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閱讀文章: 第 12916/1789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choing (本來清淨) 看板: BudaHelp 標題: Re: [請益] 關於小乘大乘 時間: Mon Mar 14 20:30:49 2005 > 作者: images (台灣加油樂利安康) 看板: BudaHelp > 標題: Re: [請益] 關於小乘大乘 > 時間: Mon Mar 14 03:26:30 2005 > > ※ 引述《choing (本來清淨)》之銘言: > > 這裡頭出現一個問題,試問釋佛證悟以前佛法是否已存在? > > 存在。 > > 但是您這種問法像是在問,在牛頓之前,有沒有牛頓三大定律存在? > 或者在愛因斯坦之前,有沒有 E=mc2 的存在一樣。 > > > 若那時佛法不存在,那釋佛悟的不就是生滅法,悟了有沒悟就沒有, > > 可見佛法本在就存在,釋佛悟的就是自性不是嗎? > > 世尊悟的是道,因為悟道,所以恢復本來面目(自性),因果關係我們 > 必須要弄清楚。 > > > 既然是自性,可見不是心外求法,而是悟了本就具在的佛性, > > 那為何藉觀由事緣而得覺悟者,不假他教,悟的不是佛法? > > 是佛法呀。問題是,有多少眾生可藉由事緣而覺悟佛法? > > 就像現在有多少人可以像牛頓或愛因斯坦一樣,發現三大定律或E=mc2的存在一樣。 > > > 況且十二因緣法也是由佛陀在世時所講述,難道就不是佛法嗎? > ^^^^^^^^^^^^^^^^^^^^^^^^^^^^^^^^^^^^^^^^^^^^^^^^^^^^^^^^^ > 這個我可沒有這樣說。 > > 你必須証明,辟支佛是靠世尊或某位佛菩薩傳的十二因緣法而悟道的,你 > 才能這樣說,不然,這是一種栽贓。 仁兄,我發現您沒看清楚我之前引據的的經典: 大乘義章十四:「辟支胡語,此方翻譯名因緣覺。藉現事緣而得覺悟,不假他教,名因 緣覺。又於十二因緣法中而得覺悟,亦名緣覺。」 又四教儀集註中:「緣覺者,觀內因緣,稟佛教法」 這裡頭說明了辟支佛即是緣覺者,即秉佛教教法,這裡頭說明很清楚, 再來,你的見地有問題喔,我一開始即講佛法本在就存在,此乃自性, 釋佛成佛以前即有無量諸佛,可見佛法早已存在,存在於自性, 那辟支佛能成就緣覺果位,不也是依著自性成就佛法, 我強調佛法不是心外求法,金剛經也講:「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若以色見我,以聲求我的人,是人行邪道。」若照您講的一定要有佛菩薩來傳, 用什麼傳?當然是用文字語言傳啊,這不是用色、聲求嗎?就不能見到真正的如來! 這在在的告訴你,了悟自性才是佛法,佛無他處可求,望您好好思維我的話。 > > 而且我們論的是辟支佛,但個人以為辟支佛不等於阿羅漢和緣覺,而是一種 > 平行的關係。 > > 這種平行關係很好解釋,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人必然對某一現象有相類似的見 > 解及實驗,若我們研讀科學史,我們就可以發現很多科學家的一模一樣的研究 > 和實驗都是同時在進行,而且彼此都不認識,可是其研究結果是一樣的。 > > 再者,阿羅漢和緣覺是依佛門教法而行,而辟支佛則是在沒有佛法 > 的地方獨自悟道成「佛」。 仁兄,我發現您沒看清楚我之前引據的的經典: 大乘義章十四:「辟支胡語,此方翻譯名因緣覺。藉現事緣而得覺悟,不假他教,名因 緣覺。又於十二因緣法中而得覺悟,亦名緣覺。」 又四教儀集註中:「緣覺者,觀內因緣,稟佛教法」 這裡頭說明了辟支佛即是緣覺者,即秉佛教教法,這裡頭說明很清楚。 > > 辟支佛沒有自己的佛國,也不太像各佛講佛法,但其所悟仍是涅槃境。 > > 但世尊不同,他悟道後,為人類說法四十九年,這是最大的差別;不僅 > 是世尊,阿彌陀佛也是為人說法,但辟支佛並沒有,縱始是「自了漢」 > 的阿羅漢,也有行菩薩行的,如地藏經所舉的羅漢福度光目女的典故。 > > 但遍覽經典,我們發現辟支佛似乎是沒有福度什麼人,也沒有一部經是 > 辟支佛所宣說,羅漢尚且會福度光目女,而號稱是降龍羅漢轉世的濟公 > 也會救眾生,那…辟支佛呢?辟支佛似乎是隱而未見的。 > > 這不在毀謗辟支佛,而只是想說清楚辟支佛和佛、阿羅漢或緣覺有何不同。 > > 再者,若辟支佛等於緣覺,那麼,只要「辟支佛」和「緣覺」中某一個名詞 > 來取代這樣的悟道的眾生就好了,何必再細分呢? > > 請仁兄再思維。 > > > 這麼講好像很沒公信力,還是引經好了 > > 四教儀集註中:「緣覺者,觀內因緣,稟佛教法」 > > 這裡頭就說到,緣覺者是秉佛教法。 > > 這是指緣覺,不指辟支佛。 > > > 在上述我已略舉聲聞緣覺,菩薩,佛的智慧差別,在經論都由詳細的的說明, > > 您若懷疑可以去查證,不是刻意去分大小乘,乃是有太多的經論有說到大小乘智慧分別。 > > 所證之境不就是佛性嗎?因為證的境界不同,對佛性的了解就不同, > ^^^^^^^^^^^^^^^^^^^^^^^^^^^^^^^^^^^^^^^^^^^^^^^^^^^^^^^^^^ > 這樣說是自語相違和矛盾的。 > > 如果我們承認阿羅漢、緣覺和佛都是解脫而不受後有之人,請問其証之境有何差別? 佛會能運用報身成就佛國,化身廣渡眾生,阿羅漢卻無此功德,為何? 因為真切佛性乃具足法報化三身,可以這麼說,阿羅漢證得法身,卻無報化兩身功德, 此兩身乃須藉由大悲願力才能真切了解,所證之境當然有差別 > 若無有差別,那麼,何來大小乘智慧之別? > 若有所差別,那麼,所証之境和佛性是兩碼子事,不是嗎? 可見您認為,所證之境即是涅盤境,可是我強調的是, 佛乃證得法報化三身之境,此才是真切的佛性,我說過佛性並非涅槃境而已, 智慧當然就有差別,我之前引述的經論就有說明,請您詳細閱讀, 智度論:一、一切智,聲聞緣覺之智也。知一切法之總相者。總相即空相也。 二、道種智,菩薩之智也。知一切種種差別之道法者。 三、一切種智,佛智也。佛智圓明,通達總相別相化道斷惑一切種之法者。 天台以之配於空假中三諦之觀智。然三智就人分別,雖如上 各別,則以上兼下,於一切種智中容餘二智,猶如五眼中之佛眼容餘四眼也。 > > 如果你說的成立,那麼,佛性和所証之境是兩回事,但你又把佛性和所証之境畫上等 > 號,這不就自語相違了嗎? > > 所以,我說佛性不等於涅槃之境,這也是先前為什麼說我們不談佛性,只談涅槃之境 > 的原因。 > > 現在,您又把兩個東西混在一起,難怪您會這麼說。 > > > 佛性真正解釋可以解釋為佛的境界,阿羅漢所證悟並未到佛果, > > 請仁兄解釋「眾生皆有佛性」和「眾生皆有佛之境界」是否相同? > > 若眾生皆有佛之境界,世尊何必在世說法四十九年?若眾生皆緣覺,世尊何必在世 > 說法四十九年?若眾生可不因任何佛所傳之佛法而自行了悟皆成辟支佛,世尊何必 > 在世說法四十九年? 那請問世尊悟的是什麼?不就是佛性?世尊於涅盤時也說了我並沒有說佛法, 若說我有說佛法即是謗佛不是嗎?這也告訴我們,佛法於自性本就俱在, 世尊可自悟成佛,眾生也可自悟成佛,說法四十九年最卻留下我並沒有說佛法這句話, 也在破除我們的法執,修到最後連一法都不得,若還有求佛法的心,那代表還沒證道, 若您硬要說緣覺不是佛法,我也沒辦法,那代表您尚未了悟佛法的真諦, 認為佛法要往外求,再提醒您深思經典的意涵, 金剛經:「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若以色見我,以聲求我的人 ,是人行邪道。」您的知見有許多誤解,請切記,很多經典的意涵很深, 即使您讀過,因為境界未到,只是以文字相去判斷,並未了悟其中真正的意涵, 說明白了都是用意識心去判斷,判斷這個觀念是,那個觀念錯, 是是非非在您的意識田裡起起落落,若佛法僅由思惟可得,那我們就不用修禪定了, 藉由禪定才可得到真切的智慧,這智慧也不是從外得來的,本就俱在, 這樣您看經才會真正了解意涵,望您好好深思我的話,別在這裡做意識田的爭辯了, 經典也說唯佛知佛,凡夫怎麼揣測也無法理解佛的境界, 不如好好實修實證,精進於禪定,精進於空性,這對您才是最大的幫助。 > 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牛頓或愛因斯坦的本質和潛力」和「每個人都有牛頓和愛因 > 斯坦一樣的境界」是否相同? > > 請仁兄再思維。 > > -- > 卍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 ☉ 佛典電子化討論板 - 三藏十二部經, 部部電子見真跡 BudaTech > ◆ 修改: 05/03/14 4:22:26 <222.250.168.7> > ◆ 修改: 05/03/14 4:24:03 <222.250.168.7> -- 卍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 佛教X檔案 - 用科學的態度探索科學的死角 BudaXfile |
閱讀文章: 第 12916/1789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