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文件的舊版了喔!




中阿含經卷第一

東晉孝武及安帝世隆安元年十一月至二年六月了於東亭寺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道祖筆受

中阿含七法品第一(有十經)(初一日誦)(有五品半合有六十四經)

 善法.晝度樹  城.水.木積喻
 善人往.世福  日.車.漏盡七

導讀

(一)中阿含七法品善法經第一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成就七法者,便於賢聖得歡喜樂,正趣漏盡。云何為七?謂比丘知法、知義、知時、知節、知己、知眾、知人勝如。

「云何比丘為知法耶?謂比丘知正經、歌詠、記說、偈咃、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是義,是謂比丘為知法也。若有比丘不知法者,謂不知正經、歌詠、記說、偈咃、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如是比丘為不知法。若有比丘善知法者,謂知正經、歌詠、記說、偈咃、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是謂比丘善知法也。

「云何比丘為知義耶?謂比丘知彼彼說義是彼義、是此義,是謂比丘為知義也。若有比丘不知義者,謂不知彼彼說義是彼義、是此義,如是比丘為不知義。若有比丘善知義者,謂知彼彼說義是彼義、是此義,是謂比丘善知義也。

「云何比丘為知時耶?謂比丘知是時修下相,是時修高相,是時修捨相,是謂比丘為知時也。若有比丘不知時者,謂不知是時修下相,是時修高相,是時修捨相,如是比丘為不知時。若有比丘善知時者,謂知是時修下相,是時修高相,是時修捨相,是謂比丘善知時也。

「云何比丘為知節耶?謂比丘知節,若飲若食、若去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若大小便,捐除睡眠,修行正智,是謂比丘為知節也。若有比丘不知節者,謂不知若飲若食、若去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若大小便,捐除睡眠,修行正智,如是比丘為不知節。若有比丘善知節者,謂知若飲若食,若去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若大小便,捐除睡眠,修行正智,是謂比丘善知節也。

「云何比丘為知己耶?謂比丘自知我有爾所信、戒、聞、施、慧、辯、阿含及所得,是謂比丘為知己也。若有比丘不知己者,謂不自知我有爾所信、戒、聞、施、慧、辯、阿含及所得,如是比丘為不知己。若有比丘善知己者,謂自知我有爾所信、戒、聞、施、慧、辯、阿含及所得,是謂比丘善知己也。

「云何比丘為知眾耶?謂比丘知此剎利眾、此梵志眾、此居士眾、此沙門眾,我於彼眾應如是去、如是住、如是坐、如是語、如是默,是謂比丘為知眾也。若有比丘不知眾者,謂不知此剎利眾、此梵志眾、此居士眾、此沙門眾,我於彼眾應如是去、如是住、如是坐、如是語、如是默,如是比丘為不知眾。若有比丘善知眾者,謂知此剎利眾、此梵志眾、此居士眾、此沙門眾、我於彼眾應如是去、如是住、如是坐、如是語、如是默,是謂比丘善知眾也。

「云何比丘知人勝如?謂比丘知有二種人,有信、有不信;若信者勝,不信者為不如也。謂信人復有二種,有數往見比丘、有不數往見比丘;若數往見比丘者勝,不數往見比丘者為不如也。謂數往見比丘人復有二種,有禮敬比丘、有不禮敬比丘;若禮敬比丘者勝,不禮敬比丘者為不如也。謂禮敬比丘人復有二種,有問經、有不問經;若問經者勝,不問經者為不如也。謂問經人復有二種,有一心聽經、有不一心聽經;若一心聽經者勝,不一心聽經者為不如也。謂一心聽經人復有二種,有聞持法、有聞不持法;若聞持法者勝,聞不持法者為不如也。謂聞持法人復有二種,有聞法觀義、有聞法不觀義;若聞法觀義者勝,聞法不觀義者為不如也。謂聞法觀義人復有二種,有知法、知義、向法次法、隨順於法、如法行之;有不知法、不知義、不向法次法、不隨順法、不如法行。若知法、知義、向法次法、隨順於法、如法行者勝;不知法、不知義、不向法次法、不隨順法、不如法行者為不如也。謂知法、知義、向法次法、隨順於法、如法行人復有二種,有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有不自饒益,亦不饒益他,不饒益多人,不愍傷世間,不為天、不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若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此人於彼人中為極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譬如因牛有乳,因乳有酪,因酪有生酥,因生酥有熟酥,因熟酥有酥精,酥精者,於彼中為極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如是若人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此二人如上所說,如上分別,如上施設,此為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是謂比丘知人勝如。」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善法經第一竟(一千四百二十三字)

