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四念處的「法」是只有「佛法」還是指「一切法」?


David Chiou:

四念處的「法」基本定義是包含一切法,像是六入處的法境。不過這範圍太廣了,容易變成談玄,因此得舉實例:

談到法念處的南北藏傳各經文,都有列出「五蓋」及「七覺支」,因此「五蓋」及「七覺支」是最基本的例子。而有的經文還列了五蘊、六入處、十二因緣、四聖諦都加入法念處,也可見法念處是包含一切法(當然也包括「佛法」,藉由觀察一切法 dharma/dhamma,而體悟佛法 Dharma/Dhamma)。


guest:

請問「心念處」和「法念處」有何不同?


Heawen Chou:

底下經文第一句是針對「心」, 而法念處是指整體的, 例如愛有六愛身, 眼愛, 耳愛....乃至識愛, 心中起貪愛是心念處, 整體的觀察才是法念處的重點.

《中阿含經》卷24〈因品4〉:

「云何觀心如心念處?比丘者,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無欲心知無欲心如真,

....中略...

比丘觀法如法。比丘者,內實有欲知有欲如真,內實無欲知無欲如真」 (CBETA, T01, no. 26, p. 584, a5-25)


Bowen Ke:

個人看法: 「心念處」著重在知覺心的狀態,例如有貪、無貪、有瞋、無瞋、有癡、無癡等等。(引自 David的句子)

而「法念處」從一個修行的角度來看,是藉由觀察身心的狀態之變化,來了解身心變化的法則。例如,啥麼刺激會使自己從無貪變成有貪。或是持續的意欲支持驅動完成一件事。 所以有了解身心變化生滅過程的規則之意。(因此,「憶念集而法集,憶念滅而法滅」的憶念,如果照字面意思猜測,是因為必須了解一段時間的過程之中,身心的變化生滅情形。)


Heawen Chou:

大剛曾提到:「法念處」會依照佛法的考量來加工了,例如調伏五蓋、培養七覺支,證知四聖諦等。

我認為調伏五蓋, 培養七覺支, 應當不是法念住的範圍, 也就是說, 我覺得法念住就只是單純覺察這些法的生起與滅去. 而不是包含如何調伏五蓋, 如何培養七覺支, 如何去做是另外的法門.


David Chiou:

關於五蓋、七覺支歸類在「法念處」,可參考《中阿含經》念處經:

「復次,比丘觀法如法。比丘者,內實有欲知有欲如真,內實無欲知無欲如真,若未生欲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欲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瞋恚、睡眠、調悔。內實有疑知有疑如真,內實無疑知無疑如真,若未生疑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疑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五蓋】也。」

「復次,比丘觀法如法。比丘者,內實有念覺支知有念覺支如真,內實無念覺支知無念覺支如真,若未生念覺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念覺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轉修增廣者知如真,如是法、精進、喜、息、定。比丘者,內實有捨覺支知有捨覺支如真,內實無捨覺支知無捨覺支如真,若未生捨覺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捨覺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轉修增廣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七覺支】。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法如法者,是謂觀法如法念處。 」

《增壹阿含經》及其他的經典也通常這麼說,例如下文就是講七覺支屬於法念處「云何比丘法法相觀意止?於是,比丘修念覺意,依觀、依無欲、依滅盡,捨諸惡法。修法覺意、修精進覺意、修念覺意、修猗覺意、修三昧覺意、修護覺意,依觀、依無欲、依滅盡,捨諸惡法。如是,比丘法法相觀意止。」

(下一段則是說觀法如法包含七覺支。)

Heawen Chou 說得也有道理。「法念處」理論上是單純的認出五蓋。實務上,認出五蓋後自然也有減輕五蓋的效果,但我若說法念處就是調伏五蓋,則不精準。要想想怎麼寫比較精確。


Heawen Chou:

我所說的培養七覺支, 是指沒有生起七覺支的, 教導如何生起, 進而如何增長.

