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閱讀文章: 第 3181/1789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kftseng@Lion (大魔導士•弗隸), 信區: BudaHelp 標 題: Re: 識神與佛性 發信站: 獅子吼站 (Mon Nov 8 17:00:35 1999) 轉信站: Lion ==> 於 常寂光 (oill@Lion) 文中述及:p280 : 那這裡的八道指的是什麼呢?可以說明一下嗎? 通常用在行道的世間事像上, 指的是通往京城的八條主要大路. 分為「北、東北、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 京城坐落在這八 條主要道路的正中央, 請自行參閱歷代皇宮設計, 紫禁城為目前可以直 接觀察到的御道分布圖. 在這邊的引申義為有八條正道可以直達成就浮圖, 不需要其他的拐彎抹 角的方式. 這八正道解釋為: 梵語 rygika-mrga。八種求趣涅槃之正道。又作八聖道、八支正道、八 聖道分、八道行、八直行、八正、八道、八支、八法、八路。乃三十七 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之實踐法門,即八種通向涅槃解脫之正確方法或 途徑。 釋尊轉法輪時,所說離樂欲及苦行之二邊,趨向中道者,即指此八正道。 八者即: (一)正見,又作諦見。即見苦是苦,集是集,滅是滅,道是道,有善惡 業,有善惡業報,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人往至善處,去善 向善,於此世彼世自覺自證成就。 (二)正思惟,又作正志、正分別、正覺或諦念。即謂無欲覺、恚覺及害 覺。 (三)正語,又作正言、諦語。即離妄言、兩舌、惡口、綺語等。 (四)正業,又作正行、諦行。即離殺生、不與取等。 (五)正命,又作諦受。即捨咒術等邪命,如法求衣服、飲食、床榻、湯 藥等諸生活之具。 (六)正精進,又作正方便、正治、諦法、諦治。發願已生之惡法令斷, 未生之惡法令不起,未生之善法令生,已生之善法令增長滿具。即 謂能求方便精勤。 (七)正念,又作諦意。即以自共相觀身、受、心、法等四者。 (八)正定,又作諦定。即離欲惡不善之法,成就初禪乃至四禪。 八聖道乃眾生從迷界之此岸渡到悟界之彼岸所持之力,故以船、筏為譬 ,有八道船、八筏之稱;又如車輪之輻、轂、輞相互助車轉動,故亦譬 稱八輪。又此為聖者遊行之所,故又作八遊行、八由行。反之,邪見、 邪思、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稱為八邪、八邪行。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第六 入如來不思議甚深事業品第五之二 -------------------------------------------------------------- <skip..> 復有八道是解脫道,云何為八?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 、正精進、正念、正定。 <skip..> -- 觀■□■□■□■觀■□■□■□■□■□■□■□■□■□■□■觀■□■□■□■觀 身 法本法無法 受 既然清淨 何必有網 譬如大日 遍照不爽 心 今付無法時 法 不 無法法亦法 是 上下十方 無為自在 因陀羅手 去曼達礙 無 法法何曾法 無 淨□■□■□■□苦□■□■□■□■□■□■□■□■□■□■□常□■□■□■□我 梵網經典: http://buddha.nsysu.edu.tw/buda Email 信箱: kftseng@cc.nsysu.edu.tw 中華電子佛典: http://ccbs.ntu.edu.tw/cbeta [鹿苑]五明學館: buddha.nsysu.edu.tw Ξ Origin: 獅子吼站 <cbs.ntu.edu.tw> ◇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
閱讀文章: 第 3181/1789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