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er:

受 (感受) → 行 (造作)

六根對六境時,我們升起各種感受,並據此產生各種思想、言語、及行為造作。

早上讀經班討論時,同學提到: 遇到同樣的情境,當心處在不穩定的狀態,會特別容易生起負面的情緒,導致做出事後會後悔的造作。

根據神經科學對大腦運作機制的研究,正念的練習有助於改善大腦的結構,舉例來說,加強「左前額葉皮質」抑制「杏仁核」 (amygdala, 和負面的情緒及壓力有關) 活化的迴路,幫助個體能夠即時從挫折中恢復。

也就是說,修行是一種心智的鍛鍊,且這樣的鍛鍊是會實際改變大腦的結構及反應的。

持續進行心智的鍛鍊,能夠如實知見到真實的世界,並即時作出恰當的反應。

參考書目: 情緒大腦的祕密檔案: 情意神經科學泰斗從探索情緒形態到實踐正念冥想改變生命的旅程

作者 Richard J. Davidson 是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心理學和精神醫學研究教授,透過嚴謹的實驗、腦波 (EEG) 及腦部活動造影 (MRI) 分析,找出 6 種「情緒形態」 (emotional style) 以及相對應的大腦運作機制,並在達賴喇嘛的協助下進行實驗發現「正念」 (mindfulness) 及「禪修」 (meditation) 能夠有效改變大腦活動形態,使得人們能夠在各種「情緒形態」維持較平衡的向度,增強專注力及覺察力,提升生命的品質及幸福。


周福福:

禪修確實是心的重量訓練,可以養出強大的心的肌肉,心的肌肉強大到甚至可以改變物理現象,物質屬性。但是有了心的肌肉後,主要是拿來對身心做徹底的觀察。


David Chiou:

結合 Philosopher 以上所述及 Russ Wang 在讀經班的討論,加以下這段到第337經的「讀經拾得」,若有不精準的地方還請不吝指正,謝謝!

有同學問:「身處負面的情境時,特別容易想罵人。這是屬於受陰(意根的「憂受」),還是行陰(意根的「憂行」)?」

身心的運作是因緣和合的,處在一個令人憂惱的環境時,意根會有「憂受」,此時凡夫會本能地起「憂行」,甚至進而起瞋心罵人而造業。「受」只是單純的感受,而「行」則是造作、造業,會造成後續的苦果。

有修行練習正念的人,則在「憂受」時,會有自覺而正思惟,試著以更有智慧的方法應對。

例如來人做錯了事,許多人會生氣罵人,修行人則會(心念處)發現起了瞋心而失去客觀性,或(念戒)警覺到罵人會犯戒。有了正思惟,就能用更週全、更有效的方法應對。

從神經科學對大腦運作機制的研究來看,一般人在遇到負面的情境時,大腦的運作很容易退回動物的本能反應。正念的練習則能加強「左前額葉皮質」抑制腦中「杏仁核」(和負面的情緒及壓力有關)活化的迴路,幫助個體即時從挫折中恢復。這樣的練習有助於改善大腦的結構,也可說修行是一種心智的鍛鍊,持續地鍛鍊有助於如實知見,並作出恰當的反應。

 
agama/研討_神經科學對正念練習的研究.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0955889225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