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eeling ◎ 學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板主: Chosen/magelinus |
閱讀文章: 第 982/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kftseng@Lion (衿羯儸), 信區: BudaFeeling 標 題: 誘惑 發信站: 獅子吼站 (Wed Oct 24 23:09:40 2001) 轉信站: Lion 欲望有兩種,一種是向上追求,追求聖賢的足跡;另外一種是向下追求,追 求財、色、名、食、睡,這是地獄五條根。 想想,台北真是個充滿誘惑的地方,各種精品百貨,裝潢精美的餐廳,或者 是長相姣好的女郎,身材壯碩的美男子等等,充斥著台北的街頭。一個人要能夠 擺脫這樣的誘惑,若不是有很高的智慧,要不然就是要有很強的定力;否則就只 能夠靠教育的是非黑白,法律的約束,才能夠勉強逃離。「色不迷人,人自迷; 酒不醉人,人自醉」。美色可以傾城、傾國;酒可以誤事。可是,這種簡單的道 理,懂得人多,能夠在道理當中深自醒悟,並且恭切自持的人則是少之又少。 最近慈濟,包括已經舉辦完的兩場晚會,總共要舉辦五場號召「愛灑人間」 的運動,在這個全民運動推展之前,曾經聽證嚴法師說過,一個人最大的錯誤不 是貪(貪財、貪名等等),也不是嗔(發怒、怨恨等等),而是癡,特別是這個 癡啊,讓人們看不到什麼是「真正的智慧生活態度」,對於是非、善惡,也因為 這個「癡」而混淆,真理,在這之前,失去了他原本該有的顏色。 深一層的去想,諸佛的別願,無一不是為了要救度眾生脫離苦阨,這之間, 並不會因為藥師如來只有十二願,彌陀又四十八願就有高下的分別。他們都費盡 心思,利用種種方法。 藥師如來有十二大別願,作為他在因地修行的方法,而在眾生需要的時後, 出現在世間,應機施教,拯救眾生。而諸佛皆發四弘誓願,要度盡眾生,令眾生 皆能夠成佛。更重要的,諸佛之所以成佛,不是為了自己要成佛,而是為了要濟 助眾生,所以才發了這些願。藥師如來,為了這四個總願,於是下定決心,也就 是願,設立了十二個達成這四個願的方法。 其實,我沒想過要成佛,不過,我總是想,或許,我可以給別人一些關心, 多一點陪伴。在這之間,更要求自己,努力去作到「信己無私」、對人要去相信 「人人心中有愛」,要能夠有這樣的自信。 或許,當我能夠這樣時後,在人群中待人接物必然都能夠圓滿,總是要想如 何能夠才能夠利益他人。和人相處,不要花太多的心思在於「懷疑」,也不要浪 費精力在「試探」,如果真能夠這樣的話,或許當碰到比較剛強的人,或是擅用 心機,乃至於煩惱雜念多的人,都還能夠尊重他們。能夠打從心底相信,人人本 來都具有和如來同等的清淨本性,他們也都有善良的愛。 只不過凡夫容易被引誘,所以養成了不正確的習慣,不要太過計較他們的缺 點,多去欣賞他們的優點,發覺他們也有愛,只是他們還不會表達出來,自己也 就然能夠打從內心尊重別人,長期的陪伴,或許總有一天,也就能夠讓他們的善 念從污染的紅塵當中中發揮出來。 陪伴,能不能讓人少一點被誘惑,走入歧途的可能?我不知道,但是我總希 望,可以在紅塵中看到綻放的清淨蓮花。 -- 觀■□■□■□■觀■□■□■□■□■□■□■□■□■□■□■觀■□■□■□■觀 身 法本法無法 受 既然清淨 何必有網 譬如大日 遍照不爽 心 今付無法時 法 不 無法法亦法 是 上下十方 無為自在 因陀羅手 去曼達礙 無 法法何曾法 無 淨□■□■□■□苦□■□■□■□■□■□■□■□■□■□■□常□■□■□■□我 梵網經典: http://www.iyard.org/buda Email 信箱: kimkara@iyard.org 中華電子佛典: http://ceta.iyard.org [鹿苑]五明學館: bbs.iyard.org Ξ Origin: 獅子吼站 <cbs.ntu.edu.tw> ◎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 |
閱讀文章: 第 982/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