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eligion ◎ 連線宗教版    板主: fox
閱讀文章: 第 2581/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作者: Nice (Nice to meet you) 看板: religion
標題: Re: 何謂 依法不依人?
時間: Fri Dec 14 20:28:51 2007

==> 於  ("Paul") 文中述及:
: 感謝 "火之舞" 善知識.
: 之所以有這個問題,
: 依我所了解,有很多的教法,或顯,或密,或禪或佛教,或基督教,或印度,婆羅門教..等各
: 宗各派其教義,或有差異,唯
: 獨一事共通,就是對於 "師父" 必須百分百的相信,如
: 此,方能有所 "得".
:      若此為真,不就變成 "依人不依法" ?
: 若此為假,懇請開示.

首先,我不是善知識,在經中被佛陀斥責為放逸的弟子,
都比我精進的多 :Q 。所以我沒辦法開示,只能和你討論
我所讀過的經典上是怎麼說的。   :)

信 應該可以分成很多層次,這個在讀經時可以依照前後文來
判斷。我想,基本的 信 是要先具備的,這裡說的信是指『樂
見賢聖、樂於聞法』。所以有個譬喻,信好像是手,大海中有
無價寶珠,要有手才能取回。而當你在聽師父說法時,如果存
著找碴、挑毛病的心態,這是聞法的過患之一,應該避免。

所以不論是透過師父或是經典,有意願去聽聞佛法,覺得佛法
是好的,這種信心大概是需要的。

接著我引用提到的四大教法的一段經文:

    若有比丘作如是言。諸賢。我於彼村.彼城.彼國。
    躬從佛聞。躬受是教。從其聞者。不應不信。亦不應
    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律.依法究其本末。若其
    所言非經.非律.非法。當語彼言。佛不說此。汝謬
    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
    。與法相違。賢士。汝莫受持。莫為人說。當捐捨之
    。若其所言依經.依律.依法者。當語彼言。汝所言
    是真佛所說。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
    先所言。與法相應。賢士。汝當受持。廣為人說。慎
    勿捐捨。此為第一大教法也

其它的三大教法內容差不多,只是聽聞佛法的來源不同。
面對的態度都是不應不信,亦不應毀,但是要與諸經、律
做比較,思維所聽到的法是否符合佛說。

所以佛陀是教導要親近、恭敬、承事、給侍、供養善知識,
而親近善知識是為了要聽聞正法,但對於所聽聞到的法,應
該要判斷是否合法、合律。合法、合律的就是符合佛說。不
合佛說的就棄捨之。

反正,如果是要"學佛",總得要真的是聽聞到佛陀的教導。
如果是要"學某某師父",那麼判斷是否合佛說這一部分就可
省了。

接著,佛陀並沒有要我們視他為權威,他並沒有要我們因為
是佛說的就盲信。這可以參考『佛陀的啟示』的第一章。我
就不多說了。

佛陀把對於佛、法、僧不可沮壞的信心,以及具足戒律稱為
"四不壞淨"。而"四不壞淨"相當於見法,因為會生起不可沮
壞的信心是來自於他真正見到世間現象運行的法則與佛陀所
說的一樣。所以,這種信心,其實是一種 見。而這種信心
是要透過修習的。佛陀說有四種方法可以讓人得清淨法眼,
即:『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維、法次法向。』

得清淨法眼者的信心才算是真正的信心,經上提到的淨信、
信堅固、成就信根、信具足、﹍等等指的都是這種信心;而
非因為對方是師父,所以對他百分之百的相信的那種信心。

: 復次,"火之舞"善知識所引用經義,其中提到的是僧
: 團的重要,而非 "師父" 的重要.  "佛法僧" 三寶,
: "師父" 是否可以代表法寶?
: 有關於 僧團 能否多講一些?

法 的意義挺廣的,佛陀說:『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
。法住法界。』所以法不應該是屬於某人的。

佛陀說他的弟子是:『從佛口生,從法化生』。所以好的師父
應該是佛法(法寶)的傳播者,以及依法、依律修行的典範。
而引用的經文,主要是提醒我們不要陷入個人偶像式的崇拜。
因為我們是要親近佛陀的賢聖弟子們以聽聞正法,主要目的在
於聞法,陷入個人崇拜有許多弊病。(不過,現在透過閱讀經
典來聞法也挺方便的,佛陀的時代經典尚未以文字書寫所以要
聞法非得親近持法者不可。)

僅供參考  :)

PS:以上部分經文引自阿含經。

From: prajna.bbs@cbs.ntu.edu.tw

--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學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 釋放心靈的塵埃                     BudaFeeling
閱讀文章: 第 2581/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