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裡會顯示出所選的版次與目前版次的差異處。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三 2018/06/14 22:36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三 2022/09/03 02:15 目前版本
行 13: 行 13:
    *眼觸生行:意願要看得更加清楚(由意根接著緣起)。     *眼觸生行:意願要看得更加清楚(由意根接著緣起)。
-此時即有視覺。視覺(眼識)只是單純地「看到」影像,還沒有攙雜人的主觀意識;主觀意識是在此訊息(成為法境)傳到意根時,由意識加以識別、意觸生想加以取相、意觸生行加以思惟造作,人腦才識別出畫面的意義。+此時即有視覺。視覺(眼識)只是單純地「看到」影像,還沒有攙雜人的主觀意識;主觀意識是在此訊息(成為法境)傳到意根時,由意識加以識別、意觸生想加以取相、意觸生行而有意志造作,人腦才識別出畫面的意義。
眼根通俗的講法是眼睛,而根據佛學及生理學,精確的來看可能包括視網膜、視神經等組織;眼接收的色,通俗的來講是影像,而根據物理學精確的說法是光線。同學們只要瞭解在修行上身心運作的原理即可,不必拘泥於生理學或物理學的用詞,本書中也不特別加以區分。 眼根通俗的講法是眼睛,而根據佛學及生理學,精確的來看可能包括視網膜、視神經等組織;眼接收的色,通俗的來講是影像,而根據物理學精確的說法是光線。同學們只要瞭解在修行上身心運作的原理即可,不必拘泥於生理學或物理學的用詞,本書中也不特別加以區分。
行 25: 行 25:
@[0086c23]@如是我聞: @[0086c23]@如是我聞:
-@[0086c23]@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0086c23]@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
@[0086c2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為汝等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一]-,[[梵行]]清白。諦聽,善思,有六六法。何等為六六法?謂六[[內入處]]、六[[外入處]]、[[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愛身。 @[0086c2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為汝等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一]-,[[梵行]]清白。諦聽,善思,有六六法。何等為六六法?謂六[[內入處]]、六[[外入處]]、[[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愛身。
行 54: 行 54: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8。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8。
  * 《吐魯番出土梵文寫本》 SHT 71。   * 《吐魯番出土梵文寫本》 SHT 71。
-  * [[http://www.ddbc.edu.tw/zh/downloads/download_document.html?gid=3750 |藏傳《俱舍論疏》3.059]]。+  * [[http://www.dila.edu.tw/zh/downloads/download_document.html?gid=3750 |藏傳《俱舍論疏》3.059]]。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行 97: 行 97:
