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eeling ◎ 學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板主: Chosen/magelinus
閱讀文章: 第 2170/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作者: Ado (阿斗)
標題: Re: 學佛1年多的感想
時間: 2003年 8月31日 19:59:11 星期日

※ 引述《NMAMTF (花蓮人)》之銘言:
> 學佛1年多的感想
> 1.四大道場鮮少往來、互動性太差 

這倒是真的,應該多交流同舉辦活動,讓人力物力財力資源互補一下.

> 2.結緣法寶各個道場結緣自己的法寶、經典方面印量最多的是阿彌陀經、普門
品、
> 藥師經、金剛經、地藏經,而且美編、字體只會守舊不知創新,封面難以吸引社> 大眾注意,各個道場經費資源分配不均,有錢可以辦許多活動,沒錢只能拜懺、> 度 ,只會超度死人不如去醫院學學基督徒去關懷病人

常看到善書結緣品處滿滿的普門品,彌陀經,地藏經...等就是那幾部經典,

印刷不精美的擺到發黃了也沒人要,這樣實在可惜,還不如將此經費齋僧濟貧布施

來得有功德.

即使要印經書,也要配合印刷術的進步及閱讀習慣,印刷得好看一點,

讓一般人看了就想請回家,才有效果.

> 3.各地佛教會形同虛設

會嗎??

> 4.為年輕人設計的活動太少盡是中年人的活動,反觀基督教...我不想多說

或許應說許多的年輕人還体會不到「人生無常」的道理,對佛法還不瞭解,

要他們念經拜佛,並無法靜下心來.基督教只要「禱告」就好,儀式較簡單,

聖經經文又是白話,也較看得懂.

中老年人人生閱歷多了,心中感觸深了,因而才會更想親近佛教.

所以中老年人皈依三寶的比「悔改信主」的人多得多吧,

真金不怕火鍊,路遙知馬力,這是好現象啊!

> 5.佛菩薩聖像缺少西畫作品

西畫是指「油畫」嗎?這應該不是什麼問題吧!

> 6.許多道場建在山上,不行菩薩道,破壞水土保持、破壞原有眾生的家園, 

有哪幾間道場造成土石流或地層下陷,危害到附近居民的嗎?

> 7.現代著述大多是冷冰冰的論文,欠缺感性的文學作品

有些修行人也有寫書,寫出自己的心得感應,而且還是結緣品,不用錢.

> 8.某些居士行為模式很古代,影響現代佛教的弘傳 

不明其意??

> 9.佛教道教建築很類似,只有正信佛教徒分的出來,請問現在是什麼時代了?

是不是正式的佛教道場,進去看看出家眾有無及供奉的是何方神聖就知道了,

這並不難分辨.

> 10佛誕節各道場辦自己的浴佛,慶祝味道低迷,反觀道教的媽祖繞境,供奉媽祖> 廟宇熱鬧非凡,唉,整個台灣佛教如同一盤散沙,山頭雲起,團結性不佳

法會目的又不是要「熱鬧」才是功德圓滿,難不成放燄口時也要沖天炮,鞭炮

助興,然後再宰一頭神豬才夠看嗎??

> 總之,佛教沒辦法跳脫中國文化的框架與國際接軌,,大多數年輕人很少能對佛
教

台灣的佛教,當然要配合「台灣文化」才能讓人信仰(這也是基督教無法普傳原因

之一).若在西方世界,佛教面貌就要稍為配合西方文化(當然教義原則是不能變的),

如此才能讓西方人士來親近佛法.

> 產生興趣,滅法越來越近,不能提出有效的辦法解決,佛教,等死吧!
> 我心急如焚,想要振興佛教,無奈生病

我倒覺得佛教已傳到了西方世界並紮下根基,已是了不起的成就,

沒那麼悲觀吧.



--
諸方無雲翳  四面皆清明  微風吹香氣  眾山靜無聲

當下大歡喜  捨卻危脆身  無嗔亦無憂  寧不當欣慶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cbs.ntu.edu.tw> 
◆ From: !東森寬頻
閱讀文章: 第 2170/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