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裡會顯示出所選的版次與目前版次的差異處。

agama1:增壹阿含經莫畏品第四十一 2018/08/11 23:38 agama1:增壹阿含經莫畏品第四十一 2022/12/03 21:46 目前版本
行 1: 行 1:
- +======-[1]-增壹阿[*]含經莫畏品第四十-[2]-一======
--[1]-增壹阿[*]含經莫畏品第四十-[2]-一+
=====-[3]-(一[一>])@@[0744a02]@@===== =====-[3]-(一[一>])@@[0744a02]@@=====
行 16: 行 15:
@[0744b06]@「我爾時復語尼揵子曰:『此事不然,亦-[18]-無由行盡苦亦盡,亦不由苦盡行亦盡,得至涅槃;但-[19]-今苦行盡得至涅槃者,此事然矣!但不可從樂至樂。』尼揵子曰:『頻婆-[20]-娑羅王從樂至樂,有何苦哉?』我爾時復語尼揵子曰:『頻婆[*]娑羅王樂,何如我樂?』尼揵子報我言:『頻婆-[21]-[裟>娑]羅王樂,勝汝樂也。』我爾時復語尼揵子曰:『頻婆[*]娑羅王能使我七日七夜結跏趺坐,形體不移動乎?正使六、五、-[22]-四、三、-[23]-二,乃至一日結跏趺坐乎?』尼揵子報曰:『不也。瞿曇!』世尊告曰:『我能堪任結跏趺坐,形不移動。云何,尼揵子!誰者為樂?頻婆-[24]-娑羅王樂耶?為我樂耶?』尼揵子-[25]-曰:『瞿曇沙門樂。』 @[0744b06]@「我爾時復語尼揵子曰:『此事不然,亦-[18]-無由行盡苦亦盡,亦不由苦盡行亦盡,得至涅槃;但-[19]-今苦行盡得至涅槃者,此事然矣!但不可從樂至樂。』尼揵子曰:『頻婆-[20]-娑羅王從樂至樂,有何苦哉?』我爾時復語尼揵子曰:『頻婆[*]娑羅王樂,何如我樂?』尼揵子報我言:『頻婆-[21]-[裟>娑]羅王樂,勝汝樂也。』我爾時復語尼揵子曰:『頻婆[*]娑羅王能使我七日七夜結跏趺坐,形體不移動乎?正使六、五、-[22]-四、三、-[23]-二,乃至一日結跏趺坐乎?』尼揵子報曰:『不也。瞿曇!』世尊告曰:『我能堪任結跏趺坐,形不移動。云何,尼揵子!誰者為樂?頻婆-[24]-娑羅王樂耶?為我樂耶?』尼揵子-[25]-曰:『瞿曇沙門樂。』
-@[0744b19]@「如是。摩呵男!當-[26]-作此方便,知不可從樂至樂,要當從苦至樂。猶如,摩呵男!大村左-[27]-右有大池水,縱[橫>廣]一由旬,水滿其中。若復有人,來取彼一-[28]-[[渧]]水。云何,摩呵男!水何者為多?一[*]渧水多?為池水多乎?」+@[0744b19]@「如是。摩呵男!當-[26]-作此[[方便]]-[]-,知不可從樂至樂,要當從苦至樂。猶如,摩呵男!大村左-[27]-右有大池水,縱[橫>廣]一由旬,水滿其中。若復有人,來取彼一-[28]-[[渧]]水。云何,摩呵男!水何者為多?一[*]渧水多?為池水多乎?」
@[0744b24]@摩呵男曰:「池水多,非一[*]渧水多也。」 @[0744b24]@摩呵男曰:「池水多,非一[*]渧水多也。」
-@[0744b25]@世尊告曰:「此亦如是。賢聖弟子諸苦已盡,永無復有,餘存在者如一[*]渧水耳。如我眾中最下道者,不過七死七生而盡苦際。-[29]-若復勇猛精進,便為-[30]-[[家家]]-[]-,即得道跡。」+@[0744b25]@世尊告曰:「此亦如是。賢聖弟子諸苦已盡,永無復有,餘存在者如一[*]渧水耳。如我眾中最下道者,不過七死七生而盡苦際。-[29]-若復勇猛精進,便為[[家家]]-[30]--[]-,即得道跡。」
@[0744b29]@爾時,世尊重與摩呵男說微妙之法,彼聞法已,即從座起而去。 @[0744b29]@爾時,世尊重與摩呵男說微妙之法,彼聞法已,即從座起而去。
行 146: 行 145:
-[30] 家家=寂滅【宋】【明】 +[30] 「家家」,宋、明二本作「寂滅」。
-    「家家」,宋、明二本作「寂滅」。 +
-    「寂滅」,大正藏原為「家家」,今依據宋、明二本改作「寂滅」。 +
- +
====[註解]==== ====[註解]====
行 162: 行 157:
[] 尼揵子:「尼揵」外道的門徒。「揵」也作「犍」。「尼揵」特點為修裸形塗灰等苦行。 [] 尼揵子:「尼揵」外道的門徒。「揵」也作「犍」。「尼揵」特點為修裸形塗灰等苦行。
-[] 家家:字意為「從一良家到另一良家往生者」,從人間生於天界,又從天界生於人間。果位之一,相當於「斯陀含向」。 +[] 方便:可達成目標的方法;努力。 
 + 
 +[] 家家:「須陀洹果」的聖人中,只須天界及人間總共不到七生(也就是須陀洹在天界與人間最多各出生七次的一半)就能涅槃者。因為從人間的「家」生於天界的「家」、又從天界的「家」生於人間的「家」沒幾次就能涅槃,所以名為「家家」。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168: 行 165:
  * 參考 {ref>Za33.12}   * 參考 {ref>Za33.12}
  * 參考 {ref>BZa08.24}   * 參考 {ref>BZa08.24}
 +  * 待加上:參考南傳相應部55相應22經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行 196: 行 194:
@[0744c03]@聞如是: @[0744c03]@聞如是:
-@[0744c03]@一時,尊者-[31]-[[那伽波羅]]-[]-在-[32]-鹿野城中。+@[0744c03]@一時,尊者-[31]-[[那伽波羅]]-[]-在-[32]-鹿野城中。
-@[0744c04]@是時,有一婆羅門年垂朽邁,昔與尊者那伽-[33]-婆羅少小舊款。是時,婆羅門往至那伽[*]婆羅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0744c04]@是時,有一[[婆羅門]]-[]-年垂朽邁,昔與尊者那伽-[33]-婆羅[[少小舊款]]-[]-。是時,婆羅門往至那伽[*]婆羅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
@[0744c06]@爾時,[[梵志]]-[]-語那伽[*]婆羅曰:「汝今-[34]-於樂之中,最為快樂。」 @[0744c06]@爾時,[[梵志]]-[]-語那伽[*]婆羅曰:「汝今-[34]-於樂之中,最為快樂。」
行 204: 行 202:
@[0744c08]@那伽[*]婆羅曰:「汝觀何等義,而作是說:『於樂之中,最為快樂。』?」 @[0744c08]@那伽[*]婆羅曰:「汝觀何等義,而作是說:『於樂之中,最為快樂。』?」
-@[0744c09]@婆羅門報曰:「我頻七日中,七男兒死,皆勇猛高才,智慧難及;近六日之中,十二[[作使人]]-[]-無常,能堪作使,無有懈怠;近五日[*]已來,四兄弟無常,多諸-[35]-妓術,無事不-[36]-閑;近四日[*]已來,父母命終,年向百歲,捨我去世;近三日[*]已來,二婦復死,顏貌端-[37]-政,世之希有;又復家中有八窖珍寶,昨日求之而不知處;如我今日遭此苦惱,不可稱計。然,尊者!今日永離彼患,無復愁憂,-[38]-正以道法而自娛樂,我觀此義已,故作是說:『於樂之中,最為快樂!』」+@[0744c09]@婆羅門報曰:「我頻七日中,七男兒死,皆勇猛高才,智慧難及;近六日之中,十二[[作使人]]-[]-無常,能堪作使,無有懈怠;近五日[*]已來,四兄弟無常,多諸-[35]-妓術,無事不-[36]-閑;近四日[*]已來,父母命終,年向百歲,捨我去世;近三日[*]已來,二婦復死,顏貌端-[37]-政,世之希有;又復家中有八窖珍寶,昨日求之而不知處;如我今日遭此苦惱,不可稱計。然,尊者!今日永離彼患,無復愁憂,-[38]-正以道法而[[自娛樂]]-[]-,我觀此義已,故作是說:『於樂之中,最為快樂!』」
