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eligion ◎ 連線宗教版 板主: fox |
閱讀文章: 第 2498/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Nice (Nice to meet you) 看板: religion 標題: 弘一大師的一個小故事 時間: Wed Oct 31 22:52:17 2007 前一陣子衛視中文台放了弘一大師傳。我太太看了一把鼻涕一把淚的。 我和夫人就把陳慧劍先生的弘一大師傳拿來看一看。藉著這個機會 我又讀了一次。感覺蠻好的。書中有這麼一段故事特地抄來和大家分享。 ----------------------------------------------------------------- 弘一大師傳 <潛沈>章 陳慧劍著 東大圖書公司印行 李鴻梁,孫選青,蔡冠洛,一行人到了城南「草子田頭」的一座小庵裡,因為這所庵, 本身便很小,一進庵門,便知道有人來了。弘公便把他們請到寮房裡坐下來, 帶著一副默默的笑容,靜靜地坐著。 這時,有許多問題,在年輕人的心裡很想衝出來,請作和尚的老師答覆, 可是當它們看到大師那種平靜、慈祥、虔誠的笑容,忽然覺得一切都解決了, 一切都明白了;大師的無言、默默、寧靜、正是人生最上乘的禪思, 這也便是佛法的終極;如果一落語言,反而損害了那瞬間的「密意」。 當時發生這種感覺最深刻的,便是與佛有緣的蔡丏因。 他們回去之後,蔡丏因第二次又來了,因為他對佛家的唯識學有了強烈的興趣。 他曾在杭州聽過一位法師講經,當時發生了一個問題,便問那位法師: 「法師,我請問你:世尊在因地,為了傷害一隻鷹,竟至受盡苦報,但為什麼又說, 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會帶業往生呢?這裡的問題是--理可通,是卻有愛,請您開示。」 於是那位法師就為他說了很多很多念佛的功德,說了很多很多佛經的理論, 他心中的疑問卻依然梗著。事實上,是「定業不可轉!」只要作惡,便逃不了惡報, 說千說萬,如果帶業能往生,豈不是便宜了大奸大惡。 這第二次,隔了一個星期,蔡冠洛先生又到草子田頭小庵,見了弘一大師,一見面, 大師依然無語,只是作個請坐的手勢。 「法師!」他又照本宣科說:「世尊在因地時,為了傷害一隻鷹,竟至受盡苦報…… 請法師開示!」 他把話說完,希望弘公能有一番更動人、更通理、更令人滿意的答覆。 「……」他心裡捉摸著,弘公應該如何展開這件公案的序曲。 可是,大大出乎他意料之外,即連這樣的公案,弘公竟然沒有說一句「為什麼」、 「怎樣」的結論。 弘公聽後,只是微微一笑。 這位初習佛學的居士,靜靜地在弘公慈光氤氳的默默裡,坐了半個鐘點。 然後,若有所悟,又若有所失地回到學校。他覺得這疑問,已不是問題的解決與否, 而是他再領會一次人生最奧秘的嘗試了。 他忽而想到「靈山會上拈花微笑」的故事。 當弘公離開紹興去杭州之前,留下一幅「南無阿彌陀佛」的橫額給他, 這幅篆書的佛號背後,全是蠅頭小楷,寫的是蕅益靈峰大師的法語: 「佛為初入門的人,首先深談理論,企圖以理融事,而不滯於事。但為深位菩薩, 必廣說事相,企求以事攝事,而不滯於理。不滯於事相,則一事通達一切理,事理無礙; 不滯於理,則一事通達一切事,事事無礙。」 「啊!」冠洛看罷大字,再看小字,這才明白那天的公案,在這裡找到了根據。 -- Tein =========================================================== 懺悔偈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罪從心起將心懺 心若滅時罪亦亡 心滅罪亡兩俱空 是則名為真懺悔 =========================================================== (轉載) --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卍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 佛典電子化討論板 - 三藏十二部經, 部部電子見真跡 BudaTech |
閱讀文章: 第 2498/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