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eligion ◎ 連線宗教版 板主: fox |
閱讀文章: 第 1153/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Nice (Nice to meet you) 看板: religion 標題: ●佛陀發現並宣說緣起 時間: Fri Feb 16 17:08:49 2007 ●佛陀發現並宣說緣起 ◎佛陀發現緣起 接著要來談談緣起說的由來,到底緣起說是怎樣形成的?在《相應部》佛陀 品中,佛陀談到他出家後六年中修了種種苦行,最後,才發現我們現在所要討論 的緣起。下面,我將佛說的巴利經文引述出來: 比丘們!當我還沒大徹大悟,仍是一位菩薩時,就意識到一切眾生都在生、 老、死,死了又再生的苦受中,眾生不知道離苦(老死)的方法,那又如何能離 苦呢? 比丘們!我生起了疑問:「為什麼會產生老、死?老、死的因緣條件是什麼 ?」比丘們!由於我善巧地訓練心靈,無上的智見就從心中出現: 生緣老死,因為有生才有老死; 有緣生,因為有有才有生; 取緣有,因為有取才有有; 愛緣取,因為有愛才有取; 受緣愛,因為有受才有愛; 觸緣受,因為有觸才有受; 六入緣觸,因為有六入才有觸; 名色緣六入,因為有名色才有六入; 識緣名色,因為有識才有名色; 行緣識,因為有行才有識; 無明緣行,因為有無明才有行。 過後又以另一種方法重覆地思惟: 無明緣行,無明為緣才產生行; 行緣識,行為緣才產生識; 識緣名色,識為緣才產生名色; 名色緣六入,名色為緣才產生六入; 六入緣觸,六入為緣才產生觸; 觸緣受,觸為緣才產生受; 受緣愛,受為緣才產生愛; 愛緣取,愛為緣才產生取; 取緣有,取為緣才產生有; 有緣生,有為緣才產生生; 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純大苦聚集。 比丘們!世人從不曾聽過有關純大苦聚之集的智慧、知見、法眼、光明就在 我心中湧現了。」【譯註一】 這就是佛陀在覺悟後所發現的緣起,也可說發現苦的鎖鏈,發現苦是由十一 種狀況產生的。當與外境接觸時,若無明成為自己的主人(失去正念),當下就 發展出識。請別誤解識有個什麼永?琲漸D體,事實上,只是在根、境接觸時,才 產生識。有了識,相續而迅速地發展出行(造作出新的名色的原動力),這新的 名色將會受苦,隨之產生助長苦的六入,而發展出含藏著苦的觸,相續地發展出 促成苦的受,而後相續地發展出愛、取、有、生(「我」的出生),至此階段苦 便完全具足了。 就我們所知,在佛教和人類的歷史中,佛陀是第一位發現緣起的人,發現緣 起後,佛陀就大徹大悟了,這就是經中所記載緣起的起源。 現在所要談的,一般人較難以理解,但為了使解說圓滿,還是必須拿來討論 ,那就是在佛陀覺悟後所說的各種教法中,緣起的十一種狀況有五種解說。 【譯註一】記載於《相應部》因緣篇, 因緣相應, 佛陀品( The 'Buddha'Suttas, The Kindred Sayings on Cause, Nidana-vagga Samyutta-nikaya II, PTS, p.6-7 )。 請參見《漢譯南傳大藏經》:「諸比丘!『是集、是集』,我聞前所 未聞之法,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生。」第 14 冊, 6-10 頁 。 --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cbs.ntu.edu.tw> ◎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 |
閱讀文章: 第 1153/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