@[0744c19]@是時,尊者那伽[*]婆羅告彼梵志曰:「汝何為不作方便,使彼爾許之人而不命終乎?」 @[0744c19]@是時,尊者那伽[*]婆羅告彼梵志曰:「汝何為不作方便,使彼爾許之人而不命終乎?」
行 231: 行 229:
 願聽出家學,  使得離此災。」\\  願聽出家學,  使得離此災。」\\
-@[0745a12]@是時,尊者那伽婆羅即授彼三衣,使出家-[2]-學,又告之曰:「汝今,比丘!當觀此身從頭至足,此髮、毛、-[3]-爪、齒為從何來?形體、皮-[4]-肉、骨髓、腸胃悉從何來?設從此-[5]-去,當至何所?是故,比丘!勿多憂念世間苦惱,又當觀此毛孔之中,求方便成四諦。」+@[0745a12]@是時,尊者那伽婆羅即授彼三衣,使出家-[2]-學,又告之曰:「汝今,比丘!當觀此身從頭至足,此髮、毛、-[3]-爪、齒為從何來?形體、皮-[4]-肉、骨髓、腸胃悉從何來?設從此-[5]-去,當至何所?是故,比丘!勿多憂念世間苦惱,又[[當觀此毛孔之中,求方便成四諦]]-[]-。」
@[0745a17]@是時,尊者那伽[*]婆羅便說此偈: @[0745a17]@是時,尊者那伽[*]婆羅便說此偈:
「除想勿多憂,  不久成法眼,\\ 「除想勿多憂,  不久成法眼,\\
- 無常行如電,  不遇此大幸。\\ + [[無常行如電,  不遇此大幸]]-[大幸]-。\\ 
- 一一觀毛孔,  生者滅者原,\\+ [[一一觀毛孔,  生者滅者原]]-[生者滅者原]-,\\
 無常行如電,  施心向涅槃。」\\  無常行如電,  施心向涅槃。」\\
行 352: 行 350:
====[註解]==== ====[註解]====
-[] 那伽波羅:比丘名,佛陀稱讚他「曉了星宿,預知吉凶」第一。+[] 那伽波羅:比丘名,佛陀稱讚他「曉了星宿,預知吉凶」第一。 
 + 
 +[] 婆羅門: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 
 + 
 +[] 少小舊款:小時候即認識的老朋友。又譯為「少小舊好」。
[] 梵志:有志修梵行(清淨的修行)的人,音譯為「婆羅門」。 [] 梵志:有志修梵行(清淨的修行)的人,音譯為「婆羅門」。
[] 作使人:供差遣的僕人。 [] 作使人:供差遣的僕人。
 +
 +[] 自娛樂:自得其樂,樂在其中。又譯為「具足住」、「成就遊」。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進入後住於」。
 +
 +[] 當觀此毛孔之中,求方便成四諦:應該觀察這身體(小至)毛孔(等等成分,例如都是不淨的),來求得證悟四聖諦的方法。
 +
 +[大幸] 無常行如電,不遇此大幸:所有由因緣而生的事物都是無常的,有如電般忽然生滅,難得非常幸運地遇上(出家的機緣)。
 +
 +[生者滅者原] 一一觀毛孔,生者滅者原:一一觀察這身體(小至)毛孔(等等成分,例如都是不淨的),生起是滅去的原因(凡是因緣生起的就會因緣而滅)。
[] 族姓子:原義為婆羅門大族的子弟,引申為信佛行善的男子。另譯為「善男子」。 [] 族姓子:原義為婆羅門大族的子弟,引申為信佛行善的男子。另譯為「善男子」。
行 416: 行 426: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本經中「觀七處之善」是指修行四無量心及三三昧,「察四處之法」即修行四念處。
 +
 +《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44經和第745經則分別提到可以從四無量心或空入處定入手,修行四念處,完成七覺支。
