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 好書討論 板主: |
閱讀文章: 第 539/62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Ruya.bbs@bbs.cs.nthu.edu.tw (花影入邊境) 看板: book 標 題: 【上海書店】本週推薦簡體字書15 發信站: 楓橋驛站 (2010/04/18 Sun 17:58:19) 上海書店2010年第15期電子報 主編的話 最近的天氣老是忽冷忽熱的,多讀幾本好書,應該可以讓自己的心情舒坦一點… 《夢幻故事》,一部以情欲逼近真實的小說。還記得十年前鼓噪一時的電影《大開眼 戒》(eyes wide shut)嗎?一部號稱湯姆克魯斯和妮可基嫚激情全裸的異色片,導演 庫柏利克(Stanley Kubrick)更是在影片試映五天後就病發逝世,震驚全球。同時拍片 過程和內容也嚴格保密,當時可說是萬眾矚目、未演已先轟動。而施尼茨勒(Arthur Schnitzler)的《夢幻故事》(Traumnovelle),正是電影劇本的原著小說。 出生於維也納的施尼茨勒,在民國早期的時候就備受推崇,林徽因和郁達夫等人都是 他的粉絲。他還是精神分析的祖師爺弗洛伊德眼中的知己呢!他的作品,向來熱衷于 通過小說與戲劇來探究反傳統與違逆常規的“性”。在那個年代,他的文字,已試圖 走進人的潛意識世界裏,向每個人內心的秘密進行無情的探索。《夢幻故事》,就是 這樣的一部小說,充份展現了施尼茨勒大膽而精細的文學風格。在一場舞會後,妻子 對丈夫坦率說出了自己曾經對一個陌生軍官的出軌幻想,令丈夫怒不可遏。就在他憤 而走出家門後,卻不自覺地踏上了一場意外的性冒險之旅… 小說的情節簡潔清晰, 然而其中那些細膩而深入的心理剖析,卻是電影這種視覺藝術所無法承載的。尤其是 幽暗的文字,苦心烘焙出一道道驚悚荒誕的快感,我敢說,絕對比妮可基嫚的全裸戲 更有看頭。 《詠嘆生死》,是一個作家的想像,也可能是我們自己的想像。故事是從一家略顯低 矮、陰鬱且令人窒息的咖啡館裏開始的。一位匿名的“作家”正等待食物上桌之前, 正百無聊賴地端詳著眼前不遠處正在收拾餐桌的女侍者。這位討人喜歡的姑娘勾起了 他的想像......創作不正是這樣開始的嗎?在現實中觸發靈感,然後展開想像。在一 天八個小時的想像中,作者為他所見的男男女女們取了各式各樣的名字,幫他們編織 了各種各樣的故事,每個人都有自己愛與黑暗的故事,都有悲歡與離合,甜酸與苦辣 的命運。我們想像了他人的生活,又何嘗不是對於自由而充滿可能的世界的一種想像 。從《我的米海爾》(1968)到《愛與黑暗的故事》(2002),如果你已習慣以色列 作家奧茲(Amos Oz) 迄今十幾本長篇小說所帶來的驚喜,那麼,《詠嘆生死》,反而 可以讓我們重新領略一個不同以往的陌生而新奇的奧茲! 1945年9月,對日抗戰剛剛勝利,面對著夾道歡呼的狂熱民眾,躊躇滿志的蔣介石,得 意之情還躍然紙上。1949年11月28日,蔣介石於撤離重慶前夕在日記中寫道“時至今 日,由余養育完成之黨國,而由余之手毀滅之,此境此情將何以堪?”。這種天堂與 地獄的戲劇性落差,讓人不禁要問:“國民黨如何失去了中國?”,或者:“共產黨 如何得到了中國?”。這全然是歷史命運的捉弄嗎?汪朝光的《1945-1949:國共政爭 與中國命運》,以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作為起點,透過大量已解密的檔案文獻,盡力 還原那段歷史的真相,做出了可靠的歷史闡釋。 全然依據人來思考和談論政治,而不訴諸神啟或宇宙論,是可能的嗎?而現代政治哲 學和基督教政治神學的四百年論戰又揭示了什麼?