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閱讀文章: 第 12707/1789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hck8365 (常悟) 標題: Re: [問題] 如果是即身成佛 時間: 2005年 2月14日 16:03:39 星期一 ※ 引述《selfnature (buddhanature)》之銘言: > 即身成佛是密宗的修行依據 而這所成的佛是天台宗藏通別圓判教的 > 藏教佛 尚未是通教佛或別教佛或圓教佛 > 在此依據之前 修密要成功 必須要了解 > 除了跟密宗緣份和地緣要極佳外 > 還要具備一般人所沒有的上上根性 > 跟像法時期的禪宗一樣 > 所以到了末法時期 要成就或得度都是密和淨為主 > 在此須說明有位有修有證的大德曾說 他一生中尚未看見過如此根性之人 > 所以很簡單的說 此生來學佛以密法為主 > 還是來累積能量 修福修慧 最多跟佛法結更深的緣 > 雖然不錯 > 不過來生還是要再輪廻 無法真的即身成佛 > 至於大德所問成佛後是否要受報 答案是肯定的 > 也就是盡未來際 因緣際會時 > 自己以前所造的善惡因而成善惡果的 果報還自受 > 以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來說 是可以選擇性受報的 > 但是持早會選 因為眾生需要這些菩薩來幫助向上提昇 > 而且在眾生眼裡 菩薩所演的戲卻絲毫不假 > 實際就這些初住以上菩薩(含佛在內共四十二階位)==>又稱法身大士 > 根本無受 因為這些聖人 已照見五蘊皆空 故色受想行識 都沒有 > 受(苦受樂受憂受喜受捨受)都無 所以在受報時並無此受 > 但是會去受 因為這是佛菩薩一貫的使命==>眾生無邊誓願度 > 菩薩選擇性受報 可以讓眾生深切明瞭因果的問題 > 比如連釋迦牟尼佛成佛後(雖說是在此方世界第8000次示現成佛) > 還是有三個月的馬麥之報(也就是吃不到好食物)(他本身無此感受) > 或說連神通第一的目犍連 在一般人的相上還是死於外道之手(他本身無此受) > 或說目犍連把釋迦皇族的人藏在空中的缽中 > 這些皇族還是化成一堆血水 > 你認為要不要受報?這是一定要的啦 > 而且即使是一般學佛人還是大都有一個錯誤見解 > 那就是做一些善事 來想抵以前惡事所造惡因 > 很報歉 是無法相抵的 > 但是強者會先牽 也就是你所造善惡業或無記業或淨業 > 哪個比較強 哪個遇緣就會快一點 會先成熟而有結果來受 > 這就是一般人 迷惑==>造業==>受苦 的 惑業苦==>惑業苦==>惑業苦... > 三大內部迴路 沒完沒了 > 除非真的發大心想了結 > 所以一般學佛人一定要深切明瞭因果 才不會做錯誤選擇 > 要學好因果 深入因果 末學認為要要三大部驟 > 第一階是五年 要專修下列各經 至少要讀300到500遍以上 > 而且要聽法師說法講解內容 > 1.佛說十善業道經 > 2.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 3.地藏菩薩本願經 > 4.了凡四訓 > 5. 太上感應篇 > 第二階也是要五年 > 1.心經 > 2.金剛經 > 3.六祖壇經 > 4.阿彌陀經 > 5.無量壽經 > 有了第一第二階段的基礎 > 第三階段就可以入論了 > 1. 中論 > 2.中觀論 > 3.百法明門論(學天台或華嚴必學) > 4.菩提道次第廣論(學密宗必學) > 5.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 > 6.其他... > 特別注意第一階段的了凡四訓和太上感應篇 > 雖不是佛門經論 對中國人卻更容易去理解因果 > 因為他是中國傳統的道教理論 > 而之所以要次第修 好比像上大學一樣 > 上了大學就瞭解高中以下所修科目都是為了打好基礎 > 一年級多是必修科目 二年級以上才有能力學好專業科目一樣 > 而且二年級專業科目或研究所學得好都是因為以前國英數物理的基礎好 > 才有如此功效 > 另一方面所謂密宗分成顯學基礎和密法正是符合此理 > 也就是說一般學密宗的要先學10年到15年以上顯學佛學基礎 > 才能拜上師學密 而且基礎愈好 密法愈深入 > 特別要說明的是這邊的密法 並非是祕密之法 而是深密之法 > 因為釋迦牟尼佛說法毫不保留 > 深密就是說一般人用意識心或說慣性邏輯思考 是無法理解的 > 甚深微妙之法 但是你基礎好 你就能懂這些 而且能自我歸納 > 以上是學佛前後一般人都會碰到的一些問題 > 至於您要選擇何種法門 除可以先學基礎外 也可以請益一些法師 > 或指導您修學的法師 這樣才不會繞圈子 > 末學稍作了整理歸納 如有錯誤還請指教批評 > 希望有對您有所助益 > 也希望你能堅持此問法謙誠的心 > 則成佛有餘 > 祝您一切無礙 > 阿彌陀佛 > > 那其業力跟因果報應應該是還要還完八 > > 那這樣成佛的要點究竟是什麼 諸賢者:本人是國小畢業,記憶力奇差你們所說的阿彌陀經或阿含經.了凡四訓我都 不會背,也不會誦,請問我是否就不能成就了?不過我只知道要[一心清淨]或[無我 心],修行應該在於會心,不拘文字[閱識萬經典.心會千佛意.奈何意未盡.獨漏自我 心]….o 所謂的無我於內要有[無我的概念],於外要有[無我的行持]…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cbs.ntu.edu.tw> ◆ From: !218.184.60.4 |
閱讀文章: 第 12707/1789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