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三十四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導讀

(一三六)大品商人求財經第二十(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乃往昔時,閻浮洲中諸商人等皆共集會在賈客堂,而作是念:『我等寧可乘海裝船,入大海中取財寶來,以供家用。』復作是念:『諸賢入海,不可豫知安隱、不安隱,我等寧可各各備辦浮海之具,謂羖羊皮囊、大瓠、簿。』彼於後時各各備辦浮海之具,羖羊皮囊、大瓠、簿[*]栰,便入大海。彼在海中為摩竭魚王破壞其船,彼商人等各各自乘浮海之具,羖羊皮囊、大瓠、簿[*]栰,浮向諸方。

「爾時,海東大風卒起,吹諸商人至海西岸,彼中逢見諸女人輩,極妙端正,一切嚴具以飾其身。彼女見已,便作是語:『善來,諸賢!快來,諸賢!此間極樂最妙好處,園觀浴池、坐臥處所、林木蓊鬱,多有錢財、金銀、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硨磲、珊瑚、琥珀、瑪、玳瑁、赤石、琁珠,盡與諸賢,當與我等共相娛樂,莫令閻浮洲商人南行,乃至於夢。』彼商人等皆與婦人共相娛樂。彼商人等因共婦人合會,生男或復生女。彼於後時,閻浮洲有一智慧商人獨住靜處,而作是念:『以何等故?此婦人輩制於我等不令南行耶?我寧可伺共居婦人,知彼眠已,安徐而起,當竊南行。』

「彼閻浮洲一智慧商人則於後,伺共居婦人,知彼眠已,安徐而起,即竊南行。彼閻浮洲一智慧商人既南行已,遙聞大音高聲喚叫,眾多人聲啼哭懊惱,喚父呼母,呼喚妻子及諸愛念親親朋友,好閻浮洲安隱快樂,不復得見。彼商人聞已,極大恐怖,身毛皆豎,莫令人及非人觸嬈我者。於是,閻浮洲一智慧商人自制恐怖,復進南行。彼閻浮洲一智慧商人進行南已,忽見東邊有大鐵城,見已,遍觀不見其門,乃至可容貓子出處。

「彼閻浮洲一智慧商人見鐵城北有大叢樹,即往至彼大叢樹所,安徐緣上,上已,問彼大眾人曰:『諸賢!汝等何故,啼哭懊惱,喚父呼母,呼喚妻子及諸愛念親親朋友?好閻浮洲安隱快樂,不復得見耶?』時,大眾人便答彼曰:『賢者!我等是閻浮洲諸商人也,皆共集會在賈客堂,而作是念:「我等寧可乘海裝船,入大海中取財寶來,以供家用。」賢者!我等復作是念:「諸賢!我等入海,不可豫知安隱、不安隱,我等寧可各各備辦浮海之具,謂羖羊皮囊、大瓠、簿[*]栰。」賢者!我於後時各各備辦浮海之具,謂羖羊皮囊、大瓠、簿[*]栰,便入大海。賢者!我等在海中,為摩竭魚王破壞其船。賢者!我等商人各各自乘浮海之具,羖羊皮囊、大瓠、簿[*]栰,浮向諸方。爾時,海東大風卒起,吹我等商人至海西岸,彼中逢見諸女人輩,極妙端正[*],一切嚴具以飾其身。彼女見已,便作是語:「善來,諸賢!快來,諸賢!此間極樂最妙好處,園觀浴池、坐臥處所、林木蓊鬱,多有錢財、金銀、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硨磲[*]、珊瑚、琥[*]珀、瑪[*]瑙[*]、玳瑁[*]、赤石、琁[*]珠,盡與諸賢,當與我等共相娛樂,莫令閻浮洲商人南行,乃至於夢。」

「『賢者!我等與彼婦人共相娛樂。我等因共婦人合會,生男或復生女。賢者!若彼婦人不聞閻浮洲餘諸商人在於海中,為摩竭魚王破壞船者,則與我等共相娛樂。賢者!若彼婦人聞閻浮洲有諸商人在於海中,為摩竭魚王破壞船者,便食我等,極遭逼迫。若食人時,有餘髮毛及爪齒者,彼婦人等盡取食之。若食人時,有血滴地,彼婦人等便以手爪[*]掘地深四寸,取而食之。賢者!當知我等閻浮洲商人本有五百人,於中已噉二百五十,餘有二百五十,今皆在此大鐵城中。賢者!汝莫信彼婦人語,彼非真人,是羅剎鬼耳。』

「於是,閻浮洲一智慧商人於大叢樹安徐下已,復道而還彼婦人所本共居處,知彼婦人故眠未覺,即於其夜,彼閻浮洲一智慧商人速往至彼閻浮洲諸商人所,便作是語:『汝等共來!當至靜處,汝各獨往,勿將兒去,當共在彼,密有所論。』彼閻浮洲諸商人等共至靜處,各自獨去,不將兒息。

