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閱讀文章: 第 17101/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作者: golzen (果任)
標題: Re: 生命本身就是苦嗎??
時間: 2013年 1月 3日  9:27:40 星期四

※ 引述《newgolfwcl (Charlie Wang)》之銘言:
> 是的...那位法師的確是在強調[無常故苦]而說的.
> 但後學認為因為如此而延伸說[生命本身就是苦]..總是很難契入內心處.
在人生當中賺一筆大錢、結婚生子、買名牌車、友情之愛、長輩晚輩之愛、成名、擁權……種
種順意境界之樂,看似充滿快樂。但仔細觀察,人生也充滿著「苦苦」的「八苦」,即生苦、
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陰熾盛苦等。再仔細觀察,所謂看似
充滿的快樂實際也是壞苦、行苦。於種種順意境界壞滅時,身心所感受的苦,稱為壞苦。如車
子會折舊會被偷、錢亦會耗盡或被偷。念念生滅、遷流不止,「一切行」是無常,無一時一刻
安住。難免生、住、異、滅,令身心感到逼惱,就叫行苦。如車子會因邊際效用遞減而漸漸你
不像當出那麼喜歡它。所以追根究底生命本身本質就是苦。
而生命本身本質是苦,指的是因緣所生的一切有為法的特性,因它是無常、無我在變動著,一
切有為法都無常遵循著生、住、異、滅的律動變化著,非我所全能控制。因此在四聖諦中「苦
諦」指出一切眾生輪迴六道時,身心上所承受的種種痛苦,有所謂「三苦」為苦苦、壞苦、行
苦。、這些苦的本質,都屬於無常的逼迫性。
但凡夫就如《瑜伽師地論》卷八.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五:凡夫起倒想者,謂於無常、
苦、不淨、無我中,起常、樂、淨、我妄想分別。而產生種種苦。
因此佛陀在<雜阿含一、一>教我們: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
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
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
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觀無常。 苦.空.非我
亦復如是。佛陀如此在四聖諦中,先講「苦諦」是要我們徹底認識苦諦的真理,方能「知苦、
斷集,慕滅、修道」。以証無為法的涅磐,使能滅苦得樂。也就是要我們了解因緣所生的一切
有為法是不可樂、不安穩,本質就是苦。惟有証無為法的涅磐,使能滅苦得樂。
了解「苦諦」是要我們不執取貪愛因緣所生的一切有為法,而去尋求無為法的涅磐平靜之樂。


> 如果這樣說是成立的,那會不會和佛陀在宣說[色身不淨]時一樣..造成[自殺]的念頭.
你說的修﹝色身不淨] 造成[自殺]的念頭,應指的是修「白骨觀」。修「白骨觀」通常能對治
婬欲及貪欲,白骨觀就是用觀想的方式把人看成白骨一堆。
把自己幻化成一堆白骨之外,您還可以再進一步把「別人」觀想成白骨,包括你喜歡的人或者
其他的人。修成白骨燐燐的白骨觀,你就不會跟一堆白骨計較、貪愛一堆白骨。但有些有憂鬱
症傾向者及悲心較重者,修「白骨觀」者可能會產生厭離現世而產生自殺。此比較是一種較猛
烈的對治婬欲及貪欲的快速方法,不容意在心的調適上一下調整過來,因而自殺。所以佛陀又
開出了數息觀的修行法門。 [生命本身就是苦]只是要我們了解因緣所生的一切「有為法」是
不可樂、不安穩,本質就是苦。惟有証「無為法」的涅磐,使能滅苦得樂。就如同你不喜歡
「那個討厭的人」──世間的有為法,你可遠離它,而不必自殺。但你可追求你喜歡的人──
「無為法」的涅磐,使你能滅苦得樂。
了解此義,那會像修﹝色身不淨]時一樣..造成[自殺]的念頭.


> 無常故苦,但如果因此而[知苦因],有正見時,就不會覺得[生命本身就是苦]不是嗎?
當然如果能正觀了知無常故苦,有此正見時,有可能就不會覺得[生命本身就是苦]。但要經過串
習與正觀實修、實證,不是嘴巴說說就算。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cbs.ntu.edu.tw> 
◆ From: !111.251.147.147
閱讀文章: 第 17101/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