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eligion ◎ 連線宗教版    板主: fox
閱讀文章: 第 2059/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發信人: fhlwww.bbs@bbs.fhl.net (信望愛全球資訊網), 看板: religion
標  題: 今夜,我有點近鄉情怯
發信站: 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 (Tue Jul 31 15:30:25 2007)
轉信站: Lion!news.nsysu!ctu-gate!news.nctu!news.ntu!feeder.seed.net.tw!netnews!
Origin: bbs.fhl.net

作者: 李良達

我是福建泉州人(同安兌山),可我卻從沒去過福建,更沒到過泉州。
我家先祖來台到我這一代已是第六代,所以我幾乎不可能知道故鄉的任何事物,也
從未曾自父祖輩的口中,聽聞故鄉任何事物──因為多數的家族裡的長輩,都和我
一樣,緣於自日據時代起兩岸的隔離,從未踏上過故土。
雖然我有一位堂伯父──李友邦將軍是畢業於黃埔軍校(二期),並領導過福建的抗
日義勇軍,但他在我尚未出生之前,1952年即因白色恐怖慘遭槍決,所以我也無從
由他口中獲知故鄉事。(他的父親與我的祖父是兄弟)
然而,一個禮拜之後,我將應邀到福建晉江去主領一個2007年大學生聯誼會,這將
是我首度踏上故鄉的土地,當然難免近鄉情怯。
難怪唐代的大詩人王維會寫下這樣的詩句:『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
前,寒梅著花未?』
想到,不知道是多少年前──應該至少也是兩百年前,我的那位祖宗,不知道他是
一個人、還是一家人,漂洋過海來到台灣,然後來到北台灣落腳,後來,又不知道
到了什麼時候,他選定了在蘆洲定居,並起造了一個格局相當宏大的、古中原式的
四合院;後來,一度這四合院已沒落。
直到我的曾祖父李樹華那一代,才又重修整建,成為今天的蘆洲李氏古厝,一個被
訂為三級的古蹟。
這個古厝、其實也包括整個家族,在日據時代起了很大的變化。
曾祖父李樹華原來官拜七品,又為光緒皇帝所欽封,望重士林,卻不料台灣割讓,
一時衣食都幾乎無著。
但他選擇回歸鄉里,改以本即專擅之歧黃之術,行醫濟世,又因對家貧者分文不取
,德被庶民。據家父轉述,曾祖父過世而出殯那天,真的可以說是萬人空巷──送
葬行列,長達數里之遠。
但是,當日據時期,他與辜顯榮先生(辜振甫先生之尊翁)率先響應日人的『皇民化
』政策,卻從而被連橫先生(連戰先生之祖父)的台灣通史並列為兩大『漢奸』。
我無意、也無從為曾祖父辯護,他與辜顯榮先生確實交情頗深,但是,同樣支持皇
民化政策,辜先生因此自日人手中包下鹽館來經營(當時鹽屬專賣),從此榮華富貴
已過三代;但我家曾祖父則仍兩袖清風、一介布衣以終(一度曾任保良總局董事等
無給職)。我深信,他是有意避免一身事二君,既已食清朝俸祿,豈能再依日人為
生?
更何況,若他真是漢奸,日據時期李家祖厝不可能成為抗日的秘密基地之一,堂伯
父李友邦(族名:肇基)在台北抗日事跡敗露,即逃回蘆洲李家祖厝,後來曾祖父見
情勢越來越險惡,恐無法再為其掩護,為免累及偌大的家族,遂買通漁船、趁夜讓
其偷渡回大陸,乃有日後的李友邦將軍。
實則,據家父所述,當時曾祖父是見清朝已無能再取回台灣,而全台各地抗日已死
傷慘重,而且越來越如以卵擊石,遂決心以其聲望帶頭支持皇民化的行動,來使當
時台灣同胞激烈抗日的行動冷卻下來,以減少不必要之犧牲。
但這樣的歷史公案,可能已經永遠都很難以翻案了。
基督徒並不祭拜祖先,所以歷來蘆洲李家祖厝祭祖的年度盛會,我鮮少出席。但是
,我們遵從神的真理,不祭拜祖先,卻總是紀念祖先,蘆洲李家固然不如板橋林家
、或是鹿港辜家等,到如今都還家大業大,可我永遠以身為李家後代為榮,更以曾
祖父的高風亮節為榮。
我不知道真正踏上故里的感受將如何?也許,下周的夜深人語,我就是在福建泉州
寫作也說不定。欲知後事者,就請容我留待下回分享。(希望森林/www.seewant.org/李
良達寫於台北)

--
    ※ Origin: 信望愛(wbbs.fhl.net) ◆ From: 210.202.31.150
閱讀文章: 第 2059/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