《夭折的上帝:宗教、政治與現代 西方》,里拉(Mark Lilla)繼《當知識分子遇到政治》後的又一力作,早已在歐美 掀起爭論熱潮。作者要告訴我們的是:現今社會所面臨的實際選擇?非介于過去和現 在之間,或西方和“其他地區”之間。它是介于兩種主要思想傳統之間,即兩種面對 人類狀況的方式。我們必須清楚地瞭解那些選項,在它們之間做出選擇,並承受自己 選擇的後果。那就是人類的狀鯩。 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無疑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對于“存 在”意義的思考,影響了後世一票的哲學家。然而,他也曾是德國納粹黨黨員並且支 持納粹主義得到了惡名。更有人認為,這必定是他的思想裡原本就存在著瑕疵。面對 一個頗具爭議的海德格爾,他的學說究竟如何在法國紮根的呢?《存在的一代:海德 格爾哲學在法國1927-1961》,克萊因伯格(Ethan Kleinberg) 研究了1927至1961年間 海德格爾哲學在法國受到的最初三輪"解讀",追溯了從海德格爾開始經過布朗肖和列 維納斯、梅洛龐蒂及拉康直到福柯、德里達的思想以及在20世紀60年代嶄露頭角的一 代思想家之間的傳承關係,也討論了海德格爾政治選擇的複雜性質以及這些選擇的後 果問題。這是一部關於海德格爾哲學在法國的接受史,也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哲學思想 史。 台灣的立法院自解嚴後,也運作了二十年,立委諸公的表現,相信成熟的公民自有褒 貶。那麼,做為民主國家龍頭的美國,他們的國會又是怎麼運作的呢?美國國會的議 員們,在國會審議法案時,究竟是為誰而戰?是為了全國普遍的利益而戰?還是為了 地區性的私人利益而戰?這正是普林斯頓大學阿諾德(R. Douglas Arnold)教授,在《 美國國會行動的邏輯》一書中試圖給予理論性回答的問題。在這部獲獎著作中,阿諾 德提出了一種理論模型,用以解釋立法者如何制定國內政策,為什麼有組織的利益經 常勝出,而一般公眾有時會勝利。根據阿諾德的理論,國會議員既不是普遍性利益的 崇高追求者,也不是地區性的堅定捍衛者,他們只能是一群以追求連任為主要政治目 標的政治人物罷了!先想想美國,再想想台灣,讀完本書,你絕對會有另外一番“刻 骨銘心”的感受..... http://www.shanghaibooks.com.tw/bksnews/linkingbooksnews.asp?NB_NO=1179 上海書店股份有限公司11:00am-9:00pm 總店門市-台北市忠孝東路4段561號2樓 捷運板南線 市政府站1號出口右轉 聯合報大樓旁 Tel:02-87876242*529 Fax:02-27677975 E-mail: shbookcs@udngroup.com 新生門市-台北市新生南路3段94號 捷運新店線 台大校門斜對面近懷恩堂 Tel:02-23620308 Fax:02-23620137 E-mail: lkstore2@udngroup.com -- �c_�纂�(_▇▆' * �奇 �岷�▆▇ ▁_ ▄▆▇�C.楓橋驛站�Dtelnet://imaple.tw����} =�b ▔﹊�� *. ▆�t@▋ ▃▔ ▂~+ ����  ̄▃▂▁▂�C▁▂ˍ_��〢_▇.* ├=rom:60-251-162-157.HINET-IP.hinet.net ﹊ ̄﹊ ̄ ̄﹊﹊ ̄ ̄﹊ ̄﹊ ̄ ̄﹊@�H ̄ ̄﹊ ̄﹊ ̄ ̄﹊﹊ ̄ ̄﹊﹊ ̄ ̄﹊﹊ ̄﹊ ̄ |
閱讀文章: 第 539/62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