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ducation ◎ 教育 -- 百年大計 板主: |
閱讀文章: 第 4053/716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Stephen.bbs@bbs.ntnu.edu.tw (Christianus sum. ), 看板: education 標 題: [轉錄]反體罰左右看 發信站: 精靈之城 (Fri Jul 14 22:43:14 2006) 轉信站: Lion!news.nsysu!news.isu!News.a6Crazy.twbbs.org!news.au!news.ntu!mars.s Origin: bbs.ntnu.edu.tw 作者: 陳鳳翔 光是去年一年,人本基金會便收到近兩百件校園體罰電話申訴(不含email),其 中四件「體罰國賠案」,皆是教師因細瑣小事體罰學生,造成學生血尿等重大傷害 。 世界各國有識之士認為,學生的身體權和人格權遲遲得不到立法的肯定,體罰繼續 存在,恐怕造成更多學生生命危險。美國一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理中心」便於1998年 發起「430國際不打小孩日International SpankOut Day」,向全世界宣傳反體罰 的兒童人權觀念。今年台灣一百個教育團體與民間社團擴大響應活動,除了主要口 號「不打小孩•以手傳愛」之外,並邀請多位社會賢達人士說出一句教育口訣,供 父母或教師在生氣想打孩子時提醒自己,學習換個方式,以不打小孩的方式管教孩 子。 前立法委員段宜康說:「少一個被打的孩子,多一個健康的心靈」。當代雜誌總編 輯金恆煒講:「哪一天『不打小孩』,哪一天我們進入文明;今天,我們『不打小 孩』,今天就進入文明」。公共電視總經理胡元輝:「不打小孩,親子之間零距離 」。台北市大直高中校長余霖:「打孩子巴掌,不如為孩子鼓掌」;行政院青輔會 主任委員鄭麗君:「我聽得懂,請不要打我」;台灣大學社工系教授林萬億說:「 不打小孩而能把小孩教好,是為人父母與老師的光榮」。 然而,力倡「反體罰」立意雖佳,但許多站在教育第一線工作者與父母沒有學到其 他可以取代的處罰方式,竟產生諸多怪象,並暗藏教育危機。一位在國中任教的老 師表示,少數惡劣學生知道老師怎樣都無法體罰他們,任憑你說你唸你罵,他們則 完全不理會所有老師指派的課業或灑掃之類公共工作。這些學生的行徑嚴重影響其 他學生,造成更多同學遲到、教室秩序管理失控、作業不交等問題,令許多熱心教 育的老師灰心喪志,師生關係疏離。 以人本教育基金會校園所做的2005年體罰問卷為例,在「孩子在學校見過的處罰項 目」方面,「直接打身體」的比例下降,由七成降至六成,但「孤立學生」明顯升 高,由一點五成升高至三點八成。造成精神壓力的處罰方式,則增加中。從中可知 ,「反體罰」只能避免孩子基本人身安全受到威脅,但這無法讓孩子得到真正的關 懷和教育。 從基督信仰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出在人本觀念刻意忽視人類內在「罪惡」的問題 。人本主義認為每個人內在自我皆為良善,或者至少是未成形、未定義,而能夠被 塑造為良善。教育就是讓人們從各種規條、習俗、和傳統中被釋放,重返樸素無罪 的真我,重獲自由。父母師長不應是嚴苛的道德教訓者,而該是有同情心的治療者 。面對孩子的錯誤行為,大人們應該保持冷靜超然、心平氣和的態度,以專業方式 與孩子討論,這就是人本「反體罰」的基礎理論。 這種觀念認為,犯法(犯罪)者皆是環境受害者,而非自我所造成,個體沒有任何 的責任該負。以孩童偷竊為例,人本觀念不認為孩童內在是否有貪心之惡的問題, 而認為是否是外在環境所造成孩子不得不偷竊,父母與師長該去思想孩子是否需要 「更多的認可」,甚至應該考慮增加他們的零用錢。以孩童不寫功課、遲到為例, 則不去思想孩童內在是否有懶惰之惡的問題,而認為是否是老師給的課業份量太重 、程度太高,造成孩子不做功課。 當然,過去單一價值觀,所有錯誤行為都訴諸人類罪惡,不見其他周邊環境因素考 慮,造成許多問題。但,如今鐘擺盪至另一端,刻意忽視捨棄內在罪惡問題,只一 味地要求外在環境改變,造成人們內在靈魂,不再有道德良知與罪惡思慾爭戰,一 切的錯誤都可以怪罪外在環境出錯,於是個人責任概念不復存在,個人靈魂也沒有 向上提升與超越的必要。 真實瞭解、面對人類內在罪惡需要救贖,才能有效解決問題。世俗教育體制刻意把 上帝踢出去,不去面對人類內在罪惡,問題反倒像暴風雨來臨前,蓄積許久的水氣 凝滯在雲層裡,等到負荷過重,終究瘋狂決堤。聖經希伯來書十二章10節說道:「 生身的父都是暫隨己意管教我們;惟有萬靈的父管教我們,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 們在他的聖潔上有分。」蠻有恩典與憐憫的上帝,關心我們身心並包括靈魂。教育 政策不僅該考慮外在環境,也得將內在問題一併考慮,才能找到切合中道的處理方 式,讓教育者與受教者都有出路。 -- 神說了一次,兩次我都聽見:就是能力都屬乎神。(詩篇62:11) -- ◤◥ Origi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精靈之城 bbs.ntnu.edu.tw ◣◢ Author: Stephen 從 59-112-72-226.dynamic.hinet.net 發表 ▂█ Modify: 2006/07/14 Fri 22:43:48 |
閱讀文章: 第 4053/716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