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eligion ◎ 連線宗教版 板主: fox |
閱讀文章: 第 2229/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truth (光明) 看板: religion 標題: 中台山實情的討論 - 神通與妄語 時間: Wed Aug 29 21:29:21 2007 悟因法師講述如法如律 ◎罪相輕重 我舉波逸提第八條來與此條戒比較一下。波逸提第八條:「若比丘尼向未受 ^^^^^^^^^^^^^^ 大戒人說過人法,言『我知是,我見是。』 實者,波逸提。」其中「實者」, ^^^^^^^^^^^^^^^^^^^^^^^^^^^^^^^^^^^^^^^^^^^^^^^^^^^^^ 是指當比丘尼確確實實得到過人法,而對人說:『我知是、我見是。』但對象 是尚未受具足戒的人。佛陀在世時,座下的大弟子得四禪八定,具有各種神通, 或者證悟聖諦的人比比皆是,縱使他們有再深的證境,佛陀一律不准他們隨便說 出來,也不准顯神通。 ◎制意 或許有人會質疑:『用妄語、神通,說得聖智,勝法,過人法仍然可以度 很多人呀!』可是這麼做對聽到這話的人有沒有有幫助?對佛教及社會有沒有 幫助呢?我的答案是,沒有任何幫助。 再則,儘管目前的我們還沒有驗證,只是有信心能驗證,這信心來自於看到 佛菩薩、高僧大德已驗證了這些真理,由於他們的驗證,我們深信佛陀所說的法 是可以修證而得到的。每個人都非常嚮往,只是尚未證得,一旦有人告訴我們, 他的境界和佛菩薩或高僧一樣,你想會發生什麼情況?大家修學佛法,往往三更 燈火五更天,半夜起來用功,窮畢生、盡未來際地追求驗證真理,既然眼前已有 人驗證了它,豈能不聽他的呢?奈何他是賣假的,根本沒有真實的驗證,很容易 就扭曲了修行的標竿與方向,人們也就盲從,因此而紊亂佛法,這害人不知有多 深啊! 稱自己是聖賢或有特殊境界的大妄語,它的危險是導致眾生對佛法錯誤的知見 ,尤其我們常說佛是無上醫王,經典、法門就如藥方,僧伽就如看病的醫生、護理 人員。以這個譬喻來說,講了大妄語,就像庸醫拿假執照,不學無術,開錯藥而出 人命一樣。 說大妄語會危害眾生,最主要是由於它紊亂佛法的根本,會斷人修法的信心, 所以一初犯就必須結重罪,這絕對不是如一般的惡口、兩舌,妄言,綺語等語言 所可以比擬的,因為這四種語言較容易覺察,尤其如惡口,沒有人喜歡聽,而兩舌 、妄語、綺語更是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終究也會被拆穿,對人修法信心的破壞, 也不是那麼嚴重。 ◎受持方法 既使是真的已證聖果、具有過人法,尚且都不可說,更何況是根本沒有證到 ^^^^^^^^^^^^^^^^^^^^^^^^^^^^^^^^^^^^^^^^^^^^^^^^^^^^^^^^^^^^^^^^^^ 那個境界,更不可以亂說。必須要老老實實的淨化自己的身心,用經典來印證自己 ^^^^^^^^^^^^^^^^^^^^^^^^^^^^^^^^^^^^^^^^^^^^^^^^^^^^^^^^^^^^^^^^^^^^^^^^ 的行為,千萬不要說了超過實際情況的境界,而紊亂了他人的知見,所以持守這條 ^^^^^^^^^^^^^^^^^^^^^^^^^^^^^^^^^^^^^^^^^^^^^^^^^^^^^^^^^^ 戒要相當小心。 另外,大妄語不一定要自己說,例如某甲說某乙已經證果了,有人便問某乙: 『你有沒有證果?』某乙則始終保持沈默,既無肯定也不否定,其實這樣就等於是 默認了。因此,有時證果不一定要自己說,有些騙子是讓旁邊的人吹噓,而他自己 默然承認,這也是犯了大妄語戒。 ^^^^^^^^^^^^^^^^^^^^^^^^^^^^^^ 假如有人問你:『你證果開悟了嗎?』你要如何回答?我曾拿這問題問佛學院 學僧,有一位說:『我就不答腔,然後微微一笑。』大家想想看,這樣做有沒有 犯戒? 此外,修學佛法要具足眼光,有正知正見來分別周遭佛教發生的問題。社會上 常有自稱可知三世因果的人;有自稱已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人;有說是 活佛再來的人;或說看到天神、鬼、菩薩;或說觀音菩薩昨天晚上跟他說什麼等等 ,因為有很多人喜歡聽這些。