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閱讀文章: 第 17078/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DavidChiou (邱大剛) 看板: BudaHelp 標題: Re: 《雜阿含經》的防蛇咒 時間: Sun Nov 25 15:56:17 2012 這幾天仔細的 review 《雜阿含經》卷9,以確保註釋內容的正確,較全面的領會 第252經,對應到《增壹阿含經》卷14中相關的內容,而融會貫通了。因此對252 經的「讀經拾得」作了些補充如下,也提供給各位參考: http://0rz.tw/c98eO □本經中對蛇的護咒: 本經在南傳《相應部尼柯耶》的對應經文沒有偈誦和對蛇的護咒,因此有些人 斷言偈誦和對蛇的護咒是北傳《雜阿含經》所增添的。殊不知此經護咒的部份 ,在南傳是歸類於律藏:南傳律藏《小品》〈5 小事犍度〉第6條對蛇之護咒。 也就是說護咒並非北傳所增添,而是在南傳被歸入律藏中。這是合理的,因為 南北傳的經律分類本來就有差別,基於生活上遇到的狀況而制訂的律儀,許多 是收錄於律藏。此外,《四分律》、《五分律》、《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 、南傳《蘊護衛經》等經律也都有相關經文,這些經律都有說護咒,其中大多 的護咒與本經偈誦的部份相似。 但必須注意並不是唸咒語就不會被蛇咬,重點是「慈一切眾生」、「亦離煩惱 生」的慈三昧,並祈請三寶加護,如同本經偈中所說。另外像《增壹阿含經》 卷十四〈24 高幢品〉中也有記載佛陀以慈三昧漸除毒龍的瞋心,降伏了毒龍, 不受毒龍所害,要防小蛇侵害自然是小事一樁。在本經中,佛陀毫不藏私的分 享以慈三昧對治毒龍毒蛇的行法,這是實際可行的慈三昧的應用,而不是迷信 或外道法。以優波先那比丘的修行,若當初知此行法,自然「則不中毒,身亦 不壞」了。若有人只會誦咒卻無慈心,妄想靠咒語就不被蛇咬,那無非是畫虎 類犬,學了皮毛卻忘了根本,恐怕就沒什麼效果了。 □咒術章句: 佛陀在剛開始弘法時只教核心法義,大多弟子則很快地證果。但當弟子人數 大增、素質不一後,為了讓不同根器的弟子都能修行解脫,而施設不同的法 門,對於弟子的行持也隨須求而調整。例如《雜阿含經》卷二十九第809經、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54相應9經載道,佛陀早期教導比丘打坐以不淨觀為主 ,但後來有比丘福慧不足,修不淨觀後過度厭世而自殺,因此佛陀改教比丘 較溫和的安那般那(觀呼吸)法門。另外像《中阿含經》卷五十第193經、南 傳《中部尼柯耶》第21經記載,佛陀曾要求出家弟子日中一食,每天只吃正 午一餐,以節省耗費在吃飯的時間,精進修行。但後來可能因為不是每位弟 子都適合日中一食,而改為過午不食,也就是今日的比丘戒的內容。 咒語的議題也是如此,早期佛弟子很快就能證果,沒有了身見也就不會想要 趨吉避凶,《中阿含經》卷四十七〈3 心品〉第181經多界經中佛陀即表示 聖者不會持咒外求離苦。當時婆羅門教常以咒術辦事或變神通,但佛陀則要 弟子專心修習戒定慧,縱有神通也不外顯,並禁止出家眾持誦外道咒術,佛 陀稱之為世俗咒術或畜牲咒。但當弟子變多而有人須要以咒語排除於世間的 修行的阻礙時,佛陀則允許使用咒語,例如《四分律》卷二十七載「若誦治 毒咒,以護身故,無犯。」、南傳律藏《大分別》〈49 波逸提〉第2條之2「 學憶持、為守護而學咒文…不犯也」。 南傳《長部尼柯耶》第32經阿吒曩胝經中毗沙門天王眾發願守護四眾排除惡 鬼神造成的障礙,表示若四眾須要四天王天守護以避免非人的侵擾時,可以 持誦此經,此經的北傳譯本《長阿含經》卷十二第19經大會經則音譯四天王 天部眾的名字,稱為結咒。《佛說灌頂經》卷六則有幾乎一樣的咒語,並解 說這咒語是分別召請四大天王及其帶領或降伏的天龍八部,以護持行者,免 受魔擾。實務上,很多護咒的內容即是皈依三寶並召請護法龍天守護。 這些咒語原本的梵語或巴利語或都是有實際意涵的,由三寶的真實語或諸天 的護持而有其功效,很多譯師會義譯一遍、音譯一遍,而後人常以為音譯才 是咒語。依《五分律》卷十八等等律制,比丘在接受飲食供養後,要咒願為 施主祈福,說法後也要咒願迴向。」《四分律》卷二十一等經律即記載佛陀 本人在最初成道,接受商賈供養後,即咒願迴向之:「所為布施者,必獲其 利義;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九〈37 六重品〉 第4經等經中佛說咒願有六德,《雜阿含經》卷四十七第1241經則顯示這些迴 向確實能為施主帶來利益。《中阿含經》卷四〈2 業相應品〉第20經波羅牢 經、《中阿含經》卷二十九〈1 大品〉第124經八難經等經則表示「有咒說」 是世間正見之一。 實務上,除了北傳有持咒的行法,南傳《大護衛經》 也包含許多經,記載 各種護咒。南傳比丘在出家、接受布施、誦戒日、結夏安居日等場合有念誦 護衛經的傳統,許多寺院則將護衛經列入每日的課誦。居士們也有在各婚喪 喜慶場合邀請僧眾念誦護衛經祈福迴向的習俗。南傳《彌蘭陀王問經》也記 載並認可防護咒的使用,顯示了上座部佛教自初期即有咒語的使用。『香光 莊嚴』雜誌第37期所翻譯的「消災佛教」一文,則以學術角度描述當今緬甸 寺院持誦咒語的普遍情形。 《阿含經》沒有否定咒語在世間的效果,但更強調修習四聖諦而解脫的核心 法義,畢竟若因為咒語而增強了貪瞋痴,那離解脫自然越來越遠。像《長阿 含經》卷十四第21經梵動經及各律中都禁止比丘以咒術求取名聞利養。把握 住佛教的核心、勤修戒定慧以求解脫才是最重要的。 諸天願意幫忙四眾排除障礙以利修行,但解脫則必須由行者自己達成。如同 本經偈中所說,慈悲能化解諸惡,三寶能化解三毒,善修八正道,才能得到 出世間的解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寒山問拾得曰: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 卍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http://buddhaspace.org ☉ 佛法求助哇啦啦 - 解決您學佛的疑惑 BudaHelp |
閱讀文章: 第 17078/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