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eeling ◎ 學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板主: Chosen/magelinus |
閱讀文章: 第 913/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kftseng@Lion (衿羯儸), 信區: BudaFeeling 標 題: 告別儀式 發信站: 獅子吼站 (Thu Aug 30 12:16:04 2001) 轉信站: Lion 昨天晚上,約了前語博公司裡面的頭號年輕帥哥俊松出來喝咖啡。聊了一些 這一個月在外面晃的事情,也把打算離開台北的事情告訴他了,雖然是否真 的要離開還要好好的想想,其實,語博結束後,感覺滿寂寞的。(雖然很不 想承認,但這是事實,或許可以騙別人,但騙不了自己,所以就承認吧!) 若不離開台北,我設定了一個損益點,我知道若在這種隨時有會讓我回憶太 多的地方,沒有一個夠強的替代的環境可以支撐的話,我最大的承受度極限 只有兩個月不到的時間,時間如果再拉長下去的話,我的表現會不到正常水 準的一半(各方面,無論是生活、情緒控制、工作效率等等),其實這也是 我一直不太願意對人放感情的原因,有衝突或是某些狀況,通常我都會很難 調適得過去。 損益平衡點,在心裡學上來說,通常是用來維持一個人不至於落入崩潰的一 個安全機制,可以維持自己在一個有限度的安全狀況。我把設定限制在十月 份之前,除非能夠到一個穩定的公司,比如說 IBM之類的,制度已經發展的 很完善,而且經營上沒有太大的風險的公司,能夠讓自己安心工作的環境, 而且有很多人可以接觸,屬於新的工作團隊或是容易加入的工作團隊,具備 這樣的條件的公司才會考慮留在台北。不然,最遲,十月底就會辭去現在的 工作,畢竟,我不太喜歡這邊整體的工作環境,給我一種很不安定、危險而 且限制過大的感覺。 而我的個性是很自由的一個人,從小就是在鄉村地方長大,不喜歡太多人為 過度的制度、規範、環境。除非是和人直接相處有必要的事物,不然通常都 會有點反應過度的反抗威權(比如說愈來愈苛刻的台北交通制度,這是我最 討厭台北市區的地方,沒必要絕對不進台北市區)。 告別台北,其實可能要預作準備,畢竟新工作不見得可以合乎條件要求,就 算有合乎條件要求的部分,別人也不見得會想要我,這是個問題。我打算在 進入九月份的時候開始正式的找新的工作,然後就想安定下來了。或許太過 於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的我,這樣會是比較好的方式,我實在很難去承受 變動太大的人際關係。當然,我是滿奢求在新的工作當中,可以遇到許多不 錯的人,而且可以共同合作一段很長的時間。 老實說起來,在八月廿六日,在嘉義東埔塔塔加夫妻樹,遇見台化的員工, 三對夫妻,因為某些原因認識了他們,後來他們邀請我一起去奮起湖走走。 想到語博要倒之前,健成等人才有計畫要去阿里山、奮起湖走走的計畫,其 實滿羨慕他們(台化的員工)已經在一起,每到週休就這樣到處旅行、露營 的活動方式,我們差一點也就可以真的這樣了∼ 很難放下一些感覺,或者說是感情上的牽扯。大學時和某位學弟有俎誤的時 候,也不是很能夠釋懷,後來離開學校回到家裡,整理東西的時候,還把一 些通信記錄給保留了下來,一直到退伍之後,搬家整理房子,才狠心把那些 資料全數剔除丟掉。雖然過了四年,已經不再見面像個仇人一樣,不過,當 初的感覺已經沒有了,淡到看不見了,沒有感動、沒有感情,只有很淡的一 點點的惆悵,怎麼會鬧翻的,其實也不復記憶∼ 因為有情,才會難過吧!我想∼學佛學了很久很久,對於處理這種事情的方 式,經文當中其實都有相當的解釋,教導怎樣排除等等,不過我想我不是聖 人,我只是一個普通的人,沒什麼和別人比起來特別優於的地方,真的碰到 了,要放得下也很難的。廿七日清晨零點過後,開車回到基隆,走過經常上 下班的路,再加上當時聽的音樂的催酵,淚還是爬過眼眶的堤防,氾濫了出 來,或許這樣會比較好吧!在外面流浪了將近一個月,多少有點逃避現實的 感覺,回到台北這個到處都有回憶的地方,衝擊其實是一下子全部都翻湧了 出來,讓人沈重。 人生本來就是無常的,沒有什麼是可以恆久的、不變的。這在學佛初入門的 時候,就是第一個學到的觀念(佛教基本教理是教人要認清「無常」,而並 不是「做善事」),只是面對這樣大的變動,還是會很難一下子就是懷吧! 證嚴法師因為俗家的父親因為腦溢血過世,興起出家的念頭,成就了現在的 「慈濟世界」。我沒那麼偉大,面對總總變動,我想我在這些變動中是有所 成長,但是還是免不了到最後還是要面對自己的真實感覺吧! 或許,某些時候,留白會是正確的選擇也說不一定。沒有什麼是一定的,但 是,需要好好想想。