其實能自稱自己是聖賢的人,還真要有兩三下子, 才能騙得了人去相信他呢! 因此,自己一定要具足眼光去分判這些,佛陀不許弟子們說已得過人法,過去 ^^^^^^^^^^^^^^^^^^^^^^^^^^^^^^^^ 不可說,現在仍不可說,尤其以此做為騙取衣食的工具,切切不可。 ^^^^^^^^^^^^^^^^^^^^ 總之,人為什麼要說大妄語呢?是為了求名聞利養。又為什麼大妄語騙得了 人呢?最主要是因為:(一)我們都還沒有證果;(二)我們都嚮往證果境界; (三)我們有信仰。其實若對一個沒有信仰、不嚮往的人說自己得到神通也沒有用 ,因為他們根本不會相信。另外,它還牽涉到人生的一些問題,人間到處充滿苦迫 ,那一個不想解脫痛苦,到達佛菩薩的境界呢?所以,大妄語能達到騙人目的的真 正關鍵,就是因為它符合了人們內在心靈的需求。 ◎凡聖等同,戒律得存 佛世時,比丘、比丘尼們乞食常常很困難。《四分律藏》卷一記載: 有一年結夏安居,佛陀帶著五百位比丘到毘蘭若結夏,毘蘭若有一婆羅門 心想佛陀是難得一遇的聖人,應該趕快迎接、供養,所以他就去頂禮佛陀 ,並懇請結夏安居三個月要接受他的供養,佛陀回答:『應該讓更多人來 供養。』毘蘭若波羅門則一直說:『佛陀哀愍我故,接受我的供養,包括 所有的比丘僧。』他不斷殷切地祈請,後來佛陀默然接受,結果這位婆羅門 回家就忘記了。(具廣率記載是魔王波旬把婆羅門弄昏了頭,讓他忘記要 供養佛陀。) 大眾因此挨餓,這時剛好有個馬販來到毘蘭若,比丘就去向他化緣, 馬販說:『我沒什麼飲食好供養,我只有養馬的飼料——馬麥,就供養你們 馬麥好了。』於是他就供養比丘們馬麥,佛一斗,比丘五升。阿難把馬麥 研成粉末,天天泡給佛陀吃。日子一久,比丘們實在看不下去了,一天, 目犍連尊者就向佛陀說:『佛陀,我想到其他地方找些粗糙的米回來吃。』 『你怎麼去?』 『我顯神足通。』 『你有神足通可以去,那些沒有神足通 的比丘怎麼辦?』 『我一個個接他們去,讓他們可以依次得到飲食。』 『不行,如果未來世的比丘、比丘尼沒有神足通,也沒有神足通的人來接, 怎麼辦?』 發信人: Nice@Lion (Nice to meet you), 信區: Buddhism 標 題: 避免違律的界定 [ 本文原作者為: Heavenchow ] 誠如斯言! 這幾年在佛法上的摸索, 使我會來愈願意相信修行是非常單純的: 修習戒定慧, 熄滅貪瞋痴. 此句本來是 '勤修戒定慧' , 可惜我沒有資格使用. 不過也願與眾共勉. 若於此之外, 尚言猶有其它, 每每細審, 總察覺於三毒有所增上, 不論藉口是多麼壯麗冠冕, 只要願意, 也總能發現我執之增長. 一再告誡自己, 不要再有妄求與貪念, 小心一切惑人眩目的東西. 我是不夠精進修行的人, 但也不要讓三毒有機會無限擴長. heaven ==> 於 Heaven (Heavenchow@Lion) 文中述及: : ==> 於 矜羯儸 (kftseng.bbs@buddha.nsysu.edu.tw) 文中述及: : : 當這些東西已經變成個人掛在嘴上的口號或宣傳品, 或是變成別人用以 : : 崇拜的理由. 那就已經很明顯的是極端地不好的了! : : 若有人誇張的告訴你, 某人有什麼神通力、功德力, 某人已得某次第定, : : 你應該將這些話捨除, 並且應該視這個人為好大妄語者, 遠離他的一切 : : 口語. : 談這些東西的確不太好, 每每看到新鮮古怪的, 我的心就會跳好幾下... : 貪心就起來了. :) : 又不過呢, 這一版是 buda-xfiel 耶, 也就是談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 能不能請版主出來聊聊, 怎樣是神通感應, 行者不應多談, 不應去關心的東西. : 哪些又是可以茶餘飯後磕瓜子時可以閒扯的呢? : 我想, 有個標準也比較好讓我們自律一下. :) 略提一下供作參考: 最簡單的說法是佛陀不淮弟子「於未受戒者前示現神通」。 神通者,異能也。不管是身現、言說、意使誤解,都違於律。 佛陀也表示不應認為可現神通渡眾,只有偶爾個別特殊的 情形,而不足為常法。經、律之中,佛陀向弟子明確表明過多 次。 有一件史實,是一位大長者跟佛陀說「請您示現神通, 以讓此城人民歸敬於佛」,佛陀不許。這樣子請了三次,佛 陀都斬釘截鐵地拒絕。為什麼? 