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eeling ◎ 學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板主: Chosen/magelinus |
閱讀文章: 第 1350/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kftseng@Lion (衿羯儸), 信區: BudaFeeling 標 題: 蒼窮之子散文集06:網路安全第三責任險即將開辦? 發信站: 獅子吼站 (Thu May 30 12:16:22 2002) 轉信站: Lion 自從我們公司架設起防火牆後,到現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已經先後抓到 兩次利用網路後門(木馬)的原理進行網路資料竊取的活動。因為我在設定防 火牆上比較「變態」一點,採用接近於最嚴格的管理方式,任何沒有經過我允 許的網路活動,一律 block (遏阻)住,所以才能夠抓到。 不過還要配合一些相當程度的網管經驗,才能夠一看 log 就知道是那邊的 問題,把這些問題解決。(這樣說起來好像有點驕傲的樣子?呵呵∼) Anyway,MIS 不應該只是「打雜」的,我覺得,公司如果不是哪麼支持的 話,只想找個人來當排除問題的雜工,這樣的 MIS 其實會作得很沒有成就感, 而且對於公司應該會有的幫助也會太低了一些。之前晃伯在語博的時候,也就 有這種問題,上面不信任,不願意授權,什麼都要抓得死死的,然後還反過來 責備晃伯沒擔當,我是覺得這樣的主管稍微有點那個誇張了一點。 至於某些公司,我就不說是誰的公司了(畢竟現在很多公司都是這樣), 沒有個真才實料的 MIS 當綱,不過就是找個 Junior MIS 來撐場面,打打雜工, 等到出事了以後再說,事情不能這樣搞的吧。我的公司,其實如果不是我最近 把這部分也整個抓過來管理的話(但我的編制上可不是 MIS 人員,MIS 的工作 正常來說是與我無關的),其實,我是覺得,應該也是差不多悽慘的。 每個公司都談 E 化,但是真的 E 化的有多少?大部分只是做作網頁就以 為真的 E 化了,我還不知道原來這樣就叫作 E 化啊!算了,反正真得搞得清 楚什麼是 E 化或者是 MIS 的公司,說真的,除了極少數從事 IT 產業的公司 以外,大概都是完全不了解吧!就算真的是 IT 產業的公司,也未必真的瞭解 這些。 最近看到一個法律草案條文,只是草案(表示還有得吵的),當中提到: 被破解的公司若被當成跳板去攻擊下一間公司,那這個被當成跳板的公司要負 責下一間被破解的公司的賠償。我想了很久,這個條文若真的通過,大概會是 一個吃人的法律條文吧!不知道立法院ㄓㄨ公的腦袋在想什麼?每年拿一大筆 的法律研究費用又是在作些什麼?怎麼會搞這種吃人不吐骨頭的爛草案出來? 或許,真的通過之後,那些賣防火牆、防毒程式等等的公司會大賣,還有就是 保險公司可能也會開始承辦「網路被破第三責任險」也說不一定∼ -------------------------------------------------------------------- 專題報導 防護安全人才相對稀少,系統整合難度越來越高 電腦報記者/ 左宛玉 iThome電腦報周刊與賽門鐵克合辦的「資訊安全高峰會」在五月二十日登 場,參與討論的有賽門鐵克董事會主席暨執行長John W. Thompson、資策會董 事長黃河明、研考會資訊管理處副處長何全德、中國信託助理副總經理、也是 銀行公會金融業務電子化委員會電子銀行組的洪啟煌、元大京華證券副總經理 林武田等。現場來賓大多來自金融銀行、證券等業界人士,由資策會董事長黃 河明擔任該會的主持人。 首先由賽門鐵克全球董事會主席暨執行長湯普森(John W. Thompson)進 行「The Future of Internet Security」的專題演講。