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人諸子婦輪養記
敬錄自 唐湘清居士《因果報應錄》
清代江蘇省崇明縣,有一位吳姓老人,生了四個兒子,因為家中赤貧如洗,把兒子都
賣掉,以求眼前的生活。那四個兒子都在富人家中當奴僕,長大以後,都贖身自立,各人
娶了妻子,大家同住在一起。起初,他們奉養父母,是一月輪流一次。可是兒媳們說:「
一月一輪,必定經過三個月後,才有侍候父母的機會,這樣對父母太疏遠,應當一天一輪
才好。」後來覺得一天一輪,還是要經過三天以後,才能奉養父母,仍是太疏遠,應當一
餐一輪更好。從此以後,他們改為每餐輪流,譬如早餐輪到大兒子奉養父母,午餐就輪到
二兒子奉養,晚餐輪到老三,明天早餐就輪到最小的兒子老四奉養,這樣周而復始的輪流
奉養父母。每逢五日十日,四個兒子共同設置美食在堂上,父母向南坐,四個兒子及孫子
們東面坐,四個媳婦及孫媳們西面坐,大家依次向吳老人夫婦敬食敬菜。在老人食堂的後
面,兒子們為老人置一木櫥,櫥中每家都放一串錢在裏面,當老人每次吃飯完畢,就回頭
在櫥中取錢,到街上去買水果糖餅吃,櫥中的錢,從來沒有匱乏的時候,因為四個兒子每
天源源的把錢補進去。老人空閒的時候,常到知己朋友家中去玩,有時候與朋友一同下
棋,有時與朋友一同打牌。他的兒子們知道老人家玩的地方,暗暗地送幾百文錢給老人的
朋友,請朋友故意把錢輸給老人,老人贏了錢,洋洋得意,回家津津樂道的告訴孫兒們,
或買玩具給孫兒娛樂,並不知道贏得的錢,就是自己兒子的,因此整天樂而忘憂,全家洋
溢著一團喜氣。當老人九十九歲的時候,老太太九十七歲,長子七十七歲,次子七十六
歲,三子四子也都已鬚髮斑白,五世同堂,曾孫玄孫繞膝,共約二十餘人。崇明劉公兆給
吳老人題一門聯:「百齡夫婦齊眉,五世兒孫繞膝。」這真是人生第一樂事,孝順善報的
現實寫照。凡是做兒子的人,都應當像吳老人的兒子一樣,竭力盡孝,及時奉養。大家不
見世上失父的人嗎?要孝父親而無從盡孝了;大家不見世上喪母的人嗎?要孝母親也無從
盡孝了。像吳老人兒媳們孝順的事蹟,真是值得世人效法的。
--
在日常生活中,要有一顆善良的心,溫暖的心,這才是生活原則。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
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
喪禮處之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218-168-203-22.dynamic.hinet.net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