@[0087b29]@「作如是知、如是見者,名為[[正見]]修習滿足,[[正志]]、[[正方便]]、[[正念]]、[[正定]],前說[[正語]]、[[正業]]、[[正命]]清淨修習滿足,是名修習[[八聖道]]清淨滿足。八聖道修習滿足已,[[四念處]]修習滿足,[[四正勤]]-[七]-、[[四如意足]]-[八]-、[[五根]]-[九]-、[[五力]]-[十]-、[[七覺分]]修習滿足。 @[0087b29]@「作如是知、如是見者,名為[[正見]]修習滿足,[[正志]]、[[正方便]]、[[正念]]、[[正定]],前說[[正語]]、[[正業]]、[[正命]]清淨修習滿足,是名修習[[八聖道]]清淨滿足。八聖道修習滿足已,[[四念處]]修習滿足,[[四正勤]]-[七]-、[[四如意足]]-[八]-、[[五根]]-[九]-、[[五力]]-[十]-、[[七覺分]]修習滿足。
-@[0087c05]@「[[若法應知、應了者,悉知、悉了]]-[十一]-。若法應知、應斷者,悉知、悉斷。若法應知、應[[作證]]-[十二]-者,悉皆作證。若法應知、應修習者,悉已修習。何等法應知、應了,悉知、悉了?所謂[[名色]]-[十三]-。何等法應知、應斷?所謂[[無明]]及[[有愛]]-[十四]-。何等法應知、應證?所謂[[明]]-[3]-、解脫。何等法應知、應修?所謂[[止]]-[十五]--[4]-、[[觀]]-[十六]-。若比丘於此法應知、應了,悉知、悉了。若法應知、應斷者,悉知、悉斷。若法應知、應作證者,悉知、悉證。若法應知、應修者,悉知、悉修,是名比丘斷愛結縛,正[[無間等]],究竟苦邊。諸比丘!是名六分別六入處經。」+@[0087c05]@「[[若法應知、應了者,悉知、悉了]]-[十一]-。若法應知、應斷者,悉知、悉斷。若法應知、應[[作證]]-[十二]-者,悉皆作證。若法應知、應修習者,悉已修習。何等法應知、應了,悉知、悉了?所謂[[名色]]-[十三]-。何等法應知、應斷?所謂[[無明]]及[[有愛]]-[十四]-。何等法應知、應證?所謂[[明]]-[3]-、解脫。何等法應知、應修?所謂[[止]]-[4]--[十五]-、[[觀]]-[十六]-。若比丘於此法應知、應了,悉知、悉了。若法應知、應斷者,悉知、悉斷。若法應知、應作證者,悉知、悉證。若法應知、應修者,悉知、悉修,是名比丘斷愛結縛,正[[無間等]],究竟苦邊。諸比丘!是名六分別六入處經。」
@[0087c16]@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087c16]@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行 117: 行 117:
[二] 當來有愛:對未來存在的渴愛;導致來生的渴愛。其中的「有」即是十二因緣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 [二] 當來有愛:對未來存在的渴愛;導致來生的渴愛。其中的「有」即是十二因緣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
-[三] 熾然:猛烈燃燒的樣子,這裡形容煩惱像火一般燃燒身心。+[三] 熾然:猛烈燃燒的樣子,這裡形容煩惱像火燒般逼迫身心。
[四] 純一大苦陰聚:全是大苦的積聚。又譯為「純大苦聚」、「純大苦聚陰」。其中「陰」是「積聚」的意思,與「聚」是同義複詞。 [四] 純一大苦陰聚:全是大苦的積聚。又譯為「純大苦聚」、「純大苦聚陰」。其中「陰」是「積聚」的意思,與「聚」是同義複詞。
行 137: 行 137:
[十二] 作證:親身體證。 [十二] 作證:親身體證。
-[十三] 名色:「名」是「受、想、行、識」四陰,加上「色」陰,也就是五陰。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五取蘊」。+[十三] 名色:即色、受、想、行、識五陰。其中「名」是「受、想、行、識」四陰,「色」即色陰。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五取蘊」。
[十四] 有愛:對存在的渴愛。這裡的「有」即是十二因緣中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 [十四] 有愛:對存在的渴愛。這裡的「有」即是十二因緣中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
-[十五] 止:心定於一處(或一境)而不動。音譯為「奢摩他」、「三昧」、「三摩地」。+[十五] 止:心專注於一處(或一境)而不散亂。音譯為「奢摩他」、「三昧」、「三摩地」。
[十六] 觀:洞察。音譯為「毘婆舍那」。 [十六] 觀:洞察。音譯為「毘婆舍那」。
行 187: 行 187:
[一] 云何知、云何見:如何知道、如何見解? [一] 云何知、云何見:如何知道、如何見解?
