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eeling ◎ 學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板主: Chosen/magelinus
閱讀文章: 第 1209/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發信人: DavidChiou@Lion (邱大剛), 信區: BudaFeeling
標  題: Re: 問題之二
發信站: 獅子吼站 (Fri Mar 29 08:50:51 2002)
轉信站: Lion

==> 於 fike (fike@Lion) 文中述及:
: 請問一下...大家有沒有聽過淨土真宗親鸞會...

以下僅供參考:

  日本•承元元年(1207),淨土宗祖法然之專修念佛宗受到嚴格的禁
止。法然因此被流放至土佐國(高知縣),其弟子親鸞亦受牽連,而被流
放至越後國(新潟縣)。親鸞至流放地之後,自號愚禿親鸞,娶妻生育兒
女,過著非僧非俗的生活。七年後(建保二年,1214),偕妻子移居常陸
國(茨城縣),建立稻田草庵,在關東農民間弘揚本願他力信仰。 

  親鸞於二十年傳教期間,歸信之人甚眾。其中以傑出弟子所在地區為
中心而形成之集團,稱之為「門徒」。如以真佛為中心的「高田門徒」、
性信為中心的「橫曾根門徒」、順信為中心的「鹿島門徒」及「大網門徒
」等。 

  文曆二年(1235),親鸞返回京都,依然堅信本願他力之信仰,並努
力從事著述活動。弘長二年(1262)示寂,享年九十。葬於東山大谷。 

  文永九年(1272),親鸞弟子於東山建立御影堂。其地為親鸞么女覺
信尼之私有地。堂則藉東國門徒之援助而完成。此即大谷本廟。建治三年
(1277),覺信尼以其後世子孫得任本廟之留守職為條件而捐獻此地,本
廟遂為門徒所共有。 

  覺信尼首先將留守職讓予其子覺惠。其後,覺惠之異父弟唯善顗覦此
地之所有權,遂起紛爭。後經東國門徒之助,乃將留守職傳予覺惠之子覺
如。 

  覺如欲排除逐漸壯大、干涉本廟的教團勢力,且欲將大谷本廟當作教
團之本山,以留守職為教團之主權者,並將寺號改稱為本願寺。然而中央
集權的體制雖然奠定,各地教團卻脫離本廟,紛紛獨立。 

  嘉祿元年(1225),真佛高田派建立專修寺。室町中期,將此寺移至
伊勢國(三重縣) 一身田。其門流逐漸興盛,與本願寺派相抗衡。自真佛
法流形成的派系有︰興正派、佛光寺派、三門徒派、山元派及誠照寺派等
。又性信的橫曾根門徒流興起木邊派;覺如之子善入(一稱善性)法系又
形成出雲路派。以上諸派,再加上本願寺派及大谷派,稱之為真宗十派。 

  寬正六年(1465),本願寺之第八代蓮如兼壽,遭到叡山眾徒之攻擊
,遂至大津避難。從此以後,乃於東國傳教。文明三年(1471),又於越
前國(福井縣)吉崎建立坊舍,作為北陸之傳教中心。越前國原為高田專
修寺派之中心地,蓮如之建舍傳教,不為此派所納。後專修寺派得加賀國
(石川縣)守護富[HK1276-5]政親之援助,遂於文明七年(1475)燒毀吉
崎坊舍。蓮如又自若狹逃至攝津。文明十二年,於山科建造本願寺。明應
五年(1496),又於大參石山建立別院,並於此隱居。 

  至第十代證如光教,近畿的一向宗徒(即淨土真宗徒),與日蓮宗徒
發生爭戰。天文元年(1532),山科本願寺亦遭連累,而被燒毀,證如遂
移往大參石山別院,並改稱為石山本願寺。後其子顯如光佐承嗣第十一代
,與織田信長發生石山合戰。天正六年(1578),由於正親町天皇之調停
,乃締結和議。顯如遂退居至紀伊國(和歌山縣)之鷺森。迄信長死後,
於天正十一年,移至和泉國(大阪府)貝塚。又於天正十三年,遷至攝津
國天滿。天正十九年,又得豐臣秀吉捐獻京都堀川一條之地,並於此建立
伽藍。 

  顯如示寂後,本該由其長子教如光壽繼承。後卻改由其弟准如光昭擔
任法主。德川家康同情教如之遭遇,遂贈烏丸六條寺地,予其建立堂舍。
從此以後,本願寺派遂分裂為二︰一為准如系統,稱為本願寺派(西本願
寺);一為教如系統,稱為大谷派(東本願寺)。 

  江戶中期,為了教團統一宗名的問題,淨土真宗與淨土宗之間發生紛
爭。迄明治五年( 1872),大藏省下旨稱為「真宗」,宗名問題 始告解
決。現在僅有本願寺派沿用「淨土真宗」一名。 

  近世,本宗頗致力於世界性之傳教。傳播地區,包括臺灣、朝鮮、夏
威夷、北美洲、巴西等地。清末且曾到我國南京等地建寺弘法。當時之此
宗僧人,且曾與我國南京•金陵刻經處之楊仁山(文會)發生法義論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真宗各派著手各種制度的改革,致力從僧侶教團
轉變為僧俗一體的教團。除上述所說真宗十派(本願寺派、大谷派、高田
派、興正派、佛光寺派、木邊派、出雲路派、誠照寺派、三門徒派、山元
派)之外,又成立淨興寺派、淨土真宗同朋教團等分派。其中,真宗十派
現在每年由各派主持「真宗連合學會」,進行傳道及教義之振興。 

錄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

悠哉賢故友, 抱道樂林泉, 坐到無疑地, 參窮有象天.
胸中消塊壘, 筆底走雲煙, 更笑忘機鳥, 常窺定後禪.
                                    ∼訪古月師•娥嵋道人

☆歡迎光臨:
Ξ 獅子吼站 版面介紹:                                          cbs.ntu.edu.tw
 佛法求助哇啦啦 - 別害羞, 儘管問喔!                                BudaHelp
閱讀文章: 第 1209/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