話有份量。

不選擇人,亦不觀其地:不計較布施給誰,也不因環境而改變布施的心意。

施歡人所愛:布施能給予別人歡喜,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提到:「施主檀越布施之時,發歡喜心,以有歡喜即有悅豫,意性堅固,[……],如實而自知」,這段話所表達的可能是由布施完成念施,念施即念覺支,而可漸次圓滿擇法覺支(擇布施等善法)、精進覺支(精進於善法)、喜覺支(歡喜),乃至完成七覺支,而領悟佛法。

關於七覺支的修行次第,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二十六、二十七「覺支相應」的內容。

(七)[0826c19]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波斯匿王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波斯匿王白世尊言:「夫施之家當施何處?」

世尊告王:「隨心所歡,便於彼施。」

王復白佛:「為施何處,得大功德?」

佛告王曰:「汝所問當施何處,今復問獲福功德。」

王白佛言:「我今問如來為施何處,獲其功德?」

佛告王曰:「吾今還問,王隨所樂,還報吾。云何?大王!若有剎利子來,婆羅門子來,然愚惑無所知,心意錯亂,恒不一定,來至王所,而問王言:『我等當恭奉聖王,隨時所須。』云何?大王!須此人在左右乎?」

王白佛言:「不須也。世尊!所以然者,由彼人無有黠慧,心識不定,不堪候外敵之所致也。」

佛告王曰:「云何?大王!若剎利、婆羅門種多諸方便,無有恐難,亦不畏懼,能除外敵,來至王所,而白王言:『我等隨時瞻奉聖王,唯願恩垂當見納受。』云何?大王!當受斯人不。」

王白佛言:「唯然,世尊!我等當納受斯人,所以然者,由彼人堪任[*]候外敵,無有畏難,[*]亦不恐懼。」

佛告王曰:「今比丘亦復如是,諸根完具,捨五成六,護一降四,施此之人,獲福最多。」

王白佛言:「云何比丘捨五成六,護一降四?」

佛告王曰:「於是,比丘捨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調、疑,如是,比丘!名為捨五。云何比丘成就六?王當知之,若比丘見色已,不起色想,緣此護眼根,除去惡不善念而[*]護眼根,若耳、鼻、口、身、意不起意識而[*]護意根,如是,比丘成就六。云何比丘而[*]護一,於是,比丘繫念在前,如是,比丘而[*]護一。云何比丘而降四?於是,比丘降身魔、欲魔、死魔、天魔,皆悉降伏,如是,比丘降伏於四。如是,大王!捨五就六,[*]護一降四,施如此之人,[*]獲福難量。大王!邪見邊見相應,如斯之人施蓋無益。」

時,王白佛言:「如是,世尊!施斯之人其福難量,若比丘成就一法,福尚難量,何況餘者。云何為一法?所謂身念是也。所以然者,尼乾子恒計身行、意行,不計口行。」

佛告王曰:「尼[*]乾子者愚惑,意常錯亂,心識不定,是彼師法故,致斯言耳。彼受身行之報,蓋不足言,意行無形而不可見。」

王白佛言:「此三行中何者最重?身行耶?口行耶?意行?」

佛告王曰:「此三行中意行最重,口行、身行蓋不足言。」

王白佛言:「復何因緣故,說念意最為第一?」

佛告王曰:「夫人所行,先意念,然後口發,口已發,便身行殺、盜、婬,舌根不定,亦無端緒,正使彼人命終,身根、舌根在。大王!彼人何以故身、口不有所設耶?」

王白佛言:「彼人以無意根故,致斯變耳。」

佛告王曰:「當以此方便,知意根最為重,餘二者輕。」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心為法本,  心尊心使,  心之念惡,
 即行即施,  於彼受苦,  輪轢于轍。
 心為法本,  心尊心使,  中心念善,
 即行即為,  受其善報,  如影隨形。」

爾時,波斯匿王白世尊言:「如是,如來!為惡之人,身行惡,隨行墮惡趣。」

佛告王言:「汝為觀何等義,而來問我為施何人,獲福益多?」

王白佛言:「我昔至尼[*]乾子所,問尼揵子曰:『當於何處惠施?』尼[*]乾子聞我所問已,更論餘事,亦不見報。時尼[*]乾子語我言:『沙門瞿曇作是說,施我得福多,餘者無福,當施我弟子,不應施餘人,其有人民施我弟子者,其福不可量也。』」

佛告王曰:「爾時,為云何報之?」

王白佛言:「時我便作是念:『或有斯理,惠施如來,其福難量。』今故問佛:『為與何處,其福難量?』然今世尊不自稱譽,亦不毀人。」

佛告王曰:「我口不作是說,施我得福多,餘者不得福。但我今日所說,鉢中遺餘,持與人者,其福難量,以清淨之心,著淨水中,普生斯念,斯中有形之類,蒙祐無量,何況人形。但,大王!我今所說施持戒人,其福難量,與犯戒人者,蓋不足言。