-[二] 見法:見證真理。+[二] 見法:見到真理。
[三] 如是廣說,乃至非其境界故:此段的完整經文詳見卷八[[雜阿含經卷第八#二一三|第213經]]。 [三] 如是廣說,乃至非其境界故:此段的完整經文詳見卷八[[雜阿含經卷第八#二一三|第213經]]。
行 193: 行 193:
[四] 此四無色陰、眼、色,此等法名為人:這四無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加上前述的眼、色(色陰),這樣的現象被稱為「人」。 [四] 此四無色陰、眼、色,此等法名為人:這四無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加上前述的眼、色(色陰),這樣的現象被稱為「人」。
-[五] 那羅、摩[少/兔]闍、摩那婆、士夫、福伽羅、耆婆、禪頭:這些名詞皆為「人」的別稱,其中「那羅」又譯為「士」,「摩[少/兔]闍」即「人類」,「摩那婆」又譯為「摩納」、「儒童」,即年輕人,「福伽羅」又譯為「補特伽羅」、「眾生」,「耆婆」指生命,「禪頭」指人或有情。+[五] 那羅、摩[少/兔]闍、摩那婆、士夫、福伽羅、耆婆、禪頭:這些名詞皆為「人」的別稱,其中「那羅」又譯為「士」,「摩[少/兔]闍」即「人類」,「摩那婆」又譯為「摩納」、「儒童」,即少年,「福伽羅」又譯為「補特伽羅」、「眾生」,「耆婆」指生命,「禪頭」指人或有情。
[六] 壽分齊:壽命的盡頭。「分齊」指分際、界限。 [六] 壽分齊:壽命的盡頭。「分齊」指分際、界限。
行 299: 行 299:
 唯[*]有智慧者,  [[發朦開大明]]-[八]-,\\  唯[*]有智慧者,  [[發朦開大明]]-[八]-,\\
 如是甚深句,  非聖孰能知,\\  如是甚深句,  非聖孰能知,\\
- 不還[[受身]]者,  深達諦明了。」\\+ 不還[[受身]]者,  [[深達諦明了]]-[]-。」\\
@[0088c17]@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088c17]@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行 328: 行 328:
[八] 發朦開大明:啟發了模糊不清(的凡夫),開顯了大放光明(的智慧)。 [八] 發朦開大明:啟發了模糊不清(的凡夫),開顯了大放光明(的智慧)。
 +
 +[] 深達諦明了:深刻地通達、真實不虛地明白了知。「諦」是真實不虛的意思。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395: 行 397:
====[註解]==== ====[註解]====
-[一] 瞻婆: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是鴦伽國的首都,位於恆河南岸。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鴦伽國又稱為瞻婆國,為十六大國之一,位於中印度恆河沿岸,曾隸屬於摩竭陀國。又譯為「瞻波」、「占波」。+[一] 瞻婆: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是鴦伽國的首都,位於恆河南岸。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鴦伽國又稱為瞻波國,為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摩竭陀國的東北邊,曾隸屬於摩竭陀國。又譯為「瞻波」、「占波」。
[二] 揭伽池:瞻婆國的蓮花池名,池旁的樹林是佛陀及弟子的修行場所之一。又譯為「伽伽池」。 [二] 揭伽池:瞻婆國的蓮花池名,池旁的樹林是佛陀及弟子的修行場所之一。又譯為「伽伽池」。
行 403: 行 405:
[四] 一一住:獨自而住;最好的止住。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獨住」。 [四] 一一住:獨自而住;最好的止住。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獨住」。
-[五] 可愛、樂、念、可意:可愛的、讓人快樂的、讓人惦記的、讓人思念的。+[五] 可愛、樂、念、可意:可愛的、讓人快樂的、讓人思念的、讓人惦記的。
[六] 阨礙:束縛、障礙。又作「軛礙」,「軛」是在車衡兩端扼住牛、馬等頸背上的曲木,在此比喻為束縛、限制。 [六] 阨礙:束縛、障礙。又作「軛礙」,「軛」是在車衡兩端扼住牛、馬等頸背上的曲木,在此比喻為束縛、限制。
行 461: 行 463:
@[0089b17]@佛告富樓那:「我已略說法教,汝欲何所住?」 @[0089b17]@佛告富樓那:「我已略說法教,汝欲何所住?」
-@[0089b18]@-{富樓那尊者善學忍辱}-富樓那白佛言:「世尊!我已蒙世尊略說教誡[*],我欲於西方[[輸盧那]]-[]--[4]-[[人間遊行]]。」+@[0089b18]@-{富樓那尊者善學忍辱}-富樓那白佛言:「世尊!我已蒙世尊略說教誡[*],我欲於西方[[輸盧那]]-[4]--[]-[[人間遊行]]。」
@[0089b20]@佛告富樓那:「西方輸盧那人兇惡、輕躁、弊暴、好罵。富樓那!汝若聞彼兇惡、輕躁、弊暴、好罵、毀辱者,當如之何?」 @[0089b20]@佛告富樓那:「西方輸盧那人兇惡、輕躁、弊暴、好罵。富樓那!汝若聞彼兇惡、輕躁、弊暴、好罵、毀辱者,當如之何?」
