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eeling ◎ 學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板主: Chosen/magelinus |
閱讀文章: 第 970/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wangtom@Lion (王瞳), 信區: BudaFeeling 標 題: Re: 上教堂 發信站: 獅子吼站 (Tue Oct 16 19:15:30 2001) 轉信站: Lion 上教堂又如何呢? 其實無須太沈重的。 陪著父母,到一個讓他們身心清靜歡喜之地,是絲毫沒有過咎的。 何妨睜開不同層次的眼睛,觀照如下: 從一個佛弟子的信心來看, 諸佛菩薩的覺悟因緣周遍法界,自然不會獨缺在一個人們也虔誠的教堂裡。 從一個發心學習的菩薩來看, 菩提由眾生界得證,所有能夠領略人們不同慈悲智慧的來源、型態與因緣組合, 都是值得謙卑地跟隨學習的。 從一個深心映照法界曼荼羅的因緣來看, 所有諸佛菩薩教化的不可思議,如實不動展現在不同眾生各自的時空因緣。 像是仰觀一座立體的高山,我們終究只在一個流轉的角度與位置, 凝視各自眼中的諸佛菩薩。 不同的宗教,解脫教義的層次差別,只是順應著眾生不同的機緣而出, 但在所有最深切慈悲與智慧的觸發源頭,本無二致。 天主教的聖母,何妨以面對觀音菩薩的直心凝視, 教堂中一切天使與聖者的因緣,何妨以面對諸菩薩聖尊的稱敬同觀。 這並非一種混淆,而是以更勝義之心,更明澈之信,平等貫穿。 悉皆回向解脫曼荼羅。 如此出入教堂,自然無礙無別。 倘若父母終究在此獲得安頓,我們亦可祈請這個宗教裡的良善因緣, 能夠善待、引導及安頓父母 於人天之土。 沒這麼嚴重的!進教堂又如何? 沒有什麼異教徒、背叛或法身慧命種種的自障自礙。 理解一切身心此刻所處的因緣而無惑無悔地善擇,即是苦惱的解脫。 -- ------------------------------------------------------------------------------ 稽首觀世音 菩薩摩訶薩 發大心 行大願 苦海駕慈航 普陀洛伽山 化現千萬身 隨緣施 無親疏 拔苦更與樂 嗡 嗎呢叭咪 吽 六字真言常持誦 能除無明苦 嗡 嗎呢叭咪 吽 恭敬稱念觀世音 煩惱都成空 Ξ 獅子吼站 版面介紹: cbs.ntu.edu.tw ☉ 學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 釋放心靈的塵埃 BudaFeeling |
閱讀文章: 第 970/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