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eeling ◎ 學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板主: Chosen/magelinus |
閱讀文章: 第 1132/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kftseng.bbs@bbs.iyard.org (矜羯儸), 信區: BudaFeeling 標 題: 山城歲月散文集18:最偉大的友誼 發信站: [鹿苑]五明學館 (Thu Feb 7 15:59:01 2002) 轉信站: Lion!news.nsysu!VIDY 來 源: kftseng.bbs@bbs.iyard.org http://kftseng.iyard.org/article/withdraw-20.html 發表日期:2002/2/7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但不論是看到「浮士德」就會想到「小提琴」,或者 是看到「小提琴」就會想到「浮士德」。很奇怪的聯想吧! 一般人總是相信「浮士德」是由「歌德」所寫的,但是,卻也有人提出證 據說應該是「席勒」所寫的。文學這種東西,真的拿來用歷史考證起來,就真 的大煞風景了! 相傳在歌德遇到席勒之前,在創作上已經陷入瓶頸,直到認識了比自己年 幼十歲的席勒之後,才在席勒的身上看到充滿生命的爆發力與活力。 歌德是一個貴族,相對的席勒只是一個三餐不繼的窮小子。但是歌德對於 席勒的感情卻非常的深刻,運用自己的財力、勢力,幫席勒在上流社會當中安 排了許多社交活動的機會,安排住所,甚至更直接的給予財力上的接濟。像叔 姪一般親近的友情,在歌德與席勒相遇的那幾年(西元1802∼1805年)當中, 激盪出了「浮士德」這樣的作品,成為「少年維特的煩惱」之外,另外一部德 國本土的知名巨著,一直到今日都還在文壇上發光發亮。 席勒雖然比歌德年幼,但是卻比歌德早一步邁向永恆的睡眠。當時歌德與 席勒同時感染了嚴重的感冒,在病床上的歌德還不時抱病前往距離不遠的席勒, 探望席勒的病情。當席勒終於還是敵不過病魔的摧殘,聞訊的歌德在病床上痛 哭失聲。而席勒的喪禮歌德並未能夠參加,不知道是因為病重?或者是哀傷過 度?但因為席勒的窮困,所以棺木只能停放在教堂的地下室,而沒能夠安葬。 事過二十年之後,在歌德也將邁入人生最後一段路之時,歌德終於提起勇 氣去面對失去席勒這樣一位摯友的傷痛,但是席勒屍骨已寒,除了白骨之外, 什麼都不剩,自責甚深的歌德,一個人在教堂的地下室面對一具又一具的棺木 與白骨,無法辨認出那一位才是席勒的白骨,於是雙手捧起白骨的頭顱,一一 檢視的,透過心理對於席勒的那股純粹的友愛,回憶和席勒在一起相處的總總, 終於找到歌德自己所認為那就是席勒的一具屍骨。於是在貴族專用的墓場,親 自為席勒選了一個視野、展望、空氣都很好的地方,將席勒的屍骨隆重的下葬! 這之後不久,歌德也與世長辭了。 又過了許多光陰,世界大戰起,整理墓園的工作人員的失誤,將另外一顆 頭顱也誤放進席勒的棺木當中。只是這次再也沒有一個歌德可以辨認那一個是 真正席勒所擁有過的頭顱了! 歌德的存在,對於後代喜愛文學的人,是站在一個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或 許在歌德與席勒彼此的心中,卻只為了能夠分享彼此心中的那道光芒而存在。 -- 觀■□■□■□■觀■□■□■□■□■□■□■□■□■□■□■觀■□■□■□■觀 身 法本法無法 受 既然清淨 何必有網 譬如大日 遍照不爽 心 今付無法時 法 不 無法法亦法 是 上下十方 無為自在 因陀羅手 去曼達礙 無 法法何曾法 無 淨□■□■□■□苦□■□■□■□■□■□■□■□■□■□■□常□■□■□■□我 梵網經典: http://www.iyard.org/buda Email 信箱: kimkara@iyard.org 中華電子佛典: http://cbeta.iyard.org [鹿苑]五明學館: bbs.iyard.org Ξ Origin: [鹿苑]五明學館 <bbs.iyard.org> [FROM: 163.29.30.3] |
閱讀文章: 第 1132/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