[校勘]

〔孝武…東亭寺〕二十三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孝武…東亭寺」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孝武…東亭寺」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道祖筆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道祖筆受」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道祖筆受」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中阿含〕-【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中阿含」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中阿含」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夾註(有五品…經)十字【宋】【元】【明】俱在品中經題下

  ???

日車漏盡七=七日車漏盡【宋】【元】【明】

  「日車漏盡七」,宋、元、明三本作「七日車漏盡」。
  「七日車漏盡」,大正藏原為「日車漏盡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七日車漏盡」。

〔中阿含〕-【明】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中阿含」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A. VII. 64. Dhammaññū sutta,[No. 27, No. 125(39.1)]

  ????

七法(知法…知人勝法)~Dhammaññū, attaññū, kālaññū, mattaññū, atthaññū, parisaññū, puggalaparaññū.

  ???

十二部經~(九部經)Sutta, Geyya, Veyyākaraṇa, Gāthā, Udāna, Itivuttaka, Jātaka, Abbhutadhamma, Vedalla.

  ???

〔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善法…竟〕六字-【明】

  明本無「善法…竟」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善法…竟」四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一千…字〕八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一千…字」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千…字」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正經、歌詠、記說、偈咃、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是義:經的分類。 正經: 為佛法最先集出者。 歌詠: 成立於第一結集間後期,內容包括修多羅的攝頌(錄十經為一偈),以及以八眾為對象所說佛法,為偈頌體。 記說: 另作「受記、記說、記別、授決、受決、授記、受記經、記別」,成立於第一結集稍後時期。 因緣: 另譯為「天本經」,經的十二種分類(十二分教)之第十類,成立於部派分化後。 撰錄: 義譯為「譬喻」,經的十二種分類(十二分教)之第十一類,另譯為「撰錄、證喻經」,成立於部派分化後。本起: 義譯為「本事」,涉及佛化的印度古聖賢者之事跡。 此說: 為佛陀不問自說的感性語的集錄,成立於第一結集後。 生處: 義譯為「本生」,涉及佛陀過去生的光輝事蹟。 廣解: 義譯為「方廣」經的九種分類(九分教)之第八類。 說是義: 義譯為「論議」,經的十二種分類(十二分教)之第十二類,成立於部派分化後。

彼彼說義:十二部經每一部所說的含義。

下相:相當於「止相」(定的項目)。

高相:相當於「舉相」(精勤的項目)

捨相:平靜之項目,另作「捨離相」

知節:知道節制;知足。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知量」。

正智:在這裡特指「正確的見識」。相當的《七知經》經文作「事從約省」,相當的《增壹阿含經》經文作「自籌量[……]知止足」,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知道……領受的量」。

所得:對佛法的證量。

梵志:有志修梵行(清淨的修行)的人,音譯為「婆羅門」。通常指外道(佛教以外)的修行人。

居士:在家的修行人。

沙門:出家的修行人。

數往見比丘:時常前往會見比丘。

向法次法:藉由修法的次序修習,趨向涅槃(滅除煩惱、生死),另譯作「法次法向」。

[對應經典]

 

(二)中阿含七法品晝度樹經第二(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三十三天晝度樹葉萎黃,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葉不久當落。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葉已落,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葉不久當還生。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葉已還生,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不久當生網。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已生網,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不久當生如鳥喙。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已生如鳥喙,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不久當開如鉢。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已開如鉢,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不久當盡敷開。若晝度樹已盡敷開,光所照、色所映、香所熏,周百由延,是時,三十三天於中夏四月,以天五欲功德具足而自娛樂,是謂三十三天於晝度樹下集會娛樂也。

