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eeling ◎ 學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板主: Chosen/magelinus |
閱讀文章: 第 1134/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kftseng.bbs@bbs.iyard.org (矜羯儸), 信區: BudaFeeling 標 題: 山城歲月散文集20:尋找一個未知 發信站: [鹿苑]五明學館 (Mon Feb 11 13:37:43 2002) 轉信站: Lion!news.nsysu!VIDY 來 源: kftseng.bbs@bbs.iyard.org http://kftseng.iyard.org/article/withdraw-22.html 發表日期:2002/2/11 突然間,跳離開世俗規範的大道,捨棄一切教育上所教導的做作的禮儀, 也將一切的道德是非判斷,對於眾人所依循的標準視而不顧。 狂奔在樹林當中,跳躍過一叢又一叢的矮灌,閃避迎面衝上來的樹木,迂 迴繞過一些蚊蟲雜生的積水塘。像個發狂的人一樣,在這片就算日正當中,陽 光也照射不進來的密林當中狂奔。 如此的不顧一切,不管會不會在當中迷路,也不論前方式否有任何不可知 的危險,只知道蠻橫的橫衝直撞,森林中所有的危險彷彿都無法構成威脅一般。 都會叢林,人心險惡,可是卻也隱約的含藏著許多希望,希望的種子,在 晦色幽暗的心裡,裹著堅厚的外殼,披著一身刺絨,靜靜的沈睡。 比創世紀的大水還要大的水災,也沒有能夠讓這顆種子潤濕,種子所披著 的絨衣,巧妙的讓種子可以浮在水面上,就算沈入水中,絨衣所含藏的空氣, 也足夠將水給隔絕在外,完全無法沾濕種子半毫。 曾經也有天使,拿了上帝無所不催的大捶子,用盡天賦的蠻力,想要摧毀 這樣的一顆種子,用盡所有的方式,甚至用火燒,用雷劈,但種子身上所有的 堅殼,卻絲毫未損,何況是如何又能夠傷害到這希望的種子一分一毫呢? 傳說,這顆種子,在第三紀元的人類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了,是一株無 論清晨或是黑夜,都會閃耀著銀白色的光芒的樹所結下的種子。就算白天的太 陽在如何的炙烈,也掩蓋不了銀白聖樹所發出的光芒。在黑夜裡面,這樣的光 芒卻也柔和的一點也不刺眼。當人們傷心、失落的時後,只要來到樹邊,輕輕 的觸摸銀白聖樹的樹幹,聖樹就會低下那無暇的枝幹,輕輕撫摸這個人的頭、 胸、背、乃至於全身,在這個人離去之前,所有的煩惱都會消失,心中所有的 只是一片的清涼。 在第三紀元將要結束之前,聖樹突然在一夜之前枯萎,結了這唯一的一顆 種子。當時最偉大的神官在臨死前做了個預告,當再找到這一顆種子的時後, 就是人類重新繁衍昌盛、世界太平的時後。當神官被火焰化為灰燼,群魔當道 的時後,魔王為了控制、奴隸人類的心,所以將這顆無論是誰都摧毀不了的希 望種子,拋入大海。 很快的,第四紀元過去,魔王的時代終結,但是在第五世紀來臨的時後, 人們的心並沒有因為第四紀的終結而獲得解放,許多有野心的人,想了各種方 式,假託神權,自立為王,繼續奴役著平凡的人類。 在第六紀元來臨的時後,政客蜂湧而起,藉著自己的學識地位,創立各種 科學、學說,玩弄政治,操縱權謀,甚至於偽善的傳授許多「厚黑理論」,蒙 蔽人們的心。於是,在第三紀將結束前,銀白聖樹所結下的希望種子,雖然已 經歷經地殼變動,由浩瀚的大海升到了陸地上,甚至到了高山峻嶺當中,也沒 有人會想去尋找,就這樣,只有前三紀的人類,能夠蒙受聖樹的保護,而在四、 五、六這三紀所出現的人類,卻完全忘記要去尋找栽培聖樹。 有一個人,翻閱古代的典籍,憑藉著轉世之前的記憶,能夠讀懂這些連叱 吒第六紀元的歷史學家都無法理解的文字,發現有這麼一顆種子還流落在外, 於是變賣所有的家產,一個人,也沒攜帶什麼行裡,就往希望種子可能出現的 地方找去。 突然,在心中有股激動,和希望種子的脈動互相呼應,於是闖入人們傳說 是死亡禁地的森林當中。旅人在讀過的典籍得知,這顆希望的種子,只能夠在 聖泉所在的地方發芽,除此之外,就只能在人們的心中才能夠發芽。 聖泉,早在第三紀末就已經被魔王摧毀,所以,若要能夠讓希望的種子發 芽,只剩下最後一個方式,用種子所包覆的絨刺,剖開自己的胸膛,將這顆種 子,埋入心臟當中,如此,才能夠破解魔王所下的咒語,倘若用的是別人的心 臟,那禁錮希望種子的咒語,依然有效。 當咒語破解,溫熱的血液,浸潤那任何堅利的武器都無法破壞的外殼,當 赤誠的血滲入種子當中,希望種子才能夠開始發芽。 尋找希望的過程,已經是傷痕累累,原本粗厚的外衣,已經被荊棘給割破 成為破布懸在身上,手上、腳上、胸膛、臉上都已經佈滿了血的痕跡,但是旅 人依然勇往直前,旅人知道,這將是最後一趟旅程,而這個旅程的終點,將會 給即將興起的第七紀元人類,帶來永恆的幸福與快樂。 而,這個旅人的名字,卻沒有人任何知道… -- 觀■□■□■□■觀■□■□■□■□■□■□■□■□■□■□■觀■□■□■□■觀 身 法本法無法 受 既然清淨 何必有網 譬如大日 遍照不爽 心 今付無法時 法 不 無法法亦法 是 上下十方 無為自在 因陀羅手 去曼達礙 無 法法何曾法 無 淨□■□■□■□苦□■□■□■□■□■□■□■□■□■□■□常□■□■□■□我 梵網經典: http://www.iyard.org/buda Email 信箱: kimkara@iyard.org 中華電子佛典: http://cbeta.iyard.org [鹿苑]五明學館: bbs.iyard.org Ξ Origin: [鹿苑]五明學館 <bbs.iyard.org> [FROM: 163.29.30.3] |
閱讀文章: 第 1134/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