佛陀說了:「外道乃至世術 都有神通,以神通渡眾會造成眾生將佛法與外道法不分,信 者迷昧,不信者謗佛。」因此堅持不許。也因此雖然眾生根 器有別,對於絕大多數的人,都是由「有施有戒有願說...」 最基本的開始,確定當事人堪受於法,才說四聖諦(而不是 神通)。 在版上公開特殊感應的情形類似如上所述,應此我們應 謹慎言行。 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避免增長行者的我慢。 神通既無法真正渡眾,那麼講說的人主要的發心往往是不自 覺的讓別人覺得自己很厲害,這樣子是造成大妄語的前行, 很危險,因此得要自省。如果真的是值得參考的實修的事情, 有時可以用第三者傳述的立場來提供作參考,卻得小心避免 我們自己因此而自抬身價。如有讓人覺得我們很厲害的可能, 就得小心為上。 : 不然啊, 我有不少感想可以聊呢.... 感想與異能相信大多數人都能分辨,因此最重要的就是 我們自己覺察內心的動機了 :Q : 講一個應該不犯規的. : 那一天去買沈香, 因為以前都買檀香, 這回換高級一點的. : 在點香時, 發覺好香喔! 突然就有一個心情起來.... : 可憐如我沒太多錢買好香, 而且我也很小氣, : 不過聽說諸香之中, 戒香第一, 看好要儘量好好持戒, 以供諸佛. yeah! 共勉 :) 發信人: Nice@Lion (Nice to meet you), 信區: Buddhism 標 題: Re: 避免違律的界定 [ 本文原作者為: yfan ] 以前我打過禪七、佛七時,雖然師父(聖嚴法師)講了許多修行法門,但是每次一 定強調一個重點,就是神通、靈異不可靠。我記得打佛七時,有人看到啥光、靈 異,師父一定解釋為是身體的物理、化學現象。 而在禪七時一個故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因為那個是師父的一個朋友,已經修行 數十年了,後來竟然入魔,但本人不知道入魔,只知道自己好像變厲害了,原本 不會寫詩,變成會寫詩,還會一些「特異功能」,當時師父告訴他,你被附身了 這位修行人不相信。那時描述這個修行人時,在場的同學都笑成一團,覺得他很 笨,但故事的結局是很悲慘的,這個修行人沒多久就往生了。師父說,你們覺得 他很笨,其實這是很容易犯的錯,這位修行人修行精進、讀過許多經書、通達義 理,相信最後還是著魔了,你們能夠「把持得住」嗎? 這個說很難,其實也很容易,只要搞清楚,什麼是修行的目的,什麼是修行的副 產品,就不會產生問題。古來大師、大德們修行,並不會著重因為修行我得到什 麼能力,或因為我修行而能接觸不同世界的生命而沾沾自喜。那些大師們令我們 景仰的是,戒除貪瞋痴三毒,甚至不論其修行成果,光看他們的修行過程就足以 令人感動莫明了。打開高僧傳,我們不會以那位大師因為很會飛,所以記錄他飛 行的時速,也不會因為某位大師跟幾位鬼神、天人打交道最多而為其撰文。我國 高僧傳中以神通著名的佛圖澄,也是因為他修行、弘法而令人欽佩,神通糖衣是 騙人來吃裡頭的解脫維他命啊! 佛陀不許弟子們公開地談論神通,因為神通太炫麗了!而在這五濁惡世,人們會因 這炫麗的外表,而忽略了樸實無華卻最禁得起考驗「除三毒」的工作。為了解除 生命最深層的痛苦,佛陀離開皇宮、奔向未知的森林,在樹下枯坐了七年的體驗 出只有去除三毒才能解除業力的枷鎖、了脫生死、得到永?琲熙蒏恣C但神通的光 芒,使人們迷失了,忘記了當初修行的本懷,追逐可以被衡量的神通。 去除三毒是不能被衡量的,你能說「我的瞋心目前除去了1/3」嗎?或者,「我得 到智慧是佛陀的50%」,不能。但能說,昨天我在夢中看到你半夜四點起來上廁所 ,或者說,等一下有天人來找我聊天,我不能再跟你talk了,這一類放光、隔空 睹物、與非我類生命接觸等等的事,是可以衡量、可以馬上得到他人尊敬,可以 拿來沾沾自喜的,但在欺騙自己、獲得無益的讚美時,也離開解脫越來越遠。 但這麼簡易的道理,從佛陀說法、菩薩、大師、大德諄諄告戒下,仍有人不斷陷 入迷陣而不自知。如何不誤入歧途呢?還是那句老話「老實修行」。老實修行,就 是拜佛的只是拜佛、打坐只打坐、持咒的只是持咒,遇到任何的境界,也只是境 界,皆視為修行中的過程中。只要我們明白,修行是為了解脫,那麼在過程中的 任何放光、接觸只是過程,那是我的經驗而已,但不是我的目的,沒啥了不起的 ,在我之前已有許多人解脫,在我之後也必有許多人會解脫,我只是其中一員, 如此便不起任何得意、傲慢之心。 