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eeling ◎ 學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板主: Chosen/magelinus
閱讀文章: 第 1186/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發信人: kftseng.bbs@bbs.iyard.org (矜羯儸), 信區: BudaFeeling
標  題: 山城歲月散文集32:當欲求降到最低,幸福就會最圓滿
發信站: [鹿苑]五明學館 (Sun Mar 10 00:46:23 2002)
轉信站: Lion!news.nsysu!VIDY
來  源: kftseng.bbs@bbs.iyard.org

http://kftseng.iyard.org/article/withdraw-35.html
發表日期:2002年3月10日

  在二千五百年前的祉園精舍當中,舍利弗在一次禪定的修行之後,對身旁
的優陀夷說:「同修啊!涅槃真是快樂!涅槃真是快樂!」優陀夷不經好奇的
問:「可是,舍利弗,若是連感覺都沒有了,怎麼會有快樂呢?」舍利弗的答
案非常的精妙「沒有感覺本身就是快樂。」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提到,人能夠感受到歡愉,是因為經歷過困阨,在努力
之後才獲得,所以才能夠有一種歡愉的感受。當歡愉的感受持續了一段時間,
同樣強度的歡愉,對於人而言就失去了吸引力,於是人們不斷的挑戰環境、超
越自己,強迫自己去克服許多生活中的課題,甚至是有點自虐性質的給自己找
麻煩。但當可以超越命題的限制,達成目標之後,那樣的幸福感覺才會湧出,
成為真實的感受。倘若不幸失敗了,有人會一蹶不振,也有人有可能會嘗試東
山再起… 

  讓人不禁想起白米飯的味道。 

  白米飯,香味淡淡的,甘味也是淡淡的,通常,這樣淡淡的香氣或者是味
道,都沒有辦法讓大魚大肉習慣的人感到有絲毫的食慾。但,對於三餐不繼,
有一餐沒有一餐的人,甚至是一整天想要吃一碗粥都不可能的人而言,那卻是
最大的恩惠。 

  偶爾,一個人,不貪求些什麼,炒一點小菜,不添加味精,只加了少許的
鹽;燒了一鍋白水煮絲瓜,清清淡淡的。到電鍋裡,添了一碗的白米飯,坐在
餐桌前,合十完成佛教餐飲禮儀當中供養的程序,拾起筷子,將一口飯送到嘴
裡,細細的咀嚼,嚐嚐在這樣的細嚼慢嚥之後,口齒當中留下的米飯香味與甘
醇。在這樣的清淡飲食當中,感受到了美滿生活的幸福。要在順境當中,紮實
的感受到幸福,其實也是需要經常靜心下來,好好的訓練的一件事情。幸福,
隨時都充滿在身邊,只是自己沒有發覺罷了! 

  一個朋友,在帶領高中親子成長營後,在打球的球場上,意味深長的說出
感觸:「現在的人,連玩遊戲都沒有辦法盡興,在遊戲過程當中,依然計較著
輸贏。」在那樣的感觸當中,可以體會到,人們似乎已經太過於計較和別人相
比誰輸誰贏?誰比較優秀?因而喪失了對於自己的生命的自主。快樂,只能建
築在別人的失敗上,而不是分享彼此的幸福。 

  在打完球,離開蘆洲堤外的球場的路上,和這位摯友輪流為對方打井水洗
手的時後,因為古早式的打井水那塝普,若是很久沒用,抽水的管道中有些空
氣要先排除才能夠成功的把水由地下抽上來。等了一會兒沒看到水,開玩笑的
說了一句:「有點誠意好嘛!」笑笑鬧鬧也就過去了,水也打了上來。大概也
只有很好的朋友可以開這種玩笑,而且也不會擔心傷人吧! 

  洗過手後,到廟口坐著、聊天,想過去的人門,只要是有廟口、有榕樹、
有小吃的地方,就代表了幸福!可是現在的人門,有高樓大廈、有超級市場、
有美食廣場、有百貨公司、有大賣場…什麼物質上的都有了,卻遺失了最重要
的幸福的感覺。 

  搭乘計程車前往火車站的路上,和司機聊了一會兒。司機是由馬祖退伍下
來的工兵,經常要做「工事」,比如說興建碼頭之類的,一天工作時間長達十
幾個小時,晚上還有輪哨,平均下來,一天睡不到六個小時,外加上體力的極
度消耗。在經歷過這些的司機的眼中,現在台灣的社會,其實還是充滿希望以
及幸福的。實在無法體會,為何還有那麼多的人,想要「更多」,嫌棄現在所
有的? 

  在要搭乘火車前往南台灣的車站,看到現在的火車站,特別設置了「親子
廁所」,想到以前,當媽媽的人,為了要帶小男生抒解內急,必須要甘冒男人
的眼光,闖進男生廁所,或者是隱忍被其他女子側目的眼神,把小男孩帶入女
生廁所當中的尷尬。但其實大家也都多多少少能夠體會那種心理,在現在,連
親子廁所這類貼心的設計都出現了,可是,人們將心比心的能力卻退化了。 

  平淡的幸福,不知道什麼時後,才會再度讓這些已經生活在極度美滿的社
會的人,真正深切的體會?而且懂得感恩? 

  涅槃並非死亡之後才是涅槃,其實,那是一種來自於內心的平安、喜樂,
不因為外境的改變而有絲毫的撼動的一種覺悟的力量。 

  或許,舍利弗尊者說的:「沒有感覺就是快樂!」現在的人,應該找個時
間好好的靜思,究竟,所想要的快樂、所希望的幸福,是什麼?而已經所擁有
的,是該多麼的感恩?不要再被奢望、想像、無盡的貪欲給欺騙了才是… 
--
■□■□■□■■□■□■□■□■□■□■□■□■□■□■■□■□■□■
  法本法無法   既然清淨  何必有網  譬如大日  遍照不爽    今付無法時  
 無法法亦法   上下十方  無為自在  因陀羅手  去曼達礙    法法何曾法  
□■□■□■□□■□■□■□■□■□■□■□■□■□■□□■□■□■□
梵網經典:  http://www.iyard.org/buda             Email 信箱: kimkara@iyard.org
中華電子佛典: http://cbeta.iyard.org             [鹿苑]五明學館: bbs.iyard.org
Ξ Origin: [鹿苑]五明學館 <bbs.iyard.org> [FROM: 163.29.30.3]
閱讀文章: 第 1186/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