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ducation ◎ 教育 -- 百年大計 板主: |
閱讀文章: 第 3781/716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maskzero.bbs@bbs.csie.ncu.edu.tw (武心), 看板: education 標 題: 悲歡無常 發信站: 中央大學松濤風情資訊站 (Tue Jul 4 18:47:48 2006) 轉信站: Lion!news.nsysu!ctu-gate!news.nctu!news.ncu!Evergreen Origin: bbs.csie.ncu.edu.tw 人生就是這樣 悲歡無常 你可能才剛興奮幾天 馬上悲劇又繼續上演了 人喜歡膜拜神明 而已習慣當神的人 已不習慣安靜研究 從雲端掉落凡間 於是 把握機會 又開始發出似神般的聲音... 這是他個人最可悲的部份 也是台灣最可悲的現象..... 我們能從歷史學到的教訓 就是我們無法從歷史學到任何的教訓 ***************************************************************************** 歡喜的評論 賀!李遠哲神話破滅 Posted on 2006-06-30 11:01 黃創夏 閱讀(27290) 迴響(0) 真爽,看到李遠哲終於站出來,他遮遮掩掩,不乾不脆的發表了所謂 的「四點聲明」,又看到李遠哲被媒體追問時,那種欲語還休,左支 右絀的窘態,心裡真是爽到了極點。 爽!並不是因為李遠哲終於被「尋」到了。事實上,南方朔發表了「清 流與濁流」的思辯之後,就已點明了,李遠哲神話註定會破滅,李遠哲 也根本不可能再講出來什麼大道理了,社會也從來不需要企求,李遠哲 會為他的過往,向人民清清楚楚地交待。 但是,如果各界齊心,能夠逼出李遠哲,卻是讓台灣有「向上提升」契 機,所必需要的過程。因為,從李遠哲的窘困中,從各界對李遠哲的持 續質問中,看到了台灣終於進入了社會學大師韋伯所說的民主深化,必 需要「除魅」、「毀神」的階段,台灣的民主鞏固,終於可以擺脫「李 遠哲神話」,人民終於知道「神」並不存在,終將要靠自己求真理,台 灣終於真正露出了「向上提升」的曙光。 民主要成熟,最害怕一種人:就是那以種自以為是民主代表、民主先鋒 、人民的「啟蒙導師」那一種人。民主真正可貴之處,在於民主是一個 由下而上的程序,任何由上而下的指導,其實都擺脫不了「家父長」的 父權心態,都是一種「英明」領袖登高一呼,庶民跟進的權威型態,其 實,還是一種「領袖VS.徒僕」的模式,根本上仍是在破壞著民主的真精 神。 另一方面,人智有限,不論是所謂的民主導師、精神領袖,不管他曾經多 有智慧,但他的視野其實都有局限性,必然限制了真正民主成熟所需要的 空間。 當前台灣的困境,就在於民主還是遠遠不夠,但民主「導師」一向卻太多 太多了。 李遠哲神話,就是這種「導師」現象的總和,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中,長期 被這種「導師」光環所籠罩,忽略掉了這些「導師」之指引,其實是建構 在極不民主、更不平等的「階級」意識之中,台灣之民主,更因這些「導 師」們壟斷掉了批判的市場,真正的公民論壇一直無法建立。 從時空因素探究,「導師」神話會在台灣誕生,和過去的威權體制和經濟 不自由有密切的關聯,在蔣介石那個把台灣當成殖民地,所有資源都被他 挪去滿足他「反攻復國」幻夢的時代裡,台灣基本上是一個「鎖國」時代 ,那一個時候,絕大多數的人民連三餐都不可能溫飽了,更不用說讓子女 受太好的教育,當然,還想要能讓子女出國深造,吸收先進思想,根本是 天方夜譚了。 這種時空下,一九五○、六○年代,第一批能夠出國深造的學子,除了少 數真正是資賦優異,得到高額獎學金的人之外,能夠出國的,絕大多數都 是當時的統治階級的子女,或是大學教授、政府高階公務員家庭以及台灣 傳統鄉紳子女。他們對台灣的認識,和對生活與生命的理解,坦白說,一 出生就是得天獨厚,都不是台灣人民所能企望的;當然,這批人對台灣的 理解,其實也一向和真正的庶民有天差地別的鴻溝。 這批「幸運之子」到了美國,在課堂之餘,有幸吸收了一點點民主觀念, 開始對台灣的威權體制有了懷疑,有一批人,對國民黨懷疑,所以引發了 一波「回歸中國」的浪潮,陳若曦就是著名的代表;另外一批,則是對中 國依然疑懼,想要改變台灣的政局,例如,也是「國政顧問團」成員之一 的殷琪,想法最激烈,她曾經在一次訪問中透露,蔣介石過世時,她在美 國時曾經想要花錢「僱傭兵」,送回台灣發動革命,推翻國民黨。 資產階級和派閥知識分子因為家大業大,「革命」,當然祇是嘴巴說說而 已,他們終究沒有行動,但歷史的機運來了,蔣經國接位後,為了保住國 民黨這個「外來政權」在台灣的繼續統治的正當性,發動了「革新保台」 運動,以經濟發展為主軸,進行國民黨政權和台灣整體國運的深化結合。 要改革經濟當然需要專業人才,蔣經國因此推動了「國建會」,大量邀請 這些第一批出國深造的學人建言,這一批人的視野當然比困居在島內,為 生活打拼的台灣絕大多數人寬廣,往往能講出一堆大道理,不知不覺都成 了言論領袖,頭頂上有進步分子的光環。 蔣經國晚年,當台灣人民經濟生活改善,對公共事務有更多參與動力下, 被迫開啟了台灣民主化列車;蔣經國啟動民主化後,不旋踵就過世,李登 輝在風雨中接位後,權力基礎原本就不穩固的他,為了對抗國民黨老派勢 力,以「民主化」為由,拉攏新勢力是它的策略選擇,就在這種統治階層 的權力矛盾之中,台灣因緣際會,大步伐邁向民主。 但是,民主是什麼?絕大多數的台灣人民都祇有懵懵懂懂的認知,於是, 台灣第一批的出國深造分子,挾著他們在美國一知半解的體會,紛紛成了 「人民的導師」,扮演起「啟蒙者」角色,也因此壟斷了公共言論的空間 。問題是,在這段歷史過程中,這批人的階級問題一直沒被國人檢驗,他 們的生活條件和經驗,更是和絕大多數的台灣人生活截然不同,但他們早 就忘掉了這個根本性的差別,在歷史條件的寵愛中,他們以他們的體驗為 真理,以指導者的姿態,指指點點起台灣的一切。 人民呢?一方面苦於生活奔波,無法多思索和研究;另一方面,既然有這 麼多「人格者」、「啟蒙家」在指導,跟著他們走就對了,更何況,這些 人還是「國際級」大師,見多識廣,一定不會錯,何必讓自己這麼累,何 必還要想這麼多。 在這種背景下,所以,挾諾貝爾獎光環的李遠哲因此成了所有領域的指導 者,當時,他說要搞教改,誰敢不聽他的;他說九二一震災應該要怎麼做 ,政府就得跟著做;他說,台灣的論文水準還不夠,整個國科會和大學就 拼命搞論文數量……終於,他說,支持陳水扁就是「向上提升」,頓時捲 起千堆雪,收割掉政黨輪替的歷史光環。 這批「指導者」沒想到的是,蔣經國雖然不太讀書,但對讀書人敬重;李 登輝則基本上愛讀書,也對讀書人敬重三分。但是陳水扁,卻是一個完完 全全的權力動物,拿到大位之後,對這批讀書人根本是甩都不甩。二○○○ 年,李遠哲和這批「指導者」興沖沖搞的「兩岸跨黨派小組」,阿扁完完 全全懶得搭理之後,這批過去根本沒和權力者真正抗爭過的「指導者」, 從此陷入了窘困,也許,他們不是不想說話,而是,當權力者真正逞威時 ,他們,骨子裡根本沒有對抗權力的勇氣。 不過,他們壟斷言論太久了,在一般人民心中,他們依然還是「神」,大 神依舊佔住神桌,三不五時,還是發表些不痛不癢之言,透過一些小祭司 ,假傳「神喻」蠱惑人心一下。 終於,李遠哲神話在和權力掛勾,又對權力無可奈何之下,露出了真面目 ,這些壟斷言論的「神」,從此跌落凡間,和庶民平等,台灣的言論空間 ,從此擺脫了「神旨」控制的宿命,人人平等,豈不值得浮一大白,祝賀 一番! 引用: http://editorland.chinatimes.com/hts/archive/2006/06/30/1862.html ***************************************************************************** 人造神的聲音.... 李遠哲:多胎政策錯誤 應「節育」 政府鼓勵生育的人口政策受到挑戰!中研院長李遠哲(新聞)認為, 政府因為生育率降低,擔心將來無人奉養老人而鼓勵生產,這是錯 誤的政策,李遠哲說,台灣未來還需要進口能源,政府不鼓勵健康 老人繼續工作,反而要求多生小孩,只會加重年輕人負擔。 中研院院士會議上,李遠哲主講「能源、環境與人類的未來」,以 未來的觀點出發,質疑現行的人口政策,政府鼓勵生產,卻不推廣 健康長者繼續工作,只會加重未來年輕人的負擔。記者:「院長您 昨天說應該要少生小孩?」中研院長李遠哲:「大家再研究。」 出了院士會議,李遠哲的說法顯得保留,不過他的觀點和馬英九(新 聞)才公開推廣的三胎政策恰恰相反。台北市長馬英九:「謝謝李院 長指教。」記者:「所以您還是覺得大家應該多多生育?」馬英九 :「倒不是,這個沒有辦法用一兩句話講清楚,有機會的話,我們另 外開記者會來說明。」 人口政策的百年大計,諾貝爾大師挑戰政府政策,也讓向來倡導「增 產報國」的馬英九謹慎回應。 -- ◎ Origin: 中央松濤站□bbs.csie.ncu.edu.tw From: 218-166-89-104.dynamic.hinet. |
閱讀文章: 第 3781/716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