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答問]觀色無常之後呢?
#1
hank
 本文由 abstsai (白非白) 授權轉貼

[答問]觀色無常之後呢?

引言:
    [答 L 同學]
>     早上安般觀呼吸時想到前天下午老師提到的觀色無常,色受想行識亦
> 如是的問題. 覺得觀色無常可以從之前老師教的與目前正在練習的方法作
> 起,當能觀到肺裡的氣泡交換 紅血球的帶養的變化血液的流動 甚至是細胞
> 的代謝, 這樣會發現其實平常自己整天帶著走的這個色身是無時不在變化,
> 甚至受想行識都能如實觀照其變化,這種瞭解色無常和無我與從經文裡或瞭
> 解或接受的當然會是很不一樣,我想這就是有證入境界與沒有的差別,也是阿
> 含經裡一再出現的觀色無常,之後心解脫的深義,
>     如果上述猜測為對,另有一問題是已證入此境界的就會心解脫? 還是要再
> 進一步才能"證得"無常?因第一經開宗明義就說觀色受想行識無常為正觀,正
> 觀者則...心解脫.那提婆達多照理說要觀這些對他應是小case,是他觀照之
> 後沒有進一步"證得"無常,還是其實他在觀色受想行識無常中還缺一環節,以
> 至於沒心解脫而玩弄神通?



你能觀到氣泡在肺裡的變化時,表示你已開始進入情況了,等到可以觀全身的色時,
大約就能當「觀氣士」了。 那時要談解脫就會更有具體的概念。

當學者能觀到呼吸的色無常時,進一步的證道是因人而異的,世尊說的「解脫」由經文
來看大約有二個層面:
一是指痛苦的消除。肉體上或精神上的痛苦都是,所以前天有人問到:打坐腿會麻。
的問題,在我們觀全身通透後,身體任何的痛感都成了可以控制的隨意功能,這是
解脫的初步定義。

第二就是你說的心解脫的定義,這部份比較深,也需要有時日,心是包含了五陰,
色無常之觀只是五陰的最初表象,因此像提婆到了第四禪後,他以為是究竟了,但
那還不是「空」,可是正如楞嚴經說的,很多人以為四禪就是空境,因而不再前進了,
而四禪太容易到達了,所以當時世尊在說空時,很多外道以為世尊說的是他們所經
驗的四禪空境,因此一直問世尊說你說的我們也有啊,哪裡有何不同。

提婆就是相同情況,因此他證四禪後就一直要世尊把教學的工作交給他,想取代世
尊的地位,但世尊很清楚的知道提婆根本不瞭解空是什,因而不答應,這使得提婆
憤而自立門戶。

證禪境後的神通是必然的,因為感官變強了,所以知見會大增,提婆會耍神通是人
性,當時外道無不用神通招來信徒,一開始佛世尊和弟子們也一樣常用神通和外道
「相認」,可是世尊後來禁止弟子們那樣,因為那會使學者迷失。

無常一詞的定義之一是:萬事萬物沒有一個靜止的現象。而四禪境是「想境」因此
包含許多和想有觀的諸天,不管是有想天或無想天,或者是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
都還是無常的。而我們前天提到,人類的感知都必須要在靜止的切割面裡去感知這
個世界,所以五陰是把無常(動態)轉成有常的器官,心才是把片段的有常綜合成
(再組合成)動態的機制。因為心的解脫是在五陰色受想行識之外的,因此坦白講,
出了四禪仍有心,但是這個心是無限制的,由於不再受限制,所以遍知一切,由於
遍知一切故名如來,也就是成瞭解脫者,或名覺者。

提婆沒有證入到遍知一切的境界,因此他仍有想對世尊「取而代之」的觀念,那樣的
心有沒有解脫?沒有,因為他「受限」了,世尊成了他的超音速飛行突破中的音障,
如果他遍知一切的話,他應該會明白為何「佛即是我,我即是佛」的道理,要不要取
代世尊根本不是一個問題。

所以在世尊親教的弟子中,舍利弗是第一個悟到空境的人,他是世尊真正想讓他接
棒的第一人選,但是舍利弗也明白,接不接任校長一職根本是沒想過也不想去想的
事。大迦葉也是一樣,他過慣了有錢人被人追著跑的日子,好不容易才有現在清淨
沒人煩他的日子,所以他也不想接校長一職,世尊問他意思如何,大迦葉只管玩他
手中檢來的花,理都不理世尊的問題。世尊也瞭解這一點,因此他讓各個弟子保有
各人原來的生活人脈,各人有各人的弟子,就連沒證任何道的阿難也有他自己的一
大票學徒。

由於觀色無常是容易求證的,想求道的人幾乎都能證到這個層面,所以阿難也能教
學,他所教的佛法就是實修觀色無常的佛法,但是要解脫仍是要等到他有時間專修
後才能成就。

只觀「色無常」一項能否解脫?答案是當然會,問題是在於觀的境界而不是觀的項目,
自身觀透後便能觀身外環境,於是便能像阿那律一樣,觀三千大千世界如手中菴摩
勒果,最後也能證入空境,觀色後會瞭解,色即是空,而色也是受,也是想,也是
行,也是識,它們之間也是不一不異。


----------------
∼∼∼∼∼∼∼∼∼∼∼∼
半生無一得,三世有所失。
古聖唯一道,人心知不知。
∼∼∼∼∼∼∼白非白∼∼
Thu Oct 23 01:27:36 200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Re: [答問]觀色無常之後呢?
#2
hank
 本文由 abstsai (白非白) 授權轉貼

 [答問]觀色無常之後呢? (2)

 > 1.此所謂「觀」,應係指「觀察」而非「觀想」。想請教的是:
 >要「看」到身體內部,是否從不淨觀、白骨觀等「觀想」著手較易?
 >這是以一個安般一個多月,卻頂多只能觀到出、入息轉換當下微細變
 >化的肉腳立場發言。@@

 >2.至於身體麻痛緩解,我在想這應該是「止」的作用;不過因止觀
 >兩者相輔相成,觀的功夫深了,止的境界亦會拓展。個人過去剛禮
 >佛百拜時腰痠膝疼,嗣作意觀想諸佛即在跟前寶相莊嚴,內心逐生
 >喜悅,連帶身體亦感柔軟輕安,道理應是相同。

 >3.惟如據經典:初禪有覺有觀,二禪以上無覺無觀
 >(中阿含經卷46,心品行禪經參照)之描述,如以果證為目標,
 >是否從初禪入較為相應?


1.深入後,觀即是觀。天眼無眼,是否就不是觀?

2.身體麻痛緩解,不是的,緩解只是“能忍之痛”,解脫是根本不痛。這需要有點本事,
並不是說“我了解這一切都是幻象”後身痛就會消失,同學們應仔細思考其中差別。

3.是的,登階必自起腳,最後一個包子並不存在。

----------------
∼∼∼∼∼∼∼∼∼∼∼∼
半生無一得,三世有所失。
古聖唯一道,人心知不知。
∼∼∼∼∼∼∼白非白∼∼
Sun Oct 26 12:14:41 2008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