行 483: 行 485:
@[0089c16]@爾時,富樓那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0089c16]@爾時,富樓那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0089c18]@爾時,尊者富樓那夜過[[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出,付囑[[臥具]]-[六]-,持衣鉢去,至西方輸盧那人間遊行。到已,[[夏安居]]-[七]-,為五百[[優婆塞]]說法,建立五百[[僧伽藍]]-[八]-,繩床、臥褥、供養眾具悉皆備足。三月過已,具足[[三明]]-[九]-,即於彼處入[[無餘涅槃]]-[十]-。+@[0089c18]@爾時,尊者富樓那夜過[[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出,[[付囑臥具]]-[六]-,持衣鉢去,至西方輸盧那人間遊行。到已,[[夏安居]]-[七]-,為五百[[優婆塞]]說法,建立五百[[僧伽藍]]-[八]-,繩床、臥褥、供養眾具悉皆備足。三月過已,具足[[三明]]-[九]-,即於彼處入[[無餘涅槃]]-[十]-。
====[校勘]==== ====[校勘]====
行 511: 行 513:
[五] 堪能:有能力。 [五] 堪能:有能力。
-[六] 臥具:坐、臥時的資具用品,如床榻、被褥等。+[六] 付囑臥具:將目前自己睡覺的地方與用品交付給他人。「臥具」是坐、臥時的資具用品,如床榻、被褥等。
[七] 夏安居:在印度夏季三個月的雨季中,出家眾禁止外出而聚居一處以致力修行。又譯為「結夏安居」、「結夏坐」、「夏坐」。 [七] 夏安居:在印度夏季三個月的雨季中,出家眾禁止外出而聚居一處以致力修行。又譯為「結夏安居」、「結夏坐」、「夏坐」。
行 553: 行 555:
  *佛陀在[[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一九三_中阿含大品牟犁破群那經第二_第五後誦|《中阿含經》卷五十〈大品2〉第193經牟犁破群那經]]中開示基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以行忍辱,而能不論往東、西、南、北方人間遊行都得安樂的教導,也可與本經相對照。   *佛陀在[[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一九三_中阿含大品牟犁破群那經第二_第五後誦|《中阿含經》卷五十〈大品2〉第193經牟犁破群那經]]中開示基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以行忍辱,而能不論往東、西、南、北方人間遊行都得安樂的教導,也可與本經相對照。
 +
 +====[進階辨正]====
 +
 +  *[[什麼是「付囑臥具」]]
 +  *[[富樓那尊者的忍辱波羅蜜]]
=====(三一二)@@[0089c24]@@===== =====(三一二)@@[0089c24]@@=====
行 641: 行 648:
[二] 年耆根熟:年老、感官老化。 [二] 年耆根熟:年老、感官老化。
-[三] 若眼未曾見色,汝當欲見,於彼色起欲、起愛、起念、起染著不:對於你過去不曾眼見過的色,你會應該想要看,而且對於那個(沒見過的)色升起欲望、貪愛、惦記、染著嗎?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若汝眼識未見、未曾見色,汝亦不見、不希求見者,汝於彼起欲、起貪、起愛否?」+[三] 若眼未曾見色,汝當欲見,於彼色起欲、起愛、起念、起染著不:對於你過去不曾眼見過的色,你會應該想要看,而且對於那個(沒見過的)色生起欲望、貪愛、惦記、染著嗎?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若汝眼識未見、未曾見色,汝亦不見、不希求見者,汝於彼起欲、起貪、起愛否?」
[四] 見以見為量,聞以聞為量,覺以覺為量,識以識為量:看到就只是看到,聽到就只是聽到,感覺就只是感覺,知道就只是知道,不生起貪、瞋、癡等煩惱。其中「見、聞、覺、識」又譯為「見、聞、覺、知」,「見」是眼識的作用,「聞」是耳識的作用,「覺」是鼻、舌、身三識的作用,「識(知)」是意識的作用。 [四] 見以見為量,聞以聞為量,覺以覺為量,識以識為量:看到就只是看到,聽到就只是聽到,感覺就只是感覺,知道就只是知道,不生起貪、瞋、癡等煩惱。其中「見、聞、覺、識」又譯為「見、聞、覺、知」,「見」是眼識的作用,「聞」是耳識的作用,「覺」是鼻、舌、身三識的作用,「識(知)」是意識的作用。
行 660: 行 667: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  ***老年的鬘童子**
有同學問:「為什麼佛陀要潑摩羅迦舅的冷水後,才向他開示法義?」 有同學問:「為什麼佛陀要潑摩羅迦舅的冷水後,才向他開示法義?」
行 669: 行 678:
這位問題寶寶問到年老了,還是沒有得道。照常理來看,如果他繼續以往的習氣而不發奮努力的話,不管佛陀再怎麼向他開示,恐怕也難以對他有實際的效果。 這位問題寶寶問到年老了,還是沒有得道。照常理來看,如果他繼續以往的習氣而不發奮努力的話,不管佛陀再怎麼向他開示,恐怕也難以對他有實際的效果。
