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閱讀文章: 第 13165/1789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ammonc (ammon) 標題: Re: 《業報迷蹤-1》 時間: 2005年 4月17日 21:12:42 星期日 以下所說希望沒有斷章取義或以偏概全的憾事 查了查 CBETA, 知道樓上蔡老的出處在長阿含經卷第二十 第四分世記經阿須倫品第六: "... 閻浮提有三事勝爵單曰。何等為三。 一者勇猛強記。能造業行。 二者勇猛強記。能修梵行。 三者勇猛強記。佛出其土。 以此三事勝爵單曰。 爵單曰復有三事勝閻浮提。何等為三。 一者無所繫屬。 二者無有我所。 三者壽定千歲。..." 此該指的是 "勝" "劣" 的比較級吧 有情六道眾生, 貪嗔痴一毒不少, 十二因緣一門不缺, 說能不造業行, 僅是受業, 實在不知道怎麼說下去. 無明與無知總不是不會造業的藉口吧, 所有的業不就是 因為無明與無知才造成的嗎? 仔細觀察動物, 就會發現牠們也有社會, 也有思想, 也有個性, 也有喜惡, 或許牠們不是如我們想的單純, 而人類不也幾乎認定是從猿猴演化來的嗎. 以百法明門論來說, 造業不是在抉擇的別境慧心所, 而是在遍行的思心所, 意思就是, 造業從具有心思 便已決定, 而不是具有抉擇力才算. 身語意三業, 以意業為最厲害, 僅意念就能作業, 所以玄奘大師在八識規矩頌中不也寫道: "動身發語獨為最, 引滿能遭業力牽" 又說 "眼耳身三二地居",初禪以下, 六根六塵六識, 一界不失, 能不造業嗎? "不動地前纔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 也只有成佛, 才能了了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 這不獨是大乘佛教這麼說, 即使巴利文的原始佛典 也如是說, 可參考慧炬出版社 "原始佛點選譯", 其中有許多 "業" 的最原始說明. 諸如此類的議論, 在部派佛教時期, 好像討論滿多的, 請參考 "異部宗輪論" 或 "部執異論" 等部派史. 演培法師曾出過 "異部宗輪論語體譯", 天華出版. 就如同巴利文的原始佛典中所說, 世尊只是依著世俗 而說有造業者與受業的果, 但實際是無作者亦無受者, 只是我們相信嗎?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cbs.ntu.edu.tw> ◆ From: !218.160.51.186 |
閱讀文章: 第 13165/1789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