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eligion ◎ 連線宗教版    板主: fox
閱讀文章: 第 1221/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作者: Nice (Nice to meet you) 看板: religion
標題: ●緣起的輻射輪
時間: Mon Feb 26 17:08:05 2007

●緣起的輻射輪

◎緣起中的緣起【譯註一】
                         (緣起連接緣起)


            無明                                 涅槃(不苦)
             ↓                                      ↑
             行                                   (滅盡智)
             ↓                                      ↑
             識                                     解脫
             ↓                                      ↑
            名色                                    離貪
             ↓                                      ↑
            六入                                    厭離
             ↓                                      ↑
             觸                                   如實知見
             ↓                                      ↑
             受                                     三摩地
             ↓                                      ↑
             愛                                     安樂
             ↓                                      ↑
             取                                     輕安
             ↓                                      ↑
             有                                      喜
             ↓                                      ↑
             生                                      悅
             ↓                                      ↑
            老死                                     信
                     ↘                       ↗
                                 苦
                        〈癩蛤蟆頭上的寶石〉
                         誰能發現○就自在了

    修行的根本原則是相當奇特的, 我稱它為緣起的輻射輪(  Radiant Wheel
)。它由緣起流轉開始,而後進入緣起的還滅。有趣的是,它表現出「苦的功德
」。

    佛陀宣說那奇特的滅苦次第。他說:「對於那些智者或如實觀者,我會說明
有關漏( asava )的止息。 對於那些無智者或不如實觀者,我不會說明有關漏
的止息。」當一個人看到諸蘊生起和滅盡的如實現象,漏就會止息。關於有漏的
止息,佛陀說當一個人如實觀照或覺悟五取蘊──色、受、想、行、識──的生
起和滅盡,漏就止息了。當一個人確實明瞭這些現象,瞭解它們如何生起、滅盡
的如實現象,就可以說是漏的止息,因為有這些智慧,漏就盡除了。佛陀說,他
能宣說這個事實,是因為已如實照見且覺悟到這個事實,如果他沒有如實照見或
覺悟到這個事實,他絕對不會宣說的。

    如果有漏盡除了,就會產生智見,照見心在無漏之中。當解脫出現,盡除有
漏的智見就會出現,滅盡智的出現是因為離貪,離貪隨厭離而發生,厭離是因究
竟智慧──如實知見,如實知見因定而產生,定隨樂而產生,樂隨輕安而產生,
輕安由喜而產生,喜因為悅而產生,悅因為信而產生,信因為苦而產生。

    現在我們來看看緣起:苦是因為有生,生是因為有有,有是因為有取,取是
因為有愛,愛是因為有受,受是因為有觸,觸是因為有六入,六入是因為有名色
,名色是因為有識,識是因為有行,行是因為有無明。

    這也就表示,有漏的止息必須依隨因緣的次序,如根據上圖的順序,直到信
。如果我們對於佛、法、僧有信心,對於修行滅苦有信心,這就稱為信。現在,
讓我們回溯這所有的因緣條件:

        有信則有悅,

        有悅則有喜,

        有喜則有輕安,

        有輕安則有樂,

        有樂則有三摩地,

        有三摩地則有如實知見,

        有如實知見則有厭離,

        有厭離則有離貪,

        有離貪則有解脫,

        而後便能獲得滅盡智,直到涅槃。【譯註一】

    這就表示說,必須要有信為開端,漏才能止息。

    信必須依附著苦,這一點很奇怪,我想沒有多少人聽過這樣的話,因為苦而
產生信念。如果苦不壓迫我們,我們就不會奔向佛陀請求庇護,不是嗎?我們就
像難民一樣奔向佛陀,我們對於佛教抱持堅定、真誠的信心,正是因為我們曾經
受到苦的壓迫。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苦遂成為信念的起因,苦也因此成為一個
好東西,就好像奇醜無比的癩蛤蟆額頭上的一顆寶石,苦變成一顆寶石,它趨使
我們奔向佛陀而產生信。【譯註二】

    佛陀說苦從無明、行、識、名色等而來,是信的所依。也就是要我們不必傷
心、害怕、退縮。如果我們善用緣起,苦將成為信的基石,信就會助長佛法,讓
我們逐漸到達漏的止息。用此種角度看待苦,就好像在醜陋無比的癩蛤蟆額頭上
發現一顆寶石,但是通常人們討厭或害怕癩蛤蟆、老鼠、千足蟲或蠕蟲之類的東
西,如果他們知道苦是信的助緣,知道苦能發展出信,苦就將成為有用的東西了
。

    至此,我們已經談了許多,我相信把它們全部都記住並不容易,除非複習並
仔細研讀。無論如何,我將作個簡短的總結,說明緣起究竟有何用處。


【譯註一】請參閱《相應部》因緣篇,因緣相應,十力品(《漢譯南
          傳大藏經》第14冊,34-36頁)。

【譯註二】請參閱《安徒生童話集》︿蟾蜍﹀,故事中敘述一隻醜陋
          的蟾蜍,牠頭腦裡卻藏著一顆寶石,牠不斷地往最善良的
          地方努力邁進。安徒生以此告訴世人要得到蟾蜍頭上的寶
          石就須從陽光中尋找,但陽光太強,我們無法有那麼好的
          眼力可以看到神所創造一切燦爛美好的事物,假如有一天
          ,我們擁有這種洞悉世上一切事物的眼力,那些過程就能
          成為一篇美好的神話故事,而我們也都將會是故事中的主
          角。


本文節錄自『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著

--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學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 釋放心靈的塵埃                     BudaFeeling
閱讀文章: 第 1221/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