 +
 +本經的「七處善」和《雜阿含經》卷二第42經的「七處善」(熟練於了知五陰及其集、滅、道、味、患、離等七處)雖然文字相近,但沒有直接關係。
=====(四)@@[0745b26]@@===== =====(四)@@[0745b26]@@=====
行 435: 行 451:
@[0745c07]@爾時,舍利弗在釋翅神寺中遊。爾時,眾多比丘往至舍利弗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是時,眾多比丘白舍利弗言:「我等欲詣北方人間遊化,今已[*]辭世尊。」 @[0745c07]@爾時,舍利弗在釋翅神寺中遊。爾時,眾多比丘往至舍利弗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是時,眾多比丘白舍利弗言:「我等欲詣北方人間遊化,今已[*]辭世尊。」
-@[0745c11]@舍利弗言:「卿等當知,北方人民、沙門、婆羅門皆悉聰明,智慧難及,復有人民-[20]-憙來相試。若當來問卿:『諸賢師,作何等論?』設當作是問者,欲云何報之?」+@[0745c11]@舍利弗言:「卿等當知,北方人民、[[沙門、婆羅門]]-[]-皆悉聰明,智慧難及,復有人民-[20]-憙來相試。若當來問卿:『諸賢師,作何等論?』設當作是問者,欲云何報之?」
@[0745c15]@諸比丘報曰:「設當有人來問者,我當以此義報之:『色者無常,其無常者即是苦-[21]-也;苦者無我,無我者-[22]-空,以空無我、彼空,如是智者之所觀也。痛、想、行、識亦復無常、苦、空、無我,其實空者彼無我、空,如是智者之所學也。此五盛陰皆空、皆寂,因緣合會皆歸於磨滅,不得久住。八種之道,將從有七,我師所說正謂此耳。』若剎利、婆羅門、人民之類,來問我義者,我等當以此義報之。」 @[0745c15]@諸比丘報曰:「設當有人來問者,我當以此義報之:『色者無常,其無常者即是苦-[21]-也;苦者無我,無我者-[22]-空,以空無我、彼空,如是智者之所觀也。痛、想、行、識亦復無常、苦、空、無我,其實空者彼無我、空,如是智者之所學也。此五盛陰皆空、皆寂,因緣合會皆歸於磨滅,不得久住。八種之道,將從有七,我師所說正謂此耳。』若剎利、婆羅門、人民之類,來問我義者,我等當以此義報之。」
行 531: 行 547:
[一] 匝:環繞一圈稱為一匝。 [一] 匝:環繞一圈稱為一匝。
 +
 +[] 沙門、婆羅門:修行人的統稱。
[二] 輕舉:舉止浮躁,隨意行事。 [二] 輕舉:舉止浮躁,隨意行事。
-[三]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導讀:八正道]=====
 +
 +「八正道」是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又譯為「八聖道」。
 +
 +八正道一般定義為:
 +  -正見:正確的見解。
 +  -正志:正確的意向;離於貪欲、瞋恚、加害的意向。又譯為「正思惟」。
 +  -正語:正確的言語;不說妄語、兩舌、惡口、綺語。
 +  -正業:正確的行為;不做殺生、偷盜、邪淫的事。
 +  -正命:正當的謀生。
 +  -正方便:正確的努力。又譯為「正精進」、「正勤」。
 +  -正念:正確的專注;清澈的覺知。
 +  -正定:正確的禪定。
=====(五)@@[0746a21]@@===== =====(五)@@[0746a21]@@=====
行 548: 行 579:
@[0746a22]@爾時,世尊-[5]-語迦葉曰:「汝今年-[6]-已朽邁,無少壯[*]之意,宜可受諸長者衣裳及其飲食。」 @[0746a22]@爾時,世尊-[5]-語迦葉曰:「汝今年-[6]-已朽邁,無少壯[*]之意,宜可受諸長者衣裳及其飲食。」