「大王當知,如田家子善治其地,除去穢惡,以好穀子著良田中,於中獲子無有限量;亦如彼田家子不修治地,亦不除去穢惡而下穀子,所收蓋不足言。今比丘亦復如是,若比丘捨五[*]就六,護一降四,如斯之人,其施惠者,其福無量;與邪見之人,蓋不足言。猶如,大王!剎利種、婆羅門種,意無疑難,能降外敵,當觀亦如羅漢之人,彼婆羅門種意不專定者,觀當如邪見之人。」

時,波斯匿王白世尊言:「施持戒之人,其福難量。自今已後,其有來求索者,終不違逆。若復四部之眾,有所求索者,亦不逆之。隨時給與衣被、飲食、床臥具,亦復施與諸梵行者。」

佛告之曰:「勿作是說。所以然者,施畜生之類,其福難量,況復人身乎。但我今日所說者,施持戒人難計,非犯戒人。」

波斯匿王白佛言:「我今重復自歸,然世尊殷勤,乃至於斯外道異學傳誹世尊,又且世尊恒歎譽彼人,外道異學貪著利養,又復如來不貪利養。國事多猥,欲還所止。」

佛告王曰:「宜知是時。」

爾時,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至=到【宋】【元】【明】

  「至」,宋、元、明三本作「到」。
  「到」,大正藏原為「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到」。

施=於【宋】【元】【明】【聖】

  「施」,宋、元、明、聖四本作「於」。
  「於」,大正藏原為「施」,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於」。

(施)+世【宋】【元】【明】【聖】

  「世」,宋、元、明、聖四本作「施世」。
  大正藏無「施」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汝+(前)【宋】【元】【明】

  「汝」,宋、元、明三本作「汝前」。
  大正藏無「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王=眾【聖】

  「王」,聖本作「眾」。
  「眾」,大正藏原為「王」,今依據聖本改作「眾」。

乎=于【聖】

  「乎」,聖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為「乎」,今依據聖本改作「于」。

候=俟【宋】【元】【明】【聖】*

  「候」,宋、元、明、聖四本作「俟」。
  「俟」,大正藏原為「候」,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俟」。

除=降【宋】【元】【明】【聖】

  「除」,宋、元、明、聖四本作「降」。
  「降」,大正藏原為「除」,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降」。

恩垂=垂恩【宋】【元】【明】

  「恩垂」,宋、元、明三本作「垂恩」。
  「垂恩」,大正藏原為「恩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垂恩」。

不+(乎)【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不乎」。
  大正藏無「乎」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此=是【聖】

  「此」,聖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聖本改作「是」。

於=施【聖】

  「於」,聖本作「施」。
  「施」,大正藏原為「於」,今依據聖本改作「施」。

〔捨〕-【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捨」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捨」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眠+(蓋)【宋】【元】【明】

  「眠」,宋、元、明三本作「眠蓋」。
  大正藏無「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調疑=調戲蓋疑蓋【宋】,=掉戲蓋疑蓋【元】【明】

  ????

護=獲【聖】[>*]

  「護」,聖本作「獲」。
  「獲」,大正藏原為「護」,今依據聖本改作「獲」。

口=舌【宋】【元】【明】【聖】

  「口」,宋、元、明、聖四本作「舌」。
  「舌」,大正藏原為「口」,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舌」。

捨=詣【明】

  「捨」,明本作「詣」。
  「詣」,大正藏原為「捨」,今依據明本改作「詣」。

(成)+就【宋】*【元】*【明】*

  「就」,宋、元、明三本作「成就」。
  大正藏無「成」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王=夫為【宋】【元】【明】【聖】

  「大王」,宋、元、明、聖四本作「夫為」。
  「夫為」,大正藏原為「大王」,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夫為」。

乾=揵【宋】*【元】*【明】*,=健【聖】*

  ????

意行不計口行=不計口行意行【宋】【元】【明】,〔意行〕-【聖】

  ????

〔之〕-【宋】

  宋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口行之報)+蓋【宋】【元】【明】

  「蓋」,宋、元、明三本作「口行之報蓋」。
  大正藏無「口行之報」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身行…最重〕二十字-【聖】

  聖本無「身行…最重」五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身行…最重」五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行+(耶)【宋】【元】【明】

  「行」,宋、元、明三本作「行耶」。
  大正藏無「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之)+中【宋】【元】【明】

  「中」,宋、元、明三本作「之中」。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意=身【聖】

  「意」,聖本作「身」。
  「身」,大正藏原為「意」,今依據聖本改作「身」。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設=說【宋】【元】【明】

  「設」,宋、元、明三本作「說」。
  「說」,大正藏原為「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說」。

故+(故)【聖】

  「故」,聖本作「故故」。
  大正藏無「故」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轍=傲【聖】

  「轍」,聖本作「傲」。
  「傲」,大正藏原為「轍」,今依據聖本改作「傲」。

揵=健【聖】

  「揵」,聖本作「健」。
  「健」,大正藏原為「揵」,今依據聖本改作「健」。

口=亦【宋】【元】【明】

  「口」,宋、元、明三本作「亦」。
  「亦」,大正藏原為「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亦」。