-因此佛陀先潑他的冷水,冷酷地指出他年紀一大把了,更難有所成就。等到他著急了,佛陀才以問答的方式引導他的見解,破除他的執著。而佛陀教他的下手處:「看到就只是看到,聽到就只是聽到,感覺就只是感覺,知道就只是知道,不生起貪、瞋、癡等煩惱」,或許也是針對他愛亂想的個性。由於佛陀的因材施教,摩羅迦舅終於證得阿羅漢。+因此佛陀先潑他的冷水,冷酷地指出他年紀一大把了,更難有所成就。等到他著急了,佛陀才以問答的方式引導他的見解,破除他的執著。而佛陀教他的下手處:「看到就只是看到,聽到就只是聽到,感覺就只是感覺,知道就只是知道」,自然也能對治他愛亂想的個性。由於佛陀的因材施教,摩羅迦舅終於證得阿羅漢。 
 + 
 +  ***相關的教法** 
 + 
 +本經所載「見以見為量,聞以聞為量,覺以覺為量,識以識為量」的教法,南傳《小部尼柯耶》的《巴希亞經》中佛陀也曾對外道巴希亞開示過:「巴希亞,你要如此的修習:\\ 
 +每當你看到影像的時候,只看到就好了;\\ 
 +每當你聽到聲音的時候,只聽到就好了;\\ 
 +每當你五官感知的時候,只感知就好了……\\ 
 +每當你腦中認知的時候,只認知就好了。\\ 
 +那麼,巴希亞,在這當中沒有『我』的存在。這當中沒有『我』的時候,你既不在這裡、也不在遠處、也不在中間。這就是苦的熄滅。」 
 + 
 +不隨色、聲、香、味、觸、法相續,心不隨境轉,這樣的概念在佛經以及禪修教法中頗為常見,例如《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九〈非常品 51〉第8經:「不起於色,亦不依色而起於識;不起於聲,不依聲而起於識;不起香,不依香而起於識;不起於味,不依味而起於識;不起細滑,不依細滑而起於識;不起意,不依意而起於識;不起今世、後世,不依今世、後世而起於識;不起於愛,莫依愛而起於識。」 
 + 
 +甚至如果想要瞭解《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說:「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請務必細讀本經。
=====(三一三)@@[0090b27]@@===== =====(三一三)@@[0090b27]@@=====
行 681: 行 703:
@[0090c02]@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願廣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0090c02]@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願廣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0090c04]@佛告諸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而不覺色貪,我先眼識於色有貪,而今眼識於色無貪如實知。>-若比丘眼見於色已,覺知色而不起色貪,覺我先眼識有貪,而言今眼識於色無貪如實知者,諸比丘![[於意云何]]?彼於此為有信、有欲、有聞、有行思惟、有審諦忍不?」+@[0090c04]@佛告諸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比丘!-{看到就只是看到,不起貪心}--<眼見色已,覺知色而不覺色貪,我先眼識於色有貪,而今眼識於色無貪如實知。>-若比丘眼見於色已,覺知色而不起色貪,覺我先眼識有貪,而言今眼識於色無貪如實知者,諸比丘![[於意云何]]?彼於此為有信、有欲、有聞、有行思惟、有審諦忍不?」
@[0090c11]@答言:「如是,世尊!」 @[0090c11]@答言:「如是,世尊!」
行 741: 行 763:
====[註解]==== ====[註解]====
-[一] 生、住、轉、出:生起、持續、緣生、顯現。其中「轉」指依因緣而生起。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生起、持續、再生、顯示」。+[一] 生、住、轉、出:生起、持續、緣生、顯現。其中「轉」指依因緣而生起。又譯為「生、住、成就、顯現」。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生起、持續、再生、顯示」。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911: 行 933:
六根對六境而生六識的過程,如卷十一第273經所說:「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 六根對六境而生六識的過程,如卷十一第273經所說:「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
-這是說「眼」根接收到影像(「色」),而會有視覺(「眼識」)。眼根、影像、視覺,三者接「觸」,而能感「受」影像,映「想」起這是影像,而有「思」惟、意向。+這是說「眼」根接收到影像(「色」),而會有視覺(「眼識」)。眼根、影像、視覺,三者接「觸」,而能感「受」影像,映「想」起這是影像,而有意「思」、意志活動。
