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閱讀文章: 第 17031/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hank (hank) 看板: BudaHelp 標題: Re: 如何用五蘊去分析[心;意;識]與[起心動念]?? 時間: Thu Sep 27 20:14:00 2012 ※ 引述《newgolfwcl (Charlie Wang)》之銘言: > 關於五蘊與[心;意;識]還有[起心動念]的對照.後學這幾天的心得如下: > 意是指[意識],故[意]<[識]. 「識」的問題,若不是要用來寫論文的話,只要知道方法,就能 在當下自己清楚的觀察到。 ◎你若用一般的智識,要來思考「識」的問題,可能會愈想愈複雜, 我告訴你要瞭解「識」並不困難,最困難就是方法不正確。什麼才正 確呢?先拋棄本來的主觀意識,只有如實的在六根對六塵的當下觀察 思考、分析體驗,你就知道「識」是來自於根觸塵,「識」是六種器 官的功能作用,只有這麼單純,不要將之複雜化了。生死輪迴當然不 是在識…(詳細內容,請觀看講述) ◎其實佛教的特色不只在禪定、布施、持戒、忍辱,真正佛教的特色 是如實知苦集滅道,實踐體驗苦集滅道,用較直接來說佛教的特色就 是瞭解世間有苦,進一步了解苦是出自於無常,苦的集起原因就是因 為見解、觀念錯誤,引起我執,所以有愛取有的渴愛,只要將愛取有 的執著、渴愛斷除,那麼我們的苦才能止息。 ◎可是要來斷除渴愛並不是理論上說說就能斷除渴愛,必須一定要有 方法,這條方法稱之為道、道跡,就是八正道,這才是佛教的特色, 若是離開了苦集滅道,那麼都不是佛教的特色,無論你持戒、忍辱、 布施,最主要都是要來完成、瞭解、體會以及自證佛教的特色「苦集 滅道」…(詳細內容,請觀看講述) 轉錄自 http://www.tzulien.org.tw/?p=1239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WWW: http://cbs.ntu.edu.tw |
閱讀文章: 第 17031/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