-@[0746a24]@大迦葉白佛言:「我不堪任受彼衣食,今此納衣隨時乞食,快樂無比。所以然者,將來-[7]-當有比丘!形體柔軟,心貪好衣食,便於禪退轉,不復能行苦業,又當作是語:『過去佛時,諸比丘等亦受人請、受人衣食,我等何為不法古時聖人乎?』坐貪著衣食故,便當捨服為白衣,使諸-[8]-聖賢無復威神,四部之眾漸漸減少;聖眾-[9]-已減少,如來神寺復當毀壞;如來神寺[*]已-[10]-毀壞故,經法復當-[11]-凋落。是時,[[眾生無復精光]]-[]-,-[12]-以無精光,壽命遂短。是時,彼眾生命終已,皆墮三惡趣。猶如今日眾生之類,為福多者皆生天上,當來之世為罪多者,盡入地獄。」+@[0746a24]@大迦葉白佛言:「我不堪任受彼衣食,今此[[納衣]]-[]-隨時乞食,快樂無比。所以然者,將來-[7]-當有比丘!形體柔軟,心貪好衣食,便於禪退轉,不復能行苦業,又當作是語:『過去佛時,諸比丘等亦受人請、受人衣食,我等何為不法古時聖人乎?』坐貪著衣食故,便當[[捨服為白衣]]-[]-,使諸-[8]-聖賢無復威神,[[四部之眾]]-[]-漸漸減少;聖眾-[9]-已減少,如來神寺復當毀壞;如來神寺[*]已-[10]-毀壞故,經法復當-[11]-凋落。是時,[[眾生無復精光]]-[]-,-[12]-以無精光,壽命遂短。是時,彼眾生命終已,皆墮三惡趣。猶如今日眾生之類,為福多者皆生天上,當來之世為罪多者,盡入地獄。」
-@[0746b07]@世尊告曰:「善哉!善哉!迦葉多所饒益,為世人民作良-[13]-友福田。迦葉當知,吾-[14]-般涅槃後千歲餘,當有比丘於禪退轉,不復行頭陀之法;亦-[15]-無乞食、著補納衣,貪-[16]-受長者請-[17]-其衣食;亦復不在樹下閑居之處,好喜莊飾房舍,亦不用大小便為藥,但著餘藥草,極甘美者;或於其中貪著財貨,吝惜房舍,恒共鬥諍。爾時,[[檀越]]-[]-施主篤信佛法,好喜惠施,不惜財物。是時,檀越施主命終之後盡生天上,比丘懈怠者,死入地獄中。如是,迦葉!一切諸行皆悉無常,不得久保。+@[0746b07]@世尊告曰:「善哉!善哉!迦葉多所饒益,為世人民作良-[13]-友福田。迦葉當知,吾-[14]-般涅槃後千歲餘,當有比丘於禪退轉,不復行[[頭陀之法]]-[]-;亦-[15]-無乞食、著補納衣,貪-[16]-受長者請-[17]-其衣食;亦復不在樹下閑居之處,好喜莊飾房舍,亦不用[[大小便為藥]]-[]-,但著餘藥草,極甘美者;或於其中貪著財貨,吝惜房舍,恒共鬥諍。爾時,[[檀越]]-[]-施主篤信佛法,好喜惠施,不惜財物。是時,檀越施主命終之後盡生天上,比丘懈怠者,死入地獄中。如是,迦葉!一切諸行皆悉無常,不得久保。
@[0746b18]@「又迦葉-[18]-當知,將來之世,當有比丘-[19]-剃鬚髮而習家業,左抱男,右抱女,又執箏簫在街巷乞食。爾時,檀越施主受福無窮,況復今日至誠乞食者。如是,迦葉!一切行無常,不可久-[20]-停。 @[0746b18]@「又迦葉-[18]-當知,將來之世,當有比丘-[19]-剃鬚髮而習家業,左抱男,右抱女,又執箏簫在街巷乞食。爾時,檀越施主受福無窮,況復今日至誠乞食者。如是,迦葉!一切行無常,不可久-[20]-停。
-@[0746b22]@「迦葉當知,將來之世,若有沙門比丘當捨八種道及七種[*]之法,如我今日於三阿僧祇劫所集法寶。將來諸比丘以為歌曲,在眾人中乞食以自濟命,然-[21]-後檀越施主-[22]-飯彼比丘眾,猶獲其福,況復今日而不得其福乎!+@[0746b22]@「迦葉當知,將來之世,若有沙門比丘當捨[[八種道]]-[]-及[[七種[*]之法]]-[]-,如我今日於三阿僧祇劫所集法寶。將來諸比丘以為歌曲,在眾人中乞食以自濟命,然-[21]-後檀越施主-[22]-飯彼比丘眾,猶獲其福,況復今日而不得其福乎!