〔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後)+所【宋】【元】【明】

  「所」,宋、元、明三本作「後所」。
  大正藏無「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觀當=當觀【宋】【元】【明】

  「觀當」,宋、元、明三本作「當觀」。
  「當觀」,大正藏原為「觀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當觀」。

〔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敷)+具【聖】

  「具」,聖本作「敷具」。
  大正藏無「敷」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傳=恒【宋】【元】【明】

  「傳」,宋、元、明三本作「恒」。
  「恒」,大正藏原為「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恒」。

多猥=猥多【宋】【元】【明】

  「多猥」,宋、元、明三本作「猥多」。
  「猥多」,大正藏原為「多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猥多」。

[註解]

邊見:偏於一邊的見解,包括常見(認為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變的見解,又稱為「有見」)及斷見(斷滅的見解,又稱為「無見」)。

如斯之人施蓋無益:布施給這樣的人實在沒有好處。

欲還所止:便請辭回去了。

彼人以無意根故,致斯變耳:這個人因為意根失效,造成變成這樣(一動也不動)。

[對應經典]

 

(八)[0827c2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波斯匿王殺庶母百子,即懷變悔:「我造惡源,極為甚多,復用此為?由王位故,殺此百人,誰能堪任除我愁憂?」波斯匿王復作是念:「唯有世尊能去我憂耳。」時復作斯念:「我今不宜懷此愁憂,默然至世尊所,當駕王威至世尊所。」時波斯匿王告群臣曰:「汝等催駕寶羽之車,如前王法,欲出舍衛城,親近如來。」

群臣聞王教已,即時嚴駕羽寶之車,即來白王言:「嚴駕已訖,王知是時。」

時,波斯匿王即乘羽[*]寶車,鍾鳴鼓,懸繒幡蓋,人從皆著鎧器,諸臣圍遶出舍衛城,往至祇洹,步入祇[*]洹精舍,如前王法,除五威儀,蓋、天冠、拂、劍、履屣,盡捨之。至世尊所,頭面布地,復以手摩如來足,普自陳啟:「我今悔過,改往修來,愚惑不別真偽,殺庶母百子,王威力故。今來自悔,唯願納受。」

佛告王曰:「善哉,大王!還就本位,今當說法。」

波斯匿王即從坐起,禮世尊足,還詣本位。

佛告王曰:「命極危脆,極壽不過百年,所出無幾。人壽百年,計三十三天一日一夜,計彼日夜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彼三十三天正壽千歲,計人中壽壽十萬歲,復計還活地獄中一日一夜。復計彼日夜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還活地獄中五千歲,或壽半劫,或壽一劫,隨人所作行,或有中夭者,計人中之壽百億之歲。智者恒念普修此行,復用此惡為?樂少苦多,其殃難計。是故,大王!莫由己身、父母、妻子、國土、人民,施行罪業,亦莫為王身故而作罪本。猶如石蜜為初甜後苦,此亦如是。於短壽之中何為作惡?大王當知,有四大畏恒逼人身,終不可制約,亦復不可咒術、戰鬥、藥草所能抑折,生、老、病、死,亦如四大山從四方來,各各相就,摧壞樹木,皆悉磨滅,此四事者亦復如是。大王當知,若生來時,使父母懷憂、愁、苦、惱,不可稱計,若老來至無復少壯,壞敗形貌,支節漸緩,若病來至丁壯之年,無復氣力,轉轉命促,若死來至斷於命根,恩愛別離,五陰各散。是謂,大王!有此四大,皆不得自在。

十惡的報應若復有人親近殺生,受諸惡原,若生人中,壽命極短。若人習盜,後生貧困,衣不蓋形,食不充口。所以然者,皆由取他財物故,故致斯變,若生人中受苦無量。若人他,後生人中,妻不貞良。

若人妄語,後生人中,言不信用,為人輕慢,皆由前世詐稱虛偽故。若人惡言,受地獄罪,若生人中,顏色醜陋,皆由前世惡言,故致斯報。若人䛴語,受地獄罪,若生人中,家中不和,恒被鬥亂。所以然者,皆由前身所造之報。若人兩舌,鬥亂彼此,受地獄罪,若生人中,不和,恒有諍訟。所以然者,皆由前世鬥亂彼此之所致也。→

若人憙憎嫉他,受地獄罪,若生人中,為人所憎,皆由前世行本之所致也。若人興謀害之心,受地獄罪,若生人中,意不專定。所以然者,皆由前世興斯心故。若復有人習於邪見,受地獄罪,若生人中,聾盲瘖啞,人所惡見。所由爾者,皆因前世行本所致也。

「是謂,大王!由此十惡之報,致斯殃舋受無量苦,況復外者乎。是故,大王!當以法治化,莫以非法,以理治民,亦莫非理。大王!諸以正法治民者,命終之後皆生天上,正使大王,命終之後,人民追憶,終不忘失,名稱遠布。