「如是義,聖弟子亦復爾,思念出家,是時聖弟子名為葉黃,猶三十三天晝度樹葉萎黃也。復次,聖弟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是時聖弟子名為葉落,猶三十三天晝度樹葉落也。復次,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是時,聖弟子名葉還生,猶三十三天晝度樹葉還生也。復次,聖弟子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是時,聖弟子名為生網,猶三十三天晝度樹生網也。復次,聖弟子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得第三禪成就遊,是時,聖弟子名生如鳥喙,猶三十三天晝度樹如鳥喙也。復次,聖弟子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是時,聖弟子名生如鉢,猶三十三天晝度樹如鉢也。

「復次,聖弟子諸漏已盡,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是時,聖弟子名盡敷開,猶三十三天晝度樹盡敷開也。彼為漏盡阿羅訶比丘,三十三天集在善法正殿,咨嗟稱歎:『某尊弟子於某村邑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諸漏已盡,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是謂漏盡阿羅訶共集會也,如三十三天晝度樹下共集會也。」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晝度樹經第二竟(七百五十二字)

[校勘]

〔中阿含〕-【明】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中阿含」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A. VII. 65. Pārichattaka sutta,[No. 28, No. 125(39.2)]

  ????

〔初一日誦〕-【明】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初一日誦」四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靜=靖【宋】【元】【明】

  「靜」,宋、元、明三本作「靖」。
  「靖」,大正藏原為「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靖」。

〔晝度…竟〕七字-【明】

  明本無「晝度…竟」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晝度…竟」四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七百…字〕六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七百…字」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七百…字」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刺桐樹

晝度樹:豆科刺桐屬的落葉性大喬木刺桐樹。在這裡特指三十三天一株知名的樹,義譯為「香遍樹」。

生如鳥喙:另譯作「雹節」,即晝度樹的花苞初綻,狀如鳥的尖嘴。

由延:長度單位,帝王一天行軍的里程,約七、八公里。另譯作「由延」。

初禪: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覺與觀兩者皆有,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成就遊:進入(達成)並保持著。又譯為「具足住」。

知如真:契合真理地了知。又譯為「如實知」。

[對應經典]

 

(三)中阿含七法品城喻經第三(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王邊城七事具足,四食豐饒,易不難得,是故王城不為外敵破,唯除內自壞。

「云何王城七事具足?謂王邊城造立樓櫓,築地使堅,不可毀壞,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一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掘鑿池塹,極使深廣,修備可依,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二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周匝通道,開除平博,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三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集四種軍力,象軍、馬軍、車軍、步軍,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四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豫備軍器弓、矢、鉾、戟,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五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立守門大將,明略智辯,勇毅奇謀,善則聽入,不善則禁,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六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築立高墻,令極牢固,泥塗堊灑,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七事具足也。

「云何王城四食豐饒,易不難得?謂王邊城水草樵木,資有豫備,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一食豐饒,易不難得。復次,如王邊城多收稻穀及儲畜麥,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二食豐饒,易不難得。復次,如王邊城多積秥豆及大小豆,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三食豐饒,易不難得。復次,如王邊城畜酥油、蜜及甘蔗、糖、魚、鹽、脯肉,一切具足,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四食豐饒,易不難得。如是王城七事具足,四食豐饒,易不難得,不為外敵破,唯除內自壞。

「如是,若聖弟子亦得七善法,逮四增上心,易不難得。是故聖弟子不為魔王之所得便,亦不隨惡不善之法,不為染污所染,不復更受生也。

「云何聖弟子得七善法?謂聖弟子得堅固信,深著如來,信根已立,終不隨外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是謂聖弟子得一善法。復次,聖弟子常行慚恥,可慚知慚,惡不善法穢汙煩惱,受諸惡報,造生死本,是謂聖弟子得二善法。復次,聖弟子常行羞愧,可愧知愧,惡不善法穢汙煩惱,受諸惡報,造生死本,是謂聖弟子得三善法。復次,聖弟子常行精進,斷惡不善,修諸善法,恒自起意,專一堅固,為諸善本,不捨方便,是謂聖弟子得四善法。復次,聖弟子廣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博聞,所謂法者,初善、中善、竟亦善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如是諸法廣學多聞,翫習至千,意所惟觀,明見深達,是謂聖弟子得五善法。復次,聖弟子常行於念,成就正念,久所曾習,久所曾聞,恒憶不忘,是謂聖弟子得六善法。復次,聖弟子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此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是謂聖弟子得七善法也。

