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eeling ◎ 學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板主: Chosen/magelinus
閱讀文章: 第 1539/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作者: wangtom (王瞳) 看板: BudaFeeling
標題: Re: 文字上的障礙
時間: Mon Oct  7 19:09:51 2002

※ 引述《everywhere (小童)》之銘言:
>        是共振 啦 這是我修準提法 親身體驗到的 這個共振 是與和
>        本尊相應 或是能夠測出來...我就不知了

    哈囉,小老童。許久不見!一切可好?
    歲月催童老。我已經82公斤了。臉雖清瘦如初,小腹終已圓廣。

    只是不知,這樣的小腹,如何於持咒時如實共鳴?

    其實一旦在因緣中,擇入一個密行的過程,
    所有的學習與體會,考驗與奉獻,都是自證自知。
    若非在彼此學習的前提下,據以開展一個對法界深廣的因緣,
    討論修行深密的層次、工具與作用,都極為容易淪於各持己見的論辨。

    每個人都有各自與修行解脫的動機、以及難以歸類的機緣可能,
    持咒,是一個窄化的專業用詞。
    透過音聲與耳根的作用學習,逐步體解實相,才是關鍵。

    除非身為當事者的眾生,
    否則我們永遠不會明白,荒夜高原上的野郎,獨自的嗥呼,
    是不是來自輪迴深處的一種無常悲鳴?
    而對無常的呼喊,會不會觸動未來一個法界解脫(佛菩薩) 對應的境界升起?

    音聲,不是只有人的世界才有的。
    同樣的,也不是只有人才會,獲才有資格持咒。
    持咒時,真正的共鳴,是大慈悲心的平等共鳴,空觀共鳴。
    身體及脈輪的作用,是有的。但重點是,它們並非重點所在。
    密行者與本尊的相應,
    慈悲心的寂實共鳴,才得見密門。
    無論是透過因緣中的持咒(音聲),或是因緣中的義解(心音),
    或是因緣中的定寂(寂音),
    都是一味的。

--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大專學佛聯誼板, 天天過得青春有朝氣                                 Eureka
閱讀文章: 第 1539/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