這也是苦的集起的過程,如卷八第218經所說:「云何苦集道跡?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 這也是苦的集起的過程,如卷八第218經所說:「云何苦集道跡?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
行 1224: 行 1246:
  -苦:無常即是苦、會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苦:無常即是苦、會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  -集:苦的起因,是由於沒有智慧(「無明」)、貪愛等因緣而來。+  -集:苦的起因,是由於無明(沒有智慧)、貪愛等因緣而來。
  -滅:苦的止息。   -滅:苦的止息。
-  -道:正確的解脫之道。+  -道:可以滅苦的解脫之道。
{{ :agama:decoration:modern-677976_640.jpg?320x240|}} {{ :agama:decoration:modern-677976_640.jpg?320x240|}}
行 1328: 行 1350:
@[0092c1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為汝等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所謂[[第一義空]]-[一]-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0092c1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為汝等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所謂[[第一義空]]-[一]-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0092c16]@「-{第一義空}-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二]-,[[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三]-,[[除俗數法]]-[四]-。>-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除俗數法。-<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又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比丘!是名第一義空法經。」+@[0092c16]@「-{第一義空}-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二]-,[[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三]-,[[除俗數法]]-[四]-。>-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除俗數法。-<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又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比丘!是名第一義空法經。」
@[0092c25]@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092c25]@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行 1341: 行 1363:
[四] 除俗數法:只有世俗上的現象;只有世間因緣和合的現象。「俗數法」指世俗上的現象、約定俗成的稱呼,相當的《增壹阿含經》經文譯為「假號法、因緣法」。 [四] 除俗數法:只有世俗上的現象;只有世間因緣和合的現象。「俗數法」指世俗上的現象、約定俗成的稱呼,相當的《增壹阿含經》經文譯為「假號法、因緣法」。
 +
 +[] 集起:因緣(條件)聚集而生起。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1355: 行 1379:
那沒有視覺、看不到東西時,視覺跑去哪兒了?視覺沒有跑去哪邊,單純就是因為條件不具足,視覺就滅去了。 那沒有視覺、看不到東西時,視覺跑去哪兒了?視覺沒有跑去哪邊,單純就是因為條件不具足,視覺就滅去了。
-同理,有視覺、看得到東西時,視覺也不是從哪個地方跑過來,單純就是因為條件具足,視覺就升起了。+同理,有視覺、看得到東西時,視覺也不是從哪個地方跑過來,單純就是因為條件具足,視覺就生起了。
-這個道理,在本經中描述為:(視覺升起時不是從哪個地方跑過來),(視覺沒有跑去哪邊)[……])+這個道理,在本經中描述為:(視覺生起時不是從哪個地方跑過來),(視覺沒有跑去哪邊)[……])
這個道理,在本經中描述為: 這個道理,在本經中描述為:
^ 經文 ^ 白話舉例 ^ ^ 經文 ^ 白話舉例 ^
-| 眼生時無有來處 | 視覺升起時不是從哪個地方跑過來。 |+| 眼生時無有來處 | 視覺生起時不是從哪個地方跑過來。 |
| 滅時無有去處 | 視覺滅去時沒有跑去哪邊。 | | 滅時無有去處 | 視覺滅去時沒有跑去哪邊。 |