「於是,閻浮洲一智慧商人語曰:『諸商人!我則獨住於安靜處,而作是念:「以何等故?此婦人輩制於我等不令南行耶?我寧可伺共居婦人,知彼眠已,安徐而起,當竊南行。」於是,我便伺共居婦人,知彼眠已,我安徐起,即竊南行。我南行已,遙聞大音高聲喚叫,眾多人聲啼哭懊惱,喚父呼母,呼喚妻子及諸愛念親親朋友,好閻浮洲安隱快樂,不復得見。我聞是已,極大恐怖,身毛皆豎,莫令人及非人觸嬈我者。於是,我便自制恐怖,復進南行,進南行已,忽見東邊有大鐵城,見已,遍觀不見其門,乃至可容貓子出處。

「『我復見於大鐵城北有大叢樹,即往至彼大叢樹所,安徐緣上,上已,問彼大眾人曰:「諸賢!汝等何故,啼哭懊惱,喚父呼母,呼喚妻子及諸愛念親親朋友?好閻浮洲安隱快樂,不復得見耶?」彼大眾人而答我曰:「賢者!我等是閻浮洲諸商人,皆共集會在賈客堂,而作是念:『我等寧可乘海裝船,入大海中取財寶來以供家用。』賢者!我等復作是念:『諸賢!我等入海,不可豫知安隱、不安隱,我等寧可各各備辦浮海之具,謂羖羊皮囊、大瓠、簿[*]栰。』賢者!我等後時各各備辦浮海之具,謂羖羊皮囊、大瓠、簿[*]栰,便入大海。賢者!我等在海中,為摩竭魚王破壞其船。賢者!我等商人各各自乘浮海之具,羖羊皮囊、大瓠、簿[*]栰,浮向諸方。爾時,海東大風卒起,吹我等商人至海西岸,彼中逢見諸女人輩,極妙端正[*],一切嚴具以飾其身,彼女見已,便作是語:『善來,諸賢!快來,諸賢!此間極樂最妙好處,園觀浴池、坐臥處所、林木蓊鬱,多有錢財、金銀、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硨磲[*]、珊瑚、琥[*]珀、瑪[*]瑙[*]、玳瑁[*]、赤石、琁[*]珠,盡與諸賢,當與我等共相娛樂,莫令閻浮洲商人南行,乃至於夢。』賢者!我等與彼婦人共相娛樂。我等因共婦人合會,生男或復生女。賢者!若彼婦人不聞閻浮洲更有商人在於海中,為摩竭魚王破壞船者,則與我等共相娛樂。賢者!若彼婦人聞閻浮洲更有商人在於海中,為摩竭魚王破壞船者,便食我等,極遭逼迫。若食人時,有餘髮毛及爪[*]齒者,彼婦人等盡取食之。若食人時,有血滴[*]地,彼婦人等便以手爪[*]掘地深四寸,取而食之。賢者!當知我等閻浮洲商人本有五百人,於中已噉二百五十,餘有二百五十,今皆在此大鐵城中。賢者!汝莫信彼婦人語,彼非真人,是羅剎鬼耳。」』

「於是,閻浮洲諸商人問彼閻浮洲一智慧商人曰:『賢者!不問彼大眾人,諸賢!頗有方便令我等及汝等從此安隱度至閻浮洲耶?』閻浮洲一智慧商人答曰:『諸賢!我時脫不如是問也。』於是,閻浮洲諸商人語曰:『賢者!還去至本共居婦人處已,伺彼眠時,安徐而起,更竊南行。』復往至彼大眾人所問曰:『諸賢!頗有方便令我等及汝等從此安隱度至閻浮洲耶?』於是,閻浮洲一智慧商人為諸商人默然而受。

「是時,閻浮洲一智慧商人還至共居婦人處已,伺彼眠時,安徐而起,即竊南行,復往至彼大眾人所,問曰:『諸賢!頗有方便令我等及汝等從此安隱度至閻浮洲耶?』彼大眾人答曰:『賢者!更無方便令我等從此安隱度至閻浮洲。賢者!我作是念:「我等當共破掘此牆,還歸本所。」適發心已,此牆轉更倍高於常。賢者!是謂方令我等不得從此安隱度至閻浮洲。賢者!別有方便可令汝等從此安隱度至閻浮洲,我等永無方便。諸賢!我等聞天於空中唱曰:「閻浮洲諸商人愚癡不定,亦不善解。所以者何?不能令十五日說從解脫時而南行,彼有䭷馬王,食自然粳米,安隱快樂,充滿諸根,再三唱曰:『誰欲度彼岸,誰欲使我脫,誰欲使我將從此安隱度至閻浮洲耶?』汝等可共詣䭷馬王而作是語:『我等欲得度至彼岸,願脫我等,願將我等從此安隱度至閻浮洲。』」賢者!是謂方便令汝等從此安隱度至閻浮洲。商人汝來!可往至彼䭷馬王所,而作是語:「我等欲得度[*]至彼岸,願脫我等,願將我等從此安隱度至閻浮洲。」』

「於是,閻浮洲有一智慧商人語曰:『諸商人!今時往詣䭷馬王所,而作是語:「我等欲得度[*]至彼岸,願脫我等,願將我等從此安隱度至閻浮洲。」諸商人隨諸天意,諸商人若使十五日說從解脫時,䭷馬王食自然粳米,安隱快樂,充滿諸根,再三唱曰:「誰欲度[*]彼岸,誰欲使我脫,誰欲使我將從此安隱度至閻浮洲耶?」我等爾時即往彼所,而作是語:「我等欲得度[*]至彼岸,願脫我等,願將我等從此安隱度至閻浮洲。」』