「大王當知,諸以非法治化人民,死後皆生地獄中,是時,獄卒以五縛繫之,其中受苦不可稱量,或鞭,或縛,或捶,或解諸支節,或取火炙,或以鎔銅灌其身,或剝其皮,或以著腹,或拔其舌,或刺其體,或鋸解其身,或鐵臼中擣,或輪壞其形,使走刀山劍樹,不令停息,抱熱銅柱,或挑其眼,或壞耳根,截手足、耳鼻,已截復生,復舉身形著大鑊中,復以鐵叉擾動其身,不令息住,復從中出,生拔脊筋,持用治車,復使入熱炙地獄中,復入熱屎地獄中,復入刺地獄中,復入灰地獄中,復入刀樹地獄中,復令仰臥以熱鐵丸使食之,腸胃五藏皆悉爛盡,從下而過,復以[*]鎔銅而灌其口,從下而過,於中受苦惱;要當罪畢,然後乃出。如是,大王!眾生入地獄,其事如是,皆由前世治法不整之所致也。」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百年習逸,  後故入地獄,
 斯竟何足貪,  受罪難稱計。

「大王!以法治,自濟其身,父母、妻子、奴婢、親族將護國事。是故,大王!常當以法治化,勿以非法。人命極短,在世須臾間耳,生死長遠,多諸畏難,若死來至,於中呼哭,骨節離解,身體煩疼。爾時,無有救者。非有父母、妻子、奴婢、僕從、國土、人民所能救也。有此之難,誰堪代者?唯有布施、持戒,語常和悅,不傷人意,作眾功德,行諸善本。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智者當惠施,  諸佛所嘉歎,
 是故清淨心,  勿有懈慢意。
 為死之所逼,  受大極苦惱,
 至彼惡趣中,  無有休息時。
 若復欲來時,  極受於苦惱,
 諸根自然壞,  由惡無休息
 若醫師來時,  合集諸藥草,
 不遍其身體,  由惡無休息。
 若復親族來,  問其財貨本,
 耳亦不聞聲,  由惡無休息。
 若復移在地,  病人臥其上,
 形如枯樹根,  由惡無休息。
 若復[*]已命終,  身命識已離,
 形如牆壁土,  由惡無休息。
 若復彼死屍,  親族舉塜間,
 彼無可持者,  唯福可怙耳。

「是故,大王!當求方便,施行福業,今不為者,後悔無益。」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如來由福力,  降伏魔官屬,  今已還佛力,  是故福力尊。

「是故,大王!當念作福,為惡尋當悔,更莫復犯。」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雖為極惡原,  悔過漸復薄,
 是時於世間,  根本皆消滅。

「是故,大王!莫由己身,修行其惡,莫為父母、妻子、沙門、婆羅門,施行於惡,習其惡行。如是,大王!當作是學。」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非父母兄弟,  亦非諸親族,
 能免此患者,  皆捨歸於死

「是故,大王!自今已後,當以法治化,莫以非法。如是,大王!當作是學。」

爾時,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源」,宋、元、明、聖四本作「原」。

(時)+波【宋】【元】【明】【聖】

  「波」,宋、元、明、聖四本作「時波」。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催=摧【聖】

  「催」,聖本作「摧」。
  「摧」,大正藏原為「催」,今依據聖本改作「摧」。

寶羽=羽寶【宋】,=羽葆【元】【明】

  ????

寶=葆【元】【明】

  「寶」,元、明二本作「葆」。
  「葆」,大正藏原為「寶」,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葆」。

(之)+車【宋】【元】【明】

  「車」,宋、元、明三本作「之車」。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椎=推【聖】

  「椎」,聖本作「推」。
  「推」,大正藏原為「椎」,今依據聖本改作「推」。

鍾=鐘【明】

  「鍾」,明本作「鐘」。
  「鐘」,大正藏原為「鍾」,今依據明本改作「鐘」。

幡=旛【明】,=憧【聖】

  ????

從=民之徒【宋】【元】【明】,=徒【聖】

  ????

洹=桓【宋】*【元】*【明】*

  「洹」,宋、元、明三本作「桓」。
  「桓」,大正藏原為「洹」,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桓」。

普=並【元】【明】【聖】

  「普」,元、明、聖三本作「並」。
  「並」,大正藏原為「普」,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並」。

(由)+王【宋】【元】【明】

  「王」,宋、元、明三本作「由王」。
  大正藏無「由」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時)+波【宋】【元】【明】

  「波」,宋、元、明三本作「時波」。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十+(二)【宋】【元】【明】

  「十」,宋、元、明三本作「十二」。
  大正藏無「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我)+復【宋】【元】【明】

  「復」,宋、元、明三本作「我復」。
  大正藏無「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少=小【聖】

  「少」,聖本作「小」。
  「小」,大正藏原為「少」,今依據聖本改作「小」。

約=卻【宋】【元】【明】【聖】

  「約」,宋、元、明、聖四本作「卻」。
  「卻」,大正藏原為「約」,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卻」。

(所謂)+生【宋】【元】【明】

  「生」,宋、元、明三本作「所謂生」。
  大正藏無「所謂」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婬他=他婬【宋】