「云何聖弟子逮四增上心,易不難得?謂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是謂聖弟子逮初增上心,易不難得。復次,聖弟子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逮第二禪成就遊,是謂聖弟子逮第二增上心,易不難得。復次,聖弟子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逮第三禪成就遊,是謂聖弟子逮第三增上心,易不難得。復次,聖弟子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逮第四禪成就遊,是謂聖弟子逮第四增上心,易不難得。

「如是,聖弟子得七善法,逮四增上心,易不難得。不為魔王之所得便,亦不隨惡不善之法,不為染污所染,不復更受生。如王邊城造立樓櫓,築地使堅,不可毀壞,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得堅固信,深著如來,信根已立,終不隨外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是謂聖弟子得信樓櫓,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如王邊城掘鑿池塹,極使深廣,修備可依,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常行慚恥,可慚知慚,惡不善法穢汙煩惱,受諸惡報,造生死本,是謂聖弟子得慚池塹,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如王邊城周匝通道,開除平博,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常行羞愧,可愧知愧,惡不善法穢污煩惱,受諸惡報,造生死本,是謂聖弟子得愧平道,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如王邊城集四種軍[*]力,象軍、馬軍、車軍、步軍,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常行精進,斷惡不善,修諸善法,恒自起意,專一堅固,為諸善本,不捨方便,是謂聖弟子得精進軍力,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如王邊城豫備軍器弓、矢、鉾、戟,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廣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博聞,所謂法者,初善、中善、竟亦善,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如是諸法廣學多聞,翫習至千,意所惟觀,明見深達,是謂聖弟子得多聞軍器,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如王邊城立守門大將,明略智辯,勇毅奇謀,善則聽入,不善則禁,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常行於念,成就正念,久所曾習,久所曾聞,恒憶不忘,是謂聖弟子得念守門大將,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如王邊城築立高牆,令極牢固,泥塗堊灑,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此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是謂聖弟子得智慧牆,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也。

「如王邊城水草樵木,資有豫備,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樂住無乏,安隱快樂,自致涅槃也。

「如王邊城多收稻穀及儲畜麥,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逮第二禪成就遊,樂住無乏,安隱快樂,自致涅槃也。

「如王邊城多積秥豆及大小豆,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逮第三禪成就遊,樂住無乏,安隱快樂,自致涅槃也。

「如王邊城畜酥油、蜜及甘蔗、[*]糖、魚、鹽、脯肉,一切充足,為內安隱,制外怨敵。如是,聖弟子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逮第四禪成就遊,樂住無乏,安隱快樂,自致涅槃。」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城喻經第三竟(一千九百二字)

[校勘]

〔中阿含〕-【明】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中阿含」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A. VII. 63. Nagara sutta.,[No. 125(39.4)]

  ????

〔初一日誦〕-【明】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初一日誦」四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力〕-【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象軍馬軍車軍步軍]~Hatthārohā, assārohā, rathikā, dhanuggahā.

  ???

食=事【宋】【元】【明】

  「食」,宋、元、明三本作「事」。
  「事」,大正藏原為「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事」。

秥=葫【元】【明】

  「秥」,元、明二本作「葫」。
  「葫」,大正藏原為「秥」,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葫」。

糖=糖【宋】*【元】*【明】*

  「糖」,宋、元、明三本作「糖」。
  「糖」,大正藏原為「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糖」。

具=充【宋】【元】【明】

  「具」,宋、元、明三本作「充」。
  「充」,大正藏原為「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充」。

外=伏【明】

  「外」,明本作「伏」。
  「伏」,大正藏原為「外」,今依據明本改作「伏」。

靜=靖【宋】*【元】*【明】*

  「靜」,宋、元、明三本作「靖」。
  「靖」,大正藏原為「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靖」。

豫備=備豫【元】【明】

  「豫備」,元、明二本作「備豫」。
  「備豫」,大正藏原為「豫備」,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備豫」。

鉾=矛【宋】【元】【明】

  「鉾」,宋、元、明三本作「矛」。
  「矛」,大正藏原為「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矛」。

達=遠【宋】【元】【明】

  「達」,宋、元、明三本作「遠」。
  「遠」,大正藏原為「達」,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遠」。

〔城喻…竟〕六字-【明】

  明本無「城喻…竟」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城喻…竟」四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一千…字〕六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一千…字」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千…字」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四增上心:四種增強的心,即四禪。