「於是,䭷馬王後十五日說從解脫時,食自然粳米,安隱快樂,充滿諸根,再三唱曰:『誰欲得度彼岸?我當脫彼,我當將彼從此安隱度至閻浮洲。』時,閻浮洲諸商人聞已,即便往詣䭷馬王所而作是語:『我等欲得度至彼岸,願脫我等,願將我等從此安隱度至閻浮洲。』時䭷馬王語曰:『商人!彼婦人等必當抱兒共相將來而作是語:「諸賢!善來還此,此間極樂最妙好處,園觀浴池、坐臥處所、林木蓊鬱,多有錢財、金銀、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硨磲[*]、珊瑚、琥[*]珀、瑪[*]瑙[*]、玳瑁[*]、赤石、琁[*]珠,盡與諸賢,當與我等共相娛樂,設不用我者,當憐念兒子。」若彼商人而作是念:「我有男女,我有極樂最妙好處,園觀浴池、坐臥處所、林木蓊鬱,我多有錢財、金銀、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硨磲[*]、珊瑚、琥[*]珀、瑪[*]瑙[*]、玳[*]瑁[*]、赤石、琁[*]珠。」者,彼雖騎我正當背中,彼必顛倒,落墮於水,便當為彼婦人所食,當遭逼迫。若食人時,有餘髮髦及爪[*]齒者,彼婦便當盡取食之。復次,若食人時,有血滴[*]地,彼婦人等便以手爪掘地深四寸,取而食之。若彼商人不作是念:「我有男女,我有極樂最妙好處,園觀浴池、坐臥處所、林木蓊鬱,我多有錢財、金銀、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硨磲[*]、珊瑚、琥[*]珀、瑪[*]瑙[*]、玳[*]瑁[*]、赤石、琁[*]珠。」者,彼雖持我身上一毛,彼必安隱度至閻浮洲。』」

於是,世尊告諸比丘:「彼婦人等抱兒子來,而作是語:『諸賢!善來還此,此間極樂最妙好處,園觀浴池、坐臥處所、林木蓊鬱,多有錢財、金銀、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硨磲[*]、珊瑚、琥[*]珀、瑪[*]瑙[*]、玳[*]瑁[*]、赤石、琁[*]珠,盡與諸賢,當與我等共相娛樂。』若彼商人而作是念:『我有男女,我有極樂最妙好處,園觀浴池、坐臥處所、林木蓊鬱,我多有錢財、金銀、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硨磲[*]、珊瑚、琥[*]珀、瑪[*]瑙[*]、玳[*]瑁[*]、赤石、琁[*]珠。』者,彼雖得騎䭷馬王脊正當背中,彼必顛倒,落墮於水,便當為彼婦人所食,當遭逼迫。若食人時,有餘髮髦[*]及爪[*]齒者,彼婦人等盡取食之。復次,食彼人時,有血渧地,彼婦人等便以手爪[*]掘地深四寸,取而食之。若彼商人不作是念:『我有男女,我有極樂最妙好處,園觀浴池、坐臥處所、林木蓊鬱,我多有錢財、金銀、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硨磲[*]、珊瑚、琥[*]珀、瑪[*]瑙[*]、玳[*]瑁[*]、赤石、琁[*]珠。』者,彼雖持䭷馬王一毛者,彼必安隱度至閻浮洲。

「諸比丘!我說此喻,欲令知義,此說是義,我法善說,發露極廣,善護無有空缺,如橋栰浮具,遍滿流布,乃至天、人。如是我法善說,發露極廣,善護無有空缺,如橋栰浮具,遍滿流布,乃至天、人。

「若有比丘作如是念:『眼是我,我有眼,耳、鼻、舌、身、意是我,我有意。』者,彼比丘必被害,猶如商人為羅剎所食。我法善說,發露極廣,善護無有空缺,如橋栰浮具,遍滿流布,乃至天、人。如是我法善說,發露極廣,善護無有空缺,如橋栰浮具,遍滿流布,乃至天、人。若有比丘作如是念:『眼非是我,我無有眼,耳、鼻、舌、身、意非是我,我無有意。』者,彼比丘得安隱去,猶如商人乘[馬*毛]馬王安隱得度。我法善說,發露極廣,善護無有空缺,如橋栰浮具,遍滿流布,乃至天、人。如是我法善說,發露極廣,善護無有空缺,如橋栰浮具,遍滿流布,乃至天、人。

「若有比丘作如是念:『色是我,我有色,聲、香、味、觸、法是我,我有法。』者,彼比丘必被害,猶如商人為羅剎所食。我法善說,發露極廣,善護無有空缺,如橋栰浮具,遍滿流布,乃至天、人。如是我法善說,發露極廣,善護無有空缺,如橋栰浮具,遍滿流布,乃至天、人。若有比丘作如是念:『色非是我,我無有色,聲、香、味、觸、法非是我,我無有法。』者,彼比丘得安隱去,猶如商人乘[馬*毛]馬王安隱得度。我法善說,發露極廣,善護無有空缺,如橋栰浮具,遍滿流布,乃至天、人。如是我法善說,發露極廣,善護無有空缺,如橋栰浮具,遍滿流布,乃至天、人。