以前,學東西是為了往前衝,現在,或許該學著放棄一 些東西∼雖然退一步不見得真的會海闊天空,但或許有需要嘗試看看! ====================================================== 告別儀式 陳樂融 收拾,不只是重新排列,常常也得割捨。準備搬家,先該打量哪些東西 需要扔,哪些可以帶著去陪我度新生活。 於是,繼數年前一次大清倉後,又一次把許多厚重的雜誌、剪報,扔了。 媽媽幫忙捆紅塑膠繩,我一趟趟坐電梯拿下樓資源回收,櫃子立刻空了 不少。那些曾想要儲存運用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旅遊、網路、 健康、電影、音樂等資料,幾年來幾乎從未用到,通通再見吧。就算大 部分資料未必能在今日的網路上見,還是,再見吧! 這世界還會有無數讀也讀不完、查也查不盡的常識與知識,可是,在星 期天此刻仰望的藍天下,呼吸已是真理,我一點都不需要它們。 把書刊送人與回收,看似惜物,其實還是減輕個人負擔的成分多,藉以 參與文明的流傳機率小。我曾讀到的,曾影響我的,活生生在我的基因 與命運中;我未曾領略的、注定不需要的,又何妨讓它走得乾淨。盡信 書不如無書,藏書也未必可增長智慧。 大概今年真是我的「破壞之年」,心思在下半年進入塔羅牌「死神」後 更加容許奔放、變形起來,連新居都選在「十三」樓。曾長期是我老闆 的彭國華先生英年早逝,讓一切合理起來:「把握吧!清點吧!想想自 己要什麼、不要什麼吧!」怕什麼?該來的躲也躲不過。 因彭先生追思禮拜和幾個老朋友連絡上,有的進行「和解」,有的只是 重新加溫。先不管新建立的聯繫能禁得過時光之流多久的洗刷,去做這 件事對今日的我是有意義的;一如丟掉一些有形的物件,對今日的我也 是有意義的。只要誠懇,無分取予,一切都能有意義。 媽媽看我丟資料丟得乾脆,冷不妨說了句半玩笑語:「把爸爸媽媽也丟 了吧!」我知道是夙無安全感的媽媽對老孩子即將搬出家的不捨,所以 沉默。我沒有辦法完全想好未來的每一種處境,可是想好了、也感覺好 了,要變動。他們會看到我的表現,會參與我新的局面。 去為脊柱側彎問題照 X光,醫生說骨頭真彎了就不能直回來。可是復建 或整脊能調整關節與關節的關係。人變了,很難變回原狀,但是,關係 卻能重新創造,不是嗎? 和好朋友第三度在七夕去沙崙海邊看夜空中的煙火、爆竹、天燈,也對 人潮與來回車潮反感升高。和對方說:「明年,就別去了吧!」不是固 定作某件事才能叫做「儀式」,取消,也能成為一種儀式。 過幾天,該開始丟佔據櫃子最大宗、從學生時代就留的各種信件、稿件 了。 ====================================================== 留 白 古代典籍裡,記載許多驚豔的事物,其中就有一則很有趣的省思。 有一種小蟲叫做蝂蝜,天生很喜歡背東西。只要遇到喜歡的小東西,總是 設法背在身上。牠的背上有黏性,所以背的東西不容易掉下來。不管早到 哪裡,牠都一定要背點東西當作紀念。 有一天牠背了太多的東西,壓得走不動。有個善良的小朋友,幫牠把背上 的東西清理乾淨。當牠爬起來以後,又去找小東西背。 蝂蝜喜歡背東西,又喜歡往高處爬,因此常常掉在地上摔死。 我說,人根本就是蝂蝜,獨攬許多吃不消的雜物,卻硬撐著往上爬,當然, 不慎失足摔落,是可預期的。 偶爾,該給自己留一份空白,裝下生命的沈重負荷。 退一步瞭望海闊天空,慢一會體驗流水落葉,靜一下聆聽花開花謝。 事情是做不完的,少了你還有人可以取代你,人如果會給自己空白,不要 背太多的壓力與負擔,通常可以獲得更多的寧靜與省思。 當一個人在寧靜與省思中,就有了超越自己的條件。 嘉卡爾: 『雖然我的羽翼被緊縛著,但我的心卻很自由;監獄的牆壁雖能阻止我逃 逸,但不能束縛我靈魂的自由。』 中國山水國畫中,留白是最高境界,很難,但總得要去嘗試,學習。 -- 觀■□■□■□■觀■□■□■□■□■□■□■□■□■□■□■觀■□■□■□■觀 身 法本法無法 受 既然清淨 何必有網 譬如大日 遍照不爽 心 今付無法時 法 不 無法法亦法 是 上下十方 無為自在 因陀羅手 去曼達礙 無 法法何曾法 無 淨□■□■□■□苦□■□■□■□■□■□■□■□■□■□■□常□■□■□■□我 梵網經典: http://www.iyard.org/buda Email 信箱: kimkara@iyard.org 中華電子佛典: http://ceta.iyard.org [鹿苑]五明學館: bbs.iyard.org Ξ 獅子吼站 版面介紹: cbs.ntu.edu.tw ☉ 健康飲食版 - 進入21世紀的飲食革命! BudaFood |
閱讀文章: 第 913/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