  「婬他」,宋本作「他婬」。
  「他婬」,大正藏原為「婬他」,今依據宋本改作「他婬」。

他+(妻)【元】【明】

  「他」,元、明二本作「他妻」。
  大正藏無「妻」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致=獲【宋】【元】【明】

  「致」,宋、元、明三本作「獲」。
  「獲」,大正藏原為「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獲」。

䛴=綺【宋】【元】【明】

  「䛴」,宋、元、明三本作「綺」。
  「綺」,大正藏原為「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綺」。

〔若生人中〕-【聖】

  聖本無「若生人中」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若生人中」四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室)+家【宋】【元】【明】

  「家」,宋、元、明三本作「室家」。
  大正藏無「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不和〕-【聖】

  聖本無「不和」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不和」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他〕-【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他」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舋」,大正藏原為「亹」,今依據高麗藏改作「舋」。

受+(罪)【宋】【元】【明】

  「受」,宋、元、明三本作「受罪」。
  大正藏無「罪」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苦〕-【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苦」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苦」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大〕-【聖】

  聖本無「大」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大」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失=矣【宋】【元】【明】

  「失」,宋、元、明三本作「矣」。
  「矣」,大正藏原為「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矣」。

鎔=融【宋】【元】【明】【聖】*

  「鎔」,宋、元、明、聖四本作「融」。
  「融」,大正藏原為「鎔」,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融」。

草=革【元】【明】

  「草」,元、明二本作「革」。
  「革」,大正藏原為「草」,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革」。

著=擆【元】

  「著」,元本作「擆」。
  「擆」,大正藏原為「著」,今依據元本改作「擆」。

〔或〕-【宋】

  宋本無「或」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或」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其)+耳【聖】

  「耳」,聖本作「其耳」。
  大正藏無「其」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或)+截【宋】【元】【明】

  「截」,宋、元、明三本作「或截」。
  大正藏無「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耳=取【明】

  「耳」,明本作「取」。
  「取」,大正藏原為「耳」,今依據明本改作「取」。

已=以【宋】【元】【明】【聖】*

  「已」,宋、元、明、聖四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以」。

息=止【宋】【元】【明】【聖】

  「息」,宋、元、明、聖四本作「止」。
  「止」,大正藏原為「息」,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止」。

炙=灰【宋】【元】【明】

  「炙」,宋、元、明三本作「灰」。
  「灰」,大正藏原為「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灰」。

灰+(河)【宋】【元】【明】

  「灰」,宋、元、明三本作「灰河」。
  大正藏無「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使+(令)[>【宋】【元】【明】]

  「」,本作「」。
  大正藏無「」字,今依據本補上。

整=正【元】【明】

  「整」,元、明二本作「正」。
  「正」,大正藏原為「整」,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正」。

放逸=於欲【宋】【元】【明】

  「放逸」,宋、元、明三本作「於欲」。
  「於欲」,大正藏原為「放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於欲」。

逸=欲【聖】

  「逸」,聖本作「欲」。
  「欲」,大正藏原為「逸」,今依據聖本改作「欲」。

竟=意【宋】

  「竟」,宋本作「意」。
  「意」,大正藏原為「竟」,今依據宋本改作「意」。

治+(化)【宋】【元】【明】

  「治」,宋、元、明三本作「治化」。
  大正藏無「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勿=莫【宋】【元】【明】

  「勿」,宋、元、明三本作「莫」。
  「莫」,大正藏原為「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莫」。

呼=啼【宋】【元】【明】

  「呼」,宋、元、明三本作「啼」。
  「啼」,大正藏原為「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啼」。

貨=化【聖】

  「貨」,聖本作「化」。
  「化」,大正藏原為「貨」,今依據聖本改作「化」。

命=冷【宋】【元】【明】

  「命」,宋、元、明三本作「冷」。
  「冷」,大正藏原為「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冷」。

屍=尸【聖】

  「屍」,聖本作「尸」。
  「尸」,大正藏原為「屍」,今依據聖本改作「尸」。

持=恃【宋】【元】【明】

  「持」,宋、元、明三本作「恃」。
  「恃」,大正藏原為「持」,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恃」。

偈+(夫為作福者常當離苦患造福受其報今世亦後世是故大王當念作福爾時世尊便說斯偈)三十六字【宋】【元】【明】

  「」,本作「」。
  大正藏無「」字,今依據本補上。

還=逮【宋】【元】【明】

  「還」,宋、元、明三本作「逮」。
  「逮」,大正藏原為「還」,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逮」。

悔+(過)【宋】【元】【明】

  「悔」,宋、元、明三本作「悔過」。
  大正藏無「過」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時=照【宋】【元】【明】

  「時」,宋、元、明三本作「照」。
  「照」,大正藏原為「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照」。

「患」,大正藏原為「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患」。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註解]