他在演說中強調,網路 安全並非只是用單一防毒軟體來解決單一問題,現在的網路環境已面臨混合式 病毒的威脅,IT業者關心的不再只是病毒碼、駭客入侵等問題,提供即時的回 應解決立即的危機才是目前的首要課題。 湯普森認為:「網路安全要有整合(integrated)的概念。」他一再強調 回應的重要性。「加強網路環境整體的管控與建置,將所有的資訊整合起來, 並且當問題發生時,能提供最即時、最迅速的解決方式,這就是『回應』的意 義。」 湯普森演說之後,接著進行金控安全議題的討論。資策會董事長黃河明在 開場時提到,網際網路原是一個以自由、資訊共享起家的概念,並沒有提供安 全的準則。隨著網路服務的增加擴大,世界各國的政府部門與企業體才開始重 視網路的安全問題,並逐步成立相關的資訊安全部門,並設定相關法令來規範 民眾的網路行為。 研考會資訊管理處副處長何全德說,e 化是企業共同的語言,網路安全問 題不再僅僅是「科技」層面的問題,已經列入「政治」考量領域內。「企業在 進入 e化轉換的階段當中,政府有責任提供安全且可信任的環境,讓民眾和企 業上網無後顧之憂。」 以下為黃河明(簡稱黃)、湯普森(簡稱John)、何全德(簡稱何)、洪 啟煌(簡稱洪)、林武田(簡稱林)對談的內容摘要: 黃:根據資策會統計,臺灣上網人口達 780萬人次,在亞洲可以排到前幾名。 隨著企業依賴網路的程度日益加深,暴露在開放環境中隱藏的安全問題也 逐漸受到關心,也就是說,金融服務的安全問題從Internet普及就已經存 在了。由於銀行盜領、資料被竊等問題層出不窮,政府特別組成「國家資 訊通訊安全會報」,設置「國家資通安全應變中心」,是國家級防範電腦 犯罪和危機應變的常設單位。 何:政府要如何建立一個既安全有可信賴的環境,我認為有以下四個面向: 第一、檢視不安全的環境,尋找安全的技術工程。這也呼應賽門鐵克全球 董事會主席暨執行長湯普森前面所提到的「整合」(integrated) 概念,現在的安全解決方案並不只針對單一問題,是通盤環境維護。 第二、建立自動的防護措施。將人力介入的部分減到最少,研發自動防護 的機制,當遇到突發狀況時,該系統可產生自動預警的功能。 第三、政府應制定安全檢測的標準。透過各界不斷的研討商議,訂定相關 產品技術或環境評估條件,利用監測機制迫使個人或企業注意安全 議題。 第四、網路安全科技人才的培育。這個部分包括兩方面,一是透過教育訓 練建立安全的觀念,其二是產官學應積極培養防護安全專業人才。 根據湯普森的說法,全球網路安全領域人才至少缺三萬五千人。 第五、建立下一代網路安全「道德觀」(ethic)。根據駭客入侵的情況來 看,其實被外來入侵者的比例並不若內部入侵者的多,有70%的破 壞是來自內部。因此,教育IT從業人員該有的職業道德有其必要性。 期望將來透過e-Taiwan建立全面性安全的網路環境,並可變成對外輸出的 資訊產業。 洪:傳統金融領域原本就相當重視資訊安全,如財政部、中央銀行和證期會等 政府相關單位會有不定期的稽核。過去曾發生的銀行盜領事件,多半是個 人資料被他人以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取得。我認為安全的管 理比技術更重要,包括IT部門人員的道德與使用者的知識不足等問題。 另外,臺灣企業在資訊安全的投資不足,也是不安全的原因之一。歐美先 進國家每家企業平均投資在資訊安全的預算比例為10%到12%,隨著軟體 技術推陳出新,和網路安全整合的研發工作日益重要,可惜因為人才不足, 累積的技術資源有限。歐美企業的安全觀念成熟,產業已經培養不少安全 人才。臺灣起步比較晚,安全意識近幾年興起,人才相對稀少。未來最大 的挑戰在於經濟規模,規模過小專業分工不明,無法形成培養人力資源的 環境。真正懂資訊安全的高階主管不多、企業內部資安人員本身也都大嘴 巴、業者傾向賣產品而非解決方案,都是推動資安環境的阻力。