| 除俗數法 | 只有世俗上的現象稱作「視覺」;「視覺」只是約定俗成的名稱,用來描述條件具足而看到東西,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實體稱作「視覺」而跑過來、跑過去。 | | 除俗數法 | 只有世俗上的現象稱作「視覺」;「視覺」只是約定俗成的名稱,用來描述條件具足而看到東西,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實體稱作「視覺」而跑過來、跑過去。 |
行 1432: 行 1456:
=====[導讀:心受的喜、憂、捨]===== =====[導讀:心受的喜、憂、捨]=====
-「受」可區分為「樂受」、「苦受」、「捨受」(即「不苦不樂受」),也可區分為「身受」與「心受」。其中身受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所直接緣生的受,心受則是意根所緣生的受。+「受」可區分為「樂受」、「苦受」、「捨受」(即「不苦不樂受」),也可區分為「身受」與「心受」。其中身受為生理的感受,由身體所引起,也就是由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所緣生,心受則為心理的感受,由心理所引起,也就是由意根所緣生。
有的經中則將遇舒適的境界時心的樂受特別稱為「喜受」,遇違逆的境界時心的苦受特別稱為「憂受」。因此將受區分為五種:(身)樂受、(身)苦受、(心)喜受、(心)憂受、捨受,如下圖所示: 有的經中則將遇舒適的境界時心的樂受特別稱為「喜受」,遇違逆的境界時心的苦受特別稱為「憂受」。因此將受區分為五種:(身)樂受、(身)苦受、(心)喜受、(心)憂受、捨受,如下圖所示:
行 1469: 行 1493:
[1] 「眼」,大正藏原為「現」,今依據前後文改作「眼」。 [1] 「眼」,大正藏原為「現」,今依據前後文改作「眼」。
-====[註釋]====+====[註解]====
[一] 六喜行:六根對六境時,心遇舒適的境界而有的造作。例如眼見美女而心擺在美女上。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喜悅近伺察」。 [一] 六喜行:六根對六境時,心遇舒適的境界而有的造作。例如眼見美女而心擺在美女上。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喜悅近伺察」。
行 1498: 行 1522:
[1] 「法處」,宋、元二本作「處法」。 [1] 「法處」,宋、元二本作「處法」。
-====[註釋]====+====[註解]====
[一] 六憂行:六根對六境時,心遇違逆的境界而有的造作。例如耳聽警報而心擺在警報上。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憂近伺察」。 [一] 六憂行:六根對六境時,心遇違逆的境界而有的造作。例如耳聽警報而心擺在警報上。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憂近伺察」。
行 1533: 行 1557:
@[0093a1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093a1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釋]====+====[註解]====
[一] 六捨行:六根對六境時,心遇不苦不樂的境界時有的造作。例如鼻嗅空氣時心擺在空氣沒味道上。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平靜近伺察」。 [一] 六捨行:六根對六境時,心遇不苦不樂的境界時有的造作。例如鼻嗅空氣時心擺在空氣沒味道上。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平靜近伺察」。
行 1555: 行 1579:
凡夫通常因為「捨受」而作「捨行」,但不會因此有「捨無量心」,「捨無量心」是要特別修定才能達成的。另一方面,苦受、樂受、捨受皆可以「捨無量心」應對。例如有「苦受」的人,若修「捨無量心」,則可等視眾生,止息因苦受而起的瞋心。 凡夫通常因為「捨受」而作「捨行」,但不會因此有「捨無量心」,「捨無量心」是要特別修定才能達成的。另一方面,苦受、樂受、捨受皆可以「捨無量心」應對。例如有「苦受」的人,若修「捨無量心」,則可等視眾生,止息因苦受而起的瞋心。
-====[讀經拾得]====+====[進階辨正]====
[[研討:《雜阿含經》第336至338經的標點]] [[研討:《雜阿含經》第336至338經的標點]]
 +
 +[[研討:身受與心受]]
=====(三三九)@@[0093a16]@@===== =====(三三九)@@[0093a16]@@=====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三.1528986977.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18/06/14 22:36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63912796974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