庶母:父親的妾。

石蜜:以蔗糖和牛奶為主成份的堅硬糖塊。

殃舋:災禍、爭端。「殃」意指災禍。「舋」意指爭端、過錯,讀音為「ㄒㄧㄣˋ」。

鑊:古代烹煮食物的大鍋。

由惡無休息:由於惡(報)而不能休息。

非父母兄弟,亦非諸親族,能免此患者,皆捨歸於死:任何人不論是父母兄弟或親友,都不能免去當事人的這些苦患,最後都得捨離而死去。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記載造十惡業的惡報,整理如下表:

類別 造惡 受報
身業 殺生 受諸惡原;若生人中,壽命極短
身業 習盜 後生貧困,衣不蓋形,食不充口;若生人中受苦無量
身業 婬他 後生人中,妻不貞良
口業 妄語 後生人中,言不信用,為人輕慢
口業 惡言 受地獄罪;若生人中,顏色醜陋
口業 䛴語 受地獄罪;若生人中,家中不和,恒被鬥亂
口業 兩舌 受地獄罪;若生人中,家不和,恒有諍訟
意業 憙憎嫉他 受地獄罪;若生人中,為人所憎
意業 興謀害之心 受地獄罪;若生人中,意不專定
意業 邪見 受地獄罪;若生人中,聾盲瘖啞,人所惡見

[進階辨正]

(九)[0829b11]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國王波斯匿夜夢見十事,王即覺悟,大用愁怖,懼畏亡國及身、妻、子。明日即召公卿、大臣、明智道士、婆羅門能解夢相者,悉來集會,王即為說夜夢十事,誰能解者。

婆羅門言:「我能解之,恐王聞之,即當不樂。」

王言:「便說之。」

婆羅門言:「當亡國王及王太子、王妻。」

言:「云何,諸人!寧可厭不耶?」

婆羅門言:「斯事可[*]禳[*]厭之,當殺太子及王所重大夫人、邊傍侍者、僕從、奴婢,并所貴大臣,以用祠天王;所有臥具、珍琦寶物,皆當火燒,以祠於天。如是,王身及國可盡無他。」

王聞婆羅門言,大用愁憂不樂,卻入齋室,思念此事。王有夫人名曰摩利,就到王所,問王:「意故何以愁憂不樂,妾身將有過於王耶?」

王言:「卿無過於我,但莫問是事,卿聞之,令汝愁怖?」

夫人答王:「不敢愁怖。」

王言:「不須問也,聞者愁怖。」

夫人言:「我是王身之半,有急緩當殺妾一人,王安隱不以為怖,願王說之。」

王即為夫人說:「昨夜夢見十事,一者見三釜羅,兩邊釜滿,中釜空,兩邊釜沸氣相交往,不入中央空釜中;二者夢見馬口亦食、亦食;三者夢見大樹生華;四者夢見小樹生果;五者夢見一人索繩,然後有羊,羊主食繩;六者夢見狐坐金床上,食以金器;七者夢見大牛還從犢子嗽乳;八者夢見黑牛群,從四面吼鳴來,相趣欲鬥,當合未合,不知牛處;九者夢見大陂池水,中央濁,四邊清;十者夢見大溪水波流正赤。夢見已,即寤,大用惶怖,恐亡國及身、妻、子、人民。今召公卿、大臣、道人、婆羅門能解夢者,時有一婆羅門言:『當殺王太子、所重夫人、大臣、奴婢,以祠於天。』以故致愁耳。」

夫人報言:「大王!莫愁夢。如人行買金,又以火燒,兼石上磨,好惡自現。今佛近在祇[*]洹精舍,可往問佛,佛解說者可隨佛說。云何信此狂癡婆羅門語,以自愁苦,乃至於斯。」

王方喜寤,即召左右傍臣,速嚴駕車騎,王乘高蓋之車,乘騎侍從數千萬人,出舍衛城到祇[*]洹精舍,下步到佛所,頭面禮足,長跪叉手,前白佛言:「昨夜夢見十事,願佛哀我,事事解說。」

佛告王曰:「善哉,大王!王所夢者,乃為將來後世現瑞應耳。後世人民不畏禁法,普當淫泆,貪有妻息,放情婬嫟,無有厭足,妒忌愚癡,不知慚,不知愧,貞潔見棄,佞諂亂國。王夢見三釜羅,兩邊釜滿,中央釜空,兩邊釜沸氣相交往,不入中央空釜中者,後世人民皆當不給足養親貧窮,同生不親近,反親他人,富貴相從,共相饋遺。王夢見一事,正為此耳。

[正>「王]夢見馬口亦食,尻亦食,後世人民、大臣、百官、長吏、公卿,食於官,復食於民,賦歛不息,下吏作姦,民不得寧,不安舊土。王夢見二事,正為此耳。

「王夢見大樹生華,後世人民多逢驅役,心焦意惱,常有愁怖,年滿三十,頭髮皓白。王夢見三事正為此耳。

「王夢見小樹生果,後世女人年未滿十五,便行求嫁,抱兒來歸,不知慚愧。王夢見四事,正為是耳。

「王夢見一人索繩後有羊,羊主食繩,末後世人夫婿行賈,或入軍征,遊洋街里,朋黨交戲,不肖之妻在家與男子私通栖宿,食飲夫財,快情恣欲,無有愧陋,夫亦知之,效人佯愚。王夢見五事,正為是耳。

