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閱讀文章: 第 13185/1789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abstsai (白非白) 看板: BudaHelp 標題: Re: 《空性聖法印-2》 時間: Tue Apr 19 13:44:46 2005 ※ 引述《root (root)》之銘言: >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銘言: > 長阿含經 (卷8) 討論一正法的部份有提到三明: > ---------------- > 復有三法。謂三明。自識宿命智明.天眼智明.漏盡智明。 > 復有三法。謂三變化。一者神足變化。二者知他心隨意說法。三者教誡。 > 復有三法。謂三欲生本。... > ---------------- > > 三明才差不多到路上一半而已,三明是三法之一,三明之後 > > 有三變化,三變化後有三欲生本..而後有....最後有四法、 > 有個疑問,三明才到路上一半而已,那麼 "漏盡智明" 得完成 > 哪一解脫門? 是 【無想解脫門】 嗎 (因為它剛好在中間:)? 這個是把六通分成二類,它們並不是順序先後,也就是說 不是三明後才有三變化,而是這六通,可成二大類而已。 六通的次第不是每一經都是照順序而來,有的經就把漏盡 通放在第一位。 > 可是又看到以下經文: > 中阿含經 (卷51) (一九四)大品跋陀和利經第三 > 由以上看來,好像是所作皆辦,不受後有之後,才是第三明達 > (漏盡智作證明達),看了之後愣了兩次,成了二愣子,連忙把 > 韓多錄給樵吼甲,免得跑錯路跑到"三義"看木雕去,這兩者咁有差? 証漏盡通後當然所作已辦,因為那是“般若智智”了,到此 三明的最後一項才完成。但如前所說,三明是分類不是次第。 就像六度一樣,它們是分類,並不是硬性要依序而作,要不然 一定要等布施持戒忍辱圓滿完成才要精進的話,那老骨頭可以 打鼓了矣。 -- 卍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 大家來讀經板 - 共同深入經藏, 以期智慧如海 BudaDigest |
閱讀文章: 第 13185/1789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