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Chiou:

上次 Cathy 指出,才發現這個議題可以更詳細地釐清。

《雜阿含經》中的「方便」一詞有「努力」的意義,但有兩種註解:

  • 第一種註解為「努力」、「方法」,「方法」跟「努力」容易互通,因為努力也是達成目標的方法。
  • 有時註解為「具活力之精進」是莊居士的註解。

目前在好讀中兩類註解都有。

請問Anderson 從巴利文的角度看,「方便」是標為「努力」,還是再區分為「持續的努力」一類語意更強的詞?


Anderson Chang:

Good afternoon,

查了一下阿含部、相應部、CBETA,歸納出「方便」有三種用法。

一、在現代意義中:容易達到目標的方法、權宜。

在大部分經中,若前面加上善巧兩字後,似乎詞義變化,變成「善用種種方法」的感覺?

查找Cbeta善巧方便,有2070則,前面幾則看起來都是這樣:

《雜阿含經》卷24:「「若有比丘黠慧才辯,善巧方便,取內心已,然後取於外相,彼於後時終不退減,自生障閡。譬如厨士黠慧聰辯,善巧方便,供養尊主,能調眾味,酸醎酢淡,善取尊主所嗜之相,而和眾味,以應其心,聽其尊主所欲之味,數以奉之,尊主悅已,必得爵祿,愛念倍重。如是黠慧厨士善取尊主之心,比丘亦復如是。身身觀念住,斷上煩惱,善攝其心,內心寂止,正念正[*]知,得四增心法,現法樂住,得所未得安隱涅槃,是名比丘黠慧辯才,善巧方便,取內心相,攝持外相,終無退減,自生障閡,受、心、法觀亦復如是。」」(CBETA, T02, no. 99, p. 172, c10-22)

《別譯雜阿含經》卷3:「佛言:「大王!譬如魚師及其弟子,於捕魚法善巧方便,以細密網截流而拖,魚鼈黿鼉,水性之屬,為網所得。」(CBETA, T02, no. 100, p. 393, b6-9)

《佛說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卷1:「又復世尊善巧方便隨所宣說,皆以最上法語而攝他語,諸有所說悉為利他,此是善惡業,世尊如實說,此是所作行,世尊如實說,此是先所說此是後所說,世尊一一如實分別。」(CBETA, T02, no. 130, p. 846, b27-c2)

《大方便佛報恩經》卷6〈優波離品 8〉:「答曰:「佛善巧方便,於一句法中演無量法,能以無量法為一句義。」(CBETA, T03, no. 156, p. 155, c27-28)

二、方便在雜阿含經絕大部分是「努力」的意思。

卷五110
此五受陰勤方便⑤觀,如病、如癰 勤方便:勤奮努力。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九#(二三六)
「舍利弗!比丘作如是觀時,若眼識於色有愛念染著者,彼比丘為斷惡不善故,當勤欲方便④,堪能繫念修學。譬如有人,火燒頭衣,為盡滅故,當起增上方便,勤教令滅。彼比丘亦復如是,當起增上勤欲方便,繫念修學。

對應的MN.151中,雖然莊居士翻譯中頻繁出現精進,但並沒看到「具活力的精進」一詞常用的vīriya、ātāpī等字。
對比多經後,此經的方便註為努力應是正確的。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一#(二八一)
「云何修四念處,得七覺分滿足?目揵連!比丘如是順身身觀住⑰,彼順身身觀住時,攝念安住不忘,爾時方便⑱修習念覺分⑲

本經無巴利對應。註為努力應是正確的。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一一一四)
雜阿含中,除開法義,在一般生活性的情況,方便也是作努力解:

卷四91經:
「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現法安、現法樂。何等為四?謂方便③具足、守護具足、善知識具足、正命具足。
「何等為守護具足?謂善男子所有錢穀,方便所得,自手執作,如法而得

卷四十1119
「若人勤方便,  必令利滿足,
 是利滿足已,  修忍無過上。」

卷四十八1283經
「始學功巧業,方便集財物」
方便修眾具, 安樂以存世,

對讀SN.11.1後,亦沒看到「具活力的精進」一詞常用的vīriya、ātāpī等字。
本經1114,方便宜註為努力。

小結: 個人覺得方便除了hard working外,尚有do it right, do it smart的涵義。
以此說來,卷四十八1283經的註解似乎完整一些?
努力;採用方法以達成目標。

至於加強語氣,雜阿含中已經存在加強的用法,如勤欲方便、增上方便、增上勤欲方便(236)、勤方便(110、367)、精勤方便(367)
所以我覺得1283經的註解就足夠了。

問題:

卷五104
焰摩迦比丘!於意云何?彼惡怨家,為長者親友,非為初始方便,害心常伺其便,至其終耶?
初始方便是什麼意思?

伺其便:等待可趁之機。需要註嗎?

