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閱讀文章: 第 16812/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evan (菩提子) 標題: Re: 再談外道是否也修「住四念處」及世尊與外道的四無量心有何差異? 時間: 2010年12月 7日 17:15:52 星期二 ※ 引述《chakwos (五五)》之銘言: > 謝謝果任學長所提供的看法。 > 其實我只是個初學者而已,尚未親證經文所記載的內容。因為很怕依文解 > 義以盲引盲,所以才不斷提出自己的疑慮,期盼能有更好的答案,希望您 > 不會見怪。 :) > 就目前來看,如果大家都沒異議,我個人會想先採用底下這組解釋來取代 > 原先的解釋,不過在解釋後頭會附加上「??」。 > + 修習慈心,要以與修色遍淨色的心相應才是最殊勝的。 這樣的解釋感覺也很怪,就以果任學長提出來的那幾經來看(七四三、七四四), 我感覺應該是「修習慈心」,要以「七覺分」相應能得大果報。 這是世尊的教法和外道的第一個不同處。 至於「以何為勝」,以我讀「七四三、七四四經」(北傳+莊老師的翻譯)的感覺, 「以何為勝」含有「以何為頂點」、「以何為最佳停駐(安住)點」或是「最佳的 依止處」的意思。 因為,「淨處解脫」、「空無邊處解脫」、「識無邊處解脫」、「無所有處解脫」 其實指的是八解脫(八種禪定)中的四種禪定。所以我認為是依止於這些禪定中, 能夠幫助四無量心的修習。 也就是說「修習慈心」與「七覺分」俱修,在進入「淨處」(禪定)之後,就安住 於「淨處」(禪定)。同理「修習慈心」與「七覺分」俱修,在進入「識入處」( 識無邊處定)之後,就安住於「識入處」(識無邊處定)。依止於這些定能夠幫助 四無量心的修習。 以上是我讀「七四三、七四四經」(北傳+莊老師的翻譯) 的感覺。 不過我讀經不多,學長們當參考就好^_^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cbs.ntu.edu.tw> ◆ From: !140.109.21.154 |
閱讀文章: 第 16812/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