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eeling ◎ 學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板主: Chosen/magelinus |
閱讀文章: 第 1174/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kftseng.bbs@bbs.iyard.org (矜羯儸), 信區: BudaFeeling 標 題: 山城歲月散文集28:完整的身教 發信站: [鹿苑]五明學館 (Mon Mar 4 16:07:21 2002) 轉信站: Lion!news.nsysu!VIDY 來 源: kftseng.bbs@bbs.iyard.org http://kftseng.iyard.org/article/withdraw-31.html 發表日期:2002年3月4日 在慈濟卅五週年展覽室裡面,靜靜的陳列出一些人過往的檔案,最令人印 象深刻的是李鶴振先生在過世之前所說的那句話:「寧願在我身上劃錯千百刀, 也不願意你們在病人的身上劃錯一刀」。這是一位首開「頭目腦髓悉施於人」 風氣的大捨菩薩的獨白。 人在一生當中,想要的東西有很多,想要擁有的東西也不少,但是,總有 一件超乎尋常認知當中的重要性的,卻往往被遺忘。 由迷惘當中解脫,看到什麼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之後,接下來又該如何? 離開展覽場地,回到靜思精舍,因緣聚會,站在知客室外抬頭仰望,和深 藏智慧與慈悲於一身的法師,進行了短暫的交談。法師親切的詢問現在的工作 場所、工作內容,聽過簡單的報告之後,法師輕輕的說了一句:「參加慈誠隊 吧!」回答,預計明年。法師說:「今年吧!」 這是一種被瞭解的祝福,法師所說的,並非基於這個團體需要人才,而是 給了這一位漂泊的遊子一個「家」,一個屬於心靈可以安住的家。這個家並不 存在於世間上的任何地方,只存在法師與遊子之間的一種心靈上的互動。輕輕 的話語,不若一般人說的責任或是回饋,但是,卻給予了遊子回家的理由。 九二一之後,桃芝風災之後,阿富汗戰爭之後,在無數的「天災、人禍」 接二連三之後,法師依然挺立在那裡,沒有被這些災難需要救助的對象過多而 嚇倒,只是想也不想的就此一肩挑起這些災難。 或許有人說,佛教是苦難者的宗教,那是只看到表面,其實,佛教是一種 喜樂的宗教,但是這樣的喜樂,不在於「災難就度的成就感」,不在「修行正 果目標的達道」,也並非「感動或是力行熟是熟非的辯論」。 佛教的喜樂來自於認真面對於無常,勇敢接受無常的試煉,達到心靈上的 解脫的喜樂。 災難的救度,是基於喜樂的分享;修行的過程,是與眾生同在的方式;感 動則是啟發心靈,力行是陪伴。在豁然開解之後,就可以體會到,為何法師總 能夠在正確的時間的時後出現在需要的眾生面前,傾聽、接受、安慰、關懷。 靜下來好好的思考,這樣的身教,已經完整的證明、解釋了一切,而講經 論道,理論辯證,在這方寸之間,已顯得多餘。 在遊蕩了多年之後,陽光,已經穿越迷濛的森林與濃霧,來到這方寸。其 實,人生最重要的實踐,就只是要將「愛」給落實,而且「覺有情」… -- 觀■□■□■□■觀■□■□■□■□■□■□■□■□■□■□■觀■□■□■□■觀 身 法本法無法 受 既然清淨 何必有網 譬如大日 遍照不爽 心 今付無法時 法 不 無法法亦法 是 上下十方 無為自在 因陀羅手 去曼達礙 無 法法何曾法 無 淨□■□■□■□苦□■□■□■□■□■□■□■□■□■□■□常□■□■□■□我 梵網經典: http://www.iyard.org/buda Email 信箱: kimkara@iyard.org 中華電子佛典: http://cbeta.iyard.org [鹿苑]五明學館: bbs.iyard.org Ξ Origin: [鹿苑]五明學館 <bbs.iyard.org> [FROM: 163.29.30.3] |
閱讀文章: 第 1174/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