造生死本:造成生死輪迴的根本原因。

恒自起意,專一堅固,為諸善本,不捨方便:時時​作意,專一而堅持地以​各種方法促進修行。

初善、中善、竟亦善:開頭、中間、結尾都是善的。

有義有文:意義正確(有義),辭句正確(有文)。

意所惟觀:心作深度思惟。

觀興衰法:又譯為「觀察生滅」、「觀法生滅」。

身覺樂:身體感覺到離欲而生的快樂。

[對應經典]

 

(四)中阿含七法品水喻經第四(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為汝說七水人。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佛言:「云何為七?或有一人常臥水中;或復有人出水還沒;或復有人出水而住;或復有人出水而住,住已而觀;或復有人出水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或復有人出水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或復有人出水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人。如是,我當復為汝說七水喻人。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佛言:「云何為七?或有人常臥;或復有人出已還沒;或復有人出已而住;或復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或復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或復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或復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梵志。此七水喻人,我略說也。如上[>所]說,如上施設。汝知何義?何所分別?有何因緣?」

時,諸比丘白世尊曰:「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等聞已,得廣知義。」

佛便告曰:「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佛言:「云何有人常臥?謂或有人為不善法之所覆蓋,染汙所染,受惡法報,造生死本,是謂有人常臥。猶人沒溺,臥于水中,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初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云何有人出已還沒?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失信不固,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而不堅固,是謂有人出已還沒。猶人溺水,既出還沒,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二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云何有人出已而住?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失,是謂有人出已而住,猶人溺水,出已而住,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三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云何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失,住善法中,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彼如是知、如是見,三結便盡,謂身見、戒取、疑,三結已盡,得須陀洹,不墮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便得苦際,是謂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猶人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觀,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四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云何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失,住善法中,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如是知、如是見,三結便盡,謂身見、戒取、疑,三結已盡,婬、怒、癡薄,得一往來天上、人間,一往來已,便得苦際,是謂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猶人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五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云何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失,住善法中,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如是知、如是見,五下分結盡,謂貪欲、瞋恚、身見、戒取、疑,五下分結盡已,生於彼間,便般涅槃,得不退法,不還此世,是謂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猶人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六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云何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梵志?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失,住善法中,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是謂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梵志。猶人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人。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七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我向所言,當為汝說七水人者,因此故說。」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水喻經第四竟(千三百八十八字)

[校勘]

〔中阿含〕-【明】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中阿含」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A. VII. 15. Udakūpama.,[No. 29, No. 125(39.3)]

  ????

〔初一日誦〕-【明】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初一日誦」四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渡=度【宋】*【元】*【明】*

  「渡」,宋、元、明三本作「度」。
  「度」,大正藏原為「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度」。

(一)+人【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一人」。
  大正藏無「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臥+(水中)【元】【明】

  「臥」,元、明二本作「臥水中」。
  大正藏無「水中」二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主=王【宋】【元】【明】

  「主」,宋、元、明三本作「王」。
  「王」,大正藏原為「主」,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王」。

習=集【元】【明】*

  「習」,元、明二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七=十【元】

  「七」,元本作「十」。
  「十」,大正藏原為「七」,今依據元本改作「十」。

固=因【元】

  「固」,元本作「因」。
  「因」,大正藏原為「固」,今依據元本改作「因」。

〔水喻…竟〕六字-【明】

  明本無「水喻…竟」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水喻…竟」四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千三…字〕七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千三…字」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千三…字」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身見、戒取、疑:生死流轉的三種關鍵束縛,即「身見(另譯作『薩迦耶見、有身見、身見、我見、身邪結』,執著『永恆、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真我』)、戒禁取(另譯作『戒盜結』,誓守禁戒與禁忌)、疑(疑結,對正法的疑惑)」。

一往來:即斯陀含果。斷身見、戒取、疑,貪、瞋、癡薄的聖人,最多投生至天界再投生人間,往返一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第二果,又稱為一來果。

五下分結: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貪欲、瞋恚。斷除五下分結,即為第三果聖者。

不退法:即阿那含果。斷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的聖人,不再生於欲界。例如下一生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並在天界證得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第三果,又稱為不還果。

[對應經典]

 