接下來,以去除三毒為首要,唯有去除三毒才能達到解脫的目的,任何與此不相 應的產物,皆無可取,沒啥好驚訝的。在以上的兩種心態修行下,修行變得很平 常,但這是最安全的方法。 願與網友共勉之............. 發信人: Kara.bbs@bbs.ilc.edu.tw (嗡啊吽), 信區: Buddhism 標 題: Re: 中台禪寺惟覺和尚又再度為"誑語"吃官司 律師開示: 大妄語不一定要自己說,例如某甲說某乙已經證果了,有人便問某乙:『你 有沒有證果?』某乙則始終保持沈默,既無肯定也不否定,其實這樣就等於是默 認了。因此,有時證果不一定要自己說,有些騙子是讓旁邊的人吹噓,而他自己 默然承認,這也是犯了大妄語戒。 假如有人問你:『你證果開悟了嗎?』你要如何回答?我曾拿這問題問佛學院 學僧,有一位說:『我就不答腔,然後微微一笑。』大家想想看,這樣做有沒有 犯戒? 此外,修學佛法要具足眼光,有正知正見來分別周遭佛教發生的問題。社會上 常有自稱可知三世因果的人;有自稱已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人;有說是 活佛再來的人;或說看到天神、鬼、菩薩;或說觀音菩薩昨天晚上跟他說什麼等等 ,因為有很多人喜歡聽這些。其實能自稱自己是聖賢的人,還真要有兩三下子, 才能騙得了人去相信他呢! 因此,自己一定要具足眼光去分判這些,佛陀不許弟子們說已得過人法,過去 不可說,現在仍不可說,尤其以此做為騙取衣食的工具,切切不可。 發信人: ring@Lion (The Matrix), 信區: Buddhism 標 題: Re: 中台禪寺惟覺和尚又再度為"誑語"吃官司 ==> 於 普通人 (SunMan@Lion) 文中述及: : : 律師開示: : : 大妄語不一定要自己說,例如某甲說某乙已經證果了,有人便問某乙:『你 : : 有沒有證果?』某乙則始終保持沈默,既無肯定也不否定,其實這樣就等於是默 : : 認了。因此,有時證果不一定要自己說,有些騙子是讓旁邊的人吹噓,而他自己 : : 默然承認,這也是犯了大妄語戒。 : ^^^^^^^^^ : ...deleted : : 因此,自己一定要具足眼光去分判這些,佛陀不許弟子們說已得過人法,過去 : : 不可說,現在仍不可說,尤其以此做為騙取衣食的工具,切切不可。 : : 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 依佛法規距,沈默代表否認。如此之事例常在佛經中出現。 : 請詳細檢點佛經後再發言。 戒律學綱要: 妄語的方法是自妄語、教人妄語、遣使妄語、書面妄語、理相妄語(現異惑眾,表 示已非凡夫的身行威儀,又如默認、暗示、點頭、手勢)等。 發信人: mace_findu@my-deja.com, 信區: Buddhism 標 題: Re: 避免違律的界定 發信站: Deja.com - Share what you know. Learn what (Fri Aug 20 11:32:00 1999) > 應的產物,皆無可取,沒啥好驚訝的。在以上的兩種心態修行下,修行變得很平 > 常,但這是最安全的方法。 > > 願與網友共勉之............. > 看了這篇﹐想到個大家熟悉的故事﹕佛陀和阿難在樹下看到一堆黃金﹐佛陀說那是毒 蛇﹐有個路人看到黃金歡天喜地地把它抱回家﹐結果。。。 神通對修行人來說就是毒蛇﹐或魔考﹐光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足夠修幾輩 子囉﹗因為“我執”隨時就在你身邊。 -- 留願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眾生, 令不著魔,得正知見.汝遵佛語,名報佛恩. - 南無大佛頂首楞嚴經 -- 卍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 禪與靜坐板 - 禪修的心態與調適討論 BudaSitting |
閱讀文章: 第 2229/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