「若有比丘作如是念:『色陰是我,我有色陰,覺、想、行、識陰是我,我有識陰。』者,彼比丘必被害,猶如商人為羅剎所食。我法善說,發露極廣,善護無有空缺,如橋栰浮具,遍滿流布,乃至天、人。如是我法善說,發露極廣,善護無有空缺,如橋栰浮具,遍滿流布,乃至天、人。若有比丘作如是念:『色陰非是我,我無有色陰,覺、想、行、識陰非是我,我無有識陰。』者,彼比丘得安隱去,猶如商人乘䭷馬王安隱得度。我法善說,發露極廣,善護無有空缺,如橋栰浮具,遍滿流布,乃至天、人。如是我法善說,發露極廣,善護無有空缺,如橋栰浮具,遍滿流布,乃至天、人。

「若有比丘作如是念:『地是我,我有地,水、火、風、空、識是我,我有識。』者,彼比丘必被害,猶如商人為羅剎所食。我法善說,發露極廣,善護無有空缺,如橋栰浮具,遍滿流布,乃至天、人。如是我法善說,發露極廣,善護無有空缺,如橋栰浮具,遍滿流布,乃至天、人。若有比丘作如是念:『地非是我,我無有地,水、火、風、空、識非是我,我無有識。』者,彼比丘得安隱去,猶如商人乘䭷馬王安隱得度。」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若有不信於,  佛說正法律,
 彼人必被害,  如為羅剎食。
 若人有信於,  佛說正法律,
 彼得安隱度,  如乘䭷馬王。」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商人求財經第二十竟(四千二百七十三字)

[校勘]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簿」,大正藏原為「押」,宋、元、明三本作「簿」,聖本作「[椑-(白-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簿」。

「正」,聖本作「政」。[*]

「琉璃」,聖本作「流離」。[*]

「硨磲」,大正藏原為「車𤦲」,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硨磲」。[*]

「琥」,大正藏原為「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琥」。[*]

「瑪」,大正藏原為「馬」,宋、元二本作「瑪」,明本作「碼」,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瑪」。

「瑙」,明本作「碯」。[*]

「琁」,大正藏原為「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琁」。[*]

「共」,大正藏原為「其」,今依據高麗藏改作「共」。

「叫」,聖本作「嗷」。[*]

「問」,聖本作「聞」。

「來」,大正藏原為「求」,今依據高麗藏改作「來」。

「爪」,聖本作「抓」。[*]

「滴」,大正藏原為「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滴」。[*]

「羅剎鬼」,巴利本作 Yakkhinī。

「覺」,大正藏原為「寤」,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覺」。

「曰」,聖本作「曰語」。

聖本無「啼」字。

大正藏在「方」字之後有一「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䭷馬王」,巴利本作 Valāhassarājā。

「度」,大正藏原為「渡」,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度」。[*]

「今」,元本作「令」。

「使」,大正藏原為「從」,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使」。

宋、元、明、聖四本無「耶」字。

「玳」,宋、元、明、聖四本作「瑇」。[*]

「憐」,宋、元二本作「怜」。

「髦」,大正藏原為「毛」,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髦」。[*]

大正藏在「婦」字之後有一「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爪」,宋本作「瓜」,聖本作「抓」。[*]

「我」,聖本作「念色陰我」。

明本無「商人求財經第二十竟」九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四千二百七十三字」八字。

[註解]

羖羊:雄山羊。「羖」讀音同「股」。

栰:同「筏」。

卒起:倉猝生起;突然生起。

蓊鬱:草木茂盛的樣子。

摩尼:寶珠。

珂:一種次於玉的美石。「珂」讀音同「柯」。

十五日說從解脫時:每月第十五天,也是古印度文化中說戒的日子。

[對應經典]

  • 待加上:參考 增壹阿含45品1經

[讀經拾得]

本經提到「䭷馬王後十五日說從解脫時」能帶人飛離羅剎島,可比喻依佛所教而持戒,然後不貪愛六根六境,才能解脫自由。

(一三七)中阿含大品世間經第二十一(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來自覺世間,亦為他說,如來知世間。如來自覺世間習,亦為他說,如來斷世間習。如來自覺世間滅,亦為他說,如來世間滅作證。如來自覺世間道跡,亦為他說,如來修世間道跡。若有一切盡普正,有彼一切如來知見覺得。所以者何?如來從昔夜覺無上正盡之覺,至于今日夜,於無餘涅槃界,當取滅訖。於其中間,若如來口有所言說,有所應對者,彼一切是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若說師子者,當知說如來。所以者何?如來在眾有所講說,謂師子吼,一切世間,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如來是梵有,如來至冷有,無煩亦無熱,有諦不虛有。」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知一切世間,  出一切世間,
 說一切世間,  一切世如真。
 彼最上尊雄,  能解一切縛,
 得盡一切業,  生死悉解脫。
 是天亦是人,  若有歸命佛,
 稽首禮如來,  甚深極大海。
 知已為修敬,  諸天香音神,
 彼亦稽首禮,  謂隨於死者
 稽首禮智士,  歸命人之上
 無憂離塵安,  無礙諸解脫。
 是故常樂禪,  住遠離極定,
 當自作燈明,  無我必失時
 失時有憂慼,  謂墮地獄中。」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世間經第二十一竟(三百九十六字)

