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閱讀文章: 第 15079/1789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images (台灣加油樂利安康) 看板: BudaHelp 標題: Re: 關於'空' 時間: Tue Apr 25 01:38:36 2006 ※ 引述《yaoan110 (福至心靈 ^^)》之銘言: > 空的境界一定經歷這些過程嗎? > 這是怎麼樣的過程 不要問我,甜蜜為什麼甜蜜,甘露為什麼甘露,吃飽為什麼吃飽, 這個要自己吃了才知道。 > 可不可以告訴我是哪一段呀˙ 感恩 這個在楞嚴經一開頭世尊救了阿難後,就開始了。 「心」的那一段並不好解,什麼在內不在外,不在內不在外……諸如此類的。 但楞嚴經是修定時的指南,尤其認識五十陰魔是極其重要的一件事。但我覺得 您還不到那階段,可以先翻翻,略讀過一遍,但還是從雜阿含先來,從五戒先來, 從拜懺先來,這會比較好。 其實,還是跟著雜阿含的進度走是比較保險和穩當的。 所以,一切請從雜阿含開始。 ----- 另,修行有沒有比較快樂的修行法,我是不知道,只是經歷過附佛外道 和外道的摸索後,才決定跟著世尊的腳步走,那時,並沒有考慮什麼修 行的苦與樂,只是覺得世尊的教法和講法比較深同我心,於是就跟著走 了。 有時是為了持戒的問題,皺起了眉頭,總覺得很囉嗦,也覺得辦不到, 但這種持戒通常是慢慢來的,沒有人要求你一蹴可及,只是怕你有沒有心。 拜懺、持戒,是最基本的,如果感到痛苦,有幾個原因: 一,不明瞭戒律的來由。 二,懶。三,心意不堅。四,習氣。 五,不適合佛門,機緣未到。 第一個不明暸戒律的來由,可以從聖嚴法師的《戒律學綱要》和懺雲法師(懺公) 的「五戒表解」開始了解起。 第二、三、四(其實可以這二三四可以歸為一類),就要靠自己了。第五個,可以 先暫離佛門,等自己真正認識佛門和摸索後再回來,反正佛門都是來去自由,這樣 你的信心也會比較堅定而不動搖,因為,這沒有比較後的結果,只有自己比較、摸 索,你才會覺世尊說得不錯,也比較深入。當然,如果你害怕出走後,被外道拖著 走,最後回不了佛門,那,還是待在佛門好了,從獅吼站的精華區先熟讀,有問題 就發問,這樣就能確保你走在佛門中,縱使方向有點小偏,但大抵上還是正確的方 向。 -- 明珠照徹天堂路,金錫振開地獄門。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人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南無大行普賢王菩薩摩訶薩。 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 卍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 佛法求助哇啦啦 - 解決您學佛的疑惑 BudaHelp |
閱讀文章: 第 15079/1789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