(五)中阿含七法品木積喻經第五(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薩羅,在人間,與大比丘眾翼從而行。爾時,世尊則於中路,忽見一處有大木積,洞燃俱熾,世尊見已,便下道側,更就餘樹敷尼師,結加趺坐。

世尊坐已,告諸比丘:「汝等見彼有大木積洞燃俱熾耶?」

時,諸比丘答曰:「見也。世尊!」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於汝意云何?謂大木積洞燃俱熾,若抱、若坐、若臥,謂剎利女,梵志、居士、工師女,年在盛時,沐浴香薰,著明淨衣,華鬘瓔珞嚴飾其身,若抱、若坐、若臥,何者為樂?」

時,諸比丘白曰:「世尊!謂大木積洞燃俱熾,若抱、若坐、若臥,甚苦。世尊!謂剎利女,梵志、居士、工師女,年在盛時,沐浴香薰,著明淨衣,華鬘、瓔珞嚴飾其身,若抱、若坐、若臥,甚樂。世尊!」

世尊告曰:「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抱木積洞燃俱熾,若坐、若臥,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若抱剎利女,梵志、居士、工師女,年在盛時,沐浴香薰,著明淨衣,華鬘、瓔珞嚴飾其身,若坐、若臥者,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我出家學,不虛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當作是學。」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於意云何?若有力士以緊索毛繩絞勒其𨄔斷皮,斷皮已斷肉,斷肉已斷筋,斷筋已斷骨,斷骨已至髓而住,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其信施,按摩身體、支節、手足,何者為樂?」

時,諸比丘白曰:「世尊!若有力士以緊索毛繩絞勒其[*][摶>𨄔]斷皮,斷皮已斷肉,斷肉已斷筋,斷筋已斷骨,斷骨已至髓而住,甚苦。世尊!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其信施,按摩身體、支節、手足,甚樂。世尊!」

世尊告曰:「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令力士以緊索毛繩絞勒其[*][摶>𨄔]斷皮,斷皮已斷肉,斷肉已斷筋,斷筋已斷骨,斷骨已至髓而住,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其信施,按摩身體、支節、手足,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我出家學,不虛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當作是學。」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於意云何?若有力士以瑩磨利刀截斷其,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禮拜,恭敬將迎,何者為樂?」

時,諸比丘白曰:「世尊!若有力士以瑩磨利刀截斷其髀,甚苦。世尊!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禮拜,恭敬將迎,甚樂。世尊!」

世尊告曰:「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令力士以瑩磨利刀截斷其髀,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禮拜,恭敬將迎,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我出家學,不虛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當作是學。」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於意云何?若有力士以鐵銅鍱洞燃俱熾,纏絡其身,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衣服,何者為樂?」

時,諸比丘白曰:「世尊!若有力士以鐵銅鍱洞燃俱熾,纏絡其身,甚苦。世尊!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衣服,甚樂。世尊!」

世尊告曰:「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令力士以鐵銅鍱洞燃俱熾,纏絡其身,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衣服,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我出家學,不虛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當作是學。」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於意云何?若有力士以熱鐵鉗鉗開其口,便以鐵丸洞燃俱熾,著其口中,彼熱鐵丸燒脣,燒脣已燒舌,燒舌已燒齗,燒齗已燒咽,燒咽已燒心,燒心已燒腸胃,燒腸胃已下過,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食無量眾味,何者為樂?」

時,諸比丘白曰:「世尊!若有力士以熱鐵[*]鉗鉗開其口,便以鐵丸洞燃俱熾,著其口中,彼熱鐵丸燒脣,燒脣已燒舌,燒舌已燒齗,燒齗已燒咽,燒咽已燒心,燒心已燒腸胃,燒腸胃已下過,甚苦。世尊!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食無量眾味,甚樂。世尊!」

世尊告曰:「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令力士以熱鐵鉗鉗開其口,便以鐵丸洞燃俱熾,著其口中,彼熱鐵丸燒脣,燒脣已燒舌,燒舌已燒齗,燒齗已燒咽,燒咽已燒心,燒心已燒腸胃,燒腸胃已下過,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食無量眾味,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我出家學,不虛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當作是學。」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於意云何?若有力士以鐵銅床洞燃俱熾,強逼使人坐臥其上,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其信施床㯓臥具,何者為樂?」