[校勘]

「含」,聖本作「鋡」。[*]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習」,元、明二本作「集」。

「于」,聖本作「乎」。

「知」,大正藏原為「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知」。

「有」,大正藏原為「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有」。

「為」,大正藏原為「亦」,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為」。

「智」,聖本作「知」。

「上」,宋、元二本作「土」。

「常」,大正藏原為「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常」。

明本無「世間經第二十一竟」八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三百九十六字」六字。

[註解]

至冷有:究竟清涼的存在。參見《中阿含經》卷3〈業相應品2〉第12經惒破經:「彼無明已盡,明已生,生後身覺便知生後身覺,生後命覺便知生後命覺,身壞命終,壽已畢訖,即於現世一切所覺便盡止息,當知至竟冷。」

彼亦稽首禮,謂隨於死者:(天與人)都被死亡驅趕,而頂禮佛陀。

無我必失時:如果沒有以自己的修行作為燈明,必定會錯失(解脫的)機會。

[對應經典]

待加上:

參考 《雜阿含經》第894經 http://buddhaspace.org/agama/sub/894.html

增支部4集23經/世間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0605.htm

[讀經拾得]

佛陀十號之一即「世間解」。

《雜阿含經》卷九第230經中,佛陀說六入處因緣是「世間」:

「世尊!所謂世間者,云何名世間?」

佛告三彌離提:「謂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是名世間。所以者何?六入處集則觸集,如是乃至純大苦聚集。」

(一三八)中阿含[*]大品福經第二十二(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莫畏於福,愛樂意所念。所以者何?福者是說樂。畏於福,不愛樂意所念。所以者何?非福者,是說苦。何以故?我憶往昔長夜作福,長夜受報,愛樂意所念。我往昔時七年行慈,七反成敗,不來此世,世敗壞時,生晃昱天世成立時,來下生空梵宮殿,於彼梵中,作大梵天,餘處千反[*]作自在天王,三十六反[*]作天帝釋,復無量反[*]作剎利頂生王

「比丘!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大象,被好乘具,眾寶校飾,白珠珞覆,于娑賀象王為首。比丘!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馬,被好乘具,眾寶嚴飾,金銀交,䭷馬王為首。比丘!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車,四種校飾,莊以眾好,師子、虎豹斑文之皮織成雜色,種種校[*]飾,極利疾,名樂聲車為首。比丘!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大城,極大富樂,多有人民,拘舍和[*]提王城為首。比丘!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樓,四種寶樓,金、銀、琉璃[*]及水精,正法殿為首。

「比丘!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御座,四種寶座,金、銀、琉璃[*]及水精,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錦綺羅縠,有襯體被,兩頭安枕,加陵伽波和[*]羅、波遮悉哆羅那。比丘!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雙衣,有芻摩衣,有錦繒衣,有劫貝衣,有加陵伽波和羅衣。比丘!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女,身體光澤,皦潔明淨,美色過人,小不及天,姿容端正,睹者歡悅,眾寶瓔珞嚴飾具足,盡剎利種女,餘族無量。

「比丘!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種食,晝夜常供,為我故設,欲令我食。比丘!彼八萬四千種食中,有一種食,極美淨潔,無量種味,是我常所食。比丘!彼八萬四千女中,有一剎利女,最端正[*]姝好,常奉侍我。比丘!彼八萬四千雙衣中,有一雙衣,或芻[*]摩衣,或錦繒衣,或劫貝衣,或加[*]陵伽波和羅衣,是我常所著。比丘!彼八萬四千御座中,有一御座,或金或銀,或琉璃,或水精,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錦綺羅縠,有襯[*]體被,兩頭安枕,加陵伽波和羅[*]、波遮悉哆羅[*]那,是我常所臥。

「比丘!彼八萬四千樓觀中,有一樓觀,或金或銀,或琉璃[*],或水精,名正法殿,是我常所住。比丘!彼八萬四千大城中,有一城極大富樂,多有人民,名拘舍和[*]提,是我常所居。比丘!彼八萬四千車中而有一車,莊以眾好,師子、虎豹斑[*]文之皮織成雜色,種種莊飾,極利疾,名樂聲車,是我常所載,至觀望園觀。比丘!彼八萬四千馬中而有一馬,體紺青色,頭像如烏,名䭷馬王,是我常所騎,至觀望園觀。比丘!彼八萬四千大象中而有一象,舉體極白,七支盡正,名于娑賀象王,是我常所乘,至觀望園觀。

「比丘!我作此念:『是何業果,為何業報,令我今日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比丘!我復作此念:『是三業果,為三業報,令我今日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一者布施,二者調御,三者守護。』」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觀此福之報,  妙善多饒益,
 比丘我在昔,  七年修慈心。
 七反[*]成敗劫,  不來還此世,
 世間敗壞時,  生於晃昱天。
 世間轉成時,  生於梵天中,
 在梵為大梵,  千生自在天。
 三十六為釋,  無量百頂王,
 剎利頂生王,  為人之最尊。
 如法非刀杖,  政御於天下,
 如法不如,  正安樂教授。
 如法轉相傳,  遍一切大地,
 大富多錢財,  生於如是族。
 財穀具滿足,  成就七寶珍,
 因此大福祐,  所生得自在。
 諸佛御於世,  彼佛之所說,
 知此甚奇特,  見神通不少。
 誰知而不信,  如是生於冥,
 是故當自為,  欲求大福祐,
 當恭敬於法,  常念佛法律。」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福經第二十二竟(一千一百五十四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反」,大正藏原為「返」,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反」。[*]

