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yang:

相應部8相應7經/自恣經:...五百位比丘中,六十位比丘是三明者,六十位比丘是六神通者,六十位比丘是俱分解脫者,而其他是慧解脫者

1212經:...佛告舍利弗:「此五百比丘中,九十比丘得三明,九十比丘得俱解脫,餘者慧解脫

請問 這幾種分類的不同點 依據所知 無學阿羅漢(包括慧解脫者)不是都能有三明嗎 那為何還如此分呢?


David Chiou:

慧解脫阿羅漢是證得阿羅漢的解脫智慧,有足夠證悟的定力(例如初禪),還沒有完成所有的四禪乃至四無色定,也就是尚未達成世間定力的極致。因此慧已達極致,但定尚未達極致。

俱解脫阿羅漢是定、慧都已達到極致的阿羅漢,但俱解脫阿羅漢不一定就有神通,由定力發起神通需要技巧及長時間的練習,也看天份(過去世造善因而得的善果福報),因此不見得每位俱解脫阿羅漢都有神通,更少人是六神通皆有。

三明是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其中「漏盡明」是所有無學皆有的,「宿命明」(宿命通)和「天眼明」(天眼通)則要依定力及練習,也要有天份,才能夠練得成。

打個比喻,阿羅漢極有智慧,洞悉真理,但阿羅漢考奧林匹亞數學競試不一定能考高分。在世間法上考高分,除了需要天生腦子好,還需要下苦工廣泛研習甚至刷題,很費時間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