時,諸比丘白曰:「世尊!若有力士以鐵銅床洞燃俱熾,強逼使人坐臥其上,甚苦。世尊!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其信施床㯓臥具,甚樂。世尊!」

世尊告曰:「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令力士以鐵銅床洞燃俱熾,強逼使人坐臥其上,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其信施床㯓臥具,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我出家學,不虛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當作是學。」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於意云何?若有力士以大鐵銅釜洞燃俱熾,撮舉人已,倒著釜中,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房舍,泥治堊灑,窗戶牢密,爐火熅暖,何者為樂?」

時,諸比丘白曰:「世尊!若有力士以大鐵銅釜洞燃俱熾,撮舉人已,倒著釜中,甚苦。世尊!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房舍,泥治堊灑,窗戶牢密,爐火[*]熅暖,甚樂。世尊!」

世尊告曰:「我為汝說,不令汝等學沙門失沙門道。汝欲成無上梵行者,寧令力士以大鐵銅釜洞燃俱熾,撮舉人已,倒著釜中,彼雖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愚癡人犯戒不精進,生惡不善法,非梵行稱梵行,非沙門稱沙門,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房舍,泥治堊灑,窗戶牢密,爐火[*]熅暖,彼愚癡人因是長夜不善不義,受惡法報,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故汝等當觀自義、觀彼義、觀兩義,當作是念:『我出家學,不虛不空,有果有報,有極安樂,生諸善處而得長壽,受人信施衣被、飲食、床褥、湯藥,令諸施主得大福祐,得大果報,得大光明者。』當作是學。」

說此法時,六十比丘漏盡結解,六十比丘捨戒還家。所以者何?世尊教誡甚深、甚難,學道亦復甚深、甚難。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木積喻經第五竟(二千六百四十四字)

中阿含經卷第一(八千一百九字)(初一日誦)

[校勘]

〔中阿含〕-【明】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中阿含」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A. VII. 68. Aggi.,[No. 125(33.10)]

  ????

〔初一日誦〕-【明】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初一日誦」四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檀=壇【宋】【元】【明】

  「檀」,宋、元、明三本作「壇」。
  「壇」,大正藏原為「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壇」。

加=跏【宋】【元】【明】

  「加」,宋、元、明三本作「跏」。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跏」。

〔世尊〕-【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世尊」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世尊」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汝〕-【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汝」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汝」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謂=諸【宋】【元】【明】

  「謂」,宋、元、明三本作「諸」。
  「諸」,大正藏原為「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諸」。

𨄔=腨【宋】*【元】*【明】*

  「𨄔」,宋、元、明三本作「腨」。
  「腨」,大正藏原為「𨄔」,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腨」。

梵=居【元】

  「梵」,元本作「居」。
  「居」,大正藏原為「梵」,今依據元本改作「居」。

鉗鉗=鉆鉆【宋】*【元】*【明】*

  「鉗鉗」,宋、元、明三本作「鉆鉆」。
  「鉆鉆」,大正藏原為「鉗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鉆鉆」。

熅暖=溫暖【宋】*【元】*【明】*

  「熅暖」,宋、元、明三本作「溫暖」。
  「溫暖」,大正藏原為「熅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溫暖」。

信=布【元】【明】

  「信」,元、明二本作「布」。
  「布」,大正藏原為「信」,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布」。

誡=戒【宋】【元】【明】

  「誡」,宋、元、明三本作「戒」。
  「戒」,大正藏原為「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戒」。

〔木積…竟〕七字-【明】

  明本無「木積…竟」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木積…竟」四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二千…字〕八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二千…字」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二千…字」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八千…字〕六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八千…字」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八千…字」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初一日誦〕-【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初一日誦」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拘薩羅: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北部,其首都為舍衛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國。另譯為「憍薩羅」。

大木積:大火堆。

尼師壇:跟衣服的質料一樣,坐時或臥時墊在身下,以保持衣服乾淨的長方形布。又譯為坐具、敷具。

華鬘:以花結串而成的飾品。

瓔珞:以玉編綴的飾品,通常掛在脖子上。

信施:基於信心的布施;信徒的布施。

髀:膝部以上的大腿骨,或指大腿。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此經與雜阿含卷九(二四一)的經文有相似處。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一.1531402590.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18/07/12 21:36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817984819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