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eeling ◎ 學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板主: Chosen/magelinus
閱讀文章: 第 2186/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發信人: warrax.bbs@ptt.csie.ntu.edu.tw (warrax), 看板: BudaHelp
標  題: Re: 草食與肉食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 (Fri Sep  5 16:23:49 2003)
轉信站: Lion!Group.NCTU!grouppost
Origin: ptt.csie.ntu.edu.tw

※ 引述《muka (天雷)》之銘言:
: 佛教在面對自己的困境時
: 不就是忍辱 努力使自己不起惡念
: 除此之外 佛經中有教導人
: 要如何去改造社會 改變環境嗎
: 若有相關的經典
: 我們可以倒是可以一起來討論
: 佛教認為所有的環境問題都出自於自己的煩惱
: 所有的不幸都肇因於過去所做的惡業
: 所以為了使未來幸福
: 努力修正自己的三業 止惡向善
: 一遇到問題
: 就馬上進入內在世界之中
: 開始懺悔惡業
: 並且認為我執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 所以遇到痛苦
: 修空性除我執 讓心平靜
: 而不去檢討環境與制度面的缺失
: 所以說
: 是向內的檢討自己
: 而不去向外改變環境 改革制度
: 佛教面對環境問題
: 常歸咎於共業
: 而認為一人之力
: 要改變共同的惡業是困難而不容易的
: 檢討自己反而是簡單的
: 因此成為畏縮而內向
: 佛教認為生命是短暫的 苦空無常無我的
: 而自我正是所有苦難的根源
: 很難想像佛教對於人生是樂觀的
: 所以遇到逆境無常
: 就是要求解脫
: 求解脫
: 就是要求脫離輪迴  而不是進入輪迴去解決問題
: 這就是所謂的三法印
: 生命的本質是苦 人生的本質是苦
: 解脫的可能 大概就是生命的唯一希望吧
: 因此
: 佛教何曾想要改革無常的現世環境呢
: 況且 引起痛苦的不是外境
: 而是自我的執著
: 遇到苦難
: 消除我執修空性都來不及了
: 又哪有時間去解決困難現實的的共業問題呢
: 佛教面對強權 與不合理的對待
: 不是忍辱 默擯
: 還會用什麼方法與之對抗呢
: 佛教徒不能憤怒 一念嗔心起 百萬障門開
: 沒有憤怒 又怎麼反擊?
  ^^^^^^^^^^^^^^^^^^^
    這裡我有話要說,我覺得不是反不反擊的問題...我認為佛教徒的任何行為
都是出於自利利他的,都是為了幫助眾生覺悟的,所以一般人較常見的對應方式都是
忍辱,默擯,這可能是因為對方因緣未到,所以無法直接幫助他.....
    我就曾經見過親近的法師現過憤怒相(不知道這樣講對不對),那種震撼力,
真不是蓋的(當下的反應就是全身發抖),而且那種震撼就像是漆黑之中的一道閃電
,使人看見光明,並且覺悟,而我覺得那種憤怒是一種勇氣與智慧的表現,與世俗
不同的是,裡面沒有一絲的嗔心,單純是為了利益眾生所展現的面貌....

: 既然無我 又何必捍衛自己的權利呢
: 反而應該多加忍受外界的欺凌與壓迫
: 不加反抗
: 來證明自己的修行成就
: 是沒有我執的
: 這就是所謂的忍辱行
: 其中似乎有種故意給人欺負而產生功德的感覺
: 最積極的反抗 大概就是自我虐待吧
: 如同甘地的不合作運動 絕食等等
: 佛教積極的改變自己的內在
: 但面對外在的環境問題
: 卻是束手無策
: 甚至可以說漠不關心的
: 這就是唯心論的大弊病
: 把一切外在的問題
: 全部歸咎於心靈
: 因此在社會的界面中
: 成為消極退縮
: 不肯面對社會現實
: 或者說
: 每天生活在社會中
: 卻覺得社會生活毫無意義
: 毫不重要
: 內心的心靈世界才是人生的價值所在
: 在生活中不如實的觀照生活
: 活在高遠抽象的哲理之中
: 而無法發覺生活的實際價值
: 可說是一種心靈的自閉症吧
: 而每天二十四小時中
: 能夠進入心靈世界的時間只有短短幾小時
: 其餘時間的價值呢??
: ※ 編輯: muka            來自: 219.91.109.62        (09/04 23:1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34.208.27.128
閱讀文章: 第 2186/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