「王夢見狐上金床,食用金器,後世人賤者當貴,在金床上,坐食飲重味,貴族大姓當給走使,良人作奴婢,奴婢為良人。王夢見六事,正謂此耳。

「王夢見大牛還從犢子下[*]嗽乳,後世人母,當為女作媒,將他男子與房室,母住守門,從得財物,持用自給活,父亦同情,佯聾不知。王夢見七事,正謂是耳。

「王夢見黑牛從四面群來,相趣鳴吼欲鬥,當合未合,不知牛處,後世人國王、大臣、長吏、人民,皆當不畏大禁,貪婬嗜欲,畜財貯產,妻子大小皆不廉潔,婬妷饕[餐>餮],無有厭極,嫉妒、愚癡,不知慚愧,忠孝不行,佞諂破國,不畏上下,雨不時節,氣不和適,風塵暴起,飛沙折木,蝗蟲噉稼,使茲不熟,帝王人民施行如此,故天使然。又現四邊起雲,帝王人民皆喜,各言:『雲以四合,今必當雨。』須臾之間雲各自散,故現此怪,欲使万民改行,守善持戒,畏懼天地,不入惡道,貞廉自守,一妻一婦,慈心不怒。王夢見八事,正謂此耳。

「王夢見大陂水,中央濁、四邊清,後世人在閻浮地內,臣當不忠,子當不孝,不敬長老,不信佛道,不敬明經道士,臣貪官賜,子貪父財,無有[*]反復,不顧義理;邊國當忠孝,尊敬長老,信樂佛道,給施明經道士,念報[*]反復。王夢見九事,正謂此耳。

「王夢見大溪水流波正赤,後世人諸帝王、國[*]王,當不厭其國,興師共鬥,當作車兵、馬兵,當相攻伐,還相殺害,流血正赤。王夢見十事,正謂是耳。盡皆為後世人之事耳,後世人若能心存佛道,奉事明經道人者,死皆生天上,若作愚行,更共相殘者,死入三惡道,不可復陳。」

王即長跪,叉手受佛教,心中歡喜,得定慧,無復恐怖,王便稽首作禮,頭面著佛足。還宮,重賜夫人,拜為正后,多給財寶,資令施人,國遂豐樂;皆奪諸公卿、大臣、婆羅門俸祿,悉逐出國,不復信用。一切人民皆發無上正真之道,王及夫人禮佛而去。

爾時,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五十

[校勘]

[Nos. 146-148]

  ???

悟=寤【宋】【元】【明】

  「悟」,宋、元、明三本作「寤」。
  「寤」,大正藏原為「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寤」。

言=語【聖】

  「言」,聖本作「語」。
  「語」,大正藏原為「言」,今依據聖本改作「語」。

〔云何〕-【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云何」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云何」二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禳=攘【聖】*

  「禳」,聖本作「攘」。
  「攘」,大正藏原為「禳」,今依據聖本改作「攘」。

厭=𧞣【宋】*【元】*【明】*

  「厭」,宋、元、明三本作「𧞣」。
  「𧞣」,大正藏原為「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𧞣」。

琦=奇【明】

  「琦」,明本作「奇」。
  「奇」,大正藏原為「琦」,今依據明本改作「奇」。

緩+(以告我就當)五字【宋】【元】【明】

  「」,本作「」。
  大正藏無「」字,今依據本補上。

(大)+王【宋】【元】【明】

  「王」,宋、元、明三本作「大王」。
  大正藏無「大」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中+(央)【宋】【元】【明】

  「中」,宋、元、明三本作「中央」。
  大正藏無「央」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嗽=𡂡【宋】*【元】*【明】*

  「嗽」,宋、元、明三本作「𡂡」。
  「𡂡」,大正藏原為「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𡂡」。

吼鳴=鳴吼【宋】【元】【明】

  「吼鳴」,宋、元、明三本作「鳴吼」。
  「鳴吼」,大正藏原為「吼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鳴吼」。

夢=說【宋】【元】【明】

  「夢」,宋、元、明三本作「說」。
  「說」,大正藏原為「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說」。

夢+(義)【宋】【元】【明】

  「夢」,宋、元、明三本作「夢義」。
  大正藏無「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磨=摩【聖】

  「磨」,聖本作「摩」。
  「摩」,大正藏原為「磨」,今依據聖本改作「摩」。

〔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自)+下【聖】

  「下」,聖本作「自下」。
  大正藏無「自」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淫=婬【宋】【元】【明】

  「淫」,宋、元、明三本作「婬」。
  「婬」,大正藏原為「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婬」。

有=著【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著」。
  「著」,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著」。

妒=姤【聖】

  「妒」,聖本作「姤」。
  「姤」,大正藏原為「妒」,今依據聖本改作「姤」。

〔不知〕-【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不知」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不知」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潔=廉【宋】【元】【明】

  「潔」,宋、元、明三本作「廉」。
  「廉」,大正藏原為「潔」,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廉」。

反=返【聖】*

  「反」,聖本作「返」。
  「返」,大正藏原為「反」,今依據聖本改作「返」。

廩=稟【宋】【元】【明】,=稟【聖】

  ????

