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閱讀文章: 第 17135/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作者: newgolfwcl (Charlie Wang)
標題: Re: 如何得知法住智,得見法住智?
時間: 2013年 1月22日 13:54:06 星期二

※ 引述《littlelion (小小獅)》之銘言:
> ...
> > 所以後學以為[苦樂受]不生,是眾生修持十二因緣的終極目標.
> 和你交流一下看法喔。你看看這樣子的想法是不是可以提供作為一個參考喔。
> 我會這樣子考慮:
> 如果「苦樂受」不生,是修持十二因緣的終極目標,那「不苦不樂受」生不生?如果生,它> 不會轉成「苦樂受」?如果會,那「苦樂受」還是生呀;如果不會,那「不苦不樂受」就是
> 常,也就不是無常,ㄟ,聽起來怪怪的喔!如果「不苦不樂受」不生,那這個人「三受」皆> 生,他是神經壞了嗎?植物人嗎?木頭人嗎?不對吧,和我們的日常經驗不相符合。這表示> 麼?表示推論的前提有問題,再看看推論是從哪出發的呢?﹝「苦樂受」不生,是修持十二> 緣的終極目標。﹞
> 如果重點不是「苦樂受」不生,那是什麼東西不生呢?我可不可以這樣子講,就是「情緒不
> 生」,什麼情緒呢?喜歡、討厭、•••。這些情緒其實是一個指標,什麼指標?就是我們
對這些
> 「受」,執取程度的一個指標。那怎樣才算是有「受」而沒有「執取」呢?很難,不過可以> 習「正知而住」,什麼意思?就是正念相續。什麼正念?就是清清楚楚地知道「受」的升
起,
> 清清楚楚地知道「受」的相續,清清楚楚地知道「受」的轉變,清清楚楚地知道「受」的滅
> 去。通常我們會對「受」的生和滅,比較容易察覺,相續和轉變,就微細很多了。當我們把> 意力集中在單純地「知道」上面時,就比較不會跟著升起來的情緒走掉。
> 這是我們在「受」這個關節上削薄我執,進而希望打斷十二因緣的流轉。這樣子把我們自己> 生死的瀑流中拉出來。這個,好像才應該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吧。

首先,謝謝大德提醒.
後學說[苦樂受]是簡説.而把[不苦不樂受]略掉了--->(是自己的心散漫慣了!!sorry!)
眾生因為[順欲]而樂受;不順欲而[苦受]與當時的欲無關則[不苦不樂受].
是故在受的因(貪欲)而修.

佛陀在逆觀12因緣時曾說到[識]以後就沒有了....並不表示12因緣的[無明與行]不存在.
而是[無明與行]遍於其他10因緣的環節中,是以任一環節滅,[無明與行]也滅,所以離生死輪迴.

當然也的確誠如您所說...**把我們自己從生死的瀑流中拉出來。這個,好像才應該是我們的
終極目標吧。**.....這點是佛弟子的共同目標!!

後學的知見若有誤失...感恩大德們的提醒與教導.   非常謝謝!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cbs.ntu.edu.tw> 
◆ From: !118.168.220.232
閱讀文章: 第 17135/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