卷九233經: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最好提醒一下,在雜阿含八聖道中,正方便=正精進,以免同學混淆於各種方便之中】
這裡正方便的巴利文是sammāvāyāmo,正確的vāyāmo(起欲、精進、發奮、策勵),
同時在字根解釋中尚有(‹vi+ā+yam抵達(cp.梵yam 抵達)) – 正確的努力方式以抵達正道之意。
……個人覺得八聖道中各詞指涉的範圍都比較大,比如說精進,就不是單指在一小段時間或某一個修行方法上。而是偏向在整個人生中、很多很多事件中要保持的一種態度。或許是因此才換另一個字,而不用五根中精進根的vīriya。

三、巴利文ātāpī 與 方便

卷二十四60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念處。何等為四?謂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如是,比丘!於此四念處修習滿足,精勤方便①,正念、正知②,應當學。」
① 精勤方便:勤奮努力。

對應SN.47.24
Idha, bhikkhave, bhikkhu kāye kāy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vineyya loke abhijjhādomanassaṃ;

您所查詢的「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相關內容: (共有66個經有)
熱誠(地)正知&具念,或是蔡老師說的「正智(知)、正念」

這一句在「正念、Mindfulness」界相當有名。

補充一下,在漢文語境中,更大強度的努力是用時間疊加形容,長久努力、精勤努力。
但印度有苦行文化,在炎熱環境下苦修,身心感受到是極大的炙熱,故加強語意會增加熱度XD。

ātāpī【形】熱心的,奮發的。
(Vīriyañhi kilesānaṁ ātāpanaparitāpanaṭṭhena ātāpoti vuccati.因為英雄本色以燒、遍燒一切煩惱之義,故稱為熱,具此熱的人稱為熱心。)(Vism.3)。
句首的Vīriyañhi翻成英雄本色。

ātapa【陽】陽光。【陽】赤熱,熱,熱心(glow, heat)。

tap, (梵tap)﹐【字根I.】使發光(to shine),加熱(to heat)。

Tapa﹐Tapo(‹tapati)【陽】【中】(mano-group), 苦修(penance),宗教性的苦行(religious austerity, ascetic practice),鍛鍊。
(在【合】中它的尾母音 a 被改成 o 而得詞形 tapo)。
tapakamma, 苦行(ascetic practice) 。
Tapapakkama(=tapa+upakkama, or tapo-kamma?)= tapakamma苦行。
tapavana﹐苦行林(the ascetic’s forest)。
Tapodārāma﹐溫泉林(溫泉精舍),位於王舍城舊址附近,至今仍有溫泉。
SA.1.58.︰Tapoti indriyasaṁvara-dhutaṅgaguṇa-vīriya-dukkarakārikānaṁ nāmaṁ, idha pana ṭhapetvā dukkarakārikaṁ sabbāpi kilesasantāpikā paṭipadā vaṭṭati. (苦行︰轉向守護根門、頭陀支、英雄本色、做難做的事,燒烤一切污染的行道。) KhA.CS:p.128:tapo cāti ettha pāpake dhamme tapatīti tapo.(熱心:指燃燒諸惡法)

tapas :熱;苦行。


David Chiou:

謝謝 Anderson 詳細的分析。

二、方便在雜阿含經絕大部分是「努力」的意思。
個人覺得方便除了hard working外,尚有do it right, do it smart的涵義。
以此說來,卷四十八1283經的註解似乎完整一些?
努力;採用方法以達成目標。

好的,那非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句型 的「方便」註解如下:

  • 動詞的「方便」:努力;採用方法以達成目標。
  • 名詞的「方便」:努力;可達成目標的方法。

如果「方便」為整句當中的一部分時,則不需要寫得這麼細,註解全句時用「努力」或「採用方法以達成目標」其一即可。

例如「增上方便」,可註為「加強努力」而不需要寫成「加強努力;加強採用方法以達成目標」,以免太複雜。

初始方便是什麼意思?
伺其便:等待可趁之機。需要註嗎?

好,已註解整句:

彼惡怨家,為長者親友,非為初始方便,害心常伺其便,至其終耶:那個仇家(假裝)作長者的親友,難道不是一開始就採用方法,以謀害的心等待可乘之機,直到長者死亡嗎?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當那男子去見那屋主或屋主之子,對他這麼說:『讓我侍候你吧,大人!』那時,雖然他就是殺害者,但你不知他是『我的殺害者』,那麼,他不一直是殺害者嗎?」

卷九233經: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最好提醒一下,在雜阿含八聖道中,正方便=正精進,以免同學混淆於各種方便之中】

卷二十八才會開始解說八正道,「正方便」的註解都有註明又譯為「正精進」。

「正確的努力」雖然不包含「起欲、精進、發奮、策勵」所有的意涵,但是淺顯易懂而且意義也沒錯,就看是否有更精確又不會搞得太複雜的字詞了?

三、巴利文ātāpī 與 方便

嗯,那要做的決定就是有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對應的「方便」,如何中文白話註解較好?

是用「努力」還是「熱誠」、「具活力的精進」或其他更好的詞?
你有沒有什麼想法?


Anderson Chang:

嗯,那要做的決定就是atapi的「方便」,如何中文白話註解較好?
是否不用「努力」,而改為註解「熱誠」、「具活力的精進」、或其他更好的詞?

你有沒有什麼想法?