@[0746b27]@「我今持此法付授迦葉及阿難比丘。所以然者,吾今年-[23]-老以向八十,然如來不久當取滅度,今持法寶付囑二人,善念誦持,使不斷絕,流布世間。其有遏絕聖人言教者,便為墮邊際。是故,今日囑累汝經法,無令脫失。」 @[0746b27]@「我今持此法付授迦葉及阿難比丘。所以然者,吾今年-[23]-老以向八十,然如來不久當取滅度,今持法寶付囑二人,善念誦持,使不斷絕,流布世間。其有遏絕聖人言教者,便為墮邊際。是故,今日囑累汝經法,無令脫失。」
行 560: 行 591:
@[0746c03]@是時,大迦葉及阿難即從座起,長跪叉手,白世尊-[24]-言:「以何等故,以此經法付授二人,不囑累餘人乎?又復如來眾中,神通-[25]-第一不可稱計,然不囑累?」 @[0746c03]@是時,大迦葉及阿難即從座起,長跪叉手,白世尊-[24]-言:「以何等故,以此經法付授二人,不囑累餘人乎?又復如來眾中,神通-[25]-第一不可稱計,然不囑累?」
-@[0746c07]@世尊告迦葉曰:「我於天上、人中,終不見此人,能受持此法寶,如迦葉、阿難之比。然聲聞中亦復不出二人上者,過去諸佛亦復有此二人受持經法,如今迦葉、阿難比丘之比,極為殊妙。所以然者,過去諸佛頭陀行比丘,法存則存,法沒則沒。然我今日迦葉比丘留住在世,彌勒佛出世然後取滅度。由此因緣,今迦葉比丘勝過去時比丘之眾。又阿難比丘云何得勝過去侍者?過去時諸佛侍者,聞他所說,然後乃解。然今日阿難比丘,如來未發語便解,如來-[26]-不復語是,皆悉知之。由此因緣,阿難比丘勝過去時諸佛侍者。是故,迦葉!阿難!吾今付授汝、囑累汝此法寶,無令缺減。」+@[0746c07]@世尊告迦葉曰:「我於天上、人中,終不見此人,能受持此法寶,如迦葉、阿難之比。然聲聞中亦復不出二人上者,過去諸佛亦復有此二人受持經法,如今迦葉、阿難比丘之比,極為殊妙。所以然者,過去諸佛頭陀行比丘,[[法存則存,法沒則沒]]-[]-。然我今日迦葉比丘留住在世,彌勒佛出世然後取滅度。由此因緣,今迦葉比丘勝過去時比丘之眾。又阿難比丘云何得勝過去侍者?過去時諸佛侍者,聞他所說,然後乃解。然今日阿難比丘,如來未發語便解,如來-[26]-不復語是,皆悉知之。由此因緣,阿難比丘勝過去時諸佛侍者。是故,迦葉!阿難!吾今付授汝、囑累汝此法寶,無令缺減。」
@[0746c20]@爾時,世尊便說-[27]-偈言: @[0746c20]@爾時,世尊便說-[27]-偈言:
行 701: 行 732:
====[註解]==== ====[註解]====
-[] 眾生無復精光:眾生精神萎靡、面色枯黃。+[] 納衣:撿拾被丟棄的衣物,清洗後縫製成的衣服。又譯作「糞掃衣」。穿糞掃衣而不穿施主布施的衣服是十二頭陀行之一。
-[] 檀越:為音譯,義譯為「施主」,施與僧眾衣食等的人。+[] 捨服為白衣:由出家的僧人身份捨戒還俗為在家人。
-[] +[] 四部之眾:比丘(受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比丘尼(受完整出家戒律的女子)、優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優婆夷(在家的女性佛教徒)。又譯為「四眾」。 
 + 
 +[] 眾生無復精光:眾生精神萎靡、面色枯黃。 
 + 
 +[] 頭陀之法:捨棄對衣服、飲食、住處的貪著,以修鍊身心、去除塵垢煩惱的苦行法。有十二項規定:(1) 在阿蘭若處:居於離開聚落,寂靜而適合修行的地方。(2) 常行乞食。(3) 次第乞食:乞食時沿門托鉢,不分貧富之家。(4) 受一食法:一日一食。(5) 節量食:不吃過多,鉢中只受一糰飯。(6) 中後不得飲漿:日中一食後不再飲漿。(7) 著弊衲衣:穿著廢棄布所作的襤褸衣。(8) 但三衣:除三衣外,沒有多餘的衣服。(9) 塚間住:住於墓地。(10) 樹下止。(11) 露地坐。(12) 但坐不臥:不躺下。又譯為「十二頭陀」。 
 + 
 +[] 大小便為藥:大小便指已被丟棄的藥渣滓。「大小便為藥」為撿拾被丟棄的藥渣滓再煎煮之後服用當藥。亦可稱為「腐爛葉」。 
 + 
 +[] 檀越:為音譯,義譯為「施主」,施與僧眾衣食等的人。 
 + 
 +[] 八種道:即「八正道」,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1)正見、(2)正志、(3)正語、(4)正業、(5)正命、(6)正方便、(7)正念、(8)正定。 
 + 
 +[] 七種之法:即「七覺支」,覺悟的七個要素:(1)念覺支、(2)擇法覺支、(3)精進覺支、(4)喜覺支、(5)輕安覺支、(6)定覺支、(7)捨覺支。 
 + 
 +[] 法存則存,法沒則沒: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agama1/增壹阿含經莫畏品第四十一.1534001894.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18/08/11 23:38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2961649894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