「晃昱天」,巴利本作 Ābhassara。

「空梵宮殿」,巴利本作 Suñña-Brahmavimāna。

「校」,大正藏原為「珓」,宋、元、明三本作「校」,聖本作「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校」。

「于」,聖本作「珓」。

「銀交」,宋、聖二本作「鏡珓」。

「絡」,聖本作「珞」。

「校」,大正藏原為「珓」,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校」。[*]

「斑」,宋本作「班」。[*]

「毾」,聖本作「𣰅」。[*]

「襯」,大正藏原為「儭」,宋、元、明三本作「襯」,聖本作「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襯」。

「芻」,大正藏原為「初」,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芻」。[*]

「加」,聖本作「伽」。[*]

「姿」,大正藏原為「恣」,今依據宋、明二本改作「姿」。

「好」,大正藏原為「妙」,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好」。

「羅」,大正藏原為「邏」,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羅」。[*]

「正」,宋、聖二本作「政」。

「三」,明本作「二」。

「如」,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如」。

「抂」,明本作「枉」,聖本作「狂」。

「錢財」,聖本作「財錢」。

「滿足」,大正藏原為「足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滿足」。

明本無「福經第二十二竟」七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一千一百五十四字」八字。

[註解]

莫畏於福,愛樂意所念。所以者何?福者是說樂:不須要害怕福德,福德是意念所愛樂的。為什麼?福德相當於安樂。

七年行慈:修行慈心七年。

晃昱天:即「光音天」,色界第二禪天中的最高一層。光音天人不用口語溝通,而以光互通心意,所以稱為「光音」。

世成立時,來下生空梵宮殿中:這個世界剛生成時,來出生在還沒有眾生的梵天天界中。按:大梵天是第一位在梵天出生的天眾,因此被後來往生梵天的天眾尊為天主。

天帝釋:欲界六天當中,忉利天(又稱三十三天)的天主。

頂生王:遠古以前的一位轉輪聖王,極有福報,財寶無數,統一人間四大洲後拜訪忉利天,天帝釋分一半的座位給他坐,以示尊重。然而頂生王還不滿足,起了篡天帝釋位的念頭,此時卻墜落回人間,重病而死。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前世之一。詳見卷十一〈王相應品 6〉第60經四洲經、《增壹阿含經》卷八〈安般品 17〉第7經

樓觀:泛指樓殿之類的高大建築物。

調御:調整駕御。這邊指對心的掌控,即修定。

守護:守衛保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應對外境時不貪著,即持戒。

[對應經典]

待加上:

  • 增壹阿含10品7經
  • 南傳:增支部7集62經

[讀經拾得]

佛陀曾修行慈心七年不間斷,因此獲得殊勝的福報。本經後段則表示這些福報是布施、調御(修定)、守護(持戒)三者的果報。

有同學提問:「那到底這些殊勝的福報是由於修行慈心七年,還是由於布施、修定、持戒三者?」

是基於慈心,布施以給眾生安樂;基於慈心,修定成就慈無量心三昧;基於慈心,持戒以不惱害眾生。身口意都貫徹慈心,因此而能獲得殊勝的福報。

要能往生到色界天,必須具備有相對應的禪定能力,佛陀前世能往生到光音天,生前必須具備最少第二禪的定力。可見佛陀所修行的慈心不只是一般人偶爾發起的慈心,而應是心量無邊無際的慈無量心三昧。

《中阿含經》卷十一〈王相應品 6〉第61經牛糞喻經則表示佛陀前世修行七年慈心這麼巨大、持續那麼久的福德,因為無常,最終還是一丁點都不剩,可見無常的厲害。

* * * *

待整合佛陀表示比丘不需畏福的經:「讀經拾得」。印度有苦行的風氣,或許因此某些修行人有畏福的想法。

對於有正見的佛弟子,福報能協助修行 c.f. 增壹阿含10品7經:「快哉福報,所願者得,速至滅盡,到無為處。」

(一三九)中阿含[*]大品息止道經第二十三(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年少比丘始成就戒,當以數數息止道觀相,骨相、青相、腐相、食相、骨鎖相。彼善受善持此相已,還至住處,澡洗手足,敷尼師壇,在於床上結跏趺坐,即念此相,骨相、青相、腐相、食相、骨鎖相。所以者何?若彼比丘修習此相,速除心中欲恚之病。」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若年少比丘,  學未得止意,
 當詣息止道,  欲除其婬欲。
 心中無恚諍,  慈愍於眾生,
 遍滿一切方,  往至觀諸身。
 當觀於青相,  及以爛腐壞,
 觀烏蟲所食,  骨骨節相連。
 修習如是相,  還歸至本處,
 澡洗於手足,  敷床正基坐。
 當以觀真實,  內身及外身,
 盛滿大小便,  心腎肝肺等。
 若欲分衛食,  到人村邑間,
 如將鎧纏絡,  常正念在前。
 若見色可愛,  清淨欲相應
 見已觀如真,  正念佛法律。
 此中無骨筋,  無肉亦無血,
 無腎心肝肺,  無有涕唾腦。
 一切地皆空,  水種亦復然,
 空一切火種,  風種亦復空。
 若所有諸覺,  清淨欲相應,
 彼一切息止,  如慧之所觀。
 如是行精懃,  常念不淨想,
 永斷婬怒癡,  除一切無明,
 興起清淨明,  比丘得苦。」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息止道經第二十三竟(三百七十二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壇」,大正藏原為「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壇」。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明、聖三本改作「跏」。