建議「熱誠地努力」,兼顧字義與涵義。

所謂「具活力的精進」的活力,可能是來自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活力的機能」(the faculty of energy)之energy 。強調這個精進還帶著活力、充滿熱忱。

那用白話「熱誠地努力」,不僅易解,還兼顧ātāpī字根字源之義。

另一方面,606經的經文跟SN.47.24並不完全對應
Idha, bhikkhave, bhikkhu kāye kāy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vineyya loke abhijjhādomanassaṃ;
47.24後面多了除世貪憂一句。

有「調伏世間貪憂」、「調伏世間憂悲」的各經610、622、623、624、627、636、638,它們家的精勤方便應該才100%對應ātāpī
(p.s. 624經用專精方便)

但鑒於606內容似乎只是開頭對四念處介紹一下,說四念處應當學。所以套用上去應該也是無妨。


David Chiou:

謝謝 Anderson 列出的分析,原來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在《雜阿含經》中並不是譯為「方便」,而是一律譯為「精勤方便」、「專精方便」。 (這樣看來「具活力的精進」應該是對應到「精勤方便」而不是對應到「方便」?)

綜合所有這些經文,求那跋陀羅法師是定義「方便」為「努力」了,「精勤方便」、「專精方便」則是加強的意涵,也就是勤奮努力、熱誠地努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若以《雜阿含經》的中文,這邊「精勤方便」譯為勤奮努力也對,因為「奮」即「振作」的意涵,也對應到熱忱。

若從巴利文來看,用「熱誠地努力」更好,但以中文《雜阿含經》的考量,「精勤」直譯為「勤奮」對讀者較直覺,譯為「熱誠地」反而較間接。

《雜阿含經》還有一個詞是「勤方便」,不過似乎只是將「努力」加一點強調勤勞的意思,不是ātāpī。卷三十三第929經的「勤方便」則和「精勤方便」是混用的,但相關經文我都沒見到ātāpī。似乎求那跋陀羅法師並沒有對ātāpī有特別的待遇,只是當作「努力」的加強, 其他的詞只要是努力的加強,求那跋陀羅法師也就一律譯為「精勤方便」一類的?

從簡化大家被文言文困擾的角度來看,將《雜阿含經》中的「方便」一律註解為「努力」較好,讀者以後遇到「方便」就代換為「努力」,是最簡單的記憶法,只是在「努力」的意思之外,ātāpī「精勤方便」當中加強了程度,而非ātāpī的「方便」則帶有以方法而努力的意涵。


Anderson Chang:

《雜阿含經》還有一個詞是「勤方便」,不過似乎只是將「努力」加一點點強調勤勞的意思,不是ātāpī。是否能麻煩Anderson 幫忙確認一下「勤方便」的經文不是ātāpī?
這樣「勤方便」中,我們只需註解「方便」為「努力」即可。

贊同。

關於勤方便,我猜測,些許是個人譯經的習慣用語? 或是傳誦部派的特色--諄諄教誨在各樣事情上都要勤奮努力?

929持戒、布施、聽法
當勤方便,具足淨戒。具足信、戒而不施者,是則不具;以不具故,精勤方便,修習布施,令其ⓑ具足滿。信、戒、施滿,不能隨時往詣沙門,聽受正法,是則不具;以不具故,精勤方便,隨時往詣塔寺,見諸沙門

941
是故,比丘!當勤方便,斷除諸有,莫令增長,當如是學。

110
此五受陰勤方便⑤觀,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

卷三十三第929經的「勤方便」和「精勤方便」是混用的,但相關經文我都沒見到ātāpī。似乎求那跋陀羅法師並沒有對ātāpī有特別的待遇,只是當作「努力」的加強, 其他的詞只要是努力的加強,對於求那跋陀羅法師也一視同仁?

我是這樣看的,有kāye kāy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vineyya loke abhijjhādomanassaṃ;
隨觀四念處、熱誠正知具念,調伏世間貪憂。這樣的句型,中文就應該對應精勤方便。

但反過來說,(求那跋陀羅法師)有需要使用中文努力的其他各種情況,如上面幾例,則不一定會有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因為快速掃過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出現的各經,幾乎都是在講四念處時出現,也大部分是在念住相應。
像這一段在入出息相應,比較特別,但就法義層次來說,也是基於身念處的進一步闡述:

SN.54.10
阿難!那時,比丘住於在身上隨觀身,熱心、正知、有念,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婪、憂,那是什麼原因呢?阿難!我說這是身的一種,即:吸氣與呼氣。阿難!因此,在這裡,那時,比丘住於在身上隨觀身,熱心、正知、有念,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婪、憂。


David Chiou:

在《雜阿含經》之外:

可能由於翻譯時社會上的語意變化,《增壹阿含經》、《中阿含經》中的「方便」一詞,以「方法」的意義為主,雖然也可以有「努力」的意涵,但會偏向於:

  • 方便:可達成目標的方法;努力。

總之「方法」的比重多於「努力」的比重了,不像在《雜阿含經》中「努力」的比重多於「方法」的比重。

 
agama/什麼是_方便.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4:19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422171592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