歛=撿【聖】

  「歛」,聖本作「撿」。
  「撿」,大正藏原為「歛」,今依據聖本改作「撿」。

焦=憔【宋】【元】【明】

  「焦」,宋、元、明三本作「憔」。
  「憔」,大正藏原為「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憔」。

(未)+滿【宋】【元】【明】

  「滿」,宋、元、明三本作「未滿」。
  大正藏無「未」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髮=鬚【宋】【元】【明】

  「髮」,宋、元、明三本作「鬚」。
  「鬚」,大正藏原為「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鬚」。

此=是【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洋=佯【宋】【元】【明】

  「洋」,宋、元、明三本作「佯」。
  「佯」,大正藏原為「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佯」。

肖=消【聖】

  「肖」,聖本作「消」。
  「消」,大正藏原為「肖」,今依據聖本改作「消」。

與+(他)【宋】【元】【明】

  「與」,宋、元、明三本作「與他」。
  大正藏無「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栖=棲【宋】【元】【明】【聖】

  「栖」,宋、元、明、聖四本作「棲」。
  「棲」,大正藏原為「栖」,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棲」。

飲=啖【宋】【元】【明】,=噉【聖】

  ????

與+(共)【宋】【元】【明】

  「與」,宋、元、明三本作「與共」。
  大正藏無「共」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持〕-【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持」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持」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未合〕-【聖】

  聖本無「未合」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未合」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王=主【宋】*【元】*【明】*

  「王」,宋、元、明三本作「主」。
  「主」,大正藏原為「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主」。

子=女【宋】【元】【明】

  「子」,宋、元、明三本作「女」。
  「女」,大正藏原為「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女」。

[佞>佞]=諛【宋】【元】【明】

  「[佞>佞]」,宋、元、明三本作「諛」。
  「諛」,大正藏原為「[佞>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諛」。

〔天〕-【聖】

  聖本無「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天」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然+(也)【聖】

  「然」,聖本作「然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万=下【宋】【元】【明】

  「万」,宋、元、明三本作「下」。
  「下」,大正藏原為「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下」。

資=恣【宋】【元】【明】【聖】

  「資」,宋、元、明、聖四本作「恣」。
  「恣」,大正藏原為「資」,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恣」。

俸=奉【聖】

  「俸」,聖本作「奉」。
  「奉」,大正藏原為「俸」,今依據聖本改作「奉」。

前行+(增壹阿含十一法竟,二十五万首盧其有八十万言五百五十五聞如是一時也)三十一字,但明無增壹阿含四字【宋】【元】【明】

  ????

〔一〕-【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一」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禳:祭神祈求消除災變。讀音ㄖㄤˊ。

摩利:優婆夷名,即「末利夫人」,是拘薩羅國波斯匿王的王后。她原為貴族,父親過世後淪為舍衛城內釋迦族人摩呵男的婢女,名為黃頭,常守末利園,一天見到佛陀入城乞食,即供養佛陀,並且發願迴向能脫離婢女的身分而成為王妃。一次波斯匿王出外遊獵,為避暑而至末利園,受到她接待到蔭涼的地方,讓波斯匿王很歡喜,最後並娶她為王妃。因為是從末利園請來的,而稱為末利夫人。義譯為「勝鬘」,她的女兒也同名,後世為方便區分,常稱呼此位王后為「末利夫人」、女兒為「勝鬘夫人」。她接引波斯匿王信佛,讓原先暴惡無信的波斯匿王變成虔誠的佛弟子,佛陀稱讚她「篤信牢固」第一,參見《增壹阿含經》卷六〈利養品 13〉第3經。另外,《增壹阿含經》卷二十六〈等見品 34〉第2經記載,她兒子之一的流離太子小時候曾受釋迦族人怒罵稱為婢子,因此立誓報仇,繼位後滅了釋迦族。

儻:如果、倘若。同「倘」。

釜羅:裝東西的鍋子。

尻:臀部。讀音ㄎㄠ。

一人索繩,然後有羊,羊主食繩:一個人拿繩子牽著後面的羊,羊以繩子為主食。按,羊應吃草,這裡卻以草繩為主食,有如妻子破壞能引領自己的規矩,而跑出去亂來。

瑞應:徵兆。

禁法:指戒律。

廩:儲藏、積聚。讀音同「凜」。

栖宿:停留、居住。「栖」音、義同「棲」。

饕餮:饕為貪財,餮為貪食,比喻凶惡貪婪的人。

[對應經典]

  • 《佛說舍衛國王十夢經》
  • Jataka I, p.334-343。

[讀經拾得]

 
agama1/增壹阿含經大愛道般涅槃品第五十二.txt · 上一次變更: 2022/12/24 21:14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6709208488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