聖本無「曰」字。

「學」,大正藏原為「覺」,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學」。

「止」,大正藏原為「上」,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止」。

「烏」,大正藏原為「鳥」,宋、元、明三本作「烏」,聖本作「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烏」。

「婬」,聖本作「淫」。

「苦」,明本作「若」。

明本無「息止道經第二十三竟」九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三百七十二字」六字。

[註解]

息止道:墓地。另譯為「息道」。??【這註釋是依莊居士的對讀結果而標註,得查其它佐證。】

青相:屍體青瘀的景象。

骨鎖:屍體腐朽後所遺留的白骨。

分衛食:乞食。比丘托鉢後,在半途或回宿處,可將乞得的食物分給別的比丘(如病比丘)或上座,以保衛他們身體,並維護其修行,因此乞食又稱分衛食。

清淨欲相應:身體看似乾淨美麗,因此挑起欲望。

得苦邊:到達苦的盡頭。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不淨觀不只是在墓地看作噁的屍體;不淨相是為了內攝諸根,修身念處,觀身不淨,進而破除對美色的誤解,以及對治貪欲的執著。

偈誦中似乎是指以下修行次第:不淨觀→空觀→除無明

(一四〇)中阿含[*]大品至邊經第二十四(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生活中下極至邊,謂行乞食。世間大諱,謂為禿頭手鉢行,彼族姓子為義故受。所以者何?以厭患生老病死、愁慼啼哭、憂苦懊惱,或得此淳具足大苦陰邊,汝等非如是心出家學道耶?」

時,諸比丘白曰:「如是。」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彼愚癡人以如是心出家學道,而行伺欲染著至重,濁纏心中,憎嫉無信,懈怠失正念,無正定,惡慧心狂,掉亂諸根,持戒極寬,不修沙門,不增廣行。猶人以墨墨[*]所污,以血除血,以垢除垢,以濁除濁,以廁除廁,但增其穢。從冥入冥,從闇入闇,我說彼愚癡人持沙門戒亦復如是。謂彼人行伺欲染著至重,濁纏心中,憎嫉無信,懈怠失正念,無正定,惡慧心狂,掉[*]亂諸根,持戒極寬,不修沙門,不增廣行。猶無事處燒人殘木,彼火燼者,非無事所用,亦非村邑所用,我說彼愚癡人持沙門戒[*]亦復如是。謂彼人行伺欲染著至重,濁纏心中,憎嫉無信,懈怠失正念,無正定,惡慧心狂,掉[*]亂諸根,持戒極寬,不修沙門,不增廣行。」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愚癡失欲樂,  復失沙門義,
 俱忘失二邊,  猶燒殘火燼
 猶如無事處,  燒人殘火燼,
 無事村不用。  人著欲亦然,
 猶燒殘火燼,  俱忘失二邊。」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至邊經第二十四竟(四百二十二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受」,宋本作「愛」。

「懈」,聖本作「懈」。

「掉」,大正藏原為「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掉」。[*]

「墨」,聖本作「默」。[*]

宋、元、明、聖四本無「戒」字。[*]

大正藏無「行」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明本無「至邊經第二十四竟」八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四百二十二字」六字。

[註解]

擎:持;拿。

行伺欲染著至重:貪求、有強烈的貪欲。相當的《雜阿含經》經文作「起貪欲極生染著」,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貪婪的、在欲上重貪欲的」。

浣:洗滌。讀音同「緩」。

無事處燒人殘木,彼火燼者,非無事所用,亦非村邑所用:郊外已燒過的木頭,剩下的餘燼,在郊外也不能用來當柴,在村落也不能用來當柴。

愚癡失欲樂,復失沙門義,俱忘失二邊,猶燒殘火燼:愚癡的人出家,失去了在家生活的欲樂,卻不除強烈的貪欲而喪失出家修行的目標,在家出家兩邊都落空,猶如燒剩的灰燼在哪兒都無法當柴。

[對應經典]

待新增:

  • 參考雜阿含272經
  • 參考南傳相應部22相應80經

[讀經拾得]

了解出家(修行)的目的以及乞食的意涵。

(一四一)中阿含[*]大品喻經第二十五(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無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逸為本,不放逸為習,因不放逸生,不放逸為首;不放逸者,於諸善法為最第一。猶作田業,彼一切因地、依地、立地,得作田業。如是若有無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逸為本,不放逸為習,因不放逸生,不放逸為首;不放逸者,於諸善法為最第一。猶種子,村及與鬼村,百穀藥木得生長養,彼一切因地、依地、立地,得生長養。

「如是,若有無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逸為本,不放逸為習,因不放逸生,不放逸為首;不放逸者,於諸善法為最第一。猶諸根香,沈香為第一。猶諸樹香,赤栴檀為第一。猶諸水華,青蓮華為第一。猶諸陸華,須摩那華為第一。猶諸獸跡,彼一切悉入象跡中,象跡盡攝,彼象跡者為最第一,謂廣大故。如是,若有無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逸為本,不放逸為習,因不放逸生,不放逸為首;不放逸者,於諸善法為最第一。猶諸獸中,彼師子王為最第一。猶如列陣共鬥戰時,唯要誓為第一。猶樓觀椽,彼一切皆依椽梁立,承椽梁、承椽梁皆攝持之,承椽梁者為最第一,謂盡攝故。

「如是,若有無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逸為本,不放逸為習,因不放逸生,不放逸為首;不放逸者,於諸善法為最第一。猶如諸山,須彌山王為第一。猶如諸泉,大海攝水,大海為第一。猶諸大身,阿須羅王為第一。猶諸瞻侍,魔王為第一。猶諸行欲,頂生王為第一。猶如諸小王,轉輪王為第一。猶如虛空諸星宿,月殿為第一。猶諸綵衣,白練為第一。猶諸光明,慧光明為第一。猶如諸眾,如來弟子眾為第一。猶如諸法,有為及無為,愛盡、無欲、滅盡、涅槃為第一。猶諸眾生,無足、二足、四足、多足,色、無色、有想、無想,乃至非有想非無想,如來於彼為極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猶如因牛有乳,因乳有酪,因酪有生酥,因生酥[*]有熟酥[*],因熟酥[*]有酥[*]精,酥[*]精為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如是若有諸眾生,無足、二足、四足、多足,色、無色、有想、無想,乃至非有想非無想,如來於彼為極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若有求財物,  極好轉增多,
 稱譽不放逸,  事無事慧說
 有不放逸者,  必取二俱義
 即此世能獲,  後世亦復得,
 雄猛觀諸義,  慧者必解脫。」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喻經第二十五竟(七百七十一字)

中阿含經大品第一竟(五萬三百六十九字)

中阿含經卷第三十四(第三念誦)(七千三百八十八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獸」,聖本作「狩」。

「大」,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高麗藏、聖二本改作「大」。

「獸」,宋、聖二本作「狩」。

「承」,宋本作「子」。

「海」,大正藏原為「泉」,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海」。

「侍」,聖本作「待」。

「綵」,聖本作「采」。

「眾」,聖本作「眾生」。

大正藏無「為」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酥」,聖本作「蘇」。[*]

「喻經第二十五竟」,明本無「喻經第二十五竟」七字,聖本作「喻經第五竟」。

宋、元、明、聖四本無「七百七十一字」六字。

「竟」,聖本作「竟第三念誦」。

「中阿含經大品第一竟」,宋、元二本無此「中阿含經大品第一竟」九字,明本作「大品第一竟」。

大正藏原將「中阿含經大品第一竟(五萬三百六十九字)」十七字置於「中阿含經卷第三十四(第三念誦)(七千三百八十八字)」後行,今依據明、聖二本改置於「中阿含經卷第三十四(第三念誦)(七千三百八十八字)」前行。

宋、元、明、聖四本無「五萬三百六十九字」八字。

聖本在「字」字之後有「藥王佛寂上天王佛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二十四字及光明皇后願文。

「含」,宋、元二本作「含大品」。

大正藏無「第三念誦」四字,今依據宋、元二本補上。

宋、元、明、聖四本無「七千三百八十八字」八字。

[註解]

鬼村:鬼類依止而居住的草木,參見《長阿含經》卷二十〈忉利天品8〉:「一切樹木極小如車軸者,皆有鬼神依止,無有空者」。又譯為「鬼神村」。

要誓:約法;律令。按:這段是指軍令如山,是軍隊的命脈。

樓觀:泛指樓殿之類的高大建築物。

承椽梁:屋頂承受椽條的橫樑,「椽」是架在屋樑上用以承接瓦片和屋面的木條,讀音同「船」。

猶諸瞻侍,魔王為第一:猶如佛陀說法時在一旁隨侍的諸天眾中,魔王是最高級的天眾。瞻侍即照顧和隨侍,對長者或病人的隨護,也指佛說法時在一旁的諸天。魔王是欲界或色界最高天的天主之一,習性上不想讓眾生脫離其國土,而被稱為魔天。

行欲:享受感官快樂,在這裡指享受感官快樂的人。相當的《雜阿含經》經文作「受五欲者」。

轉輪王:以正法統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善業感召天空中飛來輪寶,四方國家看到輪寶就自行歸服,因此稱作轉輪王。又譯為「轉輪聖王」。

月殿:月亮。

事無事慧說:猶如做事(要努力才會愈來愈有錢),巧妙地來看,修行無為法也要這樣。

必取二俱義:一定能兼得兩方面的利益(此世、後世都能有收獲)。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有什麼不放逸的具體方法?

經中有提到的方法為「念死」(死隨念),憶想人命呼吸間,一口氣吸不了就沒命了,縱使仍活著,也是離死亡更近一口氣,因此而能釐清生命的重點,加緊修行。

另外也可以透過固定時間作功課、共修例如讀經班、打禪七等方法,藉用團體的力量來讓自己不放逸。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三十四.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1/21 16:41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1404109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