有人說過 :「安全是過程,而不是產品。」(Security is process,not product) 要常檢討資訊安全政策是否適合當下環境,不是只買產品就好。 林:證券業因為每一筆交易都是分秒必爭,對於安全控管要求比金融銀行業更 為嚴苛。以元大與京華合併為例,還牽涉到原本兩個公司不同系統合併和 資料轉換的問題,因此,系統整合也必須列入安全的考量。如何確保系統 在盤中的穩定性是當務之急。 最近金融和IT界的熱門議題-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和未來,我認為一般業 務單位的整合比較容易,銀行後端使用的主機系統整合才是往後最大的挑 戰。有些小券商IT資源少,資訊系統結構不嚴謹漏洞多、不夠穩定等,都 是整合過程中的隱憂。我認為有三件事情值得注意。 第一、IT人員是金控公司的心臟,必須加強團隊的專業訓練和管理。 第二、數位憑證使用率不高,民眾安全意識不足,政府應該使用公權力推 動數位認證觀念。 第三、政府應提供減稅的優惠措施,讓金控公司可撥出更多的IT預算,建 置安全的交易環境。另外,司法機構有電信警察抓駭客,法務部也 應該建置資訊警察,徹底追查並嚴懲網路犯罪。 黃:去年十月底通過電子簽章法,確保網路交易的合法性。因為報稅問題又引 起社會對PKI議題的重視。一般民眾的數位憑證資料是否應交給政府保管, 成為社會討論的話題。PKI也屬於資訊安全的一環,民眾的認知和數位憑證 的推廣之間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John:當客戶群、合作夥伴關係隨業務成長而增加,透過網站交易的風險也隨 之升高。使用者來自四面八方,除了建置安全的認證機制進行身分控管 外,網站對外的窗口也要有防火牆、VPN 等阻絕外來可能的入侵。可以 做個人身分識別的PKI並非全球標準,跨區域使用還是會有問題。 PKI具有資料的保密性,應用領域不限於電子商務交易。 何:資訊安全其實是生活的文化,CA只是其中一項技術,生物辨識也可以作為 認證技術。在美國CA的應用尚未普及,還需要加強社會教育和學習,或者 創造更好更方便的識別方式。 林:每個合併都會有人力的流失,不能因此放棄整合。必須建立共同平臺整合 新舊系統,管理各式各樣、複雜的交易處理系統。元大京華共有85家分公 司,分公司都沒有IT人員,主要系統都集中在臺北總公司,這邊的負荷相 當重,遠端遙控機制也顯得重要。 何:既有(legacy)系統有許多寶藏,是相當有價值的,必須克服整合的難題。 發展API或中介軟體,如Bus、Adapter、Message Broker、XML hub等,讓 開放和封閉系統能互相溝通。 洪:在網路上花越多精神越會害怕。沒有單一且簡單的解決方案可以解決交易 的安全問題,必須有管理機制配套執行。PKI在經濟部的認定屬於低度管 理案件,金融證券業事關國家金融發展,應該被列為高度管理的產業,用 Single Root CA提升金融業認證的層級。 -- 觀■□■□■□■觀■□■□■□■□■□■□■□■□■□■□■觀■□■□■□■觀 身 法本法無法 受 既然清淨 何必有網 譬如大日 遍照不爽 心 今付無法時 法 不 無法法亦法 是 上下十方 無為自在 因陀羅手 去曼達礙 無 法法何曾法 無 淨□■□■□■□苦□■□■□■□■□■□■□■□■□■□■□常□■□■□■□我 梵網經典: http://www.iyard.org/buda 七葉窟: http://ftp.iyard.org 中華電子佛典: http://cbeta.iyard.org [鹿苑]五明學館: bbs.iyard.org Ξ 獅子吼站 版面介紹: cbs.ntu.edu.tw ☉ 佛法求助哇啦啦 - 解決您學佛的疑惑 BudaHelp |
閱讀文章: 第 1350/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