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Xfile ◎ 佛教 X-FILE    板主: root
閱讀文章: 第 8179/864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作者: Heavenchow (Heaven) 站內: BudaXfile
標題: Re: 等的到龍華三會嗎?
時間: Tue Jan 26 15:47:01 2010

在這一些計算中,我自己也是遇到一些問題無法弄清楚。
一開始主要的問題就是一劫究竟有多長?

一般的算法,一個增減劫約 1680 萬年。
一個住劫 = 20 增減劫 = 3.36 億年。(等不到彌勒?)
一個大劫 = 80 增減劫 = 13.44 億年。

如果等彌勒還要 5.76 億年,那之後還有 995 尊佛,他們的間隔會變的很短。

這個問題在《法苑珠林》也看過有古德討論起。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53/2122_008.htm

T53n2122_p0333a26(04)║依立世阿毘曇論云。十一劫是未來。八劫是過去。
T53n2122_p0333a27(02)║今釋迦佛當第九劫內成佛。
T53n2122_p0333a28(00)║問此賢劫中成壞空劫佛不出世。唯取住劫。
T53n2122_p0333a29(00)║此住劫中復未來唯十一小劫。
T53n2122_p0333b01(05)║何得須有九百九十六佛一時出世耶。答曰。實如來難。
... 略

有興趣的可自行前往看看他們的觀點,其中有一個觀點是指「賢劫」不是「大劫」,
而是「大阿僧祇劫」,如此一來,整個賢劫時間拉長,就比較好解釋了。

不過這樣還是有問題,若等待彌勒的時間超過一大劫,大迦葉尊者就有點危險了,
因為他可能會遇上火劫。

另一個解釋,是來自佛光大辭典。辭典內容我貼在底下。
我們一般談一大劫是 80 小劫或 80 中劫,小劫與中劫只是翻譯的差別。

不過佛光大辭典卻解釋成

20 增減劫 = 1小劫 = 1680 萬年。
20 小劫 = 1 中劫 = 3.36 億年。
80 中劫 = 一大劫 = 268.8 億年。

問題是,那些論藏真的有這個意思嗎?或者只是佛光大辭典自行組合出來的?
不過我自己沒時間去把那些論細看,有興趣的人可以試試。 :)
《俱舍論卷十、大毘婆沙論卷一三五、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六》

底下摘自佛光大辭典:

【一小劫】

 乃時間之單位。(一)大毘婆沙論等謂,人壽自十歲起,每過百年增一歲,
至八萬四千歲為增劫之極;又自八萬四千歲起,每過百年減一歲,至十歲為
減劫之極。此一增一減,共計一千六百八十萬年,稱為一小劫。經典中常有
此語,如法華經卷一(大九‧四上):「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六十小劫不
起于座;時會聽者亦坐一處,六十小劫身心不動,聽佛所說,謂如食頃。」
〔俱舍論卷十、大毘婆沙論卷一三五〕
 (二)道家之說法,以三千六百周為一小劫。

【一中劫】

 古印度之計時單位。謂人壽之一增一減為一小劫。合二十小劫,
共計三萬三千六百萬年,稱為一中劫。
〔俱舍論卷十〕(參閱「一小劫」4)

【一大劫】

 總括成住壞空等四劫,稱為一大劫;乃一期世界之始末。瑜伽師地論卷二
(大三○‧二八五下):「又此世間,二十中劫壞,二十中劫壞已空,二十中劫成,
二十中劫成已住。」即八十中劫為一大劫,共計兩百六十八億八千萬年。
〔大毘婆沙論卷一三五、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六〕(參閱「一中劫」5)

--
◇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
◇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
◇ 南無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 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卍 歡迎光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 http://www.cbeta.org   卍
--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學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 釋放心靈的塵埃                     BudaFeeling
閱讀文章: 第 8179/864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