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閱讀文章: 第 12782/1789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作者: selfnature (buddhanature)
標題: Re: 眾生能解佛法耶?
時間: 2005年 2月22日 18:13:58 星期二

五乘佛法與三乘佛法乃歸於一乘佛法
    實則是綱領與擴展的差別
    也就是對於根器不同眾生 人天 聲聞 緣覺 菩薩 佛 自有其適合佛法可以學習
    乃至佛菩薩化身無量 於鬼道 畜生道 地獄道 普度眾生
    故說 量根施器
    如華嚴經 普賢菩薩的 恆順眾生隨喜功德
  又如楞嚴經的 隨眾生心 應所知量
  又如法華經普門品的 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故佛菩薩的作用和身分就是
即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
佛菩薩是無條件的付出
  或如金剛經的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
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
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
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
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
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
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
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者。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
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
法。」

    即是大德所言  
     法華經所云      諸佛隨宜說法 意趣難解 所以者何 我以無數方便 種種因
                   緣譬喻言辭 演說諸法
    若是大德害怕擔心眾生不知能否正確 實是可喜現象
    此則是 眾生無邊誓願度的菩提心
    然而大德需知 
        佛說 該度我已度 未度已種將來得度因緣                       
故眾生就是現前善根因緣福德不夠 待其自修自種福德因緣
未來世或盡未來世都有佛菩薩會示現來度化 只是現前多受點苦
不用擔心
另一方面

眾生所理解的會根據眾生她們自己累生累劫的思考模式 用思惟的方式
故雖能有提升 如畜生昇到人道 或人道昇到天道
但都還是無法理解 累生無法出三界 
可是這都是將來得度的部份因緣
如果能不用思惟 或說所謂的善思惟 則無法符於自然性
當然來生會再輪廻

而這裡的{{惟有諸佛乃能證之}} 諸佛是指圓教初住菩薩以上果位的菩薩
也就是能以一真法界菩薩身化無量佛身去無量世界度化眾生的菩薩

{{佛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如金剛經: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
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
來心不可得。
這裡的心就是指眾生用意識來思考做事 也就是俗稱的感情用事
無法依智不依識
故常有解錯之時
也就是為何 武則天要在開經偈引用法華經的部份內容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文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的主因
也是末學在回文時 盡量鼓勵和希望 學佛人 一定有人指導要常聽講經的主因
以免妄生見解 讓佛法日漸衰微
雖然本版的規定要以經為主 但是這裡可看出論有其必要性
也就是解釋經文的部份 
可見得大多數學佛人學佛觀念有很大偏差 
否則可能任一文章都無法貼上來 因為都是論 那就太好笑了
因為佛法解答版沒有人講話和回答 
三法印和四依止 幾乎沒人瞭解內涵 故有此現象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
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
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
微塵眾,則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
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
一合相。」
「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一般凡夫貪執於有邊 而聲聞根器人執於空邊
菩薩度一般眾生說空 以破其有  跟聲聞眾說妙有 以破其虛無之執空
也就是達到真空妙有而不執任一邊 以中道度眾 此中道也是暫設
故一般眾生或聲聞暫不能入實相法要
等到放下任一邊 當下就是見到本來面目

眾生瞭不暸解也跟我本身修學有部份交集關係
也就是說 我能善說法 乃善知眾生根器而應病給藥
故能藥到病除 
若自己修學不力 則有很多眾生都不能受法益
這就是佛常常說的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如金剛經經文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
眾生,是名眾生。」

願能有助於您
阿彌陀佛

※ 引述
> > 法華經:
> > 諸佛隨宜說法 意趣難解 所以者何 我以無數方便 種種因緣譬喻言辭 演說諸> > 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 > 如經中所言 「佛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 > 那麼我們能以思量分別之外的方法去了解佛法嗎?
> > 而佛法「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 > 那麼眾生可能了解佛法的意義嗎?
> > 煩請各位大德答之
> > 謝謝

--
不以有行 亦不以無行 即得受記 
維摩經云 諸行性相 悉皆無常
涅槃經云 佛告迦葉 諸行是常 無有是處
汝但一切處無心 即無諸行 亦無無行 即名受記
阿彌陀佛常以佛光攝受一切眾生 請常念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妙音香光 合十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cbs.ntu.edu.tw> 
◆ From: !220.142.44.152
閱讀文章: 第 12782/1789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