但我覺得法念處並不包括教導這些, 它只是知道若有七覺支, 就如實知道有. 若沒有生起七覺支, 就如實知道沒有, 並不包含進一步去培養, 只是當下清楚了解而已.

大剛提到的經文, 似乎也是如此.


David Chiou:

的確,已更新為:

「法念處」的簡單解釋更新為:正念安住在諸法上,覺知五蓋、七覺支等法,進一步則可調伏五蓋、培養七覺支、證知四聖諦。

更新後的解釋強調「法念處」的「單純覺知」的層面。也保留了「進一步」能如何的層面,因為許多經典要不就是將法念處後面銜接著培養七覺支,要不就是將培養七覺支直接包含在法念處當中,例如《增壹阿含經》卷5〈壹入道品12〉:「云何比丘法法相觀意止?於是,比丘修念覺意,依觀、依無欲、依滅盡,捨諸惡法。修法覺意、修精進覺意、修念覺意、修猗覺意、修三昧覺意、修護覺意,依觀、依無欲、依滅盡,捨諸惡法。如是,比丘法法相觀意止。」(CBETA, T02, no. 125, p. 569, a18-23)

四念處厲害的地方,就是在覺知時,例如覺知五蓋,將五蓋轉為所緣,自然五蓋的力量就會削弱;再加上如理作意,五蓋調伏自然生起七覺支,七覺支第一個「念覺支」是四念處,而引起其餘的各覺支,終至覺悟。

這種已不只是單純的覺知了,而是因為覺知諸法而能進一步應用佛法、達成解脫。


David Chiou:

「心念處」和「法念處」有何不同?更新如下:

「心念處」只覺知「心」,「法念處」則覺知諸法。

「心念處」著重在覺知心的狀態,例如有貪、無貪、有瞋、無瞋、有癡、無癡等等,單純客觀地覺知,自然能體會心的無常,沒有一個恆常的心識或靈魂。

「法念處」則著重在整體認知,例如覺知五蓋、七覺支等諸法及其因緣,體悟身心變化的法則,自然邁向解脫。


Linus Hsao:

「云何觀心如心念處?比丘者,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無欲心知無欲心如真,有恚,無恚,有癡,無癡,有穢污,無穢污。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有不解脫心知不解脫心如真,有解脫心知解脫心如真。如是比丘觀內心如心,觀外心如心,立念在心,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心如心。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心如心者,是謂觀心如心念處。

「云何觀法如法念處?眼緣色生內結,比丘者,內實有結知內有結如真,內實無結知內無結如真,若未生內結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內結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耳、鼻、舌、身,意緣法生內結,比丘者,內實有結知內有結如真,內實無結知內無結如真,若未生內結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內結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內六處。

什麼是內結,多想想。


David Chiou:

Linus Hsao 是內行的啦 :-) 這個「內結」也可說是「五蓋」的貪欲蓋等的一環。

當然,傳統上也有人將所有這些都取聯集列出,將法念處列出包括五蓋、五蘊、六入處、七覺支、四聖諦等,都如實知,這樣的廣說也是正確的。

若就簡單易懂而言,各經中提到「法念處」時共通的是「五蓋」及「七覺支」,其餘的幾項不同經中會作不同的省略。聚焦在五蓋及七覺支或許可較容易地彰顯四念處的目的:邁向覺悟、解脫。

其實「心念處」也類似,眾所週知的就是「有貪心、無貪心……瞋……癡……」,但《阿含經》的不同經講「心念處」時其實還列了散亂等等各種不同的心,那就更為詳盡。至於其它的經典及論典就列更詳盡了,像《大日經》就列了百六十相續生心。初學者從貪、瞋、癡會比較容易理解,但也不須要限於貪瞋癡這三類就是了。

 
agama/研討_心念處和法念處有何不同.txt · 上一次變更: 2022/04/30 13:26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3383483886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