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閱讀文章: 第 13563/1789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作者: Dawn (看不見的比較重要)
標題: Re: 《業報迷蹤-9》【三業翻五番】
時間: 2005年 6月 5日 13:03:57 星期日

※ 引述《images (台灣加油樂利安康)》之銘言:
> 再問D兄一次,是業?還是禍?若不能確定,引喻必然失義。

就如先前個人和白兄所提過,要求對於超出雙方能力所及的求證並無意義,
故依佛經說法來判斷。

> 至於我們不清楚是業還是禍,那麼,向佛菩薩祈譸何錯之有?

白兄已回,不明則『能許則許』。

> 至於有沒有成功護國,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 佛說沙曷比丘功德經說明了沙曷比丘介入兩國的紛爭:
> http://www.buddhist-canon.com/SUTRA/DCX/IJingJi/T140770a.htm
> 仁兄如何不引這個典故呢? 引這個不是更為貼切?
> 這也說明身為佛門弟子的應該做什麼行為(也許目犍連尊者是看見沙
> 曷比丘做這件事,所以日後釋迦族有滅亡之禍時,目犍連尊者也效法
> 沙曷比丘,也用一個缽來覆蓋,也許吧?我猜的。)

佛笑了,

"一者阿羅漢。不三昧不得知。二者不得便現神足。三者不得強勸人分衛。四者身中
尚有蟲。"

之所以事後沙曷比丘不是神通一路擋到底,
而是把龍帶去見佛受戒當佛弟子去了,

"龍以頭面。為佛作禮。佛便為說宿命本末。龍心即解。受五戒奉行十善。即得須陀
洹道。"

若依此例。
那,閣下想在現代重演這樁美事的話,
你得找到願意出手幫忙的神通阿羅漢一名,
加上住世佛陀一位。
若無,
其實藥師經跟仁王經實現的也是類似的事。


> 對我而言,目犍者尊者本身並沒有錯,他只是覺得應該這樣做,就做
> 了,起碼他努力過。
> 修行五戒十善是所引各經文與諍論後的結論,這個我們清楚,只是在
> 面對緊急危難時,怎麼做,已經不是「實然」問題,而是一種「應然」
> 問題。
> 因此,若對岸這隻惡龍發動戰爭時,我還是會祈禱,至於成不成,那
> 已經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你真的覺得目犍者尊者那次跟沙曷比丘這次的做法有一樣嗎??




南無東方妙喜世界不動佛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cbs.ntu.edu.tw> 
◆ From: !